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下列语段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清代的学者积累知识是明代人无法望其项背的,许多传统的学问在清代复兴了,但这种繁荣是以清代的文化限制、压迫和文字狱为前提的。
清代是文字狱最频繁的时代,只言片语就有可能招致飞来横祸,清代一朝禁毁之书达数千种之多,制造出一种非常恐怖的氛围,弄得文人士大夫危若累卵,动辄得咎,他们只好躲进离现实最远的文字训诂和考据当中去了。
A . 望其项背B . 飞来横祸C . 危若累卵D . 动辄得咎2. (2分) (2016高一下·庄河期末)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我不记得比那天更蔚蓝更清新的黎明了!太阳刚从苍苍的山巅后出来,______________ ,使人感到一种甜美的倦意。
A . 山顶的白云变成了玫瑰色,又从玫瑰色变成了紫色,最后它们又发出了金色的霞光。
B . 它那最初的光芒的温暖跟即将消失的黑夜的清凉交织在一起C . 空气里弥漫着破晓的寒气,草上也蒙盖灰色的露水D . 它射下几条微微温暖的光线,像火的带子一般贯穿整个树林3. (2分)下列各项中对作品的情节叙述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 . 赤壁之战前夕,曹操对明月,奠长江,横槊赋诗,高唱“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让我们看到一位慷慨壮志、壮志凌云的历史英雄。
B . 《三国演义》以时间为顺序,交错叙述魏、蜀、吴三国形成的历史。
小说一开始,描写汉末大乱,各路英雄陆续登场。
C . 诸葛亮为了平定南蛮之地,派蜀将马岱前去作战,马岱不负众望,七擒七纵南蛮的首领孟获,终于使孟获心服口服,至此平定了南蛮,蜀地也就没有了后顾之忧。
D . 由于马谡骄傲轻敌,不听王平的劝告,致使街亭失守,诸葛亮不得不使用空城计,吓退司马懿。
为了执法严明,诸葛亮只得挥泪斩了马谡。
4. (2分) (2015高一上·宁夏期中) 对曾卓的诗《我遥望》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当我年轻的时候/在生活的海洋中/偶尔抬头/遥望六十岁,像遥望/一个远在异国的港口/经历狂风暴雨,惊涛骇浪/而今我到达了,有时回头/遥望我年轻的时候,像遥望/迷失在烟雾中的故乡A . 诗歌前后照应,“年轻的时候”与“而今”,“偶尔回头”与“有时回头”相照应。
B . “远在异国的港口”和“烟雾中的故乡”分别是诗人年轻时对年老时、年老时对年轻时的两种感受和认识。
C . 诗人把人生比作一段远洋航程,在寥寥数语中,寄托了诗人对人生的体念。
D . 这首诗采用对比、比喻的手法,表达了诗人飘泊在外对故乡的眷念之情。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9分)5. (9分) (2019高二下·襄阳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题。
杨万里传杨万里,字廷秀,吉州吉水人。
中绍兴二十四年进士第,为赣州司户,调永州零陵丞。
时张浚谪永,杜门谢客,万里三往不得见,以书力请,始见之。
浚勉以“正心诚意”之学,万里服其教终身,乃名读书之室曰“诚斋”。
浚入相,荐之朝。
除临安府教授未赴丁父忧改知隆兴府奉新县戢追胥不入乡民逋赋者揭其名市中民欢趋之赋不扰而足县以大治会陈俊卿、虞允文为相,交荐之,召为国子博士。
侍讲张栻以论张说出守袁,万里抗疏留栻,又遗允文书,以和同之说规之,栻虽不果留,而公论伟之。
东宫讲官阙,帝亲擢万里为侍读。
宫僚以得端人相贺。
他日读《陆宣公奏议》等书,皆随事规警,太子深敬之。
王淮为相,一日问曰:“宰相先务者何事?”曰:“人才。
”又问:“孰为才?”即疏朱熹、袁枢以下六十人以献,淮次第擢用之。
光宗即位,召为秘书监。
