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影像学股骨颈骨折

影像学股骨颈骨折


间距离缩短。
实用文档
34
患肢短缩
Bryant三角底边缩短 (平卧位)
股骨大转子顶端在Nelaton线之上
(侧卧位)
实用文档
35
影像学检查
X片:骨盆正位,髋关 节正侧位
螺旋CT三维重建 MRI:隐匿性骨折
怀疑股骨颈骨折,X线片未 见骨折线,应按嵌插骨折 处理,3周后再拍片复查
实用文档
36
实用文档
1.畸形:轻度屈髋、屈膝
及外旋畸形45 °~60°。
2.疼痛:局部压痛,轴向
叩击痛阳性。
3.肿胀:多为囊内骨折,
故可不明显
实用文档
33
临床表现及诊断
症状与体征:
4.功能障碍:无移位或嵌
插骨折的患者伤后数天可能
仍能活动。
5.患肢短缩:大转子上移:
①大转子在(Nelaton线之
上);②大转子与髂前上棘
实用文档
41
保守治疗
骨折在早期有移位的可能,需定期复查床旁X片, 如骨折有移位,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危险性随之 增加,需改为手术治疗。因此也有人对此类骨 折强调尽早手术,内固定治疗,特别是年轻病 人和活动较多的老年人。
保守治疗期间注意患者的护理,预防褥疮、坠 积性肺炎、泌尿道感染等严重并发症。
实用文档
少见瘀斑
常见瘀斑
实用文档
39
治疗
治疗原则:早期无创伤复位,合理多钉固定,早 期康复。人工关节置换术只适用于65岁以上, GardenⅢ、Ⅳ骨折且能耐受手术者。
实用文档
40
保守治疗:无明显移位的外展 “嵌插”型骨折或患者
不能耐受手术
牵引或防旋鞋:卧床8~12周,3月后扶拐不
负重下地,6月弃拐行走。
实用文档
56
3.内固定
复位内固定
(4)固定骨折同时植骨: ①游离植骨 ②带蒂植骨:缝匠肌肌骨瓣、股方肌肌骨瓣、 旋髂深动脉骨瓣的骨移植术。
实用文档
57
实用文档
58
(二)人工关节置换术
老年人头下型骨折、 陈旧性骨折、骨折不 愈合或股骨头缺血性 坏死。
(1)人工全髋关节置 换
(2)人工股骨头置换
51
滑动加压螺钉(DHS)
实用文档
52
3.内固定
复位内固定
(3)加压空心螺纹钉内固定:适用于年轻、 松质骨密度较高的患者。3根空心钉按三角形 平行拧入,使骨折面得到均匀加压。是目前最 常用的内固定方法。
实用文档
53
实用文档
54
三枚空心加压螺纹钉固定:目前临床最常 用的手术方法,一般三枚螺钉钉尾呈倒品 字形,一枚在下靠近股骨距,两枚在上且 一前一后。
骨小梁结构
Anatomy
实用文档
9
实用文档
10
股骨矩
股骨距:实际上为股骨干后内侧皮质骨的 延伸,其厚度基本相同。在股骨外旋超过
30度时,可在前后位X线上显示A。natomy
股骨距冠状面扫描CT片
X线片示股骨距横切面,其内
(LT:小转子C:股骨距GT: 段致密,外段疏松
大转子)
实用文档
11
Singh指数
股骨颈骨折 (fracture of neck of femoral)
实用文档
1
定义:股骨头下至股骨颈基底部 之间的骨折
特点:1,常见,约3.58% 2,老年,尤以女性较多
(骨质疏松) 3,不愈合率10%-20%
(剪力较大),坏死率20%-40 %(血供不良)
实用文档
2
股骨颈骨折
1 解剖概要
实用文档
26
分类
按X线表现(Linton分类)
C、中间型:30°<linton 角<50°。
由于骨折线多呈螺旋型,股骨头及股骨颈的 移位和旋转,因此,测量往往不易准确, 当需复位后测量。
实用文档
27
分类
按移位程度(Garden分类)
按移位程度:
Ⅰ型:不完全骨折
Ⅱ型:完全骨折, 无移位
Ⅲ型:完全骨折,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分移位
实用文档
55
关于空心钉和SHS(滑动髋螺钉):
空心钉: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少,感染率低, 抗旋转强度更好。
SHS:抗屈曲和剪力负荷好于空心钉,内固定失败 率更低,减少翻修需要。
两组死亡率,再手术率没有差别。SHS并没有增加 股骨头缺血坏死风险。
Bhandari M, et al. Optimal internal fixation for femoral neck fractures: multiple screws or sliding hip screws? JOT. 2009 Jul;23(6):403-7.
