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智慧交通超速抓拍系统技术方案

智慧交通超速抓拍系统技术方案

智慧交通超速抓拍系统
技术方案
目录
第一章建设原则 (1)
(一)加强指导、统筹规划 (1)
(二)面向需求、重点突出 (1)
(三)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1)
(四)求实勿虚、提升服务 (1)
(五)覆盖全局,深化应用 (1)
第二章总体框架 (2)
第三章超速违法抓拍系统 (3)
1.系统建设分布 (3)
2.技术选型 (3)
3.系统结构 (4)
4.系统功能 (4)
5.系统关键技术指标 (6)
第一章建设原则
(一)加强指导、统筹规划
智能交通系统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具有多元化、层次化、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具有很强的广泛性和综合性,涉及政府、企业多个层面,必须在统一领导下进行统筹规划建设,使各单位遵照统一的规范建设,充分发挥整体作用和整体效益,充分运用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同时避免重复建设和开发,确保交通智能化建设的顺利实施。

(二)面向需求、重点突出
ITS 建设项目要根据交通运营与管理的需要,满足社会公众对交通行业信息的要求,加强智能管理信息系统特别是公共交通相关信息系统的开发利用,讲求实效,以应用促发展。

项目建设要突出重点、分层建设、各负其责、共同发展、稳步推进,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制订项目实施计划,分步实施。

(三)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把握“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从交通运行系统的全局出发进行ITS 建设,对各部门现有的基础资源加以整合,统一管理资源,避免交通行业内部资源分隔、各自为政,进而理顺各交通部门间信息交互关系,实现交通信息网络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

(四)求实勿虚、提升服务
坚持以人为本,以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行业特点的交通信息服务为重点,以智能交通信息化工程为推手,以支撑解决行业发展中的重大经济社会问题为宗旨,以需求、效果并重为导向,加快推进交通信息服务规范化、产业化发展,推动建立丰富实用、经济便捷的综合交通信息服务体系,使交通信息真正服务于民。

(五)覆盖全局,深化应用
以信息化覆盖智能交通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实现信息技术在智能交通系统运行监测、管理与服务领域的深度渗透与融合,加速推进深化应用,促使智能交通信息化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中发挥更重要的牵引和支撑作用,有效提高智能交通的发展质量和效益。

第二章总体框架
通过路段设置的流量检测设备、号牌识别设备、视频监控设备和路口的车辆检测采集的数据,进行有效融合,经处理分析形成交通诱导信息后,再通过路侧的LED 显示屏、交通电台、电视等手段向公众发布,形成集采集、处理、发布为一体的交通信息系统,建成全新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

该系统还能充分利用现有交通卡口、交通违法抓拍系统、视频监控等信息资源,建立车辆号牌识别、车辆运行轨迹监测功能模块,为交通肇事逃逸和治安逃逸的查处提供先进的技术手段。

系统结构图如下:
图1系统总体架构
第三章超速违法抓拍系统
雷达测速自动抓拍系统可对高速行驶的车辆,进行全天候24小时连续监控,对违法超速行驶车辆进行抓拍,采集对同一违法机动车采集不少于2幅、相隔至少1米的取证照片。

在记录超速车辆的图像同时,自动叠加车辆违法的时间、地点、方向以及超速百分比等信息,并将前端抓拍的违法数据上传到指挥中心通过云计算技术进行统一分析处理。

1.系统建设分布
本次项目规划建设10个超速抓拍点分别为:
1、208省道秋溪镇路段两个点。

2、东临线太阳镇路段两个点。

3、迎宾大道南昌大学至职业技术学院路段两个点。

4、抚城线嘉庆驾校路段两个点。

5、抚八线自抚城线至高速桥下路段两个点。

2.技术选型
1.前端车辆检测及视频采集
采用单车道雷达进行车辆检测,同时通过软件设定限速值,可实现对超速行驶车辆的抓拍。

视频采集采用200万高清网络摄像机,每台摄像机可监控2条车道,既简化了杆件上设备的数量,降低了工程走线的复杂度和故障节点数,又能够很好地满足交通管理者对“大场景兼具小细节”的要求。

2.补光设计
系统采用独特的补光技术利用高频窄波脉冲灯进行瞬间补光,即当系统检测到有车辆通过时,通知高清摄像机进行抓拍的同时高清摄像机通过补光控制板给频闪灯一个同步补光触发信号,为车身前部补光,照亮车牌及车辆前排司乘人员。

