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界古代史练习题(1)

世界古代史练习题(1)

世界古代史练习题(一)1、“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是摘自世界上现存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这部法典是A《汉谟拉比法典》B《人权宣言》C《拿破仑法典》D《权利法案》2、一个考古队从非洲出发。

从西向东去考察四大文明古国的发源地,其考察顺序是()①尼罗河流域②印度河流域③黄河流域④两河流域A1423 B1342 C1243 D32143、在一部介绍埃及的风光片中,当解说员说到:“这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你认为这是应该出现的画面是()A狮身人面像B胡夫金字塔C尼罗河D木乃伊4、伊朗核问题是近段最吸引世界眼球的国际大事。

公元前5世纪,在早期东西文明的冲突中,曾发生了与这一国度有关的战争。

这场战争应该是()A亚历山大大帝东征B希波战争C罗马帝国的扩张D布匿战争5、动荡不安的伊拉克是当今世界关注的焦点,伊拉克所在的两河流域是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下列哪一文明成果出自该地区()A金字塔B佛教C楔形文字D《荷马史诗》6、2008年奥运会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当中,奥运会源自()A古埃及B古巴比伦C古印度D古希腊7、一些城市建筑及服饰商标都用上了他的名字“凯撒”,并加以“大帝”的称呼,但是,它并不是一个帝国的创立者,因为罗马帝国的创立者是()A伯里克利B汉谟拉比C屋大维D斯巴达克8、河南省的名胜古迹登封少林寺,洛阳白马寺、龙门石窟的形成与下列哪一历史现象有密切关系()A道教的形成与发展B佛教的传播C基督教分裂D伊斯兰教的扩张9、培根说:“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三样东西,已经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把这三件东西传到西方的是()A印度人B波斯人C阿拉伯人D埃及人10、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穆斯林从世界各地云集到阿拉伯“圣地”朝圣,2006年11月,在此地发生了严重的踩踏事件,造成600多人死伤。

这个“圣城”是指()A麦加B麦地那C耶路撒冷D德黑兰11同学们都知道辛巴达航海,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阿拉丁神灯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它们均出自一部民间故事集。

这部故事集是()A《一千零一夜》B《伊里亚特》C《奥德赛》D《俄狄浦斯王》12、英国历史学家说:“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

”这里的“她”是指()A斯巴达B雅典C罗马帝国D拜占庭帝国13、阿基米德的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

”下面哪项理论能体现这句话的内涵()A杠杆定律B浮力定律C运动三大定律D螺旋式水车14、公元前5世纪雅典繁荣主要体现在()①商业兴旺②手工业发达③广泛使用奴隶劳动④全体居民都能参加政治生活⑤文化兴旺⑥称霸整个希腊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⑥C、②③⑤⑥D、①②③⑤15、雅典处于全盛时期的统治者是()A、凯撒B、亚历山大C、屋大维D、伯利克里16、罗马共和国是()A、奴隶制政权B、封建军事政权C、原始氏族制D、资产阶级政权17、罗马帝国建立重要标志是()A、罗马战胜迦太基B、凯撒夺取政权C、屋大维建立元首制D、定基督教为国教18、下列帝国,按建立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亚历山大帝国②罗马帝国③阿拉伯帝国④查理曼帝国⑤奥斯曼土耳其帝国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④③⑤C、②①④⑤③D、②④⑤①③19、被称为“古代东方文明”的古代埃及、巴比伦、印度和古代中国文明有其共同点,其中与自然地理密切相关的是()①都发源于土地肥沃的大河流域②都采用中央集权君主专制政体③都有伟大的建筑工程④都属于农业文明A14 B34 C23 D2420、世界文明古国中,文化传统唯一未曾中断过的古国是()A古代中国B古代印度C古巴比伦D古代埃及21、下列城市,被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共同奉为圣地的是()A麦加B耶路撒冷C麦地那D伯利恒22、文明冲撞与融合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下列所举哪一项与其他三项明显不同()A亚历山大大帝东征B希波战争C罗马帝国的扩张D马可波罗来华23、与马拉松运动的起源有关的战争是()A远征特洛伊B希波战争C亚历山大东征D奥斯曼土耳其攻陷君士坦丁堡24、如果你在假期要去参观古老、高大的哥特式天主教堂,你应该去()A麦加B埃及C巴黎D伦敦25、一位游客在法国巴黎卢浮宫讲解员指着一个历史文物说:“石柱上的法典是现存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据此,你认为这位游客看到的历史文物出自()A两河流域B黄河流域C印度河流域D尼罗河流域26、在世界文明的交响乐曲中,不同的文明交流与融合始终是历史的主旋律。

见证了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作品是()A《马可波罗行纪》B《蒙娜丽莎》C《最后的晚餐》D《神曲》27、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后世民主制度演进产生了深远影响的西方古国是()A古埃及B古巴比伦C雅典D罗马帝国28、旅游可以使人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要想了解欧洲最久远的文明,最佳的旅游目的地是()A法国B德国C意大利D希腊29、布匿战争发生在()A雅典共和国时期B罗马共和国时期C罗马帝国时期D恺撒统治时期30、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这一改革在政治上的主要内容是()A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B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C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国家D国家向农民收取赋税31、阿拉伯人被誉为“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做出过重大贡献。

下列史实不能说明这一点的是()A指南针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B火药和火药武器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C改造印度人创制的数码并传入欧洲D佛教产生后经阿拉伯人向西传入欧洲32、具有政教合一特征的宗教是()A伊斯兰教B佛教C道教D基督教33、亚历山大的东征开启了东西方文化大规模交融的新时代。

