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绪论 (1)一严复的生平简介 (1)二严复与《国闻报》 (2)三严复的新闻自由思想 (3)(一)新闻自由 (3)(二)新闻自由思想形成动因分析 (4)(三)新闻自由思想的评价 (4)四严复与梁启超新闻改革思想的异同 (5)(一)关于新闻改革的目标 (5)(二)关于新闻改革的内容 (6)(三)关于新闻改革的条件 (6)(四)关于新闻改革的异同根源 (7)五严复的救国思想 (8)结论 (8)参考文献 (9)试论严复的新闻思想摘要严复不仅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和翻译家,而且还是著名的报刊政论家,被誉为向西方寻找救国救民真理的先进中国人和中国第一个真正了解西方文化的思想家。
在戊戌变法时期,他创办的《国闻报》,为思想启蒙和变法维新摇旗呐喊,对中国近代新闻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他在近代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的思想对中国近代思想史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严复的译作《天演论》集严氏思想之大成,一经发表,便振动了中国社会,给思想界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奠定了严复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
本文从严复的生平出发,论述了他的新闻自由思想,救国思想及他与《国闻报》的联系等,并通过与梁启超对比,分析其新闻改革思想,最后总结清末严复的新闻思想。
【关键词】严复新闻自由改革救国思想《国闻报》On Yan Fu News ThoughtAbstractYan Fu is not only famous Enlightenment thinker and translator of modern China, but also a well-known newspapers and political commentator,Known as advanced to the West to find the truth of salvaging Chinese and a real understanding of the thinkers of the Western culture.During the Reform Movement of 1898, he founded the "National News", thinking of the Enlightenment and Reform Restoration beating the drums, made a positive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journalism.He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modern history, he had a far-reaching impact on the thinking of Chinese Modern History.Set GEN ideological culmination of Yan Fu translated as "Evolution and Ethics", is published, the vibration of the Chinese society, intellectual injected fresh blood, laid the Yan Fu's position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thought.Yan Fu's life, discusses his press freedom of thought, the National Salvation ideology and links him with the "National heard the report," and by Liang Qichao contrast, analysis of press reform thinking, concluded late Qing Yan Fu news ideas.[Key words]Yan Fu freedom of press reform save the nation thought绪论戊戌变法时期,在维新派的带动下,维新变法成了全国性的思潮,各地纷纷出版报刊宣传救亡图存。
1896-1898年间,一个国人办报的热潮在全国出现。
维新派是这个热潮的发动者和主力军。
维新派的新闻思想与实践是我国新闻史上的光辉,因此受到许多学者的青睐,国内外不乏对其的探究与分析,下面就改良派代表人之一——严复,谈谈这个时期的新闻思想。
一、严复的生平简介严复,出生于名医世家。
1866年,严复考入了家乡的马尾船政后学堂,主要学习驾驶专业,五年后以优等成绩毕业,毕业后在军舰上服务。
1877年到1879年,严复被公派到英国留学,先入普茨茅斯大学,后转到格林威治海军学院。
留学期间,严复对英国的社会政治发生兴趣,涉猎了大量资产阶级政治学术理论,并且极其赞赏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
1879年毕业回国,到福州船厂船政学任教习,次年调任天津北洋水师学堂总教习(教务长),1895年起在天津《直报》上发表《原强》、《辟韩》等文章,抨击封建专制,鼓吹变法自强,在当时影响很大。
1889年后捐得选用知府衔,并升为会办、总办(校长)。
