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三章 地图数据和地图语言(2)
第三章 地图数据和地图语言(2)
(三)、 地图符号设计的基本方法
(2) 符号的构图中象征图形的利用
*用实地物体代表部分图形 形 气象站 用风向标表示
港口 用锚形表示
*用与实地物体有联想的图
变电所 示意房屋设备有电
发电站示意发电厂向四周供电
矿井
用采矿镐表示
汽车站示意方向盘代表汽车
(三)、 地图符号设计的基本方法
(3)、符号的尺寸 *具体到某一比例尺,符号多大为好?
形状
色彩
视觉变量产生的质量感
线状符号利用色彩产生的质量感
二、视觉变量的视觉感受效果
6 、动态感 从构图上给读者一种运动的视觉 感受效果。 尺寸或亮度的有规律变化排列可 以产生动感。箭头是形状的特例 。
二、视觉变量的视觉感受效果
7 、立体感
* 指在二维平面上产生三维视觉效果。 * 产生立体感的原因: 人眼的生理视差 直接或间接与视觉变量的联系 * 产生立体感的主要变量: 亮度(光影、黑白对比) 色彩(分层设色) 纹理密度(结构梯尺)
1、整体感 2、差异感 3、等级感 4、数量感 5、质量感 6、动态感 7、立体感
二、视觉变量的视觉感受效果
1、 整 体 感
二、视觉变量的视觉感受效果
1 、整体感 观察由不同元素组成的图形时,整 个图形就好像一个整体,没有哪种元素 显得更加突出。 形状、方向、色彩中的近似色是产 生整体感的主要视觉变量。
二、视觉变量的视觉感受效果
二、视觉变量的视觉感受效果
尺寸变化、光影纹理变化等产生的立体感
课堂练习
设计 首都、省会城市、区、乡镇、村 五类不同行政区域的点状符号。 设计国道、省道、高速公路和地方道的 四类等级的线状符号
三
地图符号对制图对象 特征的描述
(1)性质特征的描述 (2)数量特征的描述 (3)关系特征的描述
系统性
适应性 生产可行性
(2)符号的设计要求
图案化 象征性 种类简化 清晰性
系统性
适应性 生产可行性
(2)符号的设计要求
图案化 象征性 种类简化 清晰性
系统性
适应性 生产可行性
(2)符号的设计要求
图案化 象征性 种类简化 清晰性
(1)性质特征的描述
利用 形状、结构、颜色、方向等视觉变 量描述性质特征。
地图上的点状符号
郑州市 水准点
道路
沼泽
境界
树林
(2)数量特征的描述
(3)关系特征的描述
描述地图符号系统分类、分级以及层次结 构和空间组合。 主要由 形状、色相、结构 这三个视觉变 量进行表达。
耕地 农用地 园地
3.0 5.0 5.0 1.0 5.0 5.0 2.5 1.5
8 传统习惯与标准
(2)符号的设计要求
图案化 象征性 种类简化 清晰性
系统性
适应性 生产可行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符号的设计要求
图案化 象征性 种类简化 清晰性
系统性
适应性 生产可行性
(2)符号的设计要求
图案化 象征性 种类简化 清晰性
(如能见度问题) (4)符号构图中应考虑视觉心理因素
符号加角可提高能见 度
体现物体特点可提高 能见度 构图简洁可提高能见 度
例1
尺寸变化、光影纹理变化等产生的立体感
例2
例3
例4
地图符号设计练习
在一幅世界地图上,需要分五级表示出各国陆海、空三 军总人数及其构成比例。请设计出图例和例图。 数据示例 陆 海 空 美国 20 10 10 中国 25 12 15 日本 8 5 5 其他。。。。。。。。。。。。 所有数据的总人数范围在 5-52 总 (单位 万人) 40 52 18
第三章 地图语言(2)
上一讲 内容回顾
地图变量与制图数据 地图符号的实质 地图符号的分类
地图符号的视觉变量
第二讲 地图符号的视觉感受 及符号设计
地图符号的视觉变量 地图符号的视觉感受效果 地图符号对制图对象的特征描述 地图符号的设计
一、 地 图 符 号 的 视 觉 变 量
二、视觉变量的视觉感受效果
* 地图的整体感是必不可少的 * 整体感的核心是,从不同的构图元素 (不同的视觉变量的组合)中产生整体 感,而不是从相同元素中产生。 * 整体感的原则是,构成图形的视觉变 量之间所存在的差别不太明显。
二、视觉变量的视觉感受效果
