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融资产价格

金融资产价格


投资资金的低效分配和对私企的歧视
2、不良贷款:四大国有银行在银行业占统治地位,其存贷款数量占整个 银行市场的70%左右,但国有银行持有了大量的不良贷款 3、竞争:随着对外国银行和国内银行的开放,资金供给和存款者的选择 机会将会增加。这将导致贷款利率的降低和存款利率的上升,因而降低
了银行的收益
4、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我国金融市场监管不完善、缺乏丰富的金融 产品,严重阻碍了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
4.汇率指数 汇率指数是指一种货币价值相对于其它几种货币价值的加权平均数, 综合反映该货币与其它几种货币的比值,以便从总体上把握该货币的价 值及其变化情况。 例如韩国的国际贸易有50%与日本进行,有40%与美国进行,有 10%与中国进行,那么把韩国货币对三国货币的汇率各自乘上相应的对 外贸易份额.再把三项乘积相加就得出韩国货币的对外贸易汇率指数。 汇率指数可分为双边汇率指数和多边汇率指数。双边汇率指数是两 国货币汇率水平变动情况的指标。因为汇率是一国的货币同其它各国货 币相互兑换的比率,本身就是双边的,所以选定一种汇率,确定基期就 可以比出某一时期的指数,即双边汇率指数。
中国

中国央行的利率操作变量直接就是存贷款基准利率,也即欧美模 式下的商业银行零售利率。这样,由于中国利率市场化还没有完全实 现,存贷款利率依然处于管制之下,中国央行无需通过释放流动性就 可以直接实现存贷款基准利率的变化,虽然免去了欧美央行的“曲线 救国”,但其对降低银行间拆借利率的效果却是打折扣的。这也就决 定了,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中国央行的降息和释放流动性并不是一件 事。此外,中国央行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是大势所趋。随着存贷款基 准利率浮动区间的不断扩大,央行将存贷款基准利率作为中介变量以 调控实体经济的实质意义将不断弱化,借降息之名行利率市场化改革 之实的意味则更为浓厚。长远来看,加强对银行间拆借利率 Shibor的 操作、有效发挥 Shibor 对各类金融产品定价的指导作用、提高Shibor 的报价质量和应用范围,是与国际接轨的模式,也是央行一直在努力 建设的金融市场基准利率体系。 未来,中国央行将从“数量型”控制转变为“价格型”控制,而 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 Shibor将会成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操作目 标。具体地,中国人民银行通过调整再贴现/再贷款利率和公开市场操 作来引导 Shibor的变化,再通过 Shibor的变化来引导其他利率的变化。
组员:王莹,王冉,邱文娟,庞欢,李非非,石君潮

对我国金融深化的研究很多, 一般是利用传统金融深化理论研究金融相对比 率,货币化比率等指标以及这些指标与储蓄投资、GDP 之间的关系。 现在的研究普遍认为我国金融深化程度较高,即货币化比率、金融相关比率 等指标已经与发达国家差不多。 但同时有人认为我国金融深化对经济增长没有发挥积极作用,甚至是发挥了 反面的消极作用。 曾康霖、刘楹(2004)按 M2/GDP 即货币化比率,得出的结果是我国的这一 比率已经与同期发达国家相差不多。 M2/GDP “这一比率迅速增长直观的反 映了金融深化的过程” (李东明、赵静君,1998) 。
2)金融相关率FIR (Financial Interrelations Ratio), FIR(一国全 部金融资产价值占其 GNP(或GDP)的比值)反映了金融资产的比例,主 要衡量一国金融深化和金融改革的程度。 3)货币化M2/GDP。 ② 金融流量指标,即一国在一个时段内的金融发展状况的指标体系。 1)财政投入占投资总额的比重。 2)银行储蓄占居民总储蓄的比重。 3) 企 业来自银行的贷款占企业融资的比例。理论上讲,随着金融深化程度的 加深,这三个流量指标的比例应该渐趋缩小。
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存在以下关系:
1、当计息周期为一年时,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相等,计息周 期短于一年时,实际利率大于名义利率。 2、名义利率不能是完全反映资金时间价值,实际利率才真实 地反映了资金的时间价值。
3、名义利率越大,周期越短,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的差值就 越大。 4、费雪方程式 费雪方程式表明名义利率i等于实际利率r加上预期通货膨胀率, 也即 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预期通货膨胀率
名义利率并不是投资者能够获得的真实收益,还与货币 的购买力有关。如果发生通货膨胀,投资者所得的货币购买 力会贬值,因此投资者所获得的真实收益必须剔除通货膨胀 的影响。
实际利率—— 实际利率是根据预期物价水平的变动(通货膨 胀)做出调整的,在物价水平不变,货币购买力水平不变下 的利率,它能够更准确的反应真实的借贷成本。
③ 金融资产价格指标,即体现金融市场的各种价格水平的指标体系。 1)实际利率水平Ra。 2)利率的期限结构Rs。有学者认为价格指标体系同 样可以反映金融深化的程度。
金融资产价格相关概念
1. 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确定及差异 2. 国内外的利率差异 3. 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的确定及差异 4. 利率的期限结构
率的期限结构。
2. 利率期限结构的三种形式 3. 相关概念:到期收益率,远期利率,即期利率,套利。 4. 三种利率期限结构的理论
2. 利率的期限结构的 三种形式
第一种:利率不随着债务凭证期限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利率期限结构叫
做水平的期限结构。
第二种:利率随着债务凭证期限的延长而提高。这种利率期限结构叫做
二. 国内外的利率差异