严复还曾担任过京师大学堂译局总办、上海复旦公学校长、安庆高等师范学堂校长,清朝学部名辞馆总编辑等职。
回国后,严复于1905年任皖江中学堂(今芜湖第一中学)的监督(即校长),积极倡导西学的启蒙教育,完成了著名的《天演论》的翻译工作。
他的译著既区别于赫胥黎的原著,又不同于斯宾塞的普遍进化观。
在《天演论》中,严复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理论阐发其救亡图存的观点,提倡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自强自立、号召救亡图存。
译文简练,以“信、达、雅”为译文标准。
他主办《国闻报》和《国闻汇编》。
《国闻报》是戊戌变法期间维新派在华北的重要舆论阵地。
他不惜重金聘请了许多翻译家,翻译西方的政治经济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他本人也翻译了赫胥黎的《天演论》,并在《国闻汇编》上发表,在当时起了巨大的思想启蒙作用。
他的著名译著还有亚当·斯密的《原富》、斯宾塞的《群学肄言》、孟德斯鸠的《法意》等,他第一次把西方的古典经济学、政治学理论以及自然科学和哲学理论较为系统地引入中国,启蒙与教育了一代国人。
辛亥革命后,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
1912年严复受袁世凯命担任北大校长之职,这也说明严复在思想界和学术界的令人信服的显赫地位。
此时严复的中西文化比较观走向成熟,开始进入自身反省阶段,趋向对传统文化的复归。
他担忧中国丧失本民族的“国种特性”会“如鱼之离水而处空,如蹩跛者之挟拐以行,如短于精神者之恃鸦片为发越,此谓之失其本性,”而“失其本性未能有久存者也。
”出于这样一种对中华民族前途与命运的更深一层的忧虑,严复曾经试图将北京大学的文科与经学合而为一,完全用来治旧学,“用以保持吾国四、五千载圣圣相传之纲纪彝伦道德文章于不坠。
”民国四年,严复参与袁世凯帝制运动,为筹安会之发起人,因之名声失坠,一落千丈;至1920年赴福建避冬,1921年10月27日殁于福建,终年68岁。
著作有《严几道诗文钞》等。
著译编为《侯官严氏丛刊》、《严译名著丛刊》。
目前严复的故居,位于福州三坊七巷的郎官巷中。
二、《国闻报》与严复1897年10月26日,《国闻报》在天津创刊,是维新派在中国北方的最重要的宣传阵地,被认为是当时北方办得最好的日报。
该报基本内容为电传谕旨、路透电、本地新闻、各地新闻、外洋新闻等。
国闻报馆还出版一种旬刊《国闻汇编》,1897年12月8日创刊。
《国闻报》与《国闻汇编》有明确的分工:“大抵日报则详于本国之事,而于外国之事则为旁及。
旬报则详于外国之事,而于本国之事则为附见。
”严复译述《天演论》的部分内容(《译天演论自序》和《天演论悬殊》),就是在《国闻汇编》上发表的。
但该旬刊文义较深,每期仅销五六百份,出了6期便停刊了。
国闻报馆馆主为福建人李志成,实际创办人与主持者为严复、王修植、夏曾佑、杭辛斋。
他们都是具有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
《国闻报》的评论,大多出于严复之手。
如“百日维新”期间,该报共发表本馆论说42篇,其中半数以上是他写的,戊戌政变后,他翻译了多部西方学术名著。
但他晚年思想保守,主张尊孔读经,反对白话文。
他的合作者王修植、夏曾佑,都是进士出身,曾担任官职。
杭辛斋出身于同文馆,学过历算与法国文学。
严复所撰《国闻报缘起》一文,阐释了该报的办报思想与特色,是论述维新派新闻观的一篇重要文章。
他写道:“《国闻报》何为而设也?曰:将以求通焉耳。
夫通之道有二:一曰通上下之情;一曰通中外之故”,“如各国并立之国,则尤以通外情为要务”。
因此,文章指出:“本馆取报之例,大要有二:一翻译,一采访。
”它以报道国内外时事和译载外国报刊材料为主要任务。
该报”萃取各国之报凡百余种,延聘通晓各国文字之士凡十余人”,“访事之地大小凡百余处,访事之人中外凡数十位”。
严复等人都是朝廷命官,报馆所在地又靠近京城,所以创办时以一位不知名的人为馆主,这也许是避免麻烦的一直那个策略。
创刊后5个月,1898年3月27日,它宣布“资本折阙”,盘给日本人西村博,连报头上的公元纪年也改成了日本明治纪年。
它名义上是外国产业,但实际上主持者与编辑人员均未变动。
该报有了这层保护色,便于刊载其他报刊所不敢刊载的文字,官方也难以追查出严复等人与该报的关系。
1998年9月14日,光绪帝召见严复(时任北洋水师学堂总办),曾问“汝近来尚在国闻报馆主笔否?”严复回答说“臣非该馆主笔,不过时有议论交与该馆登报耳”。
当时确实有人就主笔问题“参”过严复。
到1899年2月,国闻报馆才正式出售给日本人,为日本官方所有。
此后,该报续刊了一年多,但性质与以前截然不同。
三、严复的新闻自由思想(一)新闻自由在清末我国新闻自由思想中, 严复的新闻自由思想占有重要地位。
我们了解到, 严复在表达他的新闻自由思想时, 有两个基本特点: 一是将其夹杂在时政论文、各种译著的按语、书信等文字中间,没有专文专论; 二是往往将其放在整个自由体系中作无记名的论述。
无记名的论述是论者自撰的概念, 即默认新闻自由为自由的题中之义, 在论述时, 不专辟文字单独对新闻自由进行论述。
通过清末严复的著译作品可以发现, 严复的新闻自由思想主要包含新闻自由的具体内容、确立的理由以及实现的条件、路径三个方面的问题。
关于新闻自由的具体内容, 严复认为, 公众拥有知情权与言论出版自由权。
对此, 他是通过褒扬西洋在此方面的进步性来予以彰显的, 自其( 西洋) 自由平等以观之, 则其捐忌讳, 去烦苛, 决壅蔽, 人人得其意, 申其言,,,是无法之胜也,,其中所言,人人得其意, 申其言, 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知情权与言论出版自由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