3.中心智能交通分析平台
中心配置智能交通分析平台,能够将物理上分散的高清采集设备采集的数据放在云计算数据库中进行统一存储,实现违章记录数据的审核、修改、查询、统计、日志记录及远程参数配置及维护等功能。

系统采用通用的协议,可以将其他系统采集的数据统一接入到我公司所开发的智能交通分析平台上,当数据量较为完善时,可实现道路车流量统计、车辆轨迹分析,为交通管理者服务。

3.系统结构
完整的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总体由三部分构成,包括前端部分、通信部分和中心部分。

高清抓拍前端(每方向)
、全景高清摄像机与百万像素镜头抓拍控制器1
2
3
图2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兼超速抓拍)系统结构
4.系统功能
4.1.1.1车辆图像记录功能
在车辆通过时,系统能准确拍摄车辆全景图像,包含车辆头部所有特征,能看清车辆类型、轮廓及前排司乘人员面部特征等,在监控区域内对5km/h-120 km/h行驶的车辆图像捕获率达到99%以上。

图像分辨率为1600×1280,并将图像以JPEG 格式存储,同时在图像中标明车辆通行数据,主要包括通行时间、卡口地点、车速、
超速比例、行驶方向等。

夜间采用高频窄脉冲侧面补光方式,既能够对车身补光,又不会对驾驶人的视觉造成影响保证行车安全。

车辆图像捕获率不受雨、雪、雾等天气、环境光和相临车道的影响,不会出现误记录。

车辆捕获率不低于97%。

4.1.1.2超速抓拍记录功能
系统具备超速抓拍功能,能够实时记录每辆车的通行速度,测速精度符合GB21255-2007机动车测速标准(车速小于100km/h时,误差为-6km/h-0km/h,车速大于100km/h时,误差为(-6-0)%);测速的同时系统自动对车速进行分析,如下图图片上叠加信息清晰显示:当前速度、限速值、超速比例,并自动将信息叠加到图片上作为违法证据。

4.1.1.3车牌识别功能
系统能自动对目前在使用的所有车牌号码及颜色进行识别,号牌识别准确,白天识别率≥95%;夜间识别率≥90%;号牌捕获及识别时间不高于100ms。

其抓拍识别率满足符合《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A/T497-2009的要求。

4.1.1.4区间测速功能
系统具备区间测速功能,在封闭路段系统中心管理软件能够自动分析与计算两点之间的速度值,能为公安部门有效打击违章超速、肇事逃逸、可疑车辆等各种违法行为提供有效地技术支持。

这些信息也可以用于对交通流量的自动分析、统计和用于对违法、违规车辆进行处理的法律依据。

4.1.1.5图片防篡改功能
系统在前端对图片进行合成,避免图片在传输或人工下载时进行修改,从而保证每张图片执法的可信度。

4.1.1.6远程管理与维护
系统能够通过网络与远端监控中心实现数据管理、数据传输、远程访问以及远
程系统维护。

系统能监测各路口主机的运行状态及相关的其它设备的状态,能远程开关机或自动开关机,具有自动复位功能。

4.1.1.7掉电重启功能
前端主机具备掉电重启功能,能够在50s内重新启动,不会导致系统太长时间无法正常工作。

5.系统关键技术指标
5.1.1.1 200万高清一体化摄像机
产品描述:200像素万CCD智能高速图片流+H.264相机
匹配镜头:2/3英寸
全幅尺寸:JPEG:1600x1200
H.264:1600x1200
最大帧率:12.5fps
适用方案:高清视频检测加H.264录像
图像处理器:超低功耗嵌入式专用高速处理器
图像传感器:彩色逐行CCD
镜头接口:C/CS
白平衡:自动/手动
AGC:自动/手动
图像调节:R、G、B增益手动调节
图片编码方式:JPEG压缩,支持压缩因子调整
网络接口:RJ-45以太网口,10M/100M自适应
智能补光控制:通过光敏元件实时感光控制
补光灯供电:220V AC供电
电源输入:220V输入
工作温度:-20℃- +70℃
工作湿度:小于90%
200万摄像机镜头:
规格:2/3’
焦距:12mm;
镜头直径与焦距之比的最大值:1:1.4工作范围:光圈:F1.4-F16C;
焦点:0.15m-Inf
光圈:手动/自动
视角:水平40.4°
工作温度:-20°C~+50°C。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