中国利率现状:
1996年6月1日,中国首先放开了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 1997年6月,放开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债券回购和现券交易利率 1998年,放开了贴现和转贴现利率 1999年,国债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以利率招标方式发行 2002年,扩大农村信用合作社存款利率浮动幅度



2.实际汇率 实际汇率是用两国价格水平对名义汇率进行调整后的汇率,即 eP*/P(其中,e为直接标价法的名义汇率,即用本币表示的外币价格,P* 为以外币表示的外国商品价格水平,P为以本币表示的本国商品价格水平 )。实际汇率反映了以同种货币表示的两国商品的相对价格水平,从而反 映了本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 3.费雪效应 名义汇率与实际汇率可通过费雪效应表示,它反应了名义汇率和实 际汇率以及通货膨胀的关系。公式1+R=(1+r)*(1+h),r代表实际汇率,R 代表名义汇 M2/GDP 不能涵盖金融对经济的全部关系, “传统金融发展指 标M2/GDP 与经济增长呈现负相关关系,金融深化程度每提高一个百分点, 经济增长速度反而下降 0.09%, 金融深化并没有像经济学家预期的那样强劲 地拉动中国的经济增长,金融深化和中国的经济增长基本毫无关系” 。
国内外利率差异

发达国家:由利率传导机制角度分析(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
整体而言,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利率的调整通常都是针对基准 利率进行的,其中央银行并不直接提高或者降低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 率。但是,由于信贷市场中的全部利率都是密切联系的,且逐步形成 了由风险和期限差异决定的利率风险结构和期限结构系统,这使得针 对基准利率采取的操作会进行传导进而影响到全社会的各种利率。此 外,发达国家的利率政策一般是伴随着流动性变化的。即利率水平的 变化往往伴随着货币供应量的波动,从而可以达到对流动性进行调控 的目标。也正因为如此,利率政策在这些国家是非常有效因而也是主 要的货币政策工具。


从2004年1月1日起,央行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 2005年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在“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报告” 中指出,市场化改革的总体思路确定为:先放开货币市场利率和债券 市场利率,再逐步推进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存、贷款利率市场化 按照“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 小额”的顺序进行。


2007年1月,中国基准利率雏形亮相,这个由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
心发布的“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 简称“shibor”) 正式运行,通
过建立以此为基准的市场化定价机制和市场利率体系,逐步推进存贷 款方面的利率改革。
困局
1、市场分割性:人为地保持低利率以支持国有企业,使得国内储蓄者和 投资者很难确定资本的实际价格。结果,扭曲了需求和供给决策,导致

三. 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的确定及差异
1.名义汇率 (Nominal Rate of Exchange)。又称为双国汇率或者市 场汇率。它是一种货币以另一种货币为基础的价格,可以表示为本国货 币的外币价格,也可以表示为外国货币的本币价格,是“实际汇率”的 对称。一种货币能兑换另一种货币的数量的名义汇率,通常是先设定一 个特殊的货币依美元、特别提款权作为标准,然后确定与此种货币的汇 率。汇率依美元、特别提款权的币值变动而变动。名义汇率不能反映两 国货币的实际价值,是随外汇市场上外汇供求变动而变动的外汇买卖价 格。
一.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确定及差异
名义利率—— 所谓名义利率,是央行或其它提供资金借贷的 机构所公布的未调整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即利息(报酬) 的货币额与本金的货币额的比率。 即指包括补偿通货膨胀 (包括通货紧缩)风险的利率。 例如,张某在银行存入100元的一年期存款,一年到期时获 得5元利息,利率则为5元,这个利率就是名义利率。
上升的期限结构。
第三种:利率随着债务凭证期限的延长而下降。这种利率期限结构叫做
下降的期限结构。
投资者在投资侦务凭证的时候,最关心的是债务凭证的收益率。虽然债
务凭证的收益率和利率有所不同,但是它们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因此, 在研究利率的期限结构时,实际上分析的是收益率的期限结构。
例如,如果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为2%,而同期通胀率为3%, 则储户存入的资金实际购买力在贬值。因此,扣除通胀成分 后的实际利率才更具有实际意义。仍以上例,实际利率为2% - 3% =-1%,也就是说,存在银行里是亏钱的。在中国经 济快速增长及通胀压力难以消化的长期格局下,很容易出现 实际利率为负的情况,即便央行不断加息,也难以消除。所 以,名义利率可能越来越高,但理性的人士仍不会将主要资 产以现金方式在银行储蓄,只有实际利率也为正时,资金才 会从消费和投资逐步回流到储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