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损失风险分析

企业损失风险分析

第三章
企业损失风险分析
第一节
企业损失风险的特点
一、企业损失风险的价值(哪些风险暴露) (一)财产损失 1、分类 财产
有形财产 无形财产
动产
不动产
注:这里所谓的财产损失实际上是指实物资产。 GO
2、财产损失构成——除了财产本身价值丧失外, 还会丧失使用该财产所得的收益,包括: (1)场地清理费 (2)拆除建筑物未遭损坏部分
1、遵守特别履行指令和命令的费用
2、损害赔偿金、罚款
3、法律费用 4、名誉损失和市场份额损失
企业的侵权责任
企业的民事责任包括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这 里我们重点研究企业的侵权责任。 侵权行为可以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1)故意侵权行为,包括有计划的行为,但不必 事先就预料到一定会发生这样的损害结果; (2)非故意侵权行为,包括失职或行为不当;
1、收入减少
2、费用增加
租金增加和加急费用
(三)法律责任 刑事责任 1、企业的法律责任 民事责任 合同责任 侵权责任 2、责任损失的构成
(1)刑事责任:违反对社会所承担的责任而引起的公诉。 我国《刑法》中有如下规定,当企业的行为构成了 犯罪,企业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例如“生产、销售假药, 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走私货物、物品偷逃应缴数额达五十万以上的,处十年以 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利用 职务之便,故意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进行虚假理赔, 骗取保险金据为己有的,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
(2)民事责任:违反对某个人所承担的责任,由受损方提 起的公诉。 民事责任分为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和侵权的民事责 任。
(3)合同责任:由于违约或者使用合同方式转移而引 起的 《合同法》一百零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 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规定的,应当承担继 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4)侵权责任:由于侵犯他人财产而引起的 《民法通则》中规定,侵占国家、集体财产或他人财 产的,侵害他人著作权、肖像权、名誉权的,以及造 成环境污染的,等等,都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四、财产权益
(一)所有人权益:占有、使用、收益、处分
(二)放款人权益:抵押 (三)卖方和买方权益:FOB 、CIF
(四)受托人权益:仓储、运输
(五)出租人和承租人权益:租赁价值和承租权益
第三节
企业净收入损失风险分析
一、损失风险的价值
1、净收入损失风险价值=预期收入-预期费用
2、不考虑经济风险
二、造成净收入损失的事件
1、财产损失:本企业控制的;他人控制的
2、法律责任 3、人员损失
三、经济后果的衡量
1、停产或停业时间 2、停产或停业程度 3、收入减少 4、停产或停业期间的费用 5、净收入正常水平 6、恢复正常经营状况所需要的时间
第四节
企业责任风险分析
一、责任和补救方法的种类 (一)责任的种类: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 合同责任、侵权责任) (二)补救方法的种类:赔偿经济损失;纠 正措施停止侵害;恢复原状
(四)员工服务——人力资本损失
1、死亡 2、丧失工作能力 3、退休 4、辞职和失业
二、损失原因
1、自然原因,即自然灾害,如暴风、
地震、洪水、虫灾、疾病、腐烂等
2、人为原因,如盗窃、谋杀、疏忽、挪
用公款、破坏等
3、经济原因,如失业、罢工、战争等
三、经济后果
损失频率:几乎不会0%、不大可能<40%、 频度适中40%-60%、肯定不会100%
(三)责任损失:各种费用开支
二、构成违法的构成要素
(一)保障的权益 (二)非法侵犯权益 (三)非法行为和所致的损害有着近因关系
二、违法者的法律后果 (一)违约:损害赔偿金;特别履约指令、修订
合同。
(二)侵权行为:参照违约。赔偿金包括特定、
一般和惩罚性赔偿金。
(三)刑事行为:刑法和罚款
四、违法者的经济后果
(3)增加建筑费用
(4)部件损失使整件价值减少,如汽车的发动机、
电脑硬盘、耳环等 (5)继续经营价值损失
(二)净收入损失(收入减去支出) 营业中断(建筑施工) 间接营业中断(如堵车与加油站) 制成品利润损失(制成品损失) 租金收入减少(房屋毁损) 应收账款减少(呆帐、坏账) 经营费用增加(如水、电、石油)
1.货币和证券
2.应收账款记录
5.机器
3.存货
4.办公用具、设备和用品
6.数据处理的硬件、软件和媒体
7.重要文件 8.运输工具
B.无形资产
商誉、版权、专利权、商标
租赁权益、营业执照、商业秘密
二、财产损失原因和防范措施
(一)财产损失原因分类
1、自然原因(见分类列表)
2、人为原因(见分类列表) 3、经济原因(见分类列表)
损失程度:轻微、明显、严重
第二节
企业财产损失风险分析
一、财产分类
什么是财产?——依据法律的定义,它是指一组源 自某项有形的实物资产的权利或者是关于该有形的实 物资产的某一部分的一组权利,只要这项实物资产具 有独立的经济价值。
(一)不动产 1、未改良的土地 2、建筑物及其他建筑
二 动产
A.有形财产
(3)在适用严格责任或者无过失责任时的侵权行 为。
故意的侵权行为
有预谋或者有计划的行为,但不必事先 预料到其后果,如: 侵占他人的土地、住宅或财物; 侵犯他人隐私; 胁迫; 殴打; 人格诽谤
非故意侵权行为:过失
大多数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案件都是由过失 行为造成的。故意侵权行为与非故意侵权行为的区 别在于侵权行为的性质。 过失行为的要件: (1)法律上的作为或不作为; (2)违反法律义务的行为; (3)对义务的违反是导致损害的直接原因; (4)造成损害结果。
(二)财产损失原因和防范措施 1、火灾 2、爆炸 3、洪水 4、地震
5、盗窃
三、财产损失金额的评估
(一)原始成本——购置价格,往往在会计报表上反映 (二)帐面价值——原始成本-累计折旧 (三)重置成本——重新购置所需金额 (四)复制成本——复制原物的成本,适用于文物、艺术品 (五)功能重置成本——功能相同但成本不同 (六)市价——某项资产在其专门市场上的购买价格,如小麦 、石油 (七)实际现金价值——重置成本-折旧,如机器或者房 屋 (八)经济或使用价值——收益分析
严格责任或者完全责任
严格责任不是基于过错,而是基于造成损害的 行为的本质。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行为所存在的 危险异常巨大,故而采用通常的注意义务标准是不 够的。严格责任原则使一个组织成为该组织的行为 实际上的保险者。劳工赔偿法就是严格责任原则的 典型范例。其他适用严格责任原则的情形有:高度 危险作业(如使用爆炸物);最常见的是产品责任 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