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玉林市区域经济发展

浅析玉林市区域经济发展

浅析玉林市区域经济发展[摘要] 玉林市拥有的优势主要有优越的地理位置、经济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优势、社会资本优势、丰富的自然资源。

玉林市发展的主要问题是: 环境问题、观念问题和隐性重复建设问题。

玉林市经济发展方向应是把玉林建设成为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认识到承接产业转移是加快玉林市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和以建立玉( 林) 贵( 港) 走廊为纽带, 以引进和消化东部产业为手段, 以融入泛北部湾广西经济区为目标,并且基于比较优势的玉林市中小企业集群发展和“强柴兴玉”战略促进玉林经济发展,使玉博会成为推动玉林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还要建立一个高效有为的政府,健全和完善土地和水资源的管理机制, 用好稀缺经济资源来实现玉林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 玉林市; 经济发展; 问题与对策玉林是广西东南部一座具有千年历史的古城,位于粤桂两省区交界处, 东与梧州市、广东省茂名市相邻, 南与北海市、广东省湛江市毗连, 西与钦州市、南宁市交界, 北与贵港市接壤。

现辖玉州区、福绵管理区、北流市、容县、陆川县、博白县和兴业县,总面积12838 平方公里, 总人口595.5 万人。

全市有华侨及港澳台同胞100 多万人, 是广西最大、全国著名的侨乡。

一、优势分析(一) 优越的地理位置玉林市位于桂东经济区,东面与梧州市、广东省接壤;西北面与贵港市相连,通过南宁、柳州两市贯通大西南;南面衔接北海市和广东省湛江市,与海南省隔海相望。

“一点三面”的经济地理态势,对玉林市发展区域经济的意义十分重大。

玉林是广西连结泛珠三角经济区的重要通道,是广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主要区域。

相对广大西部地区, 玉林从区位地理位置上讲是承接东部珠三角产业转移经济成本和效益最理想的地域。

处于两广交界的重要过渡地带, 是广东产业西移的重要通道之一, 兼具桥头堡、辐射区的优势。

玉林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核心“4+2”成员城市( 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市加玉林、崇左两市) , 具有桂东其它三市没有的临海优势, 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丰富, 具有双向沟通中国和东盟的区位优势, 为内陆地区、东部地区直接进入东盟市场, 提供了便利条件。

(二) 经济基础雄厚经济基础扎实是玉林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基础。

玉林自古就有“岭南都会”美称, 是广西最大侨乡。

面积1.28 万平方公里, 人口610 万人, 地区生产总值413 亿元。

在面积、人口、GDP 上玉林都占桂东四市之首, 其发展程度关系桂东乃至整个广西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水平。

以2005 年统计数据比较, 玉林市GDP 为356 亿元, 占四市GDP 总量976 亿元的36.48%。

据分析, 玉林市经济发展水平分别是梧州市、贵港市和贺州市的1.569 倍、1.568倍和2.17 倍; 交通状况分别是三市的1.09 倍、2.53倍和2.68 倍; 人口规模分别是三市的1.94 倍、1.62倍和2.82 倍; 教育水平是三市总教育水平的1.16倍。

这些因素表明玉林在桂东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中无可回避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并且近年来玉博会已经成为玉林市的一张亮丽名片;成为玉林市年度规模最大的经贸活动和盛大节日;成为推动玉林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成为在广西仅次于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区域性国际品牌展会。

通过连续5届玉博会的举办,使玉林市的经济和社会建设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既提高了玉林市的对外开放水平和城市化建设水平,又提高了玉林企业的市场拓展空间和品牌知名度,更重要的是提升了玉林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 人力资源优势首先,玉林市人力资源丰富,约有283万农村富余劳动力,适宜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许多农村富余劳动力有着外出打工、走南闯北的经历。

他们在外打工学到了一些重要的劳动技能和管理知识,而且他们爱乡意识较强,许多人愿意回到家乡工作。

另外,一些企业在自身发展中已培养出一大批熟练工人。

如北流陶瓷生产业拥有10万熟练工人。

其次,玉林市民营企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培养出一大批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

如:福绵区服装业4万多从业人员中拥有管理人员近千人,工程技术人员700多人。

随着玉林市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发展,每年都有一批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加入民营企业,这是玉林市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本。

再次,玉林市具有崇尚商业的文化传统,一些行业具有悠久的生产历史,并在生产过程中沉淀了许多重要的专业技术。

这些专用性人力资本是玉林市中小企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四)社会资本优势良好的社会资本将提高区域内经济主体间的信任度,降低交易费用,进而促成中小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首先,玉林市拥有广西两大著名的侨乡容县和北流市,这些华侨大多居住在东南亚各国。

其次,玉林市和广东省大部分地区同受岭南文化影响,语言相同,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相近。

玉林市利用这个得天独厚的社会资本,一方面可以成功地接受广东省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另一方面以广东省的大市场为依托,将产品打进国内和国际市场。

再次,玉林市与环北部湾经济圈中的国家和地区有相似的人文环境、生活习俗、市场环境。

因此,玉林市在环北部湾经济圈内开拓市场相对容易。

(五) 丰富的自然资源玉林市物产景观丰富,商贸发达繁荣。

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其中高岭土储量居广西第一,花岗岩、石灰石、莹石等储量也比较丰富。

