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慕元老师指导2014年武汉中考作文“发现趣味”与名师范文张慕元一原题呈现:2014年武汉中考作文题: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文。
在陈全忠的《大地上的读书人》一文里,一个贫穷的孩子为什么在山路上读着借来的书而不觉其苦?一群面带菜色的学者为什么埋首于卷册间却能自得其乐?因为他们找到了蕴藏其间的趣味。
其实,生活中做许多事情都是如此。
发现趣味,就是发现事物有意思、有吸引力的特性。
发现了越味,艰苦的生活就有了快乐。
依据以上材料,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600字的文章。
文章中不要出现自己的姓名和校名。
二武汉市2014年作文评价标准1、文章“类别“和”档次“的说明:作文从“内容”和“表达”两个方面来评价。
“内容”分为四个层次。
一类文:切合题意,主旨鲜明,材料典型。
二类文:符合题意,主旨明确,材料较典型。
三类文:对题意的理解不充分,主旨含混,材料缺乏典型性。
四类文:对题意理解不准确,主旨不清,材料混乱。
“表达”分为三个层次:优秀、合格、不合格。
“优秀”:结构完整,文脉畅通,语言通顺(允许有极少错别字或病句),字迹清晰。
“合格”:结构较完整,思路基本清晰(个别语段有游离现象),语言较通顺(允许有少量错别字或病句),字迹较清晰。
“不合格”:结构不清,思路混乱,语言不通(有大量错别字和病句),严重影响语意的表达。
评价共设五个类别,一至四类文又分设上下两档。
作文的“类别”以“内容”为依据来确定,“类别”的档次以“表达”为依据来确定。
评卷时,先依据“内容”来确定不同的类别,再依据“表达”来确定上下档次。
第五类只需从“表达”方面来评价。
2本次作文题目可以这样理解:第一段引用了《大地上的读书人》里的两个事例:在山路上读书的贫穷的孩子,在艰苦环境中对学问孜孜以求的学者们,有意强调了这些处在艰苦环境中的人们在自己做的事情中找到趣味,忘记艰苦的生活状态。
第二段则从文中事例过渡到生活中的许多事,拓宽视野和思路。
然后解释“趣味”的含义——事物中有意思、有吸引力的特性,阐明找到趣味的意义就在于让艰苦的生活有了快乐,帮助学生理解“趣味”及其作用。
本题应该就“趣味”及其对于艰苦生活的意义来做文章。
本题既要写出事物中有意思、有吸引力的特性(“趣味”是什么),又要写出艰苦的生活因“趣味”而快乐起来(“趣味”的作用)。
一类:上档(起评45分)内容:写出了①在艰辛的生活中②发现事物有意思、有吸引力的特性,③从而乐在其中,艰辛的生活有了乐趣。
(既写出了“趣味”是什么,也写出了“趣味”的作用。
还兼顾了背景:不好的环境或条件。
)表达:结构完整,文脉畅通,语言通顺(允许有极少错别字或病句),字迹清晰。
内容和表达的某方面较突出的可给满分。
下档(起评40分)内容:同上档。
表达:结构较完整,思路基本清晰(个别语段有游离现象),语言较通顺(允许有少量错别字或病句),字迹较清晰。
二类:上档(起评35分)内容:写出了事物有意思、有吸引人的特性,而乐在其中,却未能从艰辛的生活切入,或未落脚在让艰辛的生活得以改变上。
(写出了“趣味”是什么,未能写出“趣味”作用)表达:结构完整,文脉畅通,语言通顺(允许有极少错别字或病句),字迹清晰。
下档(起评30分)内容:同上档。
表达:结构较完整,思路基本清晰(个别语段有游离现象),语言较通顺(允许有少量错别字或病句),字迹较清晰。
三类:上档(起评25分)内容:只写出了“兴趣”“爱好”的重要性和作用,未写出产生“兴趣”“爱好”的重要前提——发现事物中有意思、有吸引人的特性(趣味的具体内容)。
(写出了“趣味”的外在作用,未写出“趣味”是什么,即具体内容是什么。
