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图形推理第一节样式类图形核心知识样式类图形推理属于规律推理中最基本的一种。
样式是指图形的形状模样,它表明了某个图形区别于其他图形的本质特征。
样式类图形推理的识别方法是:观察题干中的图形组成元素是否相似(也就是图形部分元素非实质性残缺),如果某道题目组成元素相似,那么基本可以判定该题目为样式类规律推理。
依据图形样式变化规律的不同,我们将样式类图形推理题分为遍历、运算和周期三类。
1.遍历遍历是指每行(或每列)中含有完全相同的若干个样式,在每行(或每列)中对相同的样式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保证每一种样式在每行(或每列)都要出现一次。
样式遍历型问题多见于九宫推理,其图形的一般特征是图形元素的变化,每行(或每列)图形的组成元素均相同,但每个图形之间却不相同,造成了从整体上观察非常类似的现象。
2.运算运算是指一组(一行或一列)图形之间,存在着某种运算关系。
运算规则主要包括简单叠加、去同存异或去异存同、机械运算。
样式运算型问题的一般特征是若干图形的样式观察起来一定有相同之处,但同时又有不同之处,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运算关系。
3.周期如果将图形推理中的几幅图作为整体观察,常常会呈现出周期性。
周期性表现为,每隔一幅或若干幅图后,图形的样式会出现相似性。
样式周期问题一般比较简单,通常表现为奇偶周期,即每隔一幅图,出现相同或相似的样式。
周期性还常常与其他性质譬如数量增减、位置旋转等结合在一起考查,以增加题目的难度。
样式类解题要点总结:先看样式遍历,再看运算规律。
第一步:观察是否属于样式遍历。
第二步:观察是否属于样式运算,熟练掌握简单叠加、去同存异或去异存同、机械运算等情况。
第三步:观察其他诸如周期之类的变化规律。
经典真题精讲1.遍历:遍历类图形推理的关键是穷尽每一行或每一列的所有元素,保证不遗漏、不重复。
具体解题时,如果元素种类复杂,考生可将元素简单列出,避免出错。
【例1】 (2008-国考-61题)【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D。
前八幅图形非常相似,第一行由六个元素组成,两个白五角星、一个黑五角星、两个黑菱形和一个白菱形。
第二行与第一行组成元素完全一致,仅是元素的顺序及组合发生了一些变化。
同理可以推断,在第三行中仍然是以这六个元素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保证每个元素都出现一次。
因此选择D项。
【名师点评】此题的解题点是图形的元素组合。
【例2】 (2009-浙江-62)【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D。
9个图形从上至下、从左至右的图形依次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形和长方形,且每个图形内的花纹与其上下左右的图形全异。
故答案为D。
【例3】 (2010-广东-68)【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C。
花盆样式两白一黑,花朵方向两右一左,且第三盆花的叶子数是前两盆花的叶子数之和,因此未知图形应该花盆不带黑边,花朵弯向右边且叶子数为3片,答案选C。
【例4】 (2008-山东-51)【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D。
这两套图形都是由三种不同的元素组成,且分别进行无重复的嵌套。
【例5】 (2008-吉林甲级-53)【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C。
前八幅图都很相似,观察第一行发现三幅图含有三个方向:向上、向右和向下,三幅图分别是含有圆圈、方块和只含箭头的,且箭头的总数为6。
第二行延续这一特征,第三行应继续延续这一特征,因此根据规律应补充一个向右的箭头,并含圆圈,因此应选择C项。
2. 运算:运算类图形推理的运算原则包括简单叠加、去同存异或去异存同、机械运算等形式。
(1)简单叠加:一般规律是第一幅图与第二幅图通过叠加得到第三幅图;或者第一幅图减去第二幅图得到第三幅图。
这类题的规律比较简单,因此往往考查方式会出现新变化或者与其他规律结合考查。
【例6】 (2009-四川-59)【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A。
每组图中,前两幅图时间相加得到第三幅图形的时间。
【名师点评】本题也属于简单叠加类图形推理,将给出的时间简单相加即可。
此题题型比较新颖,但难度并不大。
【例7】 (2009-湖南-67)请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C。
前两个图形叠加构成第三个图。
【例8】 (2009-江西-46)【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D。
观察第一组图形,第一幅图减第二幅图等于第三幅图,也可以认为第一幅图可以拆分为第二、三幅图。
按照相减的运算规则应选择答案为D项。
【名师点评】此题也可以看作是去同存异规律,我们下面将讲到这一规律。
(2)去同存异或去异存同:去同存异是指第一幅图与第二幅图去掉相同部分,得到剩余的不同部分为第三幅图;去异存同与此相反,保留的是两幅图的相同部分。
【例9】 (2010-国考-60)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A。
所给图形呈现的规律是叠加后去同存异。
第一行和第二行图形中的第一个图形与第二个图形叠加后去同存异得到第三个图形,依此规律,A选项正确。
【例10】 (2009-浙江-65)【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B。
规律为去同存异。
每行第三个图中的曲线为前两个图叠加后去掉相同的曲线得出的,正确答案为B。
【例11】 (2010-广东-67)【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C。
规律为去同存异。
给出图形主干部分不变,其他部分去同存异,因此未知图形外边的圆不变,内部去同存异,因此答案选C。