玉林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是粮食、水果、禽畜重要生产基地,容县沙田柚原产地,全国著名的“荔枝之乡”、“桂圆之乡”、“三黄鸡之乡”、“沙田柚之乡”。

玉林旅游资源丰富,被誉为“天然南国园林”,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有大容山国家森林公园、真武阁、勾漏洞、云天文化城等120多处名胜古迹。

旖旎的南国山水风光,奇特的古今建筑,特色的风味小吃,商品交易市场健全发达,现代物流服务经营体系完备,拥有全国有名的中药材市场、工业品服装市场等,商贸流通辐射各省(市)区,“岭南都会”焕发出新的活力与魅力,是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

二、问题分析与广西其他地区相比, 玉林市的最大劣势是矿藏资源不足, 除了陶土和石灰石资源外, 其他矿藏资源蕴藏量均比较少。

矿藏资源匮乏使得玉林与广西其他拥有丰富矿藏资源的地方相比, 在建立经济共赢博弈机制方面处于被动地位, 不利于快速提升地区的经济实力, 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玉林市的中短期利益。

此外, 玉林市目前经济发展中还存在下列一些值得重视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 环境问题这里的环境不只是指接受投资的多寡能力、环境的良性循环能力, 更重要的是指接受投资的质量水平、土地和水资源的利用效果以及承载能力、投入和产出的效益等方面。

在这里之所以十分强调后一方面的环境问题,是因为在玉林当前已经吸引落户的相当一部分产业中, 虽然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是符合“三废”管理的要求的, 并且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良性循环性。

但是从吸引投资的目的和效果看则是不利于长远利益的。

这是因为这部分投资仅仅只是生产的某个环节和某个中间产品, 所以并不能提供任何利税( 或只能提供很少量的利税) , 也不能提升现有经济的技术水平, 它所能解决的仅仅是部分农村人口的就业问题, 而且这种就业方式从长远看也是后患无穷的( 因为其所提供的只是简单的重复性密集型的劳动, 不能起到提高劳动者技能技巧的作用, 不利于劳动者素质的培养, 不能适应就业环境和条件的变化) 。

因此, 玉林以优惠的稀有土地资源和并不丰沛的水资源政策所换取的这部分投资, 其代价是昂贵的, 投入产出呈负比例。

(二) 观念问题这里讲的观念是包括认识和接受观念、生产经营理念和服务意识等。

因为就目前调查的情况看,玉林市在认识和接受产业转移及其它市场经济行为对于玉林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重要作用的观念是非常一致的。

但是在生产经营理念和服务意识上则处于相对比较落后的水平。

主要表现在重投资、轻管理; 重接受、轻配套; 重就业, 轻服务; 重外表,轻实际; 重数量, 轻质量等方面。

这些观念方面的问题如果不能得到足够重视, 则有可能使玉林市现有不多的经济优势变为劣势, 已经奠基的经济基础由动力转为障碍。

(三) 隐性重复建设问题隐性重复建设是指牺牲原有优势为代价而换取的建设。

例如以公路、铁路取代原有航运优势为代价的建设, 以所谓的新兴电子产业取代原有的民族文化、宗教文化优势旅游资源为代价的建设, 以截流筑坝牺牲航道为代价的电力建设等。

隐性重复建设之所以比一般重复建设更具危害性, 是因为其是一种以牺牲传统优势和特色经济的长远利益为代价的建设, 并且这种建设往往是披着先进或高科技的外衣, 更加具有隐蔽性。

玉林市在这方面要慎重对待。

三、玉林市经济发展主要方向(一)建设成为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玉林地区功能定位是:立足北部湾、服务“三南”(西南、华南和中南)、沟通东中西、面向东南亚,充分发挥连接多区域的重要通道、交流桥梁和合作平台作用,以开放合作促开发建设,努力建成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成为带动、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和开放度高、辐射力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

(二) 承接产业转移是加快玉林市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玉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承接产业转移工作,提出了“两个融入”思路(主动融入泛珠三角经济圈和泛北部湾经济圈),把扩大开放、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特别是承接产业转移作为加快玉林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来抓,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积极地承接产业转移作为玉林发展经济的重要途径, 其核心是利益分配问题。

与传统体制下的地区合作方式不同, 它不是片面和单纯地追求地方GDP 的增长, 而是建立在共同利益基础之上的发展。

因此玉林市在承接产业转移中, 必须坚持共同利益基础上共赢指导思想, 建立合作共赢机制。

(三) 以建立玉( 林) 贵( 港) 走廊为纽带, 以引进和消化东部产业为手段, 以融入泛北部湾广西经济区为目标玉林的最大优势是区位优势, 而这种区位优势不仅是相对比较而言的, 并且是需要广泛联系的。

它需要周边开放的环境支持, 需要多方的合作与协调。

同时, 一个地区由于受多种市场、政策和资源等多种因素的制约,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有主次、先后之分, 按照确认的目标, 集中主要人、财、物有重点地进行突破, 才能尽快提升经济水平, 实现整体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而以建立玉( 林) 贵( 港)走廊为纽带, 以引进和消化东部产业为手段, 以融入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为目标则正是其必然的正确选择。

(四)基于比较优势的玉林市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玉林市发展中小企业集群有很多优势的地方和条件,如交通条件良好,具有市场的优势;有良好的企业基础和丰富自然资源的优势;约有三百万的农村富余劳力和有几十年培训出的十余万熟练技术工人;还有得天独厚的社会资本优势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