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技能人才培养的思考

关于技能人才培养的思考

第26卷第4期 2012年8月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Vo1.26 No.4 Journal of Jilin Province Economic Management Cadre College August 20 12 

关于丝 /cI才语荠的粤考 

口杨 婕 

(吉林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吉林长春130021) 

[摘 要】随着技术创新步伐的不断加快,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性不断提升,同时技能人才匮乏问题也日益 

凸显。从企业需求出发,开展技能人才培养项目,解决技能人才紧缺现状,是企业发展的现实要求。 

[关键词】技能人才;培养;企业 

[中图分类号]c 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657(2012)04-0113-03 

企业的竞争,本质上是人才的竞争,而技术工人 

是一个企业的骨骼,拥有一支专业化、高水平的技术 

工人队伍是对企业做大做强最有力的支撑。目前, 中国制造业已拥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但质量高的 

“中国制造”产品在全球市场上远未形成主流,产品 

技术含量低、品种少、档次不高、附加值低,究其原因 主要是我国技能型人才总量不足,层次偏低,这已成 

为企业家面临的最为棘手的问题。因此,技能人才 

培养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性日趋突出。 

一、我国技能人才现状 

随着技术创新步伐的不断加快,技能型人才的 重要性不断提升。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占企业总数的 

比重超过99%,中小企业的产值在制造业中的产值 

比重超过70%。然而,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调查 表明,技能工人短缺已成为中国的普遍性问题,中小 

企业技能型人才短缺问题尤为突出,成为制约中小 

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 

目前,我国技能型人才结构呈现非常明显的金 

字塔型结构,在对东部沿海发达省份的调查显示:初 

级工约占技能型人才总数的54.73%,是“塔基”; 

“塔身”为中级工,约占32.56%;高级工、技师和高 级技师三者(即高技能人才)仅占技能型人才总数 的12.71%,是“塔尖”。尤其是高级技师仅占技能 

型人才总数的0.82%,比例极低。这与先进制造业 国家技能型人才的鼓型结构(初级工15%,中级工 

50%,高级工35%)相比差距较大。吉林省现有技 术工人为196.3万人,其中高级技能人才13.8万 

人,只占7.1%,差距就更为明显。 

技能人才结构也不尽合理。从年龄构成看,技 能劳动者中一半以上的技师和高级技师年龄在45 

岁以上,其中近四分之三的高级技师在45岁以上。 从受教育程度构成看,技能劳动者受教育程度总体 

不高。调查结果表明,技能劳动者中,受过普通高等 

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人员较少,大专以上学历人 

员仅占15.1%,受过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人员占 19%,没有接受过中等职业教育的初高中毕业生占 

三分之二。同时,目前在我国2.7亿城镇从业人员 中,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以及具有相当水平的技 

能劳动者只有8720万人,仅占从业人员的33%,高 

技能人才成为经济发展的“软肋”。其中,吉林省高 

技能人才仅占全国高技能人才总量的7%,而且存 

在人员相对老化、知识陈旧、布局不合理等问题,吉 

林省高技能人才现状远不能满足企业用人需要,供 

需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收稿日期]20l2—04-26 [作者简介]杨婕(198O一),女,吉林省长春市人,吉林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中级工程师。 

・113・

 二、吉林省技能工人培养的做法 

金融危机触底以后,吉林省中小企业开始全面 

复苏,民营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很多企业出现 

了“用工难”、“用工荒”。目前,吉林省每年对高技 

能人才的需求量约为4.5万人,而现在实际培训能 

力仅为4万人左右,存在着近5000人的缺口。吉林 

省中小企业技能人员主要来源于国有企业分流到中 

小企业的技术工人、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的学生,还有 

企业自身培养的人员。从现状来看,技能人才结构 

不够合理,初中级技工多,高级技工少;大龄技工多, 青年技工少;单一技能的多,复合技能的少;通用工 

种多,数控车工等技术性强的高技能人才少。由于 

缺少技能工人,造成企业停产半停产的例子屡见不 

鲜。培养高技能人才,提升技术工人整体素质已成 

为当务之急。 

(一)整合培训资源,开展技能人才培养项目 

2007年起,吉林省中小企业主管部门为解决中 小企业普遍存在高技能人才匮乏的实际,责成吉林 

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组织实施全省中小企 

业技能人才培养项目,从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 中拨付专款进行支持。五年来,中心积极围绕提升 