【例12】 (2010-十三省联考)【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A。
第一组图形中,第三个图形只保留前两个图形中均为空白的部分;同理,问号处的图形应为前两个图形共同的空白部分。
本题选A。
【例13】 (2010-十三省联考)【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A。
本题的规律是去同存异,第二组图形中第一个图形要变为第三个图形,最下边缺少一条横线,所以首先排除C、D项;第三个图中最下边是由第一个图最下边的圆去掉上半圆得到的,所以问号处图形相同位置处应为一个上半圆。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3)机械运算:此规律是指图形依据一定的规则进行运算,如阴影+阴影=空白,阴影+空白=阴影,圆+点=圆,等等。
此种规律在阴影类图形中最为常见。
【例14】 (2010-江西-60)【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D。
观察前两列图形可得出每列的前两图和第三图之间的规律:空白+阴影=空白;阴影+阴影=阴影;空白+空白=空白;且第三图轮廓既要保持前两图相同的地方,又要保持不同的地方。
依此规律类推,选D。
【例15】 (2009-北京应届-30)【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D。
第三个图是前两个图重合在一起的结果,重合后相同的部分为空白,不同的部分为阴影,选D。
【例16】 (2009-四川-64)【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A。
前两幅图叠加可得到第三幅图。
图形内部,空白+空白=空白,阴影+空白=阴影。
【例17】 (2010-广东-66)【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D。
本题考查图形的叠加及元素位置的变化。
从所给出的图形看,外部相邻两个图叠加形成第三个图呈现的规律为:阴影+阴影=空白;阴影+空白=阴影,空白+空白=空白,且内部三角形阴影顺时针旋转。
3.周期:周期类图形包含较广,但往往与其他考点如封闭性、数量上的奇偶性、阴影变化等一起进行考查,考生需要综合掌握。
【例18】 (2010-广东-70)【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C。
第1、3、5、7幅图形均是封闭图形,第2、4、6、8幅图形均是非封闭图形,依此类推,第9幅图形应为封闭图形,因此应当选择C项。
【名师点评】单个图形呈现封闭性,图形之间呈现周期性变化。
第二节数量类图形核心知识数量是指图形中包含某种元素的多少,比如含有几条边,含有几种元素等。
这类题目中每个图形仅代表一个或几个数量。
数量类图形推理的识别方法是:观察题干中的图形组成元素是否凌乱,或者部分相同元素数量上变化是否明显。
如果某道题目组成元素凌乱,那么可以判别该题目为数量类图形推理。
我们所界定的图形中的元素,是指组成题目中大图形的小图形或者小部分,如线头、线条、笔画、小圆、小框、小点,等等。
1.点“点”的规律是指在图形中蕴涵着交点数的变化。
这里的交点数,主要是指线与线之间的交点数。
2.线“线”的规律是指在图形中蕴涵着线条数、线头数、笔画数的变化,其变化规律常常呈现为常数列和等差数列。
线段数常见于一堆线段(包括直线段、曲线段)组成的图形中,线头数常见于有清晰线头出头的图形中,笔画数常见于汉字、英文字母中。
另外,一笔画问题也是常见的题型。
3.角“角”的规律是指在图形中经常包含有“边”“角”的要素,蕴含边角数的变化,其变化规律常常呈现为常数数列和等差数列。
边角数常见于多边形及圆组成的图形中,一般特征是图形构成简洁,图形间无复杂交叉。
对边角数类题目要注意计算清楚边数和角数,以寻找其中的规律。
4.面“面”的规律是指在图形中常常蕴含着区域数的变化,其变化规律常常呈现出常数数列和等差数列。
区域数常见于看似复杂、纵横交错的图形中,其识别特征是看上去组成元素庞杂、不容易寻找规律,但实则区域区分明显、区域数容易观察。
5.素“素”的规律是指在图形中常常蕴含着元素种类、数目的变化,既包括图形整体的变化,又包括各组成部分的变化。
“素”的规律常见于由多种元素组成的图形中,对待此类题目,要先看元素整体的种类和数目变化有无规律,规律不明显时,再看各类元素的数目变化有无规律。
数量型解题要点总结:第一步:从整体数考虑,识别“点线角面素”,确定数量规律。
第二步:如果整体不行的话,可以从部分(分位置或分样式)的角度确定数量,得出规律。
经典真题精讲1.点:点的规律往往包含线段与线段、线段与直线、直线与曲线等各类型的交点数所呈现的变化。
解题时特别要注意,在有些图形中,折线是一条线,其中的折点不能认为是交点。
【例1】 (2009-四川-61)【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C。
前三幅图每个图中L和Z的交点都是两个;后三幅图中Z 和矩形的交点都应该是3个。
【例2】 (2009-四川-62)【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B。
前三幅图折点依次减少一个,后三幅图中折点依次增加一个,且开口方向在旋转。
【例3】 (2009-浙江-63)【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B。
每行两点之间的连线关系有三种,都包含垂直和平行,且用线连接的点数总和都为11个,因此答案为B。
2.线(1)线条数:包含多边形、曲线以及其他复杂图形的线段数或者直线数。
【例4】 (2007-国考-63)【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D。
按列看,第1列中线段的数目为4、0、4,第2列线段的数目为5、4、1,第3列线段的数目为8、3,前两列的规律为4=0+4,5=4+1,故下一个图形线段数目为5,故选D。
【名师点评】此题的解题点是图形中线段数量的变化。
【例5】 (2009-北京应届-26)【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D。
前一组图三个图形的圆内分别由2、3、5条线条构成,且2+3=5,后一组图按前面的规律,第三个图的圆内应包含5条线段,故应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