入对,言:“天下有无形之祸,僭非权臣而僭于权臣,扰非盗贼而扰于盗贼,其惟朋党之论乎!盖欲激人主之怒莫如朋党,空天下人才莫如朋党。
党论一兴,其端发于士大夫,其祸及于天下。
”宁宗嗣位,升焕章阁待制、提举兴国宫。
引年乞休致,进宝文阁待制致仕。
嘉泰三年,诏进宝谟阁直学士,给赐衣带。
万里为人刚而褊。
孝宗始爱其才,以问周必大,必大无善语,由此不见用。
韩侂胄用事,欲网罗四方知名士相羽翼,尝筑南园,嘱万里为之记,许以掖垣。
万里曰:“官可弃,记不可作也。
”侂胄恚,改命他人。
卧家十五年,皆其柄国之日也。
侂胄专僭日益甚,万里忧愤,怏怏成疾。
家人知其忧国也,凡邸吏之报时政者皆不以告。
忽族子自外至,遽言侂胄用兵事。
万里恸哭失声,亟呼纸书曰:“韩侂胄奸臣,专权无上,动兵残民,谋危社稷,吾头颅如许,报国无路,惟有孤愤!”又书十四言别妻子,笔落而逝。
万里精于诗,尝著《易传》行于世。
光宗尝为书“诚斋”二字,学者称诚斋先生,赐谥文节。
(摘自《宋史·杨万里传》)(1)下列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 除临安府教授/未赴丁父忧/改知隆兴府奉新县/戢追胥不入乡民/逋赋者揭其名/市中民欢趋之赋/不扰而足/县以大治B . 除临安府/教授未赴/丁父忧/改知隆兴府奉新县/戢追胥不入乡民/逋赋者揭其名市中/民欢趋之赋/不扰而足/县以大治C . 除临安府/教授未赴/丁父忧/改知隆兴府奉新县/戢追胥不入乡/民逋赋者揭其名/市中民欢趋之/赋不扰而足/县以大治D . 除临安府教授/未赴/丁父忧/改知隆兴府奉新县/戢追胥不入乡/民逋赋者揭其名市中/民欢趋之/赋不扰而足/县以大治(2)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宰相是古代辅助帝王、掌管国事的最高官职。
宰相也叫相、相国、丞相,历史上各个朝代都设一个宰相,此人地位仅次于皇帝。
B . 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弟者之称。
四级科举考试依次分为院试、乡试、会试、殿试,考中者分别称秀才、举人、贡士、进士。
C . 致仕,指交还官职,即官员退休。
致仕的年龄各朝代有特殊规定,一般是七十岁,有疾病可以提前,“乞休致”是官员自请退职。
D . 谥,即谥号,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或有地位的人死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而给予的一个或褒或贬评价的称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杨万里虚心求教,正心诚学。
在张浚贬谪永州时,他多次拜谒不得见,后以书力请才拜见成功;他为了终身谨记张浚正心诚学教诲,把自己书斋取名为诚斋。
B . 杨万里为人正直,遇事敢言。
他任奉新知县时,为张栻被贬袁州一事,他上疏为张栻抗争,又写信劝宰相虞允文助力,事虽未成,大家公认杨万里人格高尚。
C . 杨万里慧眼识才,为国举才。
任东宫侍读时,宰相王淮问他:宰相第一要务是做什么?他认为选拔人才最重要。
他所举荐的朱熹等六十人,先后被王淮提拔任命。
D . 杨万里沁屈权贵,刚直爱国。
韩侂胄当正时,他卧家十五年,仍心忧国事并忧愤成疾。
当听说韩侂胄用兵时,他失声恸哭,表达激愤又留字别妻子儿女,笔落而逝。
(4)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党论一兴,其端发于士大夫,其祸及于天下。
②孝宗始爱其才,以问周必大,必大无善语,由此不见用。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6. (10分) (2019高一下·定陶期末)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挽李左藏许月卿少年谓子气横秋,壮已边城汗漫游。
筮仕①弗如归亦好,读书未了死方休。