2 、差异感 与整体感相反。它重在选择性; 即某一个或几个元素突出于整体之上, 突出表示某些内容。
二、视觉变量的视觉感受效果
二、视觉变量的视觉感受效果
4 、数量感
标准刺激
25
1
130
60
100 由尺寸变量产生数量感
三、视觉变量的视觉感受效果
4 、数量感
从图形中获得数量上绝对差值 的感受效果。它需要辨别,思考的
过程,且需要有比较的标准。
* 数量感主要由尺寸来实现。
二、视觉变量的视觉感受效果
对比色、亮度、尺寸等视觉变量易产生差异感。
二、视觉变量的视觉感受效果
3 、等级感 将观察对象迅速而明显地分出不 同等级的感受效果。 等级感是体现地图内容分级系 统性的重要手段,应用广泛。
二、视觉变量的视觉感受效果
3、 等 级 感
二、视觉变量的视觉感受效果
3 、等级感
尺寸
亮度
密度
产生明显等级感的变量有:尺寸、密 度、亮度,而不能用形状、色相。
一、地图符号视觉变量扩展
传统的基于Bertin地图符号参量体系需要扩展
4个动态参量
————发生时长 观察者从视觉上对符号感知到符号消失的时间长短 , 发生时长反映了事件在时间轴上延展 , 与现象在空间 X,Y或 Z 轴上的投影覆盖范围可建立映射关系。
f0
f1
f2
f帧
———— 变化速率
描述符号状态改变的速度,可以反映同一符号在方向、 大小、灰度、饱和度等的变化速度。
2.0 5.0 5.0 1.0
1.0 5.0 1.2 5.0
0.4
林地
2.0 5.0 1.0 5.0 5.0 5.0
0.3
四、地图符号的设计
(1)符号设计的影响因素
(2)符号设计要求 (3)符号的设计方法
(1)符号设计的影响因素
1 地图内容
2 资料特点
3 使用要求 4 所需感受水平
5 视觉变量 6 视力及感受规律 7 技术和成本因素
符号的大小不是与比例尺成正比关系的。
*对某一类符号,大小间的差别如何确定?
符号间的差别,可以按某种等级、次序变化;试验证明保
持1.3----1.4倍的关系比较清楚。
*符号的尺寸是在多种因素比较中确定的:
寻求数值上的规律;吸取地图作品中的经验;作试验样 图看感受效果。
(三)、 地图符号设计的基本方法
f0
f1
f2
f3
f0
f1
f2
—— 变化次序
时间是有序的 ,可以类似于二维空间中的前后、 邻接关 系建立时间段之间的先后、相邻拓扑关系.
符号的变化次序描述符号状态改变过程中各帧状态出 现的顺序,依据时间分辨率,可以将连续变化状态离散化处理 成各帧状态值,使其交替出现. 符号色相依据灰---淡红---红--- 蓝的次序反映天气由 阴变晴 ,反之反映天气由晴变阴.
—— 节奏 描述符号周期性变化的特征,它是由发生时长、变化速率以 及其他参量融合到一起而生成的复合参量, 同时又表现出独立 的视觉意义,用于地理信息的时态特征及变化规律的描述;
有频率(周期 )和振幅的进一步区分。
符号大小(面积)
符号灰度
f0
f1
f2
时间
f
3
f0
f1
f2
f3
时间
二、视觉变量的视觉感受效果
5 、质量感
形状
色彩
视觉变量产生的质量感
二、视觉变量的视觉感受效果
5、 质 量 感
二、视觉变量的视觉感受效果
5 、质量感 是将观察对象一一分出不同的质 量、类别的感受效果。 *易产生质量感的变量有:形状、色相。 * 点状符号用形状较易产生质量感; * 面状符号用色相较易产生质量感。
* 形状+色彩更易产生质量感。
重 点
1、了解地图数据的类型,和基本组织形式
2、地图符号的分类,掌握根据几何特征的分 类。
3、地图符号的视觉变量及视觉感受效果,掌 握不同视觉变量会产生相应的视觉感受。
4、掌握地图符号的设计要求,学会如何设计 符号。
系统性
适应性 生产可行性
(2)符号的设计要求
图案化 象征性 种类简化 清晰性
系统性
适应性 生产可行性
课堂练习
设计 图书馆、公园、商场、饭店、汽车
站等点状符号,要求设计的符号具有较强的象征 性。
(三)、 地图符号设计的方法 (1). 符号的构图 构图,就是设计符号的图形,是符号设计 的主体。构图的基本要素是:点、线、面、体的 几何图形。最简洁的几何形状依感受效果排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