Ⅳ型:完全骨折,
完全移位
实用文档
28
Garden I
实用文档
29
Garden II
实用文档
30
Garden III
实用文档
部分移位及嵌插 股骨头外展 股骨颈外旋及移位
31
Garden IV
实用文档
完全骨折并完全移位 股骨颈外旋及上移 关节囊及滑囊破坏严重
32
临床表现及诊断
症病状史与:体外征伤:史
实用文档
12
髋部骨小梁分级图
股骨近端的机械强度分级 (1)6级;(2)5级;(3)4级;(4)3级;(5)2级(6)1级
实用文档
13
关节囊及韧带
Anatomy
髂股韧带(最强大) 耻股韧带 坐股韧带 圆韧带
髂股韧带(最强大)(起自髂前上棘,经过关节 ) 囊前方止于转子间线。限制髋关节过伸 耻股韧带(限制大腿的外展及旋外运动) 坐股韧带(限制旋内运动) 圆韧带(位于关节囊内。连接股骨头小凹及髋臼横韧带)
Singh和同事认为,这些初级及次级骨小梁结构的存在与否 是判断骨质缺乏的标准,他们调查了35例患者的髋部X线片 和髂骨活检的组织切片。从这些评估里,Singh根据没有骨 折的髋部正位片把骨质疏松分为6个等级。Ⅵ~Ⅰ级,Ⅵ级 是指所有的5组骨小梁结构都存在,Ⅰ级是指严重的骨质丢 失,有证据表明所有的骨小梁组均有丢失,包括一部分初级 压力骨小梁组。以后的研究发现,骨折稳定的失败与低 Singh指数分级之间有联系。
22
分类
按骨折线的方向(Pauwels分类)
骨折线与双侧髂嵴连线(水平线)所成的角度
角度越大,剪式应力越大,骨折断端间接触面积越小,骨折越不稳
定。
实用文档
23
分类
按骨折线的方向(Pauwels分类)
外展型: Pauwels角< 30°稳定
中间型: 30° < Pauwels角< 50°
内收型: Pauwels角>50°不稳定
实用文档
59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A、适应症:a、年龄:65~70岁以上高龄患者。 b、全身情况:一般来讲全身情况不是很好,估计 难以耐受两次手术者,更应考虑行置换术,但需 要患者能承受本次手术。C、局部情况:新鲜骨折; 头下型骨折或头颈型骨折中的linton角>70°,而 有移位的。陈旧骨折;骨折不愈合或股骨头已坏 死,且无髋臼退行性病变及严重疏松,年龄可适 当放宽至60岁以上。
✓旋股内侧动脉损伤是导致股骨头缺 血性坏死的主要因素。 ✓动物实验:头下骨折股骨头血流减 少83%,颈中部骨折减少52%
实用文档
Anatomy
19
病因
1.暴力 多为间接暴力所致(老年人多见):典型受伤姿
势是跌倒,髋关节旋转内收,臀部先着地。 为什么老年人多见?因①股骨颈部细小,为松质
骨与密质骨交界处;②老年人骨质疏松,该部位 脆弱,有时仅受到轻微的旋转外力即可引起骨折。
实用文档
50
3.内固定
复位内固定
(1)三刃钉内固定:1931年SmithPetersen首创,治疗率提高到70-80%。缺点: ①钉体太粗并需用锤子打入,对骨小梁破坏大, 导致无菌坏死②无加压作用,导致骨不连。 (2)动力髋螺钉内固定:适用于股骨颈基底 部骨折及严重的粉碎性骨折,骨质疏松者。
实用文档
Anatomy
①小凹动脉:闭孔动脉分支,股骨头圆韧带,1/20 ②股骨干滋养动脉升支 ③关节囊外动脉环:旋股内、外侧动脉的分支在股
骨颈基底部形成动脉环,是主要血液供给来源,
2/3 - 4/5
实用文档
17
实用文档
18
股骨头的血供
股骨颈囊外动脉环紧贴股 骨颈表面,因此在股骨颈 骨折移位时易发生损伤。
2 病因与分类
3 临床表现与诊断、鉴别诊断
4 治疗、展望
实用文档
3
解剖概要
Anatomy
股骨头 股骨颈 小转子
大转子 转子间线
实用文档
4
颈干角
Anatomy
股骨颈长轴线与股骨干纵轴线之间的夹角
110°~140°,平均 127° 。
>140 °髋外翻 <110 °髋内翻
实用文档
5
前倾角
Anatomy
实用文档
14
关节囊及韧带
Anatomy
髂股韧带
包绕股骨头和股骨颈,只有股骨颈后 外侧小部分露出囊外
坐股韧带
耻股韧带
股骨内旋和伸直时,关节囊被拉紧
股骨外旋和微屈曲时,关节囊最松弛
实用文档
15
关节囊及韧带
圆韧带
Anatomy
股骨内旋和伸直时,关节囊被拉紧
股骨外旋和微实屈用文曲档时,关节囊最松弛
16
股骨头的血供
实用文档
49
2.切开复位
复位内固定
如果经2次或3次手法复位后位置仍不满意,应 行手术切开在直视下复位,一般采用WatsonJones入路,向近端和前侧稍延伸,切开皮肤、 筋膜,剥离并向前牵开部分股外侧肌,向后牵 开臀中小肌,显露关节囊,用骨刀插入前面的 骨折间隙撬拨复位。如果患者年龄大于70岁则 行关节置换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