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作文指导—家乡的端午节 PPT课件(共22张)

作文指导—家乡的端午节 PPT课件(共22张)


端午的传统习俗
祭神、划龙舟、吃粽 子、挂菖蒲,这些活动从 古到今都没有改变。
端午习俗
1.赛龙船
相传是为了捞救投泪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现在龙舟竞渡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已成为中国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体育项目。
端午习俗
2.吃粽子
相传当时把粽子投进江河,是让鱼蛟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
原的遗体,从而保护屈原。
端午习俗
3.挂艾叶
•我国的传统节 日有哪些?
传统节日——端午节
我来猜猜看:
一个白胖子, 裹着绿毯子, 腰里扎根细绳子. (打一食物)
端午节又称为端阳节,为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 , “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 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 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变成了“端午” 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 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开 始,端午节正式列入国家法定节日。
范文引路
端午节
端午节在中国的民间节日中可以算得上隆重,粽子、茶鸡蛋、插艾蒿等都是 端午节的特色。 小时候过端午节我足足能提前兴奋上一周,因为可以吃上香喷喷的粽子了, 那个时候生活比较单调,也很苦,不是过节平常是什么也吃不到的。说起粽子, 它不仅好吃,最主要的是在包粽子的过程中,体现着乐趣。每年端午一到,母亲 在头一天晚上炮上一盆糯米,第二天早上便是我和母亲一起包,绿绿的粽叶里加 上糯米和大枣,包成三棱形的粽子,包好后放在大锅里足足煮上3、4个钟头, 之后母亲把粽子泡在备好的两水桶内,凉了以后细细地拨开竹叶,咬上一口白嫩 的糯米,紫红的大枣就露出头来,蘸白糖再吃,那时吃起来是那么的香甜可口, 耐人回味。 端午节前夕,家家把在山上采的艾蒿插在门上,说是为了避邪,我们小孩只 是效仿着做,不懂其中的含义。 端午节早晨,起床后,母亲在我们的手腕和脚踝上缠上五彩的丝线,今后一 直带着,据说可以去病除邪。其实在我心里,这些五彩的丝线在我心里是那些精 美手镯的替代品。有些人家也会花些钱给自己的小孩买香荷包带在身上,我的母 亲是自己亲手用些小布头做的,里面塞些棉花,放些香草,即便是这样我们也很 高兴。 回忆儿时过节是快乐的,节日的气氛也比现在浓。
题目:______________ 端午节 (列举)
开头:先总介我国传统节日,然后引出端午节。
介绍端午节的由来
正文
介绍端午节的习俗
概述众多习俗 详述本地习俗
注意: 1.注意材料选择 2.突出重点内容 3.排好介绍顺序
结尾:总结全文
范文引路 端午节
我国的传统节日中,有辞旧迎新的春节,有团圆赏月的中秋节,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可以吃到 美味粽子的端午节。
4.戴香囊
端午习俗
5.饮雄黄
雄黄酒一般在端午节饮用。据说雄黄可以杀百毒、辟百邪。但
中医专家认为端午节喝雄黄酒习俗要鄙弃。因为此酒里含有砒霜成份。除饮雄 黄酒外,无论南方北方,这一天还要用雄黄在儿童的额头上画个“王”字。
小试牛刀:
写一篇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要求: 1、内容必须与端午节有关。 2、字数不少于350字。
爱国诗人屈原出了一个能够富国强民的好主意,但是没有被国王采纳,反而被逐出宫中。 他报国无门,跳下了汩罗江。当地的渔夫划着小船去把竹筒里的米撒入江中给鱼吃以保护屈原。 后来,大家把盛着竹筒的米改为粽子,把划小船改为赛龙船来纪念屈原。过端午节就是为了纪念 爱国诗人屈原。 我们这里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有吃粽子,挂艾叶,戴香囊等。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吃粽子。我 妈妈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包粽子好手。所以每年过端午节的时候,我们全家都能吃到许多不同品种 的粽子。妈妈常说:用芦苇的叶子包粽子最香。 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准备工作:把芦苇的叶子放在水里煮一煮,把准备好的糯米和枣分 别洗一洗,准备工作就做好了。等芦苇的叶子凉了以后,她就开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叶子, 把两片叶子正着放,一片反着放,夹在中间,把这三片叶子卷成一个圆雉体的模样,然后在里面 放上糯米,中间夹几个枣,最后把叶子用线捆好,一个粽子就包好了。她包的粽子又肥又大,活 像一个老佛爷在睡觉。她把包好的粽子放在高压锅里蒸四十分钟,再放三四个小时,使其入味后 ,就可以吃了! 虽然妈妈包粽子的原料极其简单,但是包出来的粽子却是香喷喷的。香得使你只要一闻到味 ,就会挑起你的食欲。只要你的餐桌前一有粽子 ,你就会大口大口地吃起来。我也不知道我妈妈包 粽子有什么“秘决”,总之,我每当吃粽子时,总是吃得很多。 我爱吃粽子,爱过端午节,爱享受祖国这一传统节日的氛围!
