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提纲:一、第三版教程差不多情形二、新版教程使用后关于考试阻碍的推测三、学员如何应对改版后的考试一、第三版教程差不多情形1、依据标准没有变化:第三版教程仍旧是以《企业人力资源治理师国家职业标准(2007 版)》为标准编写。
2、内容大量增加:3、教程结构变化:(1)总体结构仍旧保持六章——规划、聘请、培训、绩效、薪酬、劳动关系。
(2)各章均有变化——总节数由原先的23 节变为22 节。
各节或单元变化为:保持未改动9 处、内容调整增加22 处、全新内容11 处、旧内容删减7 处。
新版变化具体如下表: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第二章聘请与配置第三章培训与开发第四章绩效治理第五章薪酬治理第六章劳动关系治理二、新版教程使用后关于考试阻碍的推测1、使用说明:上半年仍旧使用原先第二版教程,新教程将在下半年正式使用。
2、考试题型:《职业标准》没有变化,原先配套的三级《考试指南》没有再版,说明题型、题量差不多可不能变化。
题型仍旧会是选择题、简答题、运算题、案例分析、方案设计题。
3、配套资料:《基础知识》和《常用法律手册》尽管都再版,但内容差不多没有变化。
4、级别变化:新版增加内容有部分是原《企业人力资源治理师(二级)》第二版的内容。
必定会增加新考试的难度。
二、教材内容章节名称节数单选多选技能人力资源规划四节9 6 15%人员聘请与配置三节9 6 20%培训与开发四节9 6 15% 绩效治理二节 6 4 15% 薪酬治理四节 6 4 20% 劳动关系治理五节9 6 15%三、教材结构分为章、节、单元三级结构:1.学习目标2.知识要求3.能力要求4.注意事项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第一节企业组织结构图的绘制第二节工作岗位分析第三节企业劳动定额定员治理(5 单元)第四节人力资源费用预算的审核与支出操纵(2 单元)本章新版教材变化:第一节企业组织结构图的绘制全新内容第二节工作岗位分析未改动内容第三节企业劳动定额定员治理第一、二、三单元全新内容第四、五单元未改动内容第四节人力资源费用预算的审核与支出操纵第一单元增加、调整第二单元未改动内容(旧版第一节第二单元、第三节)删除第一节企业组织结构图的绘制【学习目标】:1.把握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及与企业其他规划的关系;2.企业组织机构的概念、类型和设置的原则;3.组织结构设计后实施的要则;4.组织结构图绘制的程序和差不多方法。
【知识要求】:一、人力资源规划(原)(一)人力资源规划的概念:广义: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所有各类人力资源打算的总称,是战略规划与战术打算(具体实施打算)的统一。
狭义:对企业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进行推测,制定适宜的政策和措施,从而使供给和需求达到平稳,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鼓舞职员的过程。
人力资源规划的期限:长期规划:五年以上的打算;中期规划:期限在一年至五年;短期规划:一年以内的打算(二)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1.战略规划对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大政方针、政策和策略的规定,是各种人力资源具体打算的核心,是事关全局的关键性规划。
2.组织规划是对企业整体框架的设计。
3.制度规划是人力资源总规划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
4.人员规划对企业总量、构成、流淌的整体规划,包括人力资源现状分析、企业定员、人员需求与供给推测、人员供需平稳等。
5.费用规划是对企业人工成本、人力资源治理费用的整体规划,包括人力资源费用预算、核算、审核、结算,以及人力资源费用的操纵。
(三)人力资源规划与企业其他规划的关系人力资源是企业内最活跃的因素,是企业规划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规划。
(四)人力资源规划与企业治理活动系统的关系人力资源规划又被称为人力资源治理活动的纽带。
工作岗位分析、劳动定员定额等基础工作是人力资源规划的重要前提。
二、企业组织机构的概念(新)企业组织机构:保证其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所设置各类职能与业务部门的总称。
分为两个层次:一层——经营体制:由经营决策者、风险承担着和收益分享者构成的经营主体和规定其相互关系的经营制度所组成的企业高层组织。
二层——职能体制:是负责筹集和优化资源的配置、产品研发、生产、技术、销售、服务及日常治理职能的机构及其相关的制度。
三、企业组织机构设置的原则(新)(一)任务目标原则(二)分工协作原则(三)统一领导、权力制衡原则(四)权责对应原则(五)精简及有效跨度原则(六)稳固性与适应性相结合原则四、现代企业组织机构的类型(新)(一)直线制优点结构简单,指挥系统清晰、统一;责权关系明确;横向联系少内部和谐容易;信息沟通迅速,解决问题及时,治理效率比较高。
缺点组织机构缺乏弹性;组织内部缺乏横向沟通;缺乏专业化治理分工,不利于治理水平提高;经营治理事务依靠少数人,不利于集中精力研究企业治理的重大问题。
适用规模小或业务活动简单、稳固的企业(二)职能制优点提高企业治理的专业化程度和专业化水平;减轻直线领导的工作负担;有利于提高各职能专家自身的业务水平;有利于各职能治理者的选拔、培训和考核的实施。
