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颈内静脉置管的护理

颈内静脉置管的护理


精选ppt课件
9
拔管护理
• 患者需要拔管时,应先消毒导管周围, 用剪刀拆去固定在皮肤上的缝线然后用二 块消毒纱布按压在导管口,拔出导管,操 作者用右手食指、中指用力按压在导管口 约30 min,无出血方可用胶布固定纱布, 嘱患者拔管后当天不要洗头、洗澡,并注 意观察出血情况。
精选ppt课件
10
并发症
精选ppt课件
5
• 3. 预防感染
• 术后穿刺处用活力碘消毒皮肤及导管,消 毒范围要大于敷料覆盖面,保持敷料干燥 清洁。操作时严格无菌。若发现有渗血等 情况随时更换,一般用2.5%碘酒及75%酒 精由里向外消毒,直径大于10 cm,并清除 伤口处的血垢及胶布痕迹,然后覆盖透气 性较好的无菌伤口敷料。注意观察局部有 无红、肿、热、痛、渗血等情况。
栓导致导管堵塞。
精选ppt课件
13
导管堵塞和血栓形成
④部分脑出血患者因频繁呕吐、咳嗽、呃逆致胸腔压 力增高,血液返流到导管内,停留时间过长,会引起 凝血堵塞导管。 非血栓性因素:堵塞可由因长期输注脂肪乳、氨基 酸血制品时其残余液中的阳离子复合物遗留在导管内 使导管冲洗不彻底所致
精选ppt课件
14
导管脱落
(4)实施深静脉置管护理的流程管理来降低感染的发生 率,延长导管的留置时间。
精选ppt课件
17
预防及处理措施-导管堵塞
(1)正确的冲管封管 冲管时应采用脉冲式 动作,使冲洗液在管腔内形成湍流,清洁 和漂净导管。正确采用脉冲式封管可使冲 管溶液在导管和导管附近血管内形成小漩 涡,运动中速度各不同的流体层之间存在 沿切向的粘性阻力,管中心流速最大,越 靠近管壁流速越小,与管壁接触处的流速 为零,利于冲尽导管内残余药物。
精选ppt课件
18
预防及处理措施-导管堵塞
原因:
病人烦躁,不配合治疗及护理 肢体约束措施不当 医生镇静剂使用不及时或不合理 巡视不及时,年轻护士缺乏工作经验 ⑤沟通及宣教措施未得到有效的实施 对多汗者置管局部护理不到位
精选ppt课件
15
预防及处理措施-导管相关的感染
(1)严格无菌操作 在置管过程中及置管后的换药、 输液、配液、更换接头等各项操作时应严格无菌操 作,以减少操作导致的导管腔内、腔外感染。重视 导管接头的保护,保持导管通畅,缩短置管时间。 (2)选择适当的敷贴 应选择弹性好、黏性大、透明、 易观察、透气性好的敷贴,其可以形成阻挡外来细 菌和感染的屏障。患者出汗多,敷贴潮湿、卷边时 应随时更换,防止感染。
精选t课件
3
置管的护理
• 1. 固定导管 • 穿刺成功的穿刺口用透气敷贴外敷固定,
双腔管末端拧上肝素帽并用无菌纱布包裹, 再透气胶布固定,避免导管左右摆动,可 防止导管前端损伤血管内膜引起出血。
精选ppt课件
4
• 2. 导管护理
• 防止导管滑出、折叠、扭曲,防止液漏, 操作时动作轻柔,不能随意大幅度的转动 头部,更不能压迫,,防止牵拉导管,嘱 患者睡眠时取平卧位或健侧卧位,防止导 管压迫或移位,告知患者避免剧烈咳嗽、 打喷嚏,必要时用手按住导管,以免腹压 过大导管脱出。
②腔内途径:细菌通过污染的导管接头进入血液
③其他感染灶的血行性播散
④静脉输液污染
精选ppt课件
12
导管堵塞和血栓形成
导管堵塞----导管顶端小血栓形成 原因:
①病人本身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②机械性刺激:虽然硅胶管与人体的组织相容性 很好,但毕竟是异物,导管壁不可避免地对深静 脉产生局部机械性刺激,引起局部血管内膜反应 性炎症,损伤血管内皮,诱发血栓形成。
精选ppt课件
6
• 4. 局部观察
• 注意观察局部有无红、肿、热、痛、渗血 等情况,若发现缝线周围红肿,可用碘伏 局部消毒,外涂红霉素软膏或喜疗妥。 若 有血肿形成、局部适度按压,24 h内局部冰 敷,减少出血,注意观察伤口皮肤情况, 以免冻伤。
精选ppt课件
7
• 5. 导管的使用管理 • 应专管专用,尽量减少经导管药物治疗及
颈内静脉置管的护理
精选ppt课件
1
内容
1
置管的类型
2
置管后护理
3
并发症及原因分析
4
预防及处理措施
精选ppt课件
2
置管的类型
深静脉置管是一种以特制的穿刺管经皮肤穿刺置留 于深静脉(股静脉、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腔内, 经此输入高渗性液体、高营养液,同时可测量中 心静脉压的方法。
颈内静脉插管容易,并发症发生率低,且能提供 较好的血流量,因此颈内静脉是首选血管。
精选ppt课件
16
预防及处理措施-导管相关的感染
(3)加强对局部感染的护理 发生局部感染时加强护理, 换药1次/d,局部用百多邦软膏涂,必要时口服抗生素; 隧道感染发生后应拔除导管,全身应用抗生素,同时 加强局部护理;怀疑有导管败血症时应从导管处及置 管对侧肢体抽静脉血各lO ml做细菌培养,确认发生导 管败血症时应拔除导管,并行导管细菌培养全身应用 抗生素治疗。
常见并发 症
感染
导管堵塞和 血栓形成
导管脱落
精选ppt课件
11
❖ 原因:
导管相关性感染
①患者机体免疫状况和其基础疾病。
②置管部位、次数、导管接头的选择。
③操作人员和导管护理人员的操作水平和无菌有关。
④皮肤表面的微生物是导致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重要因 素。
四个感染途径:
①腔外途径:皮肤表面的细菌沿导管与皮下隧道间隙进入血 管内
采血、输血。 • 6. 换药护理 • 换药操作轻巧,防止缝线断裂引起导管滑
脱,若导管意外脱出时,不能直接重新推 入,应将导管拔出,防止感染。穿刺口干 血痂不可强行拭掉,应用生理盐水擦洗穿 刺口周围皮肤,再用棉签去除局部分泌物 或血痂。
精选ppt课件
8
透析时导管护理
• 护士在每次血液透析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操 作,透析接管时,先戴无菌手套、铺无菌巾,透 析前后采用活力碘消毒导管周围皮肤,取下肝素 帽,严格消毒管连接处,先生理盐水擦洗管口, 再用活力碘消毒管口,接10 ml注射器,吸尽动脉 端上次封管的肝素盐水,确定无血栓后、夹住管 夹,然后连接透析机管路进行透析、透析结束后, 用生理盐水把动脉端血液冲洗干净,再用生理盐 水5 ml加肝素5 ml分别注入动脉和静脉端封管, 每次透析后更新肝素帽,可明显减少感染的发生, 透析结束后,正压封管以免血液反流,管端部分 空隙也应满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