一、写作素材
1、可以写家人在一起过端午时快乐的场
景或者包粽子的场景。
2、可以写通过这个端午节你知道了这个节 日的历史由来。
3.可以专门介绍当地端午节的风俗。
二、明确题目
1.体现节日特点。
例:《端午节》
2.体现区域特点。
例:《家乡的端午节》
3.体现个人情感。
例:《最喜欢的节日——端午节》
4.其它。
4、通过今天亲手包粽子,我才明白外婆为了让我们吃上香甜 的粽子耗费了多少心力。是啊,爱,不经过长时间的酝酿怎能 融入粽子?怎能让吃粽子的人儿感到亲切、温暖? 5、晚上吃粽子时,我觉得粽子比往常香多了,因为那里面 有我的一份汗水啊! 6、我爱吃粽子,我爱端午节,我更爱我们祖国的传统文化。
四、写作框架
1.相传我国的爱国诗人屈原……
2.提起端午节还有一段来历呢……
1.包粽子(古时候还把粽子投进河里让鱼虾吃饱,不 再吃屈原的遗体) 2.赛龙舟(相传龙舟竞渡是为了捞救投江的屈原) 3.挂艾草
4.戴香囊
……
重点介绍一个习俗
1、端午节真是一个有趣的传统佳节! 2、粽叶飘香,又到端午。端午之际,屈原仍在。 你的精神将于日月同辉! 3、你已远去,我从梦中惊醒。睁眼处,你正从粽叶 深处款款走来,峨冠博带,歌声嘹亮:“举世皆浊 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例:《五月端阳》
三、写法指导
1.开头
先总的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然后引出端午节。
开头列举:
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传统节日也是丰富 多彩,有辞旧迎新的春节,有团圆赏月的中秋节, 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可以吃到美味粽子的端午节。
1、 端午节迈着轻快的步子来到我们家。记得前几 天,妈妈就说过端午节时,我们一起吃粽子,说时, 那粽子的香味就迎面扑向我来。 2、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 但我最喜欢的还是传统节日中的——端午节。
3、粽叶飘香,又到端午。关于端午的种种传说, 又再现脑海。望向湖畔,忆起楚国一代伟人屈原。 4、“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 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听到这首儿歌,就让我 想起了端午节。每年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节日— —端午节。
2.正文
介绍端午节的由来、习俗等。
正文列举(由来):
相传端午节时,家家户户挂艾叶或叫艾草,可以求得平安。
端午习俗
这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在古代,人们迷信端午节这天是一年中最不吉 利、毒气最重的日子。所以,端午节时,家家户户都要在孩子身上戴上香包(香袋),就 是用多种中药粘成粉末后用纱布包扎好再放入香包中,享受天然芳香、保健身心,以辟邪 驱瘟、逢凶化吉。据说在端午节一定要戴香包,这样就能为孩子祈求一年的平安、吉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