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考历史复习提纲(北师大版)五、世界近代史(14-17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1918年一战):(四)近代社会----自由资本主义社会九年级(上):第一单元跨入近代社会的门槛1、文艺复兴运动(欧洲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1)人性扼杀者---封建教会(罗马教皇和天主教会);(2)起止时间:14—17世纪,持续了近300年;(3)爆发地:意大利,后扩展到西欧所有国家;(4)核心思想:人文主义(以人为本,把人、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5)实质(性质):是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是一场新兴的资产阶级反封建思想解放运动)。
(6)对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所起的作用(历史意义):文艺复兴运动打破了中世纪以来的封建统治和教会神学对人们思想的束缚,强调和发挥人在世界上的作用,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是近代以后欧洲社会加速发展的重要根源。
(7)代表人物及成就:a但丁(意大利):①地位:文艺复兴的先驱;②代表作(成就):长诗《神曲》;全诗分为“地狱篇”、“炼狱篇”和“天堂篇”。
③《神曲》被认为是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
但丁被恩格斯称为“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b达•芬奇(意大利):①地位: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②代表作(成就):《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
③《最后的晚餐》是米兰圣玛丽亚大教堂的一幅壁画,取材于《圣经》中的故事;《蒙娜丽莎》是一位少妇的肖像油画。
“神秘的微笑”的含义:以和悦的眼神看待世界,以发自内心的微笑表现人性的光辉,体现人物真实的个性与情感。
c莎士比亚(英国):①地位:英国文学巨匠(最著名的文学家);②代表作(成就):“四大悲剧”---《奥赛罗》、《李尔王》、《哈姆雷特》、《麦克白》。
③他的作品代表了当时文学的最高成就。
(8)文艺复兴是复古还是创新?文艺复兴虽然以发掘和研究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化遗产为旗帜,但绝不是复古,而是在复古的表象下的创新。
人们对中世纪的社会制度和宗教专制不满,从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化中寻找灵感,找到科学精神,重新发现人性,他们提倡人文主义,谋求人性解放,这是一种了不起的创新。
2、新航路的开辟:(1)时间:15—17世纪,持续了200多年。
(2)原因:①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对东方商品的需求使欧洲人产生了对黄金等财富日益膨胀的欲望(根本原因);②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阻断了东西方陆路贸易的通道;③东方很富有,贩运东方商品有利可图。
(3)条件:①欧洲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②欧洲人地理知识的进步;③中国和阿拉伯的罗盘针、航海知识与地理知识在欧洲的传播。
(4)过程:(5)影响(作用):①积极:锤炼了欧洲人敢于冒险、勇于拼搏的精神,开阔了眼界,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拓展了人类的活动空间和范围,打破了以往世界各个地区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
②消极:新航路的开辟,随着通往美洲、非洲和亚洲航路的开辟,一场持续了数百年的殖民掠夺、殖民扩张和侵略活动也从此开始了。
(6)关于哥伦布航行:①主要目的:是寻找通往印度和中国的新航路。
②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称美洲土著居民为“印第安人”、加勒比海上的岛屿为“西印度群岛”。
③评价哥伦布: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发现了美洲新大陆,因此他是一个杰出的航海家;但是,他每到一个地方,就宣布那里是西班牙王室的领地,所以他同时又是一个殖民强盗。
(7)新航路开辟与中国郑和下西洋(1405—1433年)作比较:①目的不同—前者是掠夺财富,抢占殖民地;后者是宣扬国威,传播友谊;②影响不同--前者影响大,发现新大陆,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的开始,后者影响小,并且航行的范围与前者不能相提并论,仅限于亚非。
③规模不同(人数和船只)---前者规模小,后者规模大。
④经济效益不同---前者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促进了欧洲的发展,后者不计经济效益(厚往薄来),浪费了明朝大量的物力财力。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剥夺王权保留王位的革命):(1)时间:1640—1688年;(2)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斗争双方:以国王为首的封建势力和以国会为代表的新贵族和资产阶级。
(4)经过:①开始:1640年,英国爆发了反抗斯图亚特王朝封建统治的资产阶级革命(这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②1649年,国王查理一世被处死;英国进入共和时代。
③1653年—1658年,克伦威尔(革命领导人)就任“护国公”建立独裁统治。
④1660—1688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查理二世、詹姆士二世)。
⑤1688年“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詹姆士二世女婿威廉和女儿玛丽执政);⑥1689年,英国国会通过法律文件《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在英国确立。
(5)《权利法案》主要内容:①对国王在经济、政治、宗教等事务中的权力进行了严格的限制;②确定了国会拥有最高权力的基本原则③对公民的权利做了明确的规定。
(6)《权利法案》的作用:英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
(7)影响:(国内)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终于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使英国确立了代表新贵族和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治制度,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并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对英国的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国际)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迅速波及其它欧洲国家,推动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
