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学前儿童发展预测考点1、婴幼儿发展的影响因素预测考点2:最近发展区预测考点3:婴幼儿身心发展的一般特征预测考点4:幼儿动作发展的规律预测考5:幼儿心理发展趋势预测考点6:幼儿注意与知觉的特点预测考点7:幼儿观察力的发展及培养预测考点8: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及培养预测考点9:幼儿想象发展的特点及培养预测考点10:幼儿思维类型、作用、特点及培养预测考点11:幼儿言语的发展特点预测考点12:幼儿情绪发展的特点及培养预测考点13:幼儿个性的基本特点预测考点14: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预测考点15:幼儿个性倾向性的发展特点预测考点16:幼儿需要发展特点预测考点17:幼儿气质发展的特点预测考点18:社会性发展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预测考点19:幼儿同伴关系发展的特点及培养预测考点20:幼儿性别角色发展的阶段性特点预测考点21:预测考点21: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形成、特点及影响因素预测考点17: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特点及培养预测考点22: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特点及影响因素预测考点23:独生子女社会发展的问题、原因及解决措施预测考点24:幼儿个体差异教育的措施预测考点1、婴幼儿发展的影响因素影响婴幼儿发展的因素归纳起来有:遗传素质和成熟、环境和教育以及幼儿自身的能动性等。
一、遗传素质和成熟因素1.遗传素质是幼儿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为幼儿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幼儿发展是以遗传而得的生理结构为前提,正常的大脑和神经系统是幼儿发展的基础。
2.遗传素质的成熟度制约着幼儿身心发展的阶段及其过程。
(1)生理成熟的顺序性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2)生理成熟的速度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速度。
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幼儿身心发展的个别特点有一定影响。
不同的幼儿个体,其体态、感觉器官以及神经活动的类型也不一样,这是形成幼儿个别差异的基础。
二、环境和教育因素1.环境使遗传和生理成熟所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
2.教育机构的教育在幼儿身心发展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制约着幼儿发展的水平与方向。
三、幼儿自身的能动性因素1.个性因素影响幼儿发展的个性因素包括:幼儿的兴趣、需要、能力和性格。
2.活动因素幼儿的心理是在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
总之,幼儿的发展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其中,遗传与环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极为重要,而这些因素的影响作用是通过幼儿自身的活动而实现的,同时,幼儿的个性也是影响幼儿发展的重要因素。
我们不能孤立地、静止地强调遗传、环境和教育的作用,更不能忽视幼儿能动性对其发展的重要作用。
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地认识幼儿的发展与教育问题。
预测考点2: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是维果斯基用来解释儿童怎样学习的另一个重要概念。
维果斯基把儿童不能独立完成但可以在大人引导下完成的任务范围叫做“最近发展区”。
维果斯基认为教育需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儿童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也就是经过他人帮助(如教学)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
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预测考点3:婴幼儿身心发展的一般特征(一)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二)发展的定向性和顺序性(三)发展的不平衡性1.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其身心发展具有不同的速度。
2.幼儿各器官系统的发育以及不同心理过程的发展分别具有不同的发展速度。
3.“关键期”是与发展不平衡性有关的重要概念。
(四)发展的互补性(五)发展的个体差异性1、简述幼儿身体与动作发展的规律(一)幼儿身体发育的规律1.幼儿身体发育的规律幼儿身体发育遵循“头尾律”和“正侧律”的发展顺序。
头尾律是指幼儿的身体发育遵循从头部到下肢的顺序,又称“头尾原则”。
正侧律是指幼儿的身体发育遵循由中央到边缘或由中心而末梢的顺序,又称“远近原则”。
根据远近原则,幼儿发展是从身体的中部开始,然后延伸到边缘或末梢部分。
预测考点4:幼儿动作发展的规律1.幼儿动作发展的规律(1)从上到下(2)由粗到细,或是从大到小(3)由近及远,或是由中央到边缘,或是由中心到末梢(4)从简单到复杂(5)由整体到局部(6)从不随意到随意,或是从无意到有意预测考5:幼儿心理发展趋势(一)幼儿心理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发展(二)幼儿的认识活动以具体形象性为主,开始向抽象逻辑性发展(三)幼儿的心理活动以无意性为主,开始向有意性发展(四)幼儿的情感由易变化、外露开始向稳定和有意控制发展(五)幼儿个性开始形成,向稳定倾向性发展2、认知发展阶段论▲(2)前运算阶段(2~7岁)①单维思维。
②自我中心性。
③不可逆性。
④泛灵性。
预测考点6:幼儿注意与知觉的特点幼儿注意的发展特点:幼儿注意发展的特征是无意注意占优势地位,有意注意逐渐发展。
幼儿知觉的特点: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和恒常性。
预测考点7:幼儿观察力的发展及培养1)幼儿观察力的发展趋势①目的性加强。
②持续性延长。
③细致性增加。
④概括性提高。
⑤观察方法的形成。
(2)在活动中发展幼儿的观察力①帮助幼儿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
②提供丰富的观察材料,引导幼儿观察概括。
③启发幼儿用多种感官方式参与观察。
④教给幼儿有顺序的观察方法。
