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0398学前教育原理课件

00398学前教育原理课件


文化与学前教育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一、文化影响着学前教育的价值取向 二、文化影响着学前教育内容的选择 三、文化影响着学前教育方法的使用
一、文化影响着学前教育的价值取向
我国学前教育的价值取向较多地停留在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学科知识 价值与儿童身心发展价值的讨论焦点上。当前我国学前教育“小学化”、 “学科化”倾向明显,主要原因是学前教育受功利主义和理性主义价值观的 影响。
一、学前教育受社会政治制度的制约 (一)政治制度决定着学前教育的性质 (二)政治制度决定着学前教育的领导权 (三)政治制度决定着社会成员的学前教育受教育权 (四)政治制度决定着部分学前教育内容
(一)政治制度决定着学前教育的性质 在不同的政治制度下,学前教育的目的不一样。
在原始社会:是为了培养能够从事生产实践、保卫氏族的人; 在奴隶和封建社会:培养维护奴隶主及封建主利益的接班人; 在资本主义社会:培养为社会化大生产所需要的工人; 在社会主义社会: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学前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反作用 (一)学前教育为再生产劳动力打下基础 (二)学前教育为再生产科学文化知识奠基 (三)学前教育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补偿性学前教育)
第二节 学前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政治:是指国家性质。政治的集中体现是政 治制度。
广义:包括一个国家的阶级本质、国家政权 的组织形式和公民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等。 狭义:主要是指政体,即国家政权的组织形 式。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学前机构教育的产生
学前家庭教育 工业革命
学前教育机构产生
极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工业革命
大量女人进入工厂——引发婴儿无人照顾及孩童堕落等严 重的社会问题
英国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创办了第一所幼儿学校(欧文 1816年)
德国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1837年,福禄贝 尔)
(二)政治制度决定着学前教育的领导权
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掌握着领导权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通过立法、经济投入和意识形态掌握着领 导权; 在中国:学前教育中国化改革(20世纪二三十年代)——建设社会主义 的幼儿园新教育(20世纪50年达)——动乱后的改革至今
(三)政治制度决定着社会成员的学前教育受教育权
在原始社会中:幼儿处于平等地位,公养公育 在阶级社会中:只有奴隶主和封建主的子女才有专门的教师进行教育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早期幼儿园只招收没人照顾的工人阶级的孩子(以 英国为例) 在社会主义社会:让每个儿童接受学前教育是社会主义应有之义。
(四)政治制度决定着部分学前教育内容
在阶级社会里,思想品德教育带有阶级性,如我国传统的蒙养教育宣扬 “三纲五常”,资产阶级宣扬“民主”、“自由”、“博爱” 我国当今社会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党”、“爱社会主义”等。
(三)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学前教育发展的结构和布局 主要体现在城乡、学前教育普及年限和东西部的差异上 1、城乡差异 城市师幼比1:15~1:17;乡村师幼比1:31~1:71。 2、东西部差异 部分东部城市3~6岁幼儿入园率达100%;而部分西部城市的 百分数只是个位数; 东部师幼比1:20以上;西部师幼比1:40以上。
学前教育对文化的作用 (一)学前教育与文化传承 游戏是早期教育传承文化的重要途径。 (二)学前教育与文化交流 学前教育发展的过程就是中西方文化不断交流的过程 (三)学前教育与文化选择 (四)学前教育与文化创新
(四)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制约着学前教育的任务、内容、 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
学前教育的任务:照看孩子
发展儿童的情展。
学前教育的方式、方法与手段:口耳相传
交流
多媒体和计算机辅助教学
面对面
学前教学组织形式:早期家庭教育的个别教学

级授课制
一对一VIP服务
第二章 学前教育与社会发展
一、学前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二、学前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三、学前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四、学前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五、学前教育与人口的关系
第一节 学前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一、学前教育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学前机构教育的产生 (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学前教育发展的规模与速度 (三)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学前教育发展的结构和布局 (四)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制约着学前教育的任务、内容、 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
二、学前教育又对社会政治具有一定的反作用 (一)为培养一定社会政治人才打下基础 (二)影响着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关乎社会和谐
第三节 学前教育与文化的关系(重点)
学前教育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文化大系统中的子系统。 文化,即人化 广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社会精神文化。包括社会的价值观、思想道德、科技、 教育等 教育的价值取向
1、个人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依据个人需要来确定。(代 表人物:卢梭、洛克、裴斯泰洛奇、福禄贝尔等)
2、社会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代 表人物:孔德、涂尔干、赫尔巴特)
我国一直坚持知识价值取向
二、文化影响着学前教育内容的选择
游戏、歌谣、谈话、手技等(蒙养院制度)
注重儿童自身需要的
(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学前教育发展的规模与速度 第一次工业革命:学前教育机构开始出现并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学前教育快速发展 第三次工业革命: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实现了学前教育的基本 普及 在中国 1949年,全国幼儿园不足1000所; 2010年,全国幼儿园共有15.04万所,毛入园率56.6%; 2011年,全国幼儿园共有16.68万所,毛入园率62.3%;
满足,注重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受杜威进步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
注重全面发展的同时,特别强调爱国思想等(受苏联教育的影响)
确立了满足儿童发展需要的同时满足社会需要的价值取向。
三、文化影响着学前教育方法的使用
西方:个人本位,强调教育中个性的张扬,在教学中强调儿童为中心, 自主探索。 中国:社会本位,注重知识的传授,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乖巧、听话的孩子才是好孩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