中小企业技能人才队伍素质工作,勇于创新培训模 

式,充分利用大专院校、职业技术学校等培训资源, 将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颁发职业技能证书紧密结合 

起来,对中小企业技能人才培养起到了推动和引导 作用,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和中小企业经营管理 

者、技能工人的极大欢迎。2011年,又新增专项技 

能人员培训,主要培训中小企业制造加工业中急需 

和紧缺的工种和技术,以高新技术、特色技术工种为 

主,范围以产业集群、支柱产业、特色行业、工业园 区、孵化基地等为主,打造政府扶持引导、专业培训 

机构广泛参与、企业积极响应的技能人才培养工作 

模式。逐步建立并完善既适应企业发展要求,又符 

合市场需求,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及高超技能水平的 

技能人才培养机制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自2007 

年以来,已在全省9个市(州)、30余个县(市、区) 

举办各类培训班109期,培训7509人次,为全省中 

小企业培养了一大批技术骨干。 

(二)创新培训模式,提升培训质量 在实施培训过程中进行不断总结,采取既能最 

大限度地提高培训效率,又能降低培训成本、贴合企 

业实际需求的培训模式。 

通常技能人才培训有两种模式:一是学校模式, 

即培训主体为职业院校,由职业院校组织进行的培 

训。学校依据国家规定的专业岗位培训标准,制定 

・1 14. 培训计划,安排教学内容,组织教学实施。但这种培 

训方式针对性不强,对解决企业实际技术问题的效 

果一般,而且大多数企业抽不出大批工人去参加培 

训,企业一般不愿采取这种培训模式。二是企业培 

训模式,即由企业根据实际需要制定培训计划,由企 

业自行组织培训。但大多中小企业缺乏师资队伍, 

对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缺乏归纳和总结,缺少现代教 

学技术支持,从而制约和降低了培训效果。因此,将 

两种培训模式有机结合起来,根据企业的需求,由企 

业提出需要培训的工种、所需解决的技术问题,由服 

务机构、培训机构围绕企业的实际需求制定培训计 

划、选聘授课教师。 

就培训组织方式而言,“走进企业”方式培训效 

果最为显著。带着培训教师和技术专家直接在企 

业、在生产车间为工人讲解和解决技术难题,这样既 

不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又可利用企业资源,降低 

培训成本,同时达到了培训提高的目的。 (三)深入企业调研,围绕需求开展培训 

企业需求是组织培训的根本。在培训前期深入 

企业调研,了解企业的需求;与高校、科研院所、职业 

院校、社会培训机构建立联系,储备足够的多领域、 

多学科、多技术的教师资源。培训目标根据学员 

“干什么”和“缺什么”的深刻认识之后进行设计;培 

训内容改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为“生产中经常出 现的实际问题为核心”;培训方法改课堂、教师、教 

材的传统“三中心”模式为以讨论教学、角色训练和 

现场训练为主的模式。同时,在培训期间向企业、技 

术工人和培训机构发放培训调查问卷,以便更好地 

了解培训效果及学员的反馈情况,为下一步更有针 

对性地开展培训工作做足准备。 

三、技能人才培训工作的思考 

技能人才培训工作能取得显著成果,主要原 因是: (一)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和大力支持 

省委、省政府在“促进民营经济三年腾飞实施 

计划”和“中小企业成长计划”中对培养中小企业技 能人才工作都做了详细部署,并从2007年开始从中 

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列支部分资金给予技能人才培 

训补助,并指定专门机构负责此项工作的组织实施, 使技能人才培养成为中小企业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 

