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测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图是一女孩通过地面上的镜子正要打量自己时的情景照片.根据该照片,可以判断()
A.女孩在镜中看不见自己的整个上半身
B.女孩在镜中的像与她自身大小相同
C.女孩的下半身没有在平面镜中成像
D.照片是太阳位于头顶正上方拍摄的
2 . 下面现象中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
A.水面中的倒影B.照镜子C.小孔成像D.水池变浅
3 . 荣成烟墩角天鹅湖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上万只天鹅每年冬季成群结队悄然降临,栖息越冬,这期间有大批的摄影爱好者云集于此,如图是一名摄影爱好者所拍的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鹅在水中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
B.天鹅在水中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C.当发现天鹅没有全部进入照相机取景框内时,摄影者应远离天鹅并将镜头后缩
D.当发现天鹅没有全部进入照相机取景框内时,摄影者应靠近天鹅并将镜头前伸
4 . 如图所示,MM′为平面镜,AO为入射光线,ON为法线,则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射出方向正确的是
A.OB B.OC C.OD D.
ON
5 . 春天到了,阳光明媚,小英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做社会实践,以下做法属于利用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是()
A.患近视眼的小英佩戴的是凹透镜B.观察太阳光透过树叶缝隙形成圆形光斑
C.让太阳光透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带D.观察贵港郁江大桥在江面形成的倒影
6 . 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浓密的树荫下出现很多圆形的光斑,这是由于光的反射引起的
B.路边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造成光污染,这是由于光的漫反射引起的
C.池水看起来比实际浅,这是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
D.红色的牡丹花看上去呈红色,这是由于它吸收红光,反射其他色光引起的
7 . 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是()
A.在岸上看到水中的腿变“短”了
B.平静湖面上群山的倒影
C.透过玻璃砖看到钢笔错位了
D.手影
8 . 物理学的研究离不开实验,下列实验中我们本学期没有进行探究的是()
A.探究声音的特征
B.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C.探究杠杆的平衡件
D.探究物质的导电性
9 . 王亮同学利用易拉罐制作一个简易的针孔照相机:在易拉罐底部中央戳一个小孔,将易拉罐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半透明的塑料薄膜。
用它观察窗外的景物,在塑料薄膜上能看到窗外景物倒立的像,这个像的形成原理与如图中哪个现象形成原理一致
A.手在屏幕上形成的手影
B.天鹅在水中形成的倒影
C.人透过水球成的像
D.勺柄好像在水到处折断
10 . 鞋店的地板上,有一块靠墙的平面镜,店员为了顾客方便,通常不会把θ设为9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镜中所成的是正立等大的实像
B.人远离平面镜像变小,靠近平面镜像变大
C.便于从顾客脚部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进入顾客眼睛
D.由于平面镜较小,所以人在镜中不能形成完整的像
11 . 下面四幅图选自我们的物理课本,对其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如图A是小猫叉鱼的图片,小猫眼中看到鱼的像比鱼的实际位置要浅一些
B.如图B是一束光在密度不均匀糖水中的径迹,说明光在同种介质中一定沿曲线传播C.如图C是平面镜成虚像的光路图,因此平面镜成的虚像是反射光线实际相交而成的
D.如图D光发生漫反射时的光线看起来杂乱无章,因此光漫反射时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2 . 如果你在平面镜中看到另一个同学的眼睛,那么无论这个平面镜多么小,该同学也一定会通过这个平面镜看到你的眼睛,这是因为()
A.光的漫反射B.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C.光的镜面反射D.光的直线传播
二、填空题
13 . 如图为手影戏中的一段“小狗追兔”的情景,演员用双手配合着口技将活泼可爱的小狗从声音到形象都模仿得惟妙惟肖。
幕布上小狗形象的形成利用了光的______(选填:“直线传播”、“反射”或“折射”);表演用的幕布用很粗糙的麻布做成,这是因为光在幕布上发生______(选填“漫反射”或“镜面反射”),使各个方向
的人们都能清晰地看到。
14 . 如图,水平桌面上有一块圆形玻璃转盘,距转盘1.8m高处有一盏灯成像在其中。
则灯的像距离该灯_____m;若用手拨动转盘使玻璃转盘顺时针转动,则会观察到灯的像的位置_____(选填“顺时针转动”或“逆时针转动”或“不改变”).晚唐诗人高骈在《山亭夏日》中的诗句“绿树浓萌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描写了酷夏特有的情趣,并表达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从物理学的角度,诗句中“浓萌”的形成说明了光的_____;而“楼台倒影”
则是光的_____现象。
15 . 人们常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如图所示是摄影师拍摄的一张桂林山水的照片,从图中我们看到水中有山的倒影是_____现象,水中的倒影比实际物体要暗一些,是由于_____。
16 . 如图所示,铅笔的长度是.
17 . 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时,折射角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入射角;若入射角减小折射角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8 . 《康熙几暇格物编》中记载:“置钱碗底,远视若无,及盛满水时,在钱随水光而显现矣.”如图所示,把硬币放在容器底A点处,人眼从P点“远视若无”,这是因为在同种均匀介质中光_____.,加适量的水,人眼从P点处恰好看到硬币的像在B点处,则用激光笔从P点向____点处(用图中字母表示)照射,可照亮硬
币.
19 . 如图所示,两平面镜垂直放置,一条入射光线SO射向平面镜AB,经两平面镜反射后出射,此时,反射出的光线与原光线SO__________(填“平行”或不平行),若两平面镜ABC绕O点沿顺时针方向转过10°,则经两平
面镜反射后的出射光线的方向转动了__________度.
20 . 在轿车行驶过程中,以轿车为参照物,路边的树木是_______(填“运动”或“静止”)的;司机能通过车内的后视镜看到乘客,这是光的_______(填“反射”或“折射”)现象.
三、实验题
21 . 如图甲是“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块白色硬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并且纸板能绕直线垂直于桌面的直线ON折转。
(1)让一束激光紧贴纸板射向镜面上的O点,在纸板前不同方向都能看到纸板上的入射光,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_____反射;
(2)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进行实验,可以得出结论:反射角_____入射角;
(3)如图乙所示,将纸板的右半部分绕ON向后翻转任意角度,发现纸板上均无反射光呈现,此现象说明了_____;
(4)请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在图丙中画出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及其度数。
(______)
22 . 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将一块透明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玻璃板下方放一把
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取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
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__________,巧妙地解决了像的位置不易确定的问题;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___关系,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到玻璃板的___________.
(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__________为止;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对应点的连线与玻璃板______.
(3)若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张白纸板做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A蜡烛烛焰的像.
四、作图题
23 . 如图所示,一条光线自空气中斜射到水面,请画出这条光线在水面的反射光线及折射入水中的折射光线
的大致方向。
24 . (1)在图中完成透镜的光路图_____;
(2)竖起的墙面上有一块面镜MN,小女孩站在平面镜前,她的脚前有一枚硬币(如图中点A所示),请你利用平
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小女孩看到硬币的像的光路图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