半生懒意琴三叠,千古诗情土一丘。
月落锡林烟雾冷,松风无籁自飕飕。
【注】①筮仕:初次做官。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李左藏少年时代就性情豪放气度不同凡响,壮年时喜欢游历天下,颇有大丈夫气概。
B . 李左藏清高自持,他初次出仕感觉不如意,于是退归林下,读书度日直到生命终结。
C . 作者评价时“不虚美、不隐恶”,赞美李左藏的诗词成就,也遗憾他懈怠于音乐研究。
D . 诗歌选取典型事迹凸显逝者的志趣品格,沉郁悲壮的笔调中蕴含着深深的哀挽之情。
(2)诗歌最后一联为后人所称道,请赏析其妙处。
四、句子默写 (共1题;共8分)7. (8分) (2019高三下·吉林模拟)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为政》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两句阐述学与思的关系,《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也阐述了学与思的关系。
(2)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一句写琵琶女调弦校音,信手弹来,而在诗人看来则是“________”。
(3)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典故,含蓄地表明词人杀敌卫国的壮志以及渴望重新得到任用的心情。
五、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0分)8. (12分) (2019高一下·应县期末) 小说阅读那一排钻天杨肖复兴四十多年前,从北大荒回到北京不久,我搬家到陶然亭南的地铁宿舍。
走出宿舍,有一条大道,大道旁有一排新栽不久的钻天杨,瘦弱的树后有两间同样瘦弱的小平房,这是一家小小的副食品商店。
我和店里的售货员很熟。
年轻的那一位售货员,刚来不久。
她个子不太高,面容清秀,长得纤弱,人很直爽,快言快语。
她曾经不好意思地告诉我:没考上大学,家里非催着赶紧找工作,只好到这里上班。
知道我在中学里当老师,她让我帮她找一些高考复习材料,她想明年接着考。
我鼓励她:对,明年接着考!有这个心劲儿,最重要!每次去那里买东西,她都爱和我说话。
我把看过的杂志和旧书借给她看,或者索性送给她。
她见到我就叫我肖老师,我管她叫小冯同学。
有一次,她看完我借给她的一本契科夫小说选。
还书的时候,我问她读完这本书,最喜欢哪一篇?她笑了:这我说不上来,那篇《跳来跳去的女人》,我没看懂,但觉得特别有意思。
1978年的夏天,我和她相互鼓励着,一起到木樨园中学参加高考。
记得考试的第一天,木樨园中学门口的人乌泱乌泱的,黑压压拥挤成一团。
高考放榜,我考上了,她没考上。
从此以后,她不再提高考的事了,老老实实在副食店上班。
大学毕业后,我搬家离开了地铁宿舍,发现旧杂志把床铺底下挤得满满堂堂。
便想起了这位小冯同学,她爱看书,把这些杂志送给地好。
我来到副食店,一眼就看见她坐在柜台里。
看见我进来,她忙走了出来,笑吟吟地叫我。
我这才注意,她脸色有点黄,挺着个大肚子,小山包一样,起码有七八个月了。
我惊讶地问道:这么快,你都结婚了?她笑着说:还快呢,我25岁都过了小半年!我们有同学都早有孩子了呢!那天告别时,地特意送我走出副食店。
正是四月开春的季节,路旁那一排钻天杨的技头露出了鹅黄色的小叶子,迎风摇曳,格外明亮打眼。
在这里住了小九年,我似乎是第一次发现这钻天杨的小叶子这么清新,这么好看。
从那以后,我再没见过小冯同学。
前些日子,我参加一个会议,到一座宾馆报到。
那座宾馆新建没几年,设计和装潢都很考究,宽阔的大厅里,从天而降的瀑布一般的吊灯,晶光闪烁。
一位身穿藏蓝色职业西式裙装的女士,大老远挥着手臂径直走到我的面前,伸出手来笑吟吟地问我:您是肖老师吧?我点点头,握了握她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