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污水水质分析方法(整理)解析

污水水质分析方法(整理)解析

一.水中细菌含量测定
(一)测试原理
测试瓶法测定水中细菌含量采用绝迹稀释法原理。

即将欲测定的水样用细菌注射器逐级注入到测试瓶中进行稀释,每一级测试瓶将水样中的细菌数量稀释10倍。

直到最后一个测试瓶中无细菌生长显示为止,然后根据稀释的倍数计算出水样中的细菌含量。

(二)测试方法
接种所用卡介苗注射器应校正其溶剂的准确度,使用前应在0.14MPa高压蒸汽下灭菌30分钟。

每接种一个测试瓶就要重新更换一支。

1、根据水样中硫酸盐还原菌(腐生菌或铁细菌)的多少,将数个
测试瓶排成一组,并依次编上序号。

以下操作过程应在无菌操
作间内完成,防止杂菌污染。

2、用无菌注射器把1毫升水样注入1号瓶内,充分振荡。

3、用新的无菌注射器从1号瓶内抽取1毫升液体注入2号瓶中,
充分振荡。

4、在用新的无菌注射器从2号瓶内抽取1毫升液体注入3号瓶
中,充分振荡。

5、重复上述操作程序,直到最厚一平为之。

(三)培养方法
把上述经接种后的测试瓶放在35℃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SRB-HX-14型硫酸盐还原菌测试瓶14天后读数、SRB-HX-7型硫酸盐
还原菌测试瓶7天后读数、腐生菌和铁细菌测试瓶7天后读数。

(四)细菌生长显示特征的鉴别
SRB-HX-14、SRB-HX-7型硫酸盐还原菌测试瓶中的液体变黑、有黑色沉淀或铁定变黑,均表示有硫酸盐还原菌生长。

TGB-HX腐生菌测试瓶中的液体由红色变为黄色,或原液体由清澈透明变为浑浊不透明,均表示有腐生菌生长。

FB-HX铁细菌测试瓶中的液体出现黑色或棕色胶体沉淀,或原液体的红棕色消失变为透明清液者,均表示有铁细菌生长。

(五)细菌计数方法
1、确定出存在细菌生长的测试瓶后,可根据测试瓶的编号和
级别查找表1,进行计数。

水样应稀释到最高稀释度不长
菌为宜,平行试验的次数由使用者对结果要求的精密程度
而确定。

表1 细菌计数表
二、杀菌剂评价方法
(一)实验原理
首先在尽量模拟现场的条件下,使用不同浓度的待评价杀菌剂处理水样一定时间。

然后采用水中细菌含量测定方法来测定处理后的水样
中的各种细菌含量,不出现细菌生长或细菌含量低于现场规定范围的杀菌剂浓度就是该药品对水样的有效杀菌浓度。

(二)实验方法
1、将一定量的待评价杀菌剂稀释液加入到100毫升情节无菌的具塞量筒中。

杀菌剂稀释液的数量应使水样加到100毫升刻度时,具塞量筒中的杀菌剂浓度正好是实验所需的浓度。

2、将现场取回的水样加入到上述具塞量筒中,到规定刻度,震荡摇匀后,置于现场温度的恒温培养箱中,按试验要求放置一定时间。

3、取出具塞量筒,震荡摇匀后,用无菌注射器从具塞量筒中吸取1毫升水样,分别注入SRB-HX-1
4、SRB-HX-7硫酸盐还原菌、TGB-HX 腐生菌或FB-HX测试瓶中。

每种药品浓度的水样至少应作四组平行样,以保证结果的可信度。

4、将接种后的测试瓶移入35℃恒温培养箱中培养相应的时间后,观察细菌生长显示。

如果测试瓶中未出现细菌生长,则表示该杀菌剂在此浓度下具有杀菌效果。

氯化物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
原理
某些可溶性氯化物中的氯含量的测定常采用莫尔法。

莫尔法是在中性或弱酸性溶液中,以K2CrO4为指示剂,用AgNO3标准溶液直接滴定待测试液中的C1-。

由于AgC1的溶解度小于Ag2CrO4,因此溶液中首先析出AgC1沉淀。

当AgC1定量沉淀后,微过量的Ag+即与CrO42-形成砖红色的Ag2CrO4沉淀,它与白色的AgC1沉淀一起,使溶液略带橙红色即为终点。

主要反应如下:
Ag + +Cl-==AgCl↓(白色)
2Ag + +CrO 4 2--==Ag 2CrO 4↓(砖红色)
过程
取水样1ml 于125ml 的锥形瓶中,加入20 mL 蒸馏水,5%K 2Cr04溶液1 mL ,在不断摇动下,用AgN03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橙红色即为终点。

根据试样体积,AgN03标准溶液的浓度和滴定中消耗的体积,计算试样中Cl -的含量。

结果计算:n (Cl-)(mol/l )= (水样))
()(V AgN03V AgN03n
水中钙镁含量的测定
原理
水中的Ca、Mg 离子含量可用EDTA法测定。

