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树木整形修剪技术一、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整形:对树木施行一定的技术措施,以形成栽培者所需要的、树体自然生长所难以形成的树体结构和外形。
整形通过修剪完成。
修剪:服从整形的要求,对树木的干、枝、叶、花、果、芽和根等进行的剪截、疏除、造伤等操作。
修剪是在树木成形前后,为创造和维持、发展树形采取的措施。
整形是目的,修剪是手段,两者是紧密相关、不可截然分开的完整栽培技术,是统一于栽培目的之下的技术措施。
树冠:主干以上枝叶总称;主干:第一个分枝点到地面的部分;中干:主干在树冠中的延长部分;主枝:着生在中干上的主要枝条;侧枝:着生在主枝上的主要枝条;花枝组:开花枝和营养枝共同组成的一组枝条;骨干枝:组成树冠骨架永久性枝的总称。
如主干、中干、主枝、侧枝等;延长枝:各级骨干枝先端延长部分。
与修剪有关的枝条类型:新稍:落叶树在落叶前,常绿树自春季至秋季当年抽生的部分,也称作当年生枝。
一年生枝:当年抽生的枝条从落叶到第二年该枝上的芽萌发前为止,这样经过一年生长的枝条为一年生枝。
一年生枝有大量的芽,通过修剪可促进进一步分枝,是整形修剪的主要对象。
二年生枝:一年生枝春季萌发后到第二年春季萌芽前为止,称二年的枝。
并生枝:自节位的某一点或某个芽的位置并生出2个或2个以上的枝。
平行枝:2个枝条在同一水平面上相互平行生长的枝条。
直立枝:垂直于地面直立向上生长的枝条。
重叠枝:2个枝条在同一个垂直面上,上下互相重叠。
轮生枝:枝条间的着生点相距很近,好似从一点发出,放射状伸展。
内向枝:向树冠内方生长的枝条。
斜伸枝:与水平线成一定角度的枝条。
交叉枝:互相交叉的枝条。
萌蘖枝:根或枝干上由不定芽萌发抽生的枝条。
营养枝:所有生长枝的统称。
包括长生长枝、中生长枝、短生长枝、叶丛枝等。
徒长枝:生长特别旺盛,枝粗节大,含水多,节间长,芽小而不饱满,组织发育不充实,常直立向上生长。
多着生在枝条背部或枝叉间。
图1 树木枝条名称示意图叶丛枝:枝条节间短、叶片密,呈莲座状的短枝。
开花枝:着生花芽的枝条,观花树木称花枝,果树上称结果枝。
根据枝条的长短又分为长花枝、中花枝、短花枝和花束状枝。
更新枝:用来替换衰老枝的新枝。
辅养枝:辅助树体制造营养的枝条,此类枝条为临时性的枝条。
二、整形修剪的意义和作用1、调节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1)整形修剪对生长发育的双重作用整体抑制、局部促进地上和地下相关性。
其原理是修剪减少了枝叶总量,光合作用被削弱,对地下根系的供应减少,根系生长减弱,吸收的营养减少,对地上部的供应不足—植株整体长势被抑制。
修剪后留有饱满芽的枝会抽生强壮的枝条,没有被剪的枝条可以得到更多的营养—对局部生长的促进。
整体促进、局部抑制轻剪,可促进较多枝条萌发,这样增加了枝叶总量,光合作用产物多,向根系运送的营养随之增多,根的生长得到促进,吸收和向地上部分运输的营养增强—植株整体长势加强了;当修剪留下弱芽,抽生的枝条弱或不能抽芽,枝条的生长被削弱了—对局部生长产生抑制作用。
(2)调节营养生长和开花结果适当的修剪可维持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间的平衡(保证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在数量上相适应),修剪可使树体养分集中、新梢生长充实,可促进大部分短枝和营养枝成为花果枝,控制成年树木的花芽分化比例。
加强营养生长—令其多发长枝,少发短枝,促发强枝,为形成花芽制造营养。
