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微信组2016年度春学期工作总结
1.微信组主要职能
推送学校最新新闻动态以及与同学们日常学习生活相关的各类通告通知,报告提案的进展情况,发布失物招领信息,宣传专门委员会的活动,推广专门委员会等。
2.微信公众平台发展概况
(1)简介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专委会官方微信公众平台申请于2014年11月。
现专门委员会官方微信公众平台截至本总结编写时(2016年6月18日0点04分)已有粉丝4149人,完成素材编辑822个。
(2)热门推文摘选
(3)数据分析图表
3.制度方面:
(1)完善绩效考核让委员以更加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本职工作
(一)推文质量(总分:40分):
1.无错别字一个错别字扣1分,三个以上扣5分
2.标题格式正确、句子通顺一个标题修改2分,三个以上10分
3.封面图片合适一张图片修改2分,三个以上10分
4.正文格式正确修改一处扣三分,扣完为止
5.阅读原文、原文链接漏加阅读原文、原文链接,或原文链接错误,一个两分
6.自定义菜单发布正确自定义菜单发布错误扣10分
7.原创联系校园生活,或生动有趣亦可。
酌情加10-20分
8.推文生动有趣,有自己的风格 +10分
注:1、发预览之前要慎重,仔细斟酌;2、仔细阅读注意事项;3、若非轮值者本人的主观错误,可酌情少扣分。
(二)发布速度(总分:30分):
十点半之前发完推文不扣分。
之后每延迟10分钟,扣三分。
十二点之后,0分。
九点半之前发完,加10分
(三)后台回复(总分:10分):
当天未及时回复,全扣。
注:若收到提问者夸奖,加10分
(四)阅读量(以当日最高计)(20分):
(1)24h后,最高阅读量低于50,全扣。
超过100,加10分;超过200,加20分。
被学校其他官网转载,加30分。
(2)可以呼吁自己的亲友团转发、阅读,但是不能在推文中恶意营销,否则全扣。
注:推荐的消息,被采纳,且阅读量100以上,加20分
(五)转发小专推文 +10分(默认都已转发,一经发现未转发,扣50分)
(六)学习优秀的公众号,每周发3篇相关链接,加10分
(2)进行轮岗制度培养全能型委员,给各组带来全新活力,也让委员保持对组织的热情度和新鲜感。
4.参与活动
(1)民主文化月:包括橙光游戏的推广、颁奖,“我看两会”的投票活动和颁奖、“校园民主大接力”活动的宣传和颁奖。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提高了专委会的知名度,让校园民主的观念深入同学们的内心。
(2)民族文化月:宣传趣味运动会,举办“我与身边的民族兄弟姐妹”小故事、微视频征集活动和“最炫民族风”摄影比赛,“行在丝路”民族文化节巡展的宣传和新闻稿的采写,优秀民族学生交流会的宣传和新闻稿的采写。
民族文化月的宣传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了民族文化月,了解了少数民族的文化和传统,也加强了各民族学生的交流与融合,让民族之花盛开在中南大。
(3)第二期校务面对面、“本科生奖学金评选方法”意见征集会的宣传。
5.改进与不足
(1)改进
①剔除了不是小专工作范围内的推文内容,其他校级组织也会推送的内容也不再考虑。
只留下与同学们生活息息相关、同学们喜闻乐见或者与专委工作相关的信息。
既简化了委员的工作,也使得微信公众号更具专委特色,也不至于因为推送太多消息而令同学反感。
②增加了原创内容材料组供稿,微信组编辑,选题的新颖性和话题度都更强了,阅读量和粉丝数都有了显著提高。
(2)不足:推文内容方面,虽则已经紧跟潮流,但始终觉得内容稍显滞后,因为每天都是晚上推送,推的部分内容白天的时候在空间、朋友圈里已经炒过了的内容,再翻出来说一遍就显得不那么有趣。
以后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全”。
(二)宣传部2016年度秋学期工作计划
1.积极做好线上迎新工作
在新生开学季积极做好线上迎新工作,在发布各类面向的新生服务性消息的同时,也向新生积极宣传专门委员会的组织特色和各类活动,在帮助新生融入大学生活的同时也提高专
门委员会及其新媒体公众平台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2.把握线上招新优势
积极运用好专门委员会的微信公众平台,多方位多层次的向同学们介绍专门委员会,吸引更多的同学加入专门委员会这一组织中来。
可以尽早做好招新的宣传预备工作,收集好专委的资料、部门介绍、现任干部的照片和他们对专委的感受、寄语,有必要的话可以准备一段暖心视频。
多招一些有灵气又吃苦耐劳的新生。
3.加强新委员培养
新生一加入进来,就要认真培养。
(1)业务方面:微信公众号运营的方方面面都要讲透,从刚开始就对他们严格要求。
每一次推文的标题、图片的选择,内容的编辑都要仔细斟酌,力图有趣、有个性,不能再做四平八稳、毫无生趣的推文。
经常指出他们的进步以及不足,多鼓励,让他们不断成长。
(2)加强与新委员的情感联系,比如每周一次线上例会、每月一次线下例会和聚餐,让他们感受到专委的温暖,融入专委大集体,让他们以“专委er”为荣。
4.不断完善微信公众平台
不断完善专门委员会微信公众平台,拓宽其工作范围及覆盖面,以更好地发挥专门委员会在学校和学生之间的桥梁作用,并提高专门委员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1)在微信编辑方面,要更加注意细节。
如标题的新颖性,图片、格式的美观性,要更加灵动,至少从格式上看上去就很吸引人,而不是有些沉闷的的。
(2)微信内容上,要更加有趣。
每天的选材都要紧跟热点,快人一步,不能老是炒冷饭。
下学期将和民委合作,把“民族文化长廊”做好做精。
(3)加强专委特色。
例如委员会对接提案时,可以进行跟拍,通过后期剪辑制作成温馨的宣传视频,再配上有趣的图文,让同学们更真切地知道专委在做什么事。
(4)多做一些线上活动,形式可以多样,H5、橙光游戏、投票、抽奖、留言评论,把微信搞活,增加粉丝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