4、美国独立战争(美国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1)起止时间:1775—1783年;(2)爆发的根本原因: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3)经过:①开始标志:1775年4月来克星顿的枪声;②第二届大陆会议的召开(内容):1776年7月4日(美国国庆日),通过了由托马斯·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任命华盛顿为大陆军总司令。
③转折性战役: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④军事对抗阶段的结束:1781年,英军司令康华利率英军在约克镇向华盛顿投降。
⑤胜利:1783年美英签署《巴黎和约》,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
(4)性质:既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5)《独立宣言》的基本内容:倡导自由平等原则,宣告了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
(6)《独立宣言》发表的影响(意义):标志着美国的诞生。
成为欧洲大陆各国反对封建统治,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面旗帜,被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7)历史意义:(国内)使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国际)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起到了推动作用。
(8)华盛顿的主要活动:①1776年第二届大陆会议上被任命为大陆军总司令;②1777年带领美军在萨拉托加战役中取得扭转战局的胜利;③1781年,英军司令康华利率领英军在约克镇向华盛顿投降;④1783年他领导独立战争取得胜利;⑤1789年华盛顿被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
⑥1796年,在做了两任总统后,华盛顿主动放弃了继续当选美国总统的权利。
(9)评价华盛顿(如何正确认识华盛顿在美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华盛顿的历史贡献):华盛顿领导美国人民取得了民族独立,又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
作为开国元勋和伟大的政治家,华盛顿成为美国最著名的历史人物之一。
5、法国大革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1)起止时间:1789—1794年;(2)爆发的根本原因:波旁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直接原因或导火线:三级会议的召开)。
(3)经过:①爆发的标志: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法国国庆节)。
②发展:1789年斐扬派执政(大资产阶级);1792年吉伦特派执政,废除君主制度,建立了共和国,处死国王路易十六,革命取得重大胜利;1793年雅各宾派罗伯斯庇尔上台执政;③结束:1794年7月热月政变,罗伯斯庇尔等人被送上断头台,法国大革命结束。
(4)《人权宣言》:①反映第三等级的利益。
②主要内容:宣扬人们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财产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反映资产阶级的要求);③制定机构:法国制宪会议;④《人权宣言》的作用:体现了资产阶级自由、平等、民主,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的思想。
但它同时又明确保障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体现了它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本质。
(5)历史意义(如何评价法国大革命):(进步性)法国大革命彻底摧毁了法国的封建制度,使民主共和思想广为传播,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局限性)但这场革命所争取的民主权利却为少数人所享有,所有人的民主、平等与自由仍然是写在旗帜上的理想与目标。
6、拿破仑帝国(拿破仑时代1799—1815年):(1)拿破仑上台:1799年11月9日,拿破仑发动政变,夺取了国家政权,史称“雾月政变”。
(2)《拿破仑法典》:①制定:从1804年到1810年间,拿破仑先后制定和颁布了《民法典》、《商法典》和《刑法典》等法律文献。
其中最著名的是《民法典》,这部法典后来被称为《拿破仑法典》。
②地位: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它的立法精神和原则为后来许多欧洲国家借鉴和效仿。
③评价:它第一次确立了资产阶级民法的基本原则,以法律的形式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深深地打上了资产阶级的烙印。
(3)拿破仑帝国的覆亡:①原因:欧洲民族意识的觉醒;长年战争使法国国内矛盾激化;当时欧洲大陆的封建势力远远大于资产阶级势力。
②经过:1804年12月拿破仑称帝,1812 年远征俄国失败;1814年,拿破仑被欧洲反法联军赶下台,法国封建王朝复辟;1815 年再次上台的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中被反法联盟打败,最终宣告了他的失败,他从此退出了法国政治舞台。
(4)评价拿破仑的对外战争:①战争具有革命性。
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沉重地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使法国大革命的某些成果通过暴力推广到他所征服的欧洲国家,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战争具有侵略性。
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威胁了欧洲所有国家的主权,侵犯了别国人民的利益,遭到了各国的联合抵抗,因此激起当地人民的反抗,最终导致他的失败。
(5)拿破仑的主要活动:①1799年11月9日,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夺取了政权;② 1804年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成为资产阶级的皇帝;③1804—1810年颁布了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拿破仑法典》;④1805—1809年多次打败反法联盟;⑤1812年远征俄国失败;⑥1814年,拿破仑被欧洲反法联军赶下台,法国封建王朝复辟;⑦1815 年6月18日,再次上台的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中被反法联盟打败,他从此退出了法国政治舞台。
(6)评价拿破仑:①拿破仑是著名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执政时,采取了一系列维护和巩固资产阶级统治的措施,特别是制定《民法典》,以法律形式肯定资产阶级的胜利,废除了封建特权,促进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各资产阶级国家的民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功);②他执政时的对外战争,打击了各国旧的封建统治,传播了革命思想,将法国大革命的某些成果推广到欧洲各地,但由于他的对外战争威胁了欧洲所有国家的主权,侵犯了别国人民的利益,遭到各国的联合抵抗,并造成了国内的经济困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