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中地理必修三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PPT教学课件
高中地理必修三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PPT教学课件
2、区域内部特征具有
显的A
A、相对一致性 差异 C、差异 整体
性,区域之间的特征具有明 性( )
B、绝对一致性 相对一致性 D、地带 非地带
A 3、下列区域属于包含关系的是( )
A、东北地区、东北平原、松辽平原、松嫩平原 B、长江经济地带、西部经济地带、中部地带、东部地带 C、东亚文化区、华夏文化区、汉文化区、伊斯兰文化区
温御寒
太阳高度大,光照强。 降水多。
气温高,季节变化
南 房屋布局受方位影响 屋顶坡度大,房檐 小。
方
小,进深和高度大且 楼间距小
宽
墙体轻薄,建筑成 本低,夏季通风透
气
四、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不同区域因其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故 其发展方向、水平、特点等也有所不同 同一区域因其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其 所处的地理环境也会有所不同,故其发 展方向、水平、特点等也会有所差异。
关于区域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区域的大小、形状相同 B.任何区域都有明确的分界线 C.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绝对一致 D.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 又可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c 1.区域具备的特征有( )
10
①一定的面积和形状 ②明确的边界 ③明确的区域
特征 ④一定的政治地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平均水平 ②稠密的水网,耕地被分割 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粮食 商品率较低。
23
1.下列有关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D )
A.区域划分的指标和方法是固定的 B.区域之间有明确的边界 C.区域是最小的单位不可分割 D.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
2.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共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长江三角洲的年降水量 大致从南向北递减
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基 本呈现从东南向西北递 减的规律。
(夏季风、地形)
14
课堂小结
• 一、什么是区域 • 1.区域的概念(空间单位,有指标方法划分) • 2.区域的特征(层次性,整体性,差异性,可变性,开放
性)
-方法指导- 如何比较两个区域差异:
15
1、自然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气候、 地形、植被、水文、土壤、矿产资源等。
一、区域的含义
4
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在地理差异的基 础上,按 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我国三大自然区
我国三个经济地带
划分依据:气候和地貌 划分依据:经济发展速度和水平
可变性
边 界
过渡性质
5
划分依据:
一个 地方 降水 量与 蒸发 量的 对比 关系
6
7
二、区域特性
• 整体性(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区 域内部特征相对一致.)
(2)工业发展以后-粮食生产地位的变化
自然 状况
总体地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发展区位条件分析
农 我国粮食的主要产 业 地和主要的桑蚕和 社 棉花生产基地。 会
①水稻具有单位面积产量较 高的优势
②人口稠密,丰富的劳动力 资源使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水 稻种植业可以精耕细作
工
①人均耕地面积远低于全国
业 社 会
全国“粮仓”的地 位和全国棉花生产 中的地位下降
( D)
①都位于平原地区 ②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③都位于第
2、人文地理环境: 农业、工业、人口、城市、交通、商业、 科技、文化、市场、历史基础等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16
地理位置
地 理
地形
环 气候
境 水文
北纬30°附近,我国东部沿 北纬43°~48°,地处我国
海地区中部,长江入海口
东北地区的中部
地形平坦为平原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河网密布,河湖众多
河流密度小
原因分析
稠密的 早期 水系 中后期
交通的阻隔 交通的天然水道
人们利用和改造 自然能力低下
船作为交通工具 被广泛使用
早期 黏重的 土壤 中后期
开垦困难,耕作业 发展缓慢
不再是限制条件, 农业发展较快
人们利用和改造 自然能力低下
农业生产工具的 改进和生产技术
的提高
22
2.不同时期地理环境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土地
水稻土为主土地较为分散 黑土分布广泛集中连片
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贫乏
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农 耕作方式 区 业 主要作物
域 发
作物熟制
展 其他方面
其 工业 他
商业
水田耕作业 水稻(主)、油菜、棉花等
一年两熟至三熟 水产业较为发达
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商业贸易发达
旱地耕作业 玉米、春小麦、大豆等
一年一熟 西部适宜发展畜牧业 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 商业相对落后
1
2
你知道吗?建筑、饮食、服饰和性
格都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北京四合院
傣家竹楼
知道上面两幅图片是哪里的建筑吗? 直观看上去,你们能说出它们的差别吗?
3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 什么是区域 二. 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三. 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 差异性(具有与其他区域不同的特点)
• 开放性(与其他区域有联系+如经济,人 文)
• 层次性 • 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边界
明确的边界 不明确的边界
如行政区 如干湿区
8
整体性
指区域内部各组成成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并经 这种长期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融合形成一个不 可分割的统一整体。(生物圈)
9
案例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
19
区域发 展受当 地、当 时的地 理环境 影响
江汉 平原 宜昌
洞庭湖 平原
苏皖沿 江平原
里下河 平原
鄱阳湖 平原
湖口
长江三角 洲平原
20
1.长江中 下游平原 地区地理 环境
21
2.不同时期地理环境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1)农业社会期间
自然状 开发时 地理环境对农业生
况期
产活动的影响
D、热带、温带、亚热带、亚寒带
11
三、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不同区域地理环境差异 人们生产、生活特点差异 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等差异
VS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12
思考
13
1.导致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年 平均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纬度位置差异导致了太阳辐射的大小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年降水 量分布各呈现什么规律?形成这种分 布规律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长江三角洲民居
据图分析两地民居差异?
(提示:窗户、墙壁厚度、屋顶坡 度、楼距等方面考虑。)
17
东北民居
18
中国南北方气候要素差异对建筑的影响
光照
降水
气温
太阳高度小,光照弱。 降水少。
季节变化大,冬季
北 一般正南正北布局, 屋顶坡度小,房檐 寒冷。
方
房屋高度与进深小且 楼间距大
窄
墙体严实厚重,建 筑成本高,冬季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