预测考点8: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及培养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1)意识性:幼儿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逐渐发展(2)理解性:幼儿记忆的理解和组织程度逐渐提高(3)记忆内容:幼儿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4)记忆方法:幼儿记忆的意识性和记忆方法逐渐发展在活动中发展幼儿的记忆(1)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幼儿无意记忆的优势。
(2)向幼儿提出明确的记忆要求,培养幼儿有意记忆。
(3)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有利于意义记忆的发展。
(4)教授记忆策略。
(5)避免遗忘。
预测考点9:幼儿想象发展的特点及培养3.幼儿想象发展的特点(1)以无意想象为主,有意想象开始发展(2)以再造想象为主,创造想象开始发展(3)想象有时和现实混淆4.在活动中发展幼儿的想象(1)丰富幼儿的感性知识,积累想象的素材(2)发展幼儿的语言表现力,提高幼儿表现想象的水平(3)创造自由宽松的环境,鼓励幼儿大胆想象(4)开展多种文学、艺术活动,创造幼儿想象发展的条件(5)在游戏中,创设想象的情境(6)对幼儿进行适当的想象技巧训练预测考点10:幼儿思维类型、作用、特点及培养思维的类型: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的区别第一,直观动作思维。
又称实践思维,是通过实际操作解决具体直观问题时的思维过程。
第二,具体形象思维。
又称表象思维,是指人们利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表象)来解决问题。
第三,抽象逻辑思维。
当人们面对着理论性质的任务,并要运用概念、理论知识来解决问题时,这时的思维称为抽象逻辑思维。
2. 思维在幼儿心理发展的作用(1)思维是幼儿生活活动的基础(2)幼儿的思维发展标志着幼儿认识水平的提高(3)思维的产生和发展促进了幼儿情感、意志和社会性的发展3. 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2016年真题)(1)幼儿初期的思维仍具有一定的直观行动性(2)幼儿中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性为主(3)幼儿后期思维的抽象逻辑性开始萌芽5. 在活动中发展幼儿的思维(1)为幼儿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激发幼儿的思维(2)鼓励幼儿提问,培养幼儿思维热情(3)为幼儿提供易于理解的概念,发展幼儿的概括能力。
(4)通过组织观察与操作活动,引导幼儿对具体事物进行分析综合,进而比较和分类。
预测考点11:幼儿言语的发展特点幼儿言语发展的特点(1)幼儿口语的发展幼儿口语学习的关键期在幼儿前期即1~3岁。
①掌握全部本民族语音②词汇量增加,内容变化大。
幼儿期是人一生中词汇量增加最快的时期。
③初步掌握语法我国幼儿能说出的句子类型有以下发展趋势:从单词句或电报句的不完整句到完整句;从简单句到复合句;从陈述句到多种形式的句子。
单词句是指一个词代表的句子,一般出现于一岁至一岁半。
电报句又称双词句,是由2个单词组成的不完整的句子,有时也由3个词组成,一般出现于一岁半至两岁左右。
④口语表达能力进一步发展⑤出现内部言语的过渡形式:出声的自言自语(2)书面言语的发展①幼儿识字的特点儿童学识字的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泛化阶段、识字阶段和再现阶段。
②幼儿的阅读准备:前阅读活动第一,最初的阅读活动是看书第二,阅读的准备③幼儿的书写准备——前书写活动第一,手的小肌肉协调性的发展第二,对字形的空间知觉、方位知觉的发展第三,对笔顺的掌握第四,正确的执笔姿势3、简述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1)婴儿先天的情绪表达能力——新生儿原始的情绪反应原始的情绪反应是指儿童与生俱来的本能的反应,其特点是,它与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有直接关系。
新生儿有三种非习得性的原始的情绪:爱、怒和怕。
预测考点12:幼儿情绪发展的特点及培养2.幼儿情绪发展的特点(1)情绪的不稳定性(2)情绪的易冲动性(3)情绪的外露性(五)幼儿情绪、情感的培养1.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生活环境2.在游戏活动中满足幼儿的主动感、求知欲和参与成人活动的需要3. 成人应对幼儿保持积极的态度并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4. 在活动中帮助幼儿克服不良情绪情绪、情感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1.动机作用2.组织作用3.信号作用4.感染作用4、简述幼儿个性发展的特点幼儿期个性发展主要表现在自我意识、需要、兴趣、气质、性格与能力的发展方面。
预测考点13:幼儿个性的基本特点2. 个性的基本特征(1)个性的独特性(2)个性的整体性(3)个性的稳定性(4)个性的社会性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选择题)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自我评价、自我体验及自我控制的发展三个方面。
(3)自我意识的萌芽(2~3岁)。
自我意识的真正出现是和儿童言语的发展相联系的,掌握代词“我”是自我意识萌芽的最重要标志,能准确使用“我”来表达愿望时,这标志着儿童的自我意识产生。
幼儿期自我意识各方面的发展有个基本的规律,即3~4岁期间,儿童自我评价发展迅速;4~5岁期间,儿童的自我控制发展迅速,而自我体验的发展相对较平稳,趋于渐变状态。
预测考点14: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具体地说:①幼儿自我评价发展的特点自我评价就是一个人在对自己认识的基础上对自己的评价。
主要特点包括:主要依赖成人的评价;自我评价常常带有主观情绪性;自我评价具有笼统性、片面性和表面性。
②幼儿自我体验发展的特点自我体验是一个人通过自我的评价和活动产生的一种情感上的状态,如自尊心、自信心、羞愧感等。
幼儿自我体验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受暗示性,成人的暗示对幼儿自我体验的产生起着重要作用,年龄愈小,表现愈明显。
因此,家长和教师要充分注意幼儿受暗示性强的特点,多采用积极的暗示,使幼儿逐步树立自信心,并逐渐学会体谅他人的心情。
③幼儿自我控制的特点自我控制反映的是一个人对自己行为的调节、控制能力,包括独立性、坚持性和自制力等。
从三岁左右,孩子开始“闹独立”,什么事都想自己来,这是儿童独立性发展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