缺点多头领导,政出多门;直线人员和职能部门责权不清;机构复杂,增加治理费用;不利于培养全面型的治理人才。
适用打算经济体制下的企业(三)直线职能制优点总经理对业务、职能部门均垂直领导,各直线领导对直截了当下属有指挥和命令权;职能部门是总经理的参谋和助手。
缺点随着企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职能部门也将随之增多,各部门之间的横向联系和协作变得复杂和困难。
适用适用范畴比较广泛,进展中的企业及中、小型企业都比较适合。
(四)事业部制优点权力下放;自主经营,自我治理;有利于实现专业化;经营责任和权限分明,物质利益与经营状况紧密挂钩。
缺点容易造成组织机构重叠,治理人员膨胀现象;容易忽视企业整体利益。
适用规模大、经营业务多样化或具有较强适应性的企业比较适用。
五、组织结构设计后的实施要则(新)(一)治理系统一元化原则(二)明确责任和权限原则责任:指必须完成与职务相称的工作义务。
权限:指完成职责时能够在一定限度内自行行使的权力。
(三)先定岗再定员原则(四)合理分配职责原则【能力要求】:一、组织结构图的绘制(新)(一)组织结构图绘制的差不多图示1.组织机构图2.组织职务图3.组织职能图4.组织功能图(1)参谋机构;(2)代理机构;(3)降格机构(或人员);(4)由更多机构或岗位分担上级功能;(5)脱离组织的机构(如:咨询顾问机构)。
(二)绘制组织结构图的前期预备1.明确企业各级机构的职能;2.列出所管辖的所有业务内容;3.将相似的工作综合归类;4.将工作任务层层分解,划分出执行命令的工作部门和参谋机构(职能部门)。
(三)绘制组织结构图的差不多方法1.一样画 4 层:1 中心层最大,上 1 层稍小,下 2 层渐小;2.功能、职责、权限相同的机构,大小一致、水平并列;3.命令指挥系统线从上一层垂下来,位置高表示级别高;4.命令指挥系统线用实线,协作服务关系用虚线;5.参谋机构用横线与上一层垂线相连,放左右上方。
第二节工作岗位分析【学习目标】:1.把握工作岗位分析的差不多原理。
2.岗位信息的来源;3.工作说明书的内容;4.工作岗位分析与编写工作说明书的程序和步骤。
【知识要求】:一、工作岗位分析概述(旧)(一)工作岗位分析的概念是对各类工作岗位的性质任务、职责权限、岗位关系、劳动条件和环境,以及职员承担本岗位任务应具备的资格条件所进行的系统研究,并制定出工作说明书等岗位人事规范的过程。
(二)工作岗位分析的内容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1.对岗位活动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对岗位的名称、性质、任务、权责、程序、工作对象、工作资料等进行比较、分析和描述,并作总结和概述。
2.依照岗位自身特点,明确岗位对职员的素养要求,即具备什么样的素养特点才能胜任岗位的工作。
3.将岗位职责和素养要求整合起来,制定出工作说明书、岗位规范等人事文件。
(三)工作岗位分析的作用1.为聘请、选拔、任用合格的职员奠定了基础。
2.为职员的考评、晋升提供了依据。
3.是企业单位改进工作设计、优化劳动环境的必要条件。
通过工作岗位分析,能够揭示生产和工作中的薄弱环节。
4.是制定有效的人力资源规划,进行各类人才供给和需求推测的重要前提。
5.工作岗位分析是工作岗位评判的基础,而工作岗位评判有建立、健全企业单位薪酬制度的重要步骤。
二、工作岗位分析信息的要紧来源(旧)(一)书面资料——各类岗位现职人员的资料记录以及岗位责任的说明;(二)任职者的报告——通过访谈、工作日志等方法得到任职者的报告;(三)同事的报告——从同事处获得资料以补偿其他报告的不足;(四)直截了当观看——到任职者的工作现场进行直截了当观看,猎取有关工作信息三、岗位规范和工作说明书(旧)(一)岗位规范1.岗位规范的概念亦称劳动规范、岗位规则或岗位标准,它对组织中各类岗位某一专项事务或对某类职员劳动行为、素养要求等所作的统一规定。
2.岗位规范的要紧内容(1)岗位劳动规则:企业依法制定的要求职员在劳动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各种行为规范。
包括:①时刻规则、②组织规则、③岗位规则、④协作规则、⑤行为规则。
(2)定员定额标准:包括:编制定员标准、各类岗位人员标准、时刻定额标准、产量定额标准、双重定额标准等。
(3)岗位培训规范:对本岗位职员的职业技能培训与开发所作的规定(4)岗位职员规范:对某类岗位职员任职资格以及知识水平等素养要求作的规定。
3.岗位规范的结构模式按岗位规范的具体内容,岗位规范有以下几种差不多形式:(1)治理岗位知识能力规范*知识要求:胜任本岗位工作应具有的知识结构和水平;*能力要求:胜任本岗位工作应具备的各种能力素养;*经历要求:胜任本岗位工作应具有的一定年限的实际工作体会。
(2)治理岗位培训规范*指导性培训打算*参考性培训大纲和举荐教材(3)生产岗位技术业务能力规范*应知——专业理论知识*应会——技术能力*工作实例——典型工作项目(4)生产岗位操作规范*岗位的职责和要紧任务*岗位各项任务的数量和质量要求,以及完成期限*完成各项任务的程序和操作方法*相关岗位的和谐配合程度(5)其他种类的岗位规范如:治理岗位考核规范、生产岗位考核规范等(二)工作说明书1.工作说明书的概念是组织对各类岗位的性质和特点(识别信息)、工作任务、2.确定劳动定额水平的重要意义和差不多原则;3.衡量劳动定额水平的方法及其注意事项。
【知识要求】:一、劳动定额治理的内容劳动定额是一项生产技术性和经济性专门强的治理工作,它包括四个环节:(一)劳动定额的制定是劳动定额治理的首要环节,是搞好定额治理的差不多前提。
(二)劳动定额的贯彻执行评判和衡量贯彻实施情形,可用以下几项标准:1.劳动定额面的大小。
2.各职能部门是不是按劳动定额足足生产治理。
3.车间、班组是不是按劳动定额对工人的劳动量进行考核。
4.企业为了推行新定额是不是采取了有效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