配位滴定时,首先发生金属离子与指示剂间的反应,然后,滴加配合剂,并夺取已与指示剂结合的金属离子,同时释放出指示剂。

反应式如下:
M + In = MIn
金属离子指示剂配合物
MIn + EDTA = M-EDTA + In
pH=10 时,以铬黑T 作指示剂, 测定Ca2+、Mg2+总量, 配合物稳定性大小顺序为: Ca-EDTA > Mg-EDTA > MgIn > CaIn , 加入铬黑T 后, 首先与Mg2+结合, 生成稳定的酒红色配合物, 当滴入EDTA 则先与游离Ca2+配位, 再与游离Mg2+作用, 最后夺取与铬黑T 配位的Mg2+, 使指示剂释放出来, 溶液由酒红色变为纯蓝色(指示剂颜色)则为终点。

pH=12, 测定Ca2+含量, 此时Mg2+以Mg(OH)2 沉淀形式存在不干扰测定, 钙指示剂与Ca2+ 结合成红色配合物, 滴入EDTA 后, 先与游离Ca2+ 作用, 再进一步夺取与钙指示剂配位的Ca2+使溶液由红色变为纯蓝色(指示剂颜色)。

过程
1. 水中Ca、Mg 总量的测定
用移液管吸取1mL 水样于锥形瓶中,加5mL pH=10 的缓冲溶液, 加少许铬黑T 指示剂,摇匀,此时溶液呈酒红色。

用EDTA 标液滴定至终点(从酒红色→纯蓝色),即为终点,记录EDTA 体
积 V l 。

3. 水中的含量测定
用移液管吸取已稀释的水样 10mL 于锥形瓶中, 加 3mL 10% Na0H, 加钙指示剂少许,此时溶液呈淡紫色。

用 EDTA 标准 溶液滴定至终点(从淡紫色→纯蓝色), 记录 EDTA 体积 V 2。

结果计算:n (Ca 2+)=(水样)
)()(V EDT A V EDT A n n (Mg 2+)=
(水样))()(V EDT A V EDT A n
游离二氧化碳的测定
原理
二氧化碳(CO 2)在水中主要以溶解气体分子的形式存在,但也有很少一部分与水作用成碳酸,通常将二者的总和称为游离二氧化碳。

由于游离二氧化碳(CO 2+ H 2CO 3)能定量的与氢氧化钠发生如下反应:
CO 2+ NaOH =NaHCO 3
H 2CO 3 +NaOH =NaHCO 3 十H 2O
当其到达终点时,溶液的pH 值约为8.3 ,故可选用酚酞作指示剂。

根据氢氧化钠的标准溶液消耗量,可计算出游离二氧化碳的含量。

过程
移取水样50mL 注入250mL 的锥形瓶中,加入4 滴酚酞指示剂用连接在滴定管上的橡皮塞将锥形瓶塞好,小心振荡均匀,如果产生红色,则说水样中不含CO2。

当水样不生成红色,即迅速向滴定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同时小心振荡,直至生成淡红色(与终点标准比色液颜色一致即为滴定终点), 记录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用量。

结果计算:n (CO 2)=
(水样)
)()(V NaOH V NaOH n
碳酸根和碳酸氢根的测定
原理
碳酸根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的盐,都能跟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反应如下:
CO 32- +HCl = Cl - + HCO 3-↑
HCO 3-+HCl = Cl - + H 2O + CO 2↑
CO 32-为弱碱,故选用酚酞作指示剂,根据盐酸的标准溶液消耗量,可
计算出游离二氧化碳的含量。

HCO 3-为弱酸故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由
盐酸的标准溶液消耗量,可计算出游离二氧化碳的含量。

过程
1、移取水样25mL 注入250mL 的锥形瓶中,加入2 滴酚酞指示剂,用盐酸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当溶液由红色到无色即到达终点,记录盐酸标准溶液用量V 1。

则CO 32-消耗的HCl 标准溶液的体积为2V 1。

2、往锥形瓶中再加入两滴甲基橙指示剂,继续用盐酸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当溶液由浅黄色变为桔黄色即到达终点,记录盐酸标准溶液的用量V 2。

结果计算:
n (CO 32-)=(水样)
)(V (HCl)V HCl 2n 1 n (HCO 3-)=
(水样)))()((V (HCl)V 2HCl V HCl n 12
DR2800
硫化物的测定
原理
氢化硫和酸性可溶的硫化金属与N,N- 二甲基对苯二胺硫酸盐反应,形成亚甲基蓝色。

蓝色深浅程度与硫化物的浓度成比例。

适当稀释后,可确定油田水中的高硫化物水平。

试验结果是在665 nm条件下量取的。

总铁
原理
FerroZine铁试剂与样品中铁的残留量形成一种紫色的复合物,它使样品的pH值被缓冲到3.5。

这种方法可用于在化学试剂和乙二醇中确定铁的残留水平,利用消解可用这种方法分析样品所含磁铁矿(四氧化三铁) 或铁酸盐的状况。

试验结果是在562 nm条件下量取的。

硫酸盐
原理
样品中的硫酸盐离子与SulfaVer 4中的钡反应,形成硫酸钡的沉淀物。

形成混浊物的量与硫酸盐的浓度成比例。

试验结果是在450 nm条件下量取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