这说明()A暴力冲突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明的传播与发展B和平往来促进了文明的交融C地区冲突导致了文明的衰落D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来源于战争34、中世纪欧洲最大的封建土地所有者是()A商人B国王C教会D贵族35、这是一部不朽的世界文学名著,它再现了古希腊社会的图景,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

这部文学名作是()A《荷马史诗》B《俄狄浦斯王》C《天方夜谭》D《马可波罗游记》36、15世纪中期灭亡拜占庭帝国的是()A亚历山大帝国B法兰克王国C阿拉伯帝国D奥斯曼土耳其帝国37、从文明类型看,古代希腊文明和古代亚洲文明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A海洋文明B农业文明C游牧文明D城市文明38、与“平安夜”、“弥撒”、“神父”等词语有关的宗教是()A伊斯兰教B基督教C佛教D犹太教39、以下关于人类文明交流的说法有错误的是()A希波战争是东西方文明的第一次冲突B希腊人被称为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C《马可波罗游记》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D亚历山大东征开启了东西方文化交融的新时代40、下列文字不是出现在亚洲的是()A甲骨文B象形文字C楔形文字D 小篆世界古代史练习题(二)非选择题部分:1、某班准备举办一次“四大文明古国成就展”,请你和同学们一起来参加筹备工作。

(1)你将通过哪些途径去收集有关资料?(可以通过课本教材、历史书籍、图书馆、博物馆、上网查询等途径)(2)你认为此次展览可以展出哪些内容?(可以展出埃及的金字塔、象形文字、木乃伊图片;中国的青铜器图片、甲骨文、天文学著作;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图片;印度的佛教建筑及佛教书籍等)(3)同学们要研究其中两个国家当时的社会状况,可以通过它们所使用的文字入手。

请举出两种文字,并分别说明是那个古国发明的。

(象形文字——古埃及;楔形文字——两河流域)(4)在展览的结束语中,要归纳四大文明古国形成的共同地理环境因素,你认为是什么?(都发源于大河流域)2、材料一:亚历山大扫荡了小亚细亚和埃及,回师占领两河流域,灭波斯。

行军途中,他在所征服的地区建立了许多城堡,后来逐渐发展成为经济文化中心。

这些城市在文化、教育、城市建筑等方面受到希腊文化的影响。

例如,尼罗河三角洲的影响到亚历山大城,成为地中海地区和东方各国贸易和文化交流的中心。

材料二:郑和的船队到达各国,受到热烈的欢迎。

郑和去会见当地国王,表明明朝与之通好的意愿,然后与当地居民和平贸易,将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换取给皇室贵族享用的珠宝、香料、药材等。

但是,郑和下西洋采取的不计经济效益的政策,给明朝带来巨大负担。

随着国力的衰退,航海的壮举也悄然结束。

下列结论均是正确的。

请你仔细阅读上述材料,如果该材料是从上述材料中出的,请在括号中打“ˇ”;如果是上述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中划上“×”。

(1)今天的人类文明是在过去各个种族、各个地区文明冲撞的基础上形成的。

()(2)文明的交流既有血与火的暴力冲突,也有和平的交流与发展。

()(3)亚历山大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4)亚历山大帝国是昙花一现的帝国()(5)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6)由于实行闭关自守政策,清代再也没有出现郑和下西洋的壮举。

()答案:(4)×(6) ×4、材料一:奴隶可以买卖,可以用来抵债;如果奴隶胆敢对主人说:“你不是我的主人。

”他的耳朵就要被割掉;如果理发师不经努力主人许可,就把不属于他的奴隶头上的奴隶标记剃掉,理发师的手就要砍掉。

材料二:他们编造说:从造物主的最化出婆罗门,从手生出刹帝利-从腿生出吠舍,从脚生出首陀罗。

因为高低贵贱有别,下一等级的人没有资格从事上一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能通婚。

材料三: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公民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凡内政、外交、和平、战争、国家的重要官员的任免等一切大事,皆由公民大会讨论决定。

请回答:(1)上述三段材料反映的奴隶状况各是什么地区的?(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代雅典)(2)三个地区的奴隶制的特点各是什么?(古巴比伦奴隶主对奴隶拥有绝对的所有权;古代印度奴隶制等级森严;古代雅典实行奴隶主民主政治)5、阅读材料:8世纪,在法兰克南部海岸的一个贸易集市上,两个苏格兰人在不停的吆喝着:“嗨!哪一位需要知识,请到我这里来……喂,伙计!不要只盯着商品,拿些知识吧!”逛集的人们出于好奇,纷纷聚拢过来。

一位老汉盯着他俩空无一物的双手,困惑不解的问:“知识是什么东西?它到底在哪里?”苏格兰人郑重地答道:“知识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它藏在我的胸中,比任何东西都值钱。

”老汉又笑着说:“哦,原来如此啊,他对我可一点用处都没有。

”其他围观者发出一阵哄笑,随即四散离去。

请回答:(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地区什么时期的怎样的社会状况?(西欧封建社会,人们缺乏文化)(2)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其目的何在?(封建教会垄断文化和教育。

加强对人民的精神统治,维护封建统治,维护封建制度)(3)你对这种状况是如何认识的?(封建教会垄断文化和教育,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6、古代文明是多样性的,有海洋文明、大河文明、儒家文明、伊斯兰教文明、基督教文明、奴隶社会文明、封建社会文明......古代文明不是孤立发展的,其交流形式是多样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