组成部分。各市州主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精 

神,积极配合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甄选合 作培训机构,积极组织企业技能工人参加培训,形成 

了完善的中小企业技能人才培养机制。 

(二)各个合作培训(服务)机构的积极配合和 教学组织 

从组织实施中小企业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伊始, 

就把具有培训技能工人资质和能力的大专院校、职 

业技能培训学校、服务机构作为中小企业技能人才 

培养的主体,依靠其丰富的培训经验、优秀的师资资 

源、完善的实训设备和为中小企业服务的热情来开 

展这项利企利民的工作。 

(三)一整套完善实用的中小企业技能人才培 

训模式 中小企业点多面广、工种复杂、工学矛盾比较突 

出。怎样根据中小企业培训的需求和特点,总结摸 

索出一套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培训模式,是做好中 

小企业技能人才培训工作的首要前提。首先,在培 

训方向上,突出了以培养制造加工型中小企业中的 

高级工为主,在培训工种上侧重于企业急需和短缺 

工种;其次,根据中小企业生产的特点,突破了以往 

集中时间地点培训的模式,在保证课时的基础上,采 

用利用业余时间、节假日时间上课和在企业生产中 

结合实训的方法,较好地解决了培训中的工学矛盾 问题;第三,组织学校直接走进企业,实行校企合作 

开展培训,不但使培训质量更加有所保证,同时降低 

了培训成本。 

四、中小企业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一是在提高对中小企业技能人才培养的认识 

上,还有很多误区。大部分市县主管部门还没有把 

技能人才培养纳入中小企业人才培养工作计划,纳 人工作日程。 

二是各级政府财政支持的额度还不能满足中小 企业对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 

三是培训过程中工学矛盾表现得非常突出。参 

加培训的学员都是企业的生产技术骨干,担负着繁 

重的生产任务,不能脱产参加集中培训,工学矛盾成 

为技能人才培养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是部分企业经营管理者在对待技能人才培养 

上存在着重生产、轻培训和怕员工经培训取得职业 

技能证书后向企业要求提高待遇及人才流失等 

问题。 五是培训组织、教学管理和培训效果质量有待 

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二)完善技能工人培养工作的建议 

1.开发新的培训模式和培训产品。由于技能人 才培训覆盖面广,涉及的工种和技术繁杂,个体差异 

较大,所以单一的培训模式不可能符合各类企业的 

需求。应根据企业的不同类别、行业、工种等,做深 

入地调查研究,根据以往开展培训的经验以及出现 

的问题,探索和开发更多的适应其需求的培训模式、 

培训产品。 

2.提高技能工人培养的重视程度。利用专项资 

金对企业技能人才培训,只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要想彻底解决技能人才匮乏的问题,需要企业和职 业院校提高技能工人培养的重视程度。企业自身要 

提高培训意识,可走校企合作模式,可利用社会培训 

机构、服务机构等资源,把培训员工作为企业的常态 工作来抓;职业院校应紧紧围绕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这个中心,以适应市场需求为导向,重点培养职业技 

能、操作水平和创新能力,以此来不断满足社会对技 

能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王运宏.现代企业高技能人才培训模式创新探索[J].成人教育,2010,(12). [2]沙彦飞.制造型企业高技能人才特征与培训模式研究[J].中国市场,2007,(44). [3]钟幼茶.中小企业技能型人才现状调查[J].经济纵横,2008,(4). [责任编辑:马莉] 

Thoughts on the training of skilled personnel 

Yang Jie 

(Jilin户r0vince SME Development Service Center,Changchun,Jilin 130021) 

AbstractWith the accelerating pace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the importance of skiUed personnel is rising,and lack of skilled personnel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From the business needs to carry out the skiUs of 

personnel training projects to address the shortage of skilled personnel,the status quo,the practical requirements of 

the enterprise development. Key words:skilled personnel;training;Jilin Province 

・11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