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心肌缺血药
抗心肌缺血药
3. 改善心肌代谢
降低细胞内Ca2+浓度,保护线粒体功能, 降低非酯化(游离)脂肪酸,促进脂代谢转化为 糖代谢,纠正心肌代谢紊乱。
抗心肌缺血药
4.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形成
药物治疗心绞痛的目的:
1.控制症状,↓心肌损害 2.预防发作
抗心肌缺血药
Classifications of antianginal drugs
直接松弛各种平滑肌,松弛血管平滑肌最显 著,所松弛的节段与剂量有关;对其它平滑肌 的作用短暂。舒张静脉较动脉强,舒张大中 动脉较小动脉明显。 对心脏无明显作用
抗心肌缺血药
剂量(μg/kg. min-1)
舒张的血管
0.5
V(容量血管)与大的冠A
5.0
外周 阻力血管,静脉
淤血,小动
第19章
抗心肌缺血药
Drugs for ischemic heart disease
(Antianginal drugs)
抗心肌缺血药
缺血性心脏病(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所致 心肌缺血缺氧引起的心脏病 原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 脉炎症、血栓、痉挛导致冠脉 管腔狭窄
抗心肌缺血药
收缩力↑、 用.
心率↑→耗O2↑→部份抵消其有益作
抗心肌缺血药
pharmacokinetics:
口 服 具 有 明 显 的 首 过 效 应 ( 主 要 在 肝 脏 消 除 ), 其生物利用度仅8% ,不宜口服给药;
舌下含服起效快(1-2min),但作用持续短(20~ 30min),常作急救用。
抗心肌缺血药
抗心肌缺血药
心绞痛类型: 1.劳累性心绞痛,心肌耗氧量 增加诱发,硝酸甘油可缓解 2.自发型心绞痛 与心肌耗氧 量无明显关系,硝酸甘油不易 缓解 3.混合型心绞痛
抗心肌缺血药
•稳定型心绞痛
•不稳定型心绞痛:初发型、 恶化型及自发型
抗心肌缺血药
决定心肌供O2与需O2的因素
供O2
需O2
冠状A灌注压(主动脉压)
心肌收缩力
冠A口径(阻力相关)
心率
血管外压力(心肌收缩 程度)
心舒张期长短(心率)
心室内压 心室壁张力
心室容积
侧支循环
每分钟射血时间
抗心肌缺血药
缺血性心脏病:供O2↓/需O2↑
供O2↓
冠A粥样硬化
冠A痉挛 冠A血栓形成
需O2↑
心肌收缩力↑,心室壁 张力↑
心率↑ (运动、情绪改变)
临床上常以 “动脉收缩压×心率” 粗估 心肌耗氧量
小梗死范围, ↓ 左心室充盈压而减少肺充血。
急性心肌梗塞者需静脉给药的指征:
(1) 长时间或反复胸痛 (2) BP高(>150/100mmHg) (3) 左室功能不全 (4) 乳头肌功能失调者
3. 心功能不全
降低心脏前、后负荷,缓解肺淤血,增加心输出量。
抗心肌缺血药
4. 临床应用时注意的问题:
(1) 置密闭棕色瓶,保存有效期6个月 (2) 失效: a. 无疗效 b. 无头胀感
抗心肌缺血药
血管舒张
抗心绞痛机制:
1.↓心肌耗O2:
舒张V→回心血量↓→心室舒张末期压力↓ 心室
心室容积↓
壁张
心室射血时间↓
力↓
舒张阻力血管→外周总阻力↓→BP↓ (较大剂量)
抗心肌缺血药
2.增加冠脉血流量,↑心肌供血供O2 (1)舒张冠A输送血管(心外膜血管), 狭窄的冠脉血管和侧枝血管,对冠脉阻力 血管舒张作用弱,心肌耗O2↓继发非缺血 区血管阻力↑,且缺血区阻力血管因缺氧 代谢物腺苷和乳酸增多舒张,迫使血流从 非缺血区流到缺血区;
主要症状 •心绞痛 •(anginal pectoris) •典型表现:阵发性的胸骨 后压榨性疼痛
抗心肌缺血药
• 产生原因:冠状动脉病变时, 心肌耗氧量增加时不能有效通 过增加冠脉供血满足心肌的需 要,心肌需氧和供氧失衡,导 致心肌相对或绝对缺血、缺氧, 代谢产物乳酸、丙酮酸、组胺 和K+等聚积,刺激心肌神经末 梢引起疼痛。
c. 舌下无麻剌感或烧灼感 (3) 发作前数分钟用药效果最好 (4) 患者取半卧位效果更佳,但可能头晕 (5) 出现诱因应预防给药
抗心肌缺血药
Adverse reaction
多数为血管舒张作用继发
局部 面、颈皮肤潮红 搏动性头痛(?) 颅内压↑,头胀 眼内压↑
1. 硝酸酯及亚硝酸酯类:硝酸甘油等; 2. β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等; 3. 钙拮抗剂:硝苯吡啶、硫氮卓酮、维拉帕米等; 4.抗血小板和抗血栓形成药:阿司匹林等; 5.其它药物
抗心肌缺血药
◆ 硝酸酯和亚硝酸类
硝酸甘油 (Nitroglycerin) Pharmacological action:
抗心肌缺血药
Mechanism of antianginal drugs
1. 增加心肌供O2
- 舒张冠A,解除冠A痉挛
-促进缺血区血管生长及侧支循环形成 -↓心脏前后负荷→↓心室舒张末期压力→ 心内膜下 区血流↑ -↓心率→↑冠A血流灌注时间
抗心肌缺血药
2.减少心肌耗氧
• 扩张血管, 减轻心脏负荷 – 小静脉扩张—回心血量↓ —心脏前负荷↓ – 小动脉扩张—外周阻力↓—心脏后负荷↓ →心室壁张力↓ • 抑制心肌收缩力, 减慢心率
低剂量则显著抑制血小板的聚集
抗心肌缺血药
松弛血管机制(1977):在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生成 NO舒张血管
硝酸甘油 ↓谷胱甘肽转移酶等含SH酶
NO或SNO(亚硝巯基)
↓+ 鸟苷酸环化酶
↓+ CGMP↑
PGs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a2+内流↓ Ca2+外流↑ 激活蛋白激酶
ATP敏感的钾通道
血管平滑肌胞内Ca2+ ↓
Clinical uses
1.治疗与预防各型心绞痛发作:
速效、高效、方便、经济, 能迅速缓解疼痛,增加 运动耐量,改善心电图缺血性改变,↓运动时心律失常 的发生.
一般舌下含0.3~0.6mg或喷雾剂每次0.4mg,必要 时5min再给一次.
预防:贴剂或其他长效硝酸酯类
抗心肌缺血药
2. 急性心肌梗死:↓心肌耗氧,↑缺血区供血缩
抗心肌缺血药
(2)↓心前负荷→↓心室舒张末期压力→ 舒张心外膜血管和侧支血管,利于血从心 外膜下区流向心内膜下区,增加缺血区血 流量 3.保护缺血心肌 其释放NO和促进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物C质GR对P心)和肌P细GI胞2/P具G有E的直生接成的与保释护放作,用这些
注意:血管舒张→BP↓→反射性兴奋心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