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德育教育现状调查
德育教育是高校思想政Z教育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大学
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重要的影响。
辅导员是思想政Z
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面对新时期多元文化对大学生思想产生的冲
击和影响,应当从当前大学生德育教育的现状出发,积极探索有效
的途径,促进高校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一、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德育教育现状调查
为了了解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德育教育的现状,有学者选择
了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在校大学生共400名,针对大学生价值观、职业观、道德观等方面开展问卷调查,获得结果如下:
1在大学生价值观方面,有21%的学生认为自己上大学是为了对
国家做出贡献;45%的学生认为上大学是为了获取文凭,可以在毕业
后找到好工作。
这表明大学生的学习目的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他们
更加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
2在职业观方面,80%以上的大学生对于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都
存在很大的压力,而且赶到茫然,不能确定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
在择业的关键影响因素方面,95%以上的学生都认为薪资是他们考虑
的首要标准。
这表明大学生对于自身的职业发展缺乏科学的规划,
而将工作视为一个获取收入的途径。
3在道德观方面,90%以上的学生认为我国传统的仁义、忠孝、
廉耻道德规范是他们的人生准则,会在生活中遵守。
可见,大学生
对于我国几年年沉淀下来的传统文化仍然是有很高的认同度,他们
在受到西方文化影响时,在价值观方面发生了一些偏差,但是主流
方向仍然是正确的、积极的。
二、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德育教育的策略
通过上文论述可以看出,当前的大学生在价值观方面发生了一
些变化,但并不是所有的变化都是消极的和不利的,辅导员是作为
在学习和生活中与大学生接触最多的教师,应当积极与学生沟通,
了解大学生在思想和心理上发生的变化,有针对性的开展德育教育
工作,有利于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1重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根据我国《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大学生思想政Z教育的意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
纲要(20XX年)》中相关规定,辅导员对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承担
着重要的任务,辅导员应当认真学习纲要中的相关条款,明确德育
教育在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从高校教育目标出发,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大学生德育教育,促进大学生综合素养
的提升。
2采取有针对性的德育教育方法。
当前的大学生群体中,以90
后为主,他们在思想上具有更显著的个性化特征,对于新鲜事物的
接受较快,所以,辅导员要深入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了解学生
在思想和心理方面发生的变化,并且对其进行客观的分析,在此基
础上选择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可以提高德育教育的针对性。
另外,要充分发挥高校校园文化的引导作用,以此为依据开发更多有效的
德育教育素材,为德育教育的开展创造更多真实的情境,可以增强
学生对德育教育的时效性。
3创新德育教育方式。
在新时期,德育教育的开展要符合高校
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满足大学生对新的文化和元素的追求,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的发挥德育教育的作用,使大学生积极参与到德育
教育活动中。
与此同时,要注重对立足于传统文化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多元文化的冲击使得很多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产生了
偏差,对外国文化的盲目崇拜使得大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方面发
生不同程度的扭曲,因此必须要充分发挥我国传统文化的作用,将
其融入到德育教育中,使学生在德育教育活动中让大学生感受到传
统文化的真实性,并且在传统文化中感受到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
开展志愿者活动、班级团队建设等等,让大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
中感受传统道德文化的价值标准,促进大学生价值观体系的完善。
4丰富高校德育教育体系。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需要将
德育教育渗透到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而不是单纯依靠思想政Z
教育工作,可以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所以,高校辅导员要积极的
对德育教育工作进行延伸,将其回归到家庭、延伸到社会,利用现
代多媒体手段,如微信、QQ、微博等社交平台,在高校中构建一个
良好的德育教育平台,使教师、学生、家长都可以通过教育平台参
与到德育教育工作中,可以有效的提高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效率。
5辅导员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
德育教育工作已经成为了高校
大学生思想政Z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辅导员的综合素养对
于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辅导员要
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将德育教育摆在工作的首位,并且通过
不断的学习,完善自身的思想政Z教育理论体系,丰富德育教育实
践活动的经验,促进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结束语
通过本文调查可以看出,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现代大学生虽
然在价值取向方面发生了一些转变,但是在主流方向上仍然是健康的、积极的,因此需要高校更加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Z教育工作,
尤其是在德育教育的开展方面,充分发挥辅导员的作用,与大学生
进行有效的沟通,引领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大
学生身心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