加强生殖生长—令其多发中短枝,营养积累充足以分化花芽;做到长、中、短枝、花枝和营养枝等各类枝条互相搭配,既有一定的数量和比例关系,又要注意分布位置。
疏花疏果—果树和观果树避免大小年,观花树可年年花开满树,避免花、果过多而造成的大小年现象。
(3)调节树体内水分、营养和激素“根冠平衡”:根系和树冠水分代谢的平衡是移植成活的关键。
树木移栽过程中根系损失严重,吸水能力降低。
如直胸径10cm的出圃苗木,移栽过程中可能失去95%的吸收根系,因此必须对树冠进行适度修剪以减少蒸腾量,缓解根部吸水功能下降的矛盾,提高树木移栽的成活率。
反季节种植时,地上部分的修剪至关重要。
2、促使(衰)老树的更新复壮:树体进入衰老阶段后,树冠秃裸,生长势减弱、花果量明显减少。
更新修剪:对衰老枝条强剪或疏除,或对衰老树上的主、侧枝分次锯除或回缩,以刺激枝干皮层内的隐芽萌发,选留其中生长势强,位置分布合理的新枝替代原有老枝,进而形成新树冠,以恢复树势、更新老枝的修剪方法。
3、修剪可以创造通风透光的树体结构当树冠过度郁闭时,离心秃裸明显,枝条下部光秃,叶幕位于树冠外表,开花部位外移,树体下部仅有树干,树冠成为单薄的天棚形。
及早疏除过密枝条可有效防止这一现象的产生。
树冠过度郁闭,加大内部相对湿度,也易诱发病虫害。
通过适当的疏剪,可使树冠通透性能加强、降低相对湿度、增强光合作用,从而提高树体的整体抗逆能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4、调控树形和尺寸,形成景观特色(1)控制树体生长,体现并增强设计师的意图每个设计师都有心目中最完美的设计思想,园林树木以不同的配置形式栽植在特定的环境中,并与周围的空间相互协调,构成各类园林景观。
栽培管护中,修剪不仅是树木健康生长的保证,而且可以控制与调整树木的树冠形状和结构、形体尺度,以保持原有的设计效果。
日常养护管理:除病弱枝、枯枝、过密枝等,使树体呈现最美的姿态;维持和有效利用空间:山石上或有限的空间的树木,要控制树体生长,达到缩龙成寸、小中见大,并与空间此处协调统一;建筑前的树木和藤本,需要控制一定的冠幅和分布,以免影响室内通风、采光。
(2)调节枝干方向创新艺术造型通过整形修剪来改变树木的和枝干的方向和形态,创造出具有更高艺术观赏效果的树木姿态。
5、解决树木与建筑、道路的矛盾,避免安全隐患(1)控制树冠枝条的密度和高度,解除树冠对交通视线的可能阻挡,保证行人和车辆通行(枝下高2.5~3.0米)减少行车安全事故。
(2)保持高架线、电线电缆的安全距离,避免枝干伸展损坏设施。
(3)修剪根系可以防止树木根系对房屋建筑的损坏。
街道绿化必须严格遵守其与管道、电缆电线、建筑的距离。
(4)打开“风路”,通透树冠,降低风压,增强树体抗风能力,防止风倒(刺槐为浅根性树种,很容易风倒,在设计时应特别注意)。
(5)及时去除枯、死枝干,避免折枝倒树,保障行人安全。
三、整形修剪的原则1、服从树木在园林绿化中的用途和功能(因需修剪、为我所用)果树:多产果且要便于采摘;行道树:保证足够的枝下高,主干要达到2.5~3.0米;花灌木:群体美要轻剪(花多),强调个体美可重剪(花大果大);观枝灌木:保证大多数枝条处于最佳观赏年龄,逐年分次更新老干;观果灌木:可适当疏花疏果;园景树和孤植树:尽可能使其自然生长,扩大树冠,体现自然美;绿篱:经常修剪,保持造型。
2、遵循树木的生物学特性(因树修剪、随树做形)(1)树木的年龄时期树木各年龄时期修剪的重点不同。
幼年期,为了尽快形成良好的树体结构,以短截为主,促进多发长枝,再选留骨干枝以加快树体结构形成;树体结构基本形成后,为提早开花,对于骨干枝以外的其他枝条应以轻短截为主,促发中短枝,制造更多的营养,促进花芽分化。
