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计算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策略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普及应用和飞速发展,加强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我国基础教育的必然过程。
最近几年来,虽然我国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实施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在一些具体环节上还存在着问题。
这里,为了提高小学计算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通过具体分析实际情况,针对小学计算机教学中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计算机;课堂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02-0153-01
一、前言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中小学的计算机课程教学将面临着全新的挑战。
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符合新课标的需要,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十分不利。
所以,为了保证小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更加有效,要提高计算机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只有这样才能显著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介绍如何提高小学计算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提高小学计算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做好课前的教学准备
做好课堂教学之前的备课环节,这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备课不仅需要教师对教材有充分的了解,还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系统、学习兴趣和接受能力等制定合理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这样才能遵循因材施教原则,使教材的教授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
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迎合学生的需要。
课堂知识的传授要让学生从被动的学习转变到真正主动地学习。
备课过程中,教师要分析学生的需求,并依此建立教学情境,这样才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2.挑选合适的练习。
计算机的课堂要求具有较高的实践性。
所以课程的练习要具有启发性和针对性,针对教学的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层次分明的练习内容,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在联系中掌握知识。
3.备课中发现重点。
抓住问题的重点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效果。
所以,教师不仅要充分挖掘计算机和其他学科间的练习,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还要收集课外的计算机相关知识和游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状态。
(二)理论联系实际
有效的教学资源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积极的意义,它是学生汲取知识的储备库。
但是,小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较差,这就需要教师在这一方面要做准备工作。
教师可以在日常生活和生产过程中,要有意识的积累和计算机相关的课外实例,并将其科学运用到教学活动中去,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日常生活中存在很多与计算机相关的实例,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和教授课程的了解,然后通过细心的
观察和积累就能够得到利于课堂教学的实例,这样不仅实现了学校课堂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还能更好的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辨别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加强课堂实践教学
计算机的实践性较强,是一门以实践教学为主的自然科学,特别是学生的上机操作和自主练习能够明显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从而形成学习能力,这对学生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具体而言,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计算机的课堂操作实践来提高计算机课堂教学的效果:
1.演示实验,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
例如,在进行windows基础操作的讲解时,对于文件夹的创建可以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到达指定位置→文件→新建→文件夹→转换输入法→将鼠标移动到新建文件夹→单击鼠标右键→重命名→输
入文件夹名称→确定。
教师可以依靠投影仪或者教学系统对学生进行单步的演示指导,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能够显著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深刻的理解,加深了学生的记忆。
2.锻炼学生的自主练习能力,加强常规训练
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能够自主进行上机操作,还要让学生养成理论学习、观察演示,再到实践操作的完整的思维模式,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多观察,培养自身的观察能力,督促学生多动手,并规范操作。
最终让学生在掌握计算机常规上机
知识后,能够对常见的操作方法有所熟悉。
另外,教师要通过设计的上机操作试题,来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师要对学生的上机操作提出相应的要求,使学生能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操作实践,激活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
(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
教学环节需要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教师要转变传统的观念,采取积极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来,并根据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
只有在课堂上让学生将自己的兴趣点与各自的审美情趣和课堂的教学内容充分连结起来,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进教学过程中来,进而自发的学习计算机知识,这是从根本上转变学生学习观念的方式,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自主能力。
三、结论
综上所述,在小学计算机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不仅要能够将学生的知识和实践联结起来,还能够引导学生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体。
所以,为了有效提高小学计算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以学生为核心的教学理念。
这样,才能有效提高计算机课堂教学的效果,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葛明飞.小学计算机教学之我见[j].科技资讯,2006(5).
[2]石磊.试论如何有效提高小学计算机教学效果[j].中小学电教,2012(3).
[3]司马岩.计算机教学方法探讨[j].中国远程教育,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