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国学前教育史》PPT课件
《中国学前教育史》PPT课件
• 1 . 了解中国学前教育的历史传统,把握 学前教育发展的国情所在。
• 2 .充分利用历史资源,汲取历史经验教 训,更好地为现实教育事业服务。
• 3. 增强文化底蕴,提高个人素质。
(四)学习方法和学好的条件
教学为主,自学为辅。学好的条件:
1.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作指导。 2.要具备基本的历史知识,了解中国历史发展的
乳母
• 4.奴隶社会的胎教 • 我国最早提出和实施胎教 《列女传》西汉 刘向 《新书·胎教》汉 贾谊 胎教制度
• 5奴隶社会学前教育总特点 (1)由社会共育变为家族承担 (2)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 (3)阶级性鲜明,注意到年龄与学前教育的
关系
(4)学前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明确的年龄划分 (5)统治者对学前教育高度重视,建立了保
• 教育场所:中国进入部落联盟与军事民主 时期公元前2700年前后(五帝时期)
第二节 中国奴隶社会的学前教育
• 一 学前教育计划的制定 《礼记》由戴德,戴圣所编纂。是研究中国
古代社会情况、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的重 要著作。 它阐述的思想,包括社会、政治、伦理、 哲学、宗教等各个方面,其中《大学》 《中庸》《礼运》等篇有较丰富的哲学思 想。
• 第一章 中国古代的学前教育
第一节:中国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
• 一·原始社会儿童社会公育 • 教育内容(“德智体美劳”) • 1.劳动技能和社会生活经验 • 2.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宗教教育 • 3.美育:歌舞 音乐 绘画 • 4.军事教育 :使用武器,作战方法,坚强
体魄
• 一·原始社会儿童社会公育
第二节 中国奴隶社会的学前教育
• 前言: 公元前21世纪,中国开始产生阶级,进入 奴隶社会(夏商周)。学校教育的产生, 意味着与之相对应的正规的学前教育也开 始出现。
第二节 中国奴隶社会的学前教育
• 一 学前教育计划的制定 《礼记·内则》
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 男鞶革,女鞶丝。六年,教之数与方名。 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年,出入 门户及即席饮食,必后长者,始教之让。 九年,教之数日。十年,出就外傅,居宿 于外,学书计。
• 二 奴隶社会的学前宫廷教育 • 2.目的和意义 嫡长子继承制的隐患 人们意识到教育的作用 政治与教育的关系——防患于未然
• 二 奴隶社会的学前宫廷教育 3.保傅教育制度 (1)保傅之教与乳保之教 建于殷商,发展于西周 三公:太保,太傅,太师 副职:少保,少傅,少师 三母:子师,慈母,保母
德智体
• 计划制定者:西周奴隶主贵族
• 时间:B.C11世纪~B.C8世纪
• 教育内容:生活自理能力,日常礼仪,文 化知识等。
• 特点:丰富,适龄而教,循序渐进,男女 有别
• 意义: (最早关于学前教育的记录) 当时学前教育发展的一个标志
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学前教育的实施产生一定 的影响
二 奴隶社会的学前宫廷教育 1. 教育对象: 2. 学龄前的世子
•(二)学习内容
• 横向:中国学前教育史和外国学前教育史。
• 纵向:(按历史发展阶段分为三大部分)
•Hale Waihona Puke 古代学前教育史(原始氏族公社-清朝中叶)
•
近代学前教育史(1840年-1919年五四运动)
•
现代学前教育史(1919年-新中国成立)
• (按研究对象分为两部分)
• 教育制度史
• 教育思想史
(三)学习意义
年版。 • 乔卫平、程培杰《中国古代幼儿教育史》,安徽教育出版社1989
版。 • 李定开《中国学前教育》,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 马镛《中国家庭教育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 中国学前教育史编写组编《中国学前教育史资料选》,人民教育
版社1989年版。 •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 杜成宪、王伦信著《中国幼儿教育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
基本线索。 3.还要有一定的古文基础来阅读史料。 4.还要有一定的教育理论基础和联系现实的能力。
二、参考资料
• 喻本伐编著《中国幼儿教育史》,大象出版社(郑州)2000年11 版。
• 何晓夏等《简明中国学前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 • 唐淑、钟昭华主编《中国学前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19
傅制度,提出了实施胎教的要求。
第三节中国封建社会的学前教育
• 前言 公元前770年(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学
风下移,私学大兴,教育对象扩大。
• 1.目的: (1)培养统治人才服务 (2)齐家治国的基础 (3)光耀门楣——“不孝有三”
• 2.学前家庭教育内容 • (1)儿童生活常规的教育与培养 儿童自身行为举止 儿童与家长(召见,求见) 卫生习惯
科基础课程。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通过学前教育理论和 实践的历史发展过程,提高学生的教育理论素养,培养学 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审视、评价当前的学前 教育问题提供思路,为学前教育的改革创新提供值得借鉴 经验。
• 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对学前教育史的基本概念、基本的 思想理论和基本的知识要有准确、系统、完整的认识,理 请学科内容之间的基本脉络,把握学前教育历史发展的一 般规律,并能指导、运用于学前教育的实际工作。
• 为善
刘备 “
”
孙叔敖打蛇。
• 文化知识的教育 重点与起步:识字教育 欧阳修……郑氏督教 蒋示铨 母以竹丝代笔合成字 把笔——描红——临摹——自己书写
• 身体保健教育 对婴幼儿:反对过暖。
“若要小儿安,常带三分饥与寒”
绪论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 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 辑修辞使人善辩 。”
——英国·培根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 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唐代·魏征
一、《中国学前教育史》学科概述
• (一)学习目的
• 《学前教育史》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
• (2)初步的道德教育 • 孝悌 冬温夏凊,昏定晨省 24孝“郭巨埋儿”
• 孔融让梨——兄友弟恭 • 箭束难断
• 崇尚节俭 《礼记·曲礼》——童子不衣裘裳 司马光 《资治通鉴》——《训俭示康》<由
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李商隐,<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 诚信 孟母教子 司马光与核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