幼树重剪的危害:幼树营养生长旺盛,重剪会促发大量直立枝和徒长枝,使树冠提早郁闭,影响通风透光;重剪通常使枝条旺长,发育不充实,冬季极易受低温伤害;重剪后树体整体生长削弱,有机物的合成和转化能力降低,幼树本身有机物含量就低,导致花芽分化的物质积累严重不足,开花推迟。
成年期:树木处于旺盛生长的开花结实阶段。
花果类树种的修剪在于调节生长与开花结果的矛盾,使营养枝和花果枝保持适当的比例,形成健壮完美的树形,防止不必要的养分消耗,稳定并延长丰花硕果的状态;为延长该阶段推迟衰老阶段的到来,可逐年选留位置适当的萌蘖枝,逐年疏掉老枝,保证枝条的不断更新。
观形类的树木,通过修剪保持原有树形,以防变形和内膛空虚。
衰老期:树冠衰老,通过修剪促进向心更新,以重短截为主,激发更新复壮活力,恢复生长势,修剪强度应控制得当;此期,对萌蘖枝、徒长枝的合理有效利用(更新树冠和骨干枝),具重要意义。
(2)树木生长发育习性枝条和分枝习性单轴分枝的树种,干性强,保留主干和中干,控制侧枝、剪除竞争枝(避免形成双叉树形)和干扰树形的侧枝,保证中干的顶端优势;毛白杨、银杏具有明显的主干,要保留中央领导干,形成尖塔形或圆锥形树冠(少修剪,以除病弱枝和扰乱树形的枝条为主);如果要培养球形或矮化树冠,则去除顶芽,打破顶端优势。
合轴分枝的树种,易形成多叉树干,整形时不留或仅留少量中干。
可将顶枝短截,剪口留壮芽,形成粗壮侧枝,以逐段合成主干向上生长。
顶端优势不强,发枝力强的合轴分枝树种,整形时不留中干,形成圆形、半球形等形状。
如榆叶梅、栀子花、黄刺梅等。
假二叉分枝和多歧分枝的树种,可按分枝方式形成开张的树形。
可将树干顶梢下面的侧芽剥除其中一个芽的方法来培养中干。
喜光的树种,如梅花、碧桃、榆叶梅、玉兰等,为促使其多开花,宜修剪成自然开心形;枝条下垂并开展的树种,修剪时在枝条拱起部位的附近短截,选留外芽,以扩大树冠,形成开展的树形。
如龙爪槐、垂枝梅、垂枝桃等。
成枝力的强弱发枝力和愈伤力差的树种轻剪或不剪;如玉兰、梧桐、桂花、银杏等;发枝力和愈伤力强的树种能耐多次修剪,可以重剪,如悬铃木、国槐、白蜡、月季及可作绿篱的树种如大叶黄杨、黄杨、金叶女贞、金叶假连翘等;花芽着生部位、性质、分化时间不同树种的花芽着生部位不同,有的着生于枝条的中下部、有的喜生于枝梢顶部;花芽性质,有的是纯花芽,有的为混合芽;开花习性,有的是先花后叶,有的为先叶后花。
花芽分化的时间,有些在夏秋,有些在冬春;所有这些性状特点,在花、果木的整形修剪时,都需要给予充分的考虑。
玉兰、厚朴、黄刺玫、山楂、木绣球等具有顶生花芽的树种,不能在休眠期或者在花前修剪;榆叶梅、樱花等具腋生花芽的树种,可视具体情况在花前修剪,但以短截为主;连翘、桃等具腋生纯花芽、叶芽的树种,剪口芽不能是纯花芽,否则花后会留下一段枯枝,影响树体生长;对于观果树木,幼果附近必须有一定数量的叶片作为有机营养的供体,否则花后不能正常座果,落果严重。
3、根据生长地的环境条件(因境修剪、因景修剪)(1)生长地的生态条件(因境修剪)生长在风口处和多风地区,树木的根系要深,乔木主干不宜过高,应采用低干矮冠的整形修剪方式,并适当疏剪枝条,保持良好的透风结构,增强树体的抗风能力。
在盐碱地、地下水位高、土层薄(大多经过换土)处,也要注意应低干矮冠的整形修剪方式;地下水位高处,乔木定干要低。
生长空间的大小、光照、水肥条件等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土地肥沃处以修剪整形成自然式为好,土壤瘠薄处应适当降低分枝点;在春夏雨水过多,易发生病虫害的地区,应采用通风透光的树形,在气候干燥,降水量少的内陆,修剪不宜过重。
孤植树和丛植树生长空间较大时,在不影响周围配置的情况下,孤植树要开张枝干角度,最大限度地扩大树冠;如果生长空间较小,则应通过修剪控制树木的体量,以防过分拥挤,有碍观赏和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