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职场上10大幼稚心理

职场上10大幼稚心理

在职场上,新人菜鸟们容易被称为“不懂事的小朋友”,因为未经世事,所以他们的行为举止在前辈们的眼中,多少有些“小儿科”。

然而,久经职场,你会发现那些所谓的“小儿科”行为可不仅限于“不懂事的小朋友”,就连工龄不下十年的“大朋友们”也常常“童心”泛滥,“幼稚”成灾。

经济衰退的压力正让越来越多的人在职场中表现得像个孩子,有很多人在职场中扮演非理性角色,包括迫害者、逃避者、小丑、殉道者和反叛者等。

这些称谓听上去荒谬可笑,可是随即举出的例子让人发现职场中不乏患了职场幼稚病的上班族,专家认为这些“内心的魔鬼”可以通过自我调适得到抑制,尽量避免将这些性格带到工作中去。

著名职场研究专家谭小芳(老师总结了十大职场幼稚心理:
标志一、只会踏踏实实地做具体的工作
踏踏实实地做具体工作,这没有错。

但只会这样那错就大了,因为这永远只是新手的方式,仅靠这个,永远也成不了高手。

甘心一辈子本本分分只当个菜鸟,到头来,肯定连菜鸟也做不成,现在的职场,逆水行舟,原地不动,早晚被浪打翻。

标志二、不会踏踏实实地工作
年轻人喜欢幻想,本身也没错。

但若是一天到晚光幻想,那就麻烦了。

脱离了现实,好高骛远,白日做梦,眼高手低……漫步云端的感觉是不错,但梦醒时分,从云上跌落粉身碎骨的时候,就追悔莫及了。

标志三、瞧不起上司
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都清高,别人不如自己的地方很容易放在眼里,并嗤之以鼻,尤其是对领导。

让不如自己的人来领导自己,实在不公平。

但是,领导之所以是领导,就有原因,不管合理不合理都存在了。

也许他学识不行,也许能力不行,但他赢可能就赢在关系上了,可能就赢在心机上了,好的也好,坏的也罢,都是实实在在存在的现象。

标志四、崇拜上司
相比起刚才的这种行为,对上司盲目崇拜,则更显得幼稚。

对上司的话全盘接受,无条件服从,缺乏了起码的分析能力,最终会让你在职场中迷失自我。

标志五、容易被激发、被感动、被忽悠
有些人比较感性,我本人也是这样。

对于领导一些比较有煽动性东西,难以抵制,很容易用头脑发热。

但无论如何,事后一定要冷静思索思索,站在不同的角度来考虑考虑问题,切莫一时意气用事。

标志六、甘当云梯默默无闻
甘当云梯,默默无闻,这本是一种很高尚的情怀。

在如今更是难得。

但难得归难得,天不佑此类人,生活不助此类人,时代更是难容此类人。

对这种人,只能说,老兄,别那么单纯了。

标志七、习惯忍让
喜欢争斗的人让人厌恶,但现在的职场上,也只是这种人才得势。

人善被人欺,习惯忍让,别人会觉得你好欺负,这已经成为现在职场上的一种思维定势了。

谁也打不破它。

标志八、锋芒毕露
有人则相反,不忍不让,锋芒毕露。

这也不好,这样会树敌太多,而且太容易让人看透,很容易中了别人的招儿。

适当的时候露露锋芒,展示一下自己的立场就可以了,大多数的情况,还是应该韬光养晦的。

标志九、排斥关系
谭小芳老师指出,近几年来,新兴起一门学问,叫做关系学。

这里面学问可大了,大到关系职场中的方方面面。

可有人就是排斥它,认为靠自己的打拚就已经足够了。

其实,职场不比学术,不是把自己关在实验室里就能出成果的,闭门造车,最终自食苦果。

标志十、知无不言言无不真
对别人什么都说,而且什么话都说真的,这很诚实,但太不成熟了。

职场上混,就跟下棋一样,尽可能地对方的心理,而不是尽可能地让别人了解自己的心理。

道理很浅显。

谭小芳老师认为,职场幼稚病并不是针对某一类人群来说,更确切地说,很多职场白领性
格中都有潜在的“幼稚”的性格弱点,比如因为害怕冲突或者批评,永远不愿意正视问题、讨论问题,为了显示自己的重要性不可分享信息而耽误工作进展;永远喜欢在办公室茶水间说品位不佳的笑话,以引起关注;在团队中毫无原则什么事都肯做。

当然,职场人个体是有差异的,同样阅读职场书籍,有些人能够快速成长,有些人翻上二十遍,也看不出所以然。

所以从自身调节下手,就显得更为重要。

专家曹子祥认为改变细节能大大缓解幼稚病症状:“很多企业早上带领大家喊口号,这个是需要重视的上班步骤,如果员工融入这个仪式,在喊口号过程中找到投入工作氛围的感觉,能很快进入工作状况,改善幼稚情绪。

”在日常工作中,如果你经常衣着随便,也有可能助长幼稚情绪,如果在工作中,多选择职业套装,会让职业人在举手投足上更为专业,当然思考模式也会向更理性的方面发展。

随机读管理故事:《生活苦的原因》
生活本不苦,苦是欲望过多;水能直至大海,就是因为它巧妙避开所有障碍,不断前行。

许多聪明人没能走上成功之路,不少是因为撞了南墙不回头。

人生路上难免会遇到逾越不了的困难,绕一绕,何尝不是个办法。

逆境能成机遇,拐弯也是前进的一种方式。

但是是绕行,不是调头和放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