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岳麓版历史必修3第13课挑战教皇的权威精品PPT课件
岳麓版历史必修3第13课挑战教皇的权威精品PPT课件
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
历史上的回眸:关于宗教 世界上三大宗教指的是什么?
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基督教的演变
基督教
一世纪诞生
1054年第一次分裂
天主教(西派)
东正教(东派)
16世纪第二次分裂
路德派
天主教
新 教 加尔文派
英国国教派
主题一:教皇权威
1、以如月亮,它的光是向
4、出售赎罪券——导火线
导火线 教会兜售赎罪券
欧洲在16、17世纪时候,教会大量向民间出售“免罪符”,即购买免罪符的人, 灵魂可以直接升天堂。教皇公布﹕杀人犯—7个盾(德意志货币)﹐抢劫犯—9个盾﹐谋杀 亲属犯—4个盾﹐这样﹐他们的灵魂就可以得救。总之﹐无论任何人犯下任何罪﹐只要 拿出规定的金币来购买赎罪券﹐就会得到上帝的赦免。
太阳借来的。
——教皇英诺森三世
“卡诺莎之辱”
德皇亨利四世在同罗马教皇的斗 争中失利,被教皇开除教籍,国内诸
政治:侯教乘权机凌反叛驾。王1权075之年上1月,年仅26岁
的亨利四世带着他的妻子和孩子,前
经济:往地西意白欧大雪最利的北卡大部诺封的莎建卡城主诺堡莎的城院堡子,里站。在根满据
惯例,年轻的德皇赤足披毡站在寒冷
这个故思想事:的说垄雪明断地意里什苦识么苦形恳问态请题教皇?接见,并原谅
他这个认了罪的人。而格里高利七世
欧洲中世纪王权社屈会生从这活于位:出教从身权低生。微到的(死教手,工权影匠强响的于儿无子王处,权不硬在)是
让高贵的德皇在室外整整等了三天,
直到使其受尽了精神上的侮辱后才出
来恩赐给这位忏悔者一个赦罪的吻。
这并不意味着基督徒可以对他们在世上的行为漠不关心,谁是 “选民”,谁是“弃民”,可以通过上帝的呼召体现出来。人 在现世生活中的成功与失败,就是“选民”和“弃民”的标志。 而人必须通过自己的奋斗取得成功来证明自己是上帝的选民。
我自己个人奋斗,发家致富,不是我自己贪财,而是上帝 要我去当商人,让我去奋斗的,因为上帝早就定好了。所以, 个人财富是合法的,谁都要尊重,不可以夺走。
2、为什么要挑战教皇的权威?
1、天主教会阻碍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新兴资产阶级要求
摆脱罗马天主教的束缚。 2、天主教会的堕落和残暴激化社会矛盾
天主教会的腐败和对欧洲尤其是德意志的压 榨,使天主教会与人们矛盾的加深。 3、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思想,极大地冲击了天 主教的精神独裁,使天主教内部酝酿出变革思潮
(二)、宗教改革的延续者 加尔文
1、加尔文的理念 ——信仰得救 先定论
在中世纪,宗教神学家提倡禁欲主义,认为自甘奉行赤贫 的生活才是获得上帝之爱的基本条件,追求财富必然陷入贪婪 的罪恶。(经商下地狱)
上帝从创世纪以来,就把世人分成“选民”和“弃民”, 前者注定得救,后者注定沉沦。这是人的意志无法改变的。
4、影响:
(1)标志着宗教改革在德国拉开序幕。
(2)改革后创立的新教与天主教、东正教形 成三足鼎立的新局面。
二、加尔文宗教改革运动
1、背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运动的推动
2、著作:1536年出版《基督教原理》
3、主张:(1)信仰得救(2)核心:先定论, 即永生与永罚、成功与失败,贫富荣辱,由上 帝先定,人的意志无法改变。
为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 识形态方面的依据。
宗教改革的意义(评价)
性质: 在宗教外衣下的资产阶级反天主教会反封建
的社会运动。
• 1、政治:动摇了教皇的权威。 • 2、经济: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 3、思想:引起了文化价值观上的变化,冲
击了天主教会对人们思想的禁锢,人的个 性得到较高程度解放。 • 4、文化:促进了各个文化领域的发展,为 近代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1、路德的觉醒 ——因信称义 因行称义 依靠信仰才能得救, 不能靠善功、圣礼和神 职人员。
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 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2、路德的觉醒——影响
1、宗教改革在德 国拉开序幕。
2、性质:这是反 对天主教会的社会、 思想改革运动。
信徒比例
天主教:50% 新 教:40% 东正教:10%
3、结果:改革后 创立的新教登上欧 洲历史舞台,与原 来的天主教、东正 教形成三足鼎立的 新局面。
22
谢谢聆听
·学习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去干, 是为一个目标去 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充满压力、痛苦和挫折
Learning Is To Achieve A Certain Goal And Work Hard, Is A Process To Overcome Various Difficulties For A Goal
13 挑战教皇的权威
一、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1、背景
(1)天主教会阻碍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
(2)天主教会的堕落和残暴激化社会矛盾 (3)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思想,极大地冲击了天主教 的精神独裁,使天主教内部酝酿出变革思潮
(4)出售赎罪券——导火线 2、序幕: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 3、主张:因信称义,主张人只有依靠信仰才能得救, 不能靠善功、圣礼和神职人员。
1、加尔文的理念——先定论
1)出版《基督教原理》,反对天主教的等 级观念,否定教皇权力,主张人只有依靠 信仰才能得救。(称新教百科全书); 2)把“依靠信仰才能得救”解释成先定论; 3)建立不受制罗马教皇的政教合一的加尔 文教; 4)创办日内瓦学院,培养传教士
2、加尔文的理念——影响
从神学角度论证世俗生活和个人 奋斗的必要性、合理性。
主题二:挑战
(一)宗教改革引领者 马丁·路德
《九十五条论纲》
1、要求公开辩论赎 罪券问题。
2、宣称赎罪券的功 效微不足道,基督徒 只要内心真诚悔罪, 就能得到赦免。
1517年维滕堡大学神学教授马丁·路德针锋相对, 在教堂门口贴出《九十五条论纲》,痛斥了“赎罪券”的欺诈,提出了“信仰耶稣 即可得救”(因信得救)的原则。 《九十五条论纲》现已被刻在当年粘贴处的教堂门上。
4、影响:(1)否定对教皇的盲从,也否定封 建主的特权,在宗教改革时期具有积极作用
(2)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作辩护,从神学角 度论证世俗生活和个人奋斗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3)为以后资产阶级革命提供意识形态方面 的依据。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