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教学案附板书设计:春天 叶 夏天花 秋天 果四、课堂小结作者按时间顺序,写出石榴果实的生长变化过程,还特别注意认真观察石榴果实的颜色变化和外形、味道等特点,表达了作者喜欢石榴、热爱家乡的感情。
我们在今后的写作中要注意学习这种方法。
附板书设计:春抽枝、长叶石榴夏开花秋结果(颜色、形状、味道)《石榴》课堂教学实录课题: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五册《石榴》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吃水果吗?瞧,今天老师给你们带什么来了?生:石榴师:谁能介绍一下石榴的样子或者是味道呢?生1:圆圆的生2:圆圆的,咧开了嘴生3:酸酸的,还有点甜师:想不想更多地了解石榴?这节课我们就去枣庄的石榴园看一看那里的石榴。
生:齐读课题师:出示谜语生:齐说----石榴师:向学生介绍石榴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1、自由朗读课文,提出读书要求。
师:想一想文中讲了哪儿的石榴?讲了石榴的什么?。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或者同学,还可以查字典。
生:自由读课文。
2、检查生字词师:老师发现同学们读书特别认真,生词会读了吗?生:会读了师:出示小黑板石榴、剥开、活泼、急切、咧开嘴喜讯、甚至、扒开、张望、甜津津师:先自已读一读试试。
生:自由读生1:读词语生2:读词语生:开火车读生词,读对了学生跟读一遍。
师:会读了,还要弄懂词义师:谁来说说“喜讯”是什么意思?生:喜讯就是好的消息,好的事儿师:谁给“仿佛”找个近义词?生1:好像生2 :犹如生3:宛如师:“驰名中外”是什么意思?生1:有名生2:中外闻名三、精读课文,整体感悟师:词同学们都会读了,我们再来读一遍课文,看看从课文中你知道了什么?老师相信这一师遍你一定会有收获,谁愿意读给大家听?生1:学生读课文生2:学生读课文生3:学生读课文师:谁来告诉老师通过读书你知道了什么?生1:我知道石榴驰名中外,。
生2:我知道石榴夏天开花,秋天结果。
生3:我知道石榴果实很好吃。
师:这些同学真了不起,自已读书就知道了这么多。
同学们你们听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子向我们走来了,小鸟在枝头歌唱,石榴树也被春姑娘唤醒了,春天的石榴树会有怎样的变化呢?同桌先交流一下。
生1:长叶、抽枝、师:小结写的顺序----植物的生长顺序师:板书春天叶夏天花秋天果师:出示()枝、()叶、()花、()果。
要求学生填上合适的动词生:填词练习四、书写生字师: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要求学生口头扩词、生:口头扩词练习生:交流记字方法师:板书示范,揭示重点生:在课本上描红生:完成习字册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师:同学们你们看,小作者的家乡在——生:接读师:那里有——生:接读师:什么叫“驰名中外”?生1:中外出名师: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块去这驰名中外的石榴园看一看!二、精读第二自然段师:出示开满了花的石榴树。
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说说自己的感受)生1:石榴花好美呀生2:石榴花多茂盛呀师:出示“火红的石榴花”图片,让我们再走得近一点去看!。
你瞧它长得特别象什么?师:这是用什么方法写的?生:比喻句师:你把它说得真是太可爱了,谁能读好这句话?师:出示、“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生1:读生2:再读师:这么可爱的花儿可不是一天两天就长成的,它们可是经过了很长的时间才从石榴树上长出来的,请你赶紧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然后告诉老师,春天的时候石榴树发生了什么变化,到了夏天的时候又发生了什么变化?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师:、同学们,你们瞧春天来了,石榴树抽出了——生:接读新的枝条,师:长出了——生:接读嫩绿的叶子师:这叶儿长得怎么样?老师送给小朋友一个词语“郁郁葱葱”。
生:读好词语,理解“郁郁葱葱”生:填“郁郁葱葱”的()师:刚才有同学发现叶子有变化,还有同学发现了石榴花,谁来读一读描写花的部分?生1:读描写花的部分生2:读描写花的部分师:我们再来看看课文是怎么描写的?自已读一读生:读(其它同学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师:这位同学读得真不错,同学们想象到石榴树开满石榴花的情景了吗?感觉怎样?生:很美师:假如你就是一朵火红的石榴花,你会怎样把自已的美丽通过朗读展现出来呢?生:同桌互读师:谁愿意把自已的美丽展现出来呢?生:读师:这位同学读得可真好,从你有声有色的朗读中,老师仿佛看到了一朵朵火红的石榴花,现在我们来分角色读。
男生:读春天的石榴树,女生:读夏天的石榴树。
三、精读第三自然段师:夏天的石榴树很美,可是转眼间收获的季节到了,石榴树又有了新的变化,都有哪些呢?自已读书找一找生:交流师;出示填空:这一自然段主要写()季节石榴()的生长情况。
生:填空师:同学们再默读一下课文,思考课文是从哪些方面写石榴果实的?怎样把它写具体的?生1:外皮颜色变化生2: 形态变化师:出示石榴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
它的外皮先是(),逐渐变得(),(),最后变成(),()生:完成填空师:谁来读一读读生1:读生2:读师:老师发现你读一天天,突然慢了下来,能告诉老师原因吗?生:因为石榴不是一天长大的,而是慢慢儿长大,所以应该慢一点儿读。
师:你理解的真好。
同学们,石榴在成长过程中除了会逐渐长大,还有其它的变化吗?你们看老师的这两只石榴哪只是正在成长的,哪只是熟透了的?师:出示石榴生:辨别认识师:你怎么知道?石榴园里熟透了的石榴又是怎样的呢?读读下面的句子。
师:出示熟透了的石榴(),有的(),有的(),()。
这些石娃娃(),()。