)表达:结构完整,文脉畅通,语言通顺(允许有极少错别字或病句),字迹清晰。
下档(起评20分)内容:同上档。
表达:结构较完整,思路基本清晰(个别语段有游离现象),语言较通顺(允许有少量错别字或病句),字迹较清晰。
四类:上档(起评15分):内容:写了面对艰辛的生活要有毅力、有理想,从而要苦中作乐,乐观地面对生活。
或孤立地围绕“发现”来写作,内容与“趣味”无关。
或者孤立地写“读书会让艰苦的生活快乐起来”。
(既未写到“趣味”是什么,也未写到“趣味”的作用。
)表达:结构完整,文脉畅通,语言通顺(允许有极少错别字或病句),字迹清晰。
下档(起评10分)内容:同上档。
表达:结构较完整,思路基本清晰(个别语段有游离现象),语言较通顺(允许有少量错别字或病句),字迹较清晰。
五类: 10分以下:(1)结构不清,思路混乱,语言不通(有大量错别字和病句),严重影响语意的表达。
(2)内容与题目毫无关系,或抄写试卷上现成的文字材料。
(3)只写了开头,字数严重不足(100字以内)。
特殊情况:1.字数不足600字没有完篇的处理方法:(1)在文意表达基本完整的前提下,字数不足,每差一行扣1分。
(2)在文意表达不完整的前提下,字数不足,每差一行扣2分。
2.字数超过600字却没有完篇的处理方法:(1)文意表达完整,在此文所属类别中给低档分数。
(2)文意表达不完整,在此文所属档次基础上降档给分。
3.缺少标题扣2分。
三、张慕元老师指导2014年武汉中考作文“发现趣味”(一)审题指导1. 2014年中考语文成绩前所未有的“出人意料”“惨不忍睹”——本次作文中出现的问题:2014年武汉市中考语文中作文命题是质量很高的,既结合了学生的实际又启发学生认识生活,思考生活。
该题目受到普遍的赞扬。
“家长100”论坛中广大家长纷纷赞扬此题难易得体,学生比较易于上手。
老师们也赞扬题目不偏不怪,易于考查出学生的真实水平。
但是,就是这个普遍认为不难的作文题目,最终结果却大大出人意料:中考作文中出现大量学生偏题、跑题的现象,按照作文判分标准,偏题、跑题的作文肯定就不能及格了,因此,过半的学生作文得分是23—29分。
作文均分29分左右,比去年底7分以上。
再加上多数学生在阅读和文言文中严重失分,最终导致语文中考成绩是:过90分的寥寥无几,七十多,八十多的占主流。
很多平时成绩都在90分或100分以上的学生,都遭遇了“滑铁卢”,成绩惨不忍睹。
甚至有的平时名列前茅的学生,语文只有七十几分,他们愤愤不平,不相信结果,于是申请查卷,但是三千多人的查卷结果是:无一有错。
问题出在哪里呢?其实,就在作文、阅读和文言文上。
其中主要是作文审题扣题出了问题。
早在中考语文考试的当天晚上,我看到题目后,就预感今年跑题的学生会很多(其原因在下面分析)。
可是,网上家长们却在盲目乐观,认为只要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就可以了,认同这个观点很多。
我当时就留言指出这样写肯定跑题,并估计今年学生会出现大量跑题的现象。
结果不幸言中。
因为依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学生面对今年这样一个有多个限定的作文题目,写作文时最喜欢犯“顾此失彼,望文生义”错误,只是抓其一不及其余。
比如,中考考前,二中广雅的模拟作文训练题目中,我就设计命了一道题目“……善于咀嚼(品),才让生活丰富多彩,才能让我们获得提升。
”这个题目显然是双要素题目,与2014中考题目已经很接近了,只不过中考题目是三个要素的。
当时,我校很多学生就只写“咀嚼生活”,却丝毫不写“让生活丰富多彩或让我们获得提升”,结果跑题。
而2014中考题目比我命的题目还要多一个限定(“艰苦的环境”),学生在写“双要素的题目”尚且爱顾此失彼,更不说这样的三个要素限定的题目。
也难怪那么多学生偏题、跑题而导致惨败……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走出跑题的误区呢?我认为最关键的还是要训练学生的审题能力。
审题能力中,最能帮助学生克服跑题毛病的,是“拆分要素”的能力与习惯,其次是理解题目关键概念的能力和深度点题的写作能力。
2.本次中考作文中出现的问题:①很多学生看到“趣味”两字后,就不再认真思考,立刻认定是要求写“兴趣、爱好”的。
网上也有很多家长认为只要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就可以了。
殊不知,这就是典型的题目的关键概念未理解透彻,而“偷换概念”的胡乱写作。
这类跑题的最多。
得分是23分左右。
②也有不少的人丢掉了第二个要素“艰苦的处境”,只写发现趣味,和得到快乐,缺少艰苦环境的交代,这也是选材或写作过程考虑不周全的毛病。
同样算跑题的。
得分是25——29分③还有不少人,平时写任何作文都喜欢写“只要……就能会得成功”,而大写“成功”,却丢掉了第三个要素“获得快乐”。
这也算跑题。
得分是28分左右④另外也有能够扣住题,但是对题目的概念理解不了,只能够生硬地重复地点题,却无实质内容。
这就是“贴标签”的作文。
写出了“趣味”是什么,未能写出“趣味”的具体内容和作用。
“贴标签”的作文还是会及格的,比跑题的作文分数要高一些。
得分是29——35分。
还有的甚至三个要素一个也没有扣住,估计分数是10——20分了。
(参看后面的样文片断)(二)张慕元老师特别讲解:如何区别“兴趣、爱好”与“发现趣味”我认为教师的教学也要想一点巧妙的方法,画思维图表,来指导学生精细审题,就是一个号方法。
所以:只需要让学生来填写下面的细致思辨的表格,就可以帮助学生完善思维,促进其思维的严谨性,周密性。
就可以轻松让学生懂得其中的异同,巧妙的教学能够让学生很快理解题目的差异,细微的差别。
从而走出混的模糊,学会清醒地审题构思:张老师设计的理解表格如下:这样填表,学生就恍然大悟了。
审题能力必然快速提高。
(三)张慕元老师指导中考作文的特别技巧:总之,“兴趣爱好”不一定是“发现趣味”,如果一定要写一点“兴趣爱好”,那也不能只写兴趣本身,而要把侧重点放在“兴趣爱好”所带来的“积极的影响,积极价值,让人精神获得提升,让人积极改变,提升人的价值、思想境界……”等方面。
否则就是偷换概念的跑题。
比如,写“法布尔”,这样写就是跑题的——(学生片断)“法布尔对观察昆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每天孜孜不倦地观察着,从中获得了快乐……”,这是写“有什么兴趣爱好”,并没有写出法布尔发现了什么趣味,也没有点明艰苦环境。
正确的写法应该是(张慕元老师亲自写示范片断):“法布尔,一位清贫的中学教师,却在后院荒地里发现了观察昆虫的乐趣。
他发现昆虫世界也是一个生机勃勃的美妙世界,昆虫的那些不为人知的习性是多么有趣,揭示这个神秘世界的奥秘是多么有 的使命。
从此,他平凡的生活变成了孜孜不倦的探索,终于创造了一种妙趣横生的“非解剖”式的昆虫研究方法,一部《昆虫记》就是他 人生的结晶。
”3.注意定向写作,全等扣题(完全扣题)写作时,要“心中有方向”,严格扣住三个要素,朝这三个要素的方向写作。
不可成了没头苍蝇,或脚踩西瓜皮,信手乱写。
并要重点写清楚“发现什么趣味”“如何有趣味(作用、影响、意义、价值)”,其次写出艰苦的环境中如何收获快乐的。
4.内容具体,体现充分,不只是贴标签。
主要是在写“发现什么趣味”时,不能只是蜻蜓点水,提到趣味就深入不下去,而要具体写出是什么趣味,有哪些趣味,越具体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