生: 完成填空师:你们觉得这些石榴娃娃怎么样?可爱吗?那就赶紧读一读,读出它的可爱来。
学生自由读师:谁来读一读?指名读师;再读一读试试,最后一句还可以加上动作。
学生自由读师:咱们男女同学比比赛读好吗?男生:读女生:读师:老师发现同学们在读书时,脸上笑眯眯地,看来都很喜欢石榴娃娃,再来读读课文第三段好不好?生:再读课文四、学习第四自然段师:多可爱的石榴娃娃啊,假如你来到石榴树下,看到一只只高兴的咧开嘴的石榴,你想干什么?生:我想吃.师:那就赶紧摘一个尝一尝师:分石榴给学生尝一尝,说说尝后的感觉生1:酸溜溜的生2:甜津津的师:看看课文中是怎么描写的?自已读一读。
生1:读生2:读师; 谁能用自己的话夸夸石榴子儿?生1:多么晶莹透亮啊生2:多么惹人喜爱呀生3:多么讨人喜欢啊师:作者从样子、颜色、数量和味道等方面把石榴的果实写具体的真好吃,有机会老师一定请你们品尝一下枣庄的石榴好吗?五、迁移仿写师:请大家把带来的水果拿出来,想一想,如何介绍呢?生:组內介绍师:请同学上台来交流。
生:交流、评价、补充师:我们来看看怎样介绍熟悉的葡萄呢?想想,葡萄在什么季节成熟?生;练说:到了夏天,葡萄-------师:成熟过程中大小、外皮有何变化?摘下来尝尝、是什么味道?生:练说:葡萄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外皮先是(),接着变成(),逐渐变得(),最后变成(),犹如熟透了的石榴,犹如()。
生:葡萄酸酸的生:葡萄酸中带甜,甜中带酸师:小结:通过看、摸、闻、尝、想、等途经,按一定的顺序就能把水果的样子、颜色和味道写具体。
生:练习写作师:小结板书设计:春抽枝、长叶石榴夏开花秋结果(颜色、形状、味道)《石榴》教学反思《石榴》是苏教版第五册教材中的一篇课文。
作者以季节变化为线索,描写了石榴抽枝长叶、开花、结果的情景。
教完本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过程作了一个回顾,觉得自己在本课的教学中这几点做得较好:一、加强朗读训练.朗读训练是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和重要手段,我在教学《石榴》这课时,没有用繁琐的串问让学生被动地去回答,而是通过精当的提问,实物的演示等方法引导学生多读书,在有层次、有形式、一遍一遍的朗读过程中感悟文章所描述的事物的特征。
首先,我让学生读全文,设计了几个简短、精当的提问,帮助学生理清课文思路:1、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写了哪几个季节?石榴有什么特点?同时相机板书:春天,叶;夏天:花;秋天:果;接着又设计三个层次的读,第一次是学生的自渎,边读边想石榴叶、花、果的样子,有什么特点,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字读、自悟;第二次是让学生边听同学读,边看插图,视听结合,使学生对石榴的样子有形象、直观的感受;第三次是通过实物的演示,教师引谈,师生互动的方法,让学生对课文有更深的了解。
二、注重表达领悟:在学生通过多读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表达,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领悟,如课文中写花时有这么一段话“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
不久便挂满枝头。
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在教学这部分时,老师不急着告诉学生这是一句打比方的句子,而是让学生读中领悟这一写法,“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一双双小手如林般树起,有的同学说:“小喇叭”写出了花的形状。
有的同学说:“正鼓着劲在吹呢。
”讲花开得多,开得旺。
这时,我趁热打铁,让同学们边读边表演,同学用手做出了喇叭的形状,涨红了脸,摇摆着头,多么像一朵朵美丽的石榴花,学生对这样形式的表达、领悟非常感兴趣,同时也让老师感受到孩子们在课堂上有一颗灵动的心。
三、抓住读写迁移。
最后一个自然段具体描写了石榴子儿的样子、颜色与滋味,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
在教学时,我努力运用直观效应,引导学生用眼、用口等形式去理解词语,感悟课文内容,从而更好地进行朗读与说写训练。
本自然段中,一些词语用得生动形象,如“玛瑙般”、“一颗颗紧偎”、“红白相间”、“晶莹透亮”等。
这些词单靠想象是不能真正理解的。
教学时,我出示实物,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石榴子儿,观后交流感受。
边听边观察,感受石榴子儿的惹人喜爱,理解“玛瑙般的”、“紧偎”、“红白相间”、“晶莹透亮”等词语……接着,我将石榴子儿掰开,让学生们一起分享。
吃完后,问他们味道怎么样?学生们纷纷举手,有说酸酸的,有说酸中带点甜,吃完还觉得清爽无比。
通过观察和品尝,学生不仅理解了描写石榴样子、颜色和滋味的词语,而且加深了对石榴的喜爱之情。
在此基础上的诵读是比较成功的。
另外,本自然段为学生写水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子。
教学之后,在班级里开一个瓜果展示会,让学生仿照第四自然段,介绍一下自己所带水果的颜色、样子和味道,并写成一段话,真正做到读写结合。
四、注意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
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时,我适时让学生进行一些词句等基础知识技能的训练,扎扎实实让学生学好语文,不只图表面上的热闹,而学生什么技能知识都没有掌握。
但是在教学中仍有许多值得改进的地方,如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时一答了事,没有引导学生认真读书,开展讨论,使学生真正有所悟。
拟人、比喻两种修辞讲解得还不到位,后进生关注不够,教学语言需要进一步锤炼,今后,需要加强教育理论学习,业务水平要再提高,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