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开课教案 儿歌:小熊过桥

公开课教案 儿歌:小熊过桥

中班语言教案:小熊过桥
中一班李招梅
活动目标:
1.学习儿歌,知道儿歌名称,理解儿歌大意,会初步完整跟念。

2.学习词:哇哇叫、哗哗笑。

3.教育幼儿做勇敢地孩子,同时培养幼儿乐于助人的好品质。

活动准备:
1.《小熊过桥》图片;
2.音乐《小熊过桥》;
3.一张可爱的小熊的图片。

4.故事录音
活动过程:
一、律动
儿歌+动作:大拇哥
二、谈话引出儿歌。

师:有一天,小熊出去玩,来到了一条小河边。

小熊要过桥了,会发生什么事呢?我们边看动画,边来听一首很好听的儿歌,儿歌的名字叫做《小熊过桥》。

三、教师完整念一遍儿歌
1.儿歌的名字叫什么?
2.儿歌中有谁?
四、幼儿(用图片)分句学习儿歌。

1.这是一座怎么样的小竹桥?
2.小熊怎么了?
3.看!谁来了?(乌鸦)乌鸦是怎么叫的?(请个别幼儿回答)那我们来听听看到底是怎么叫的呢?(播放乌鸦的叫声,请幼儿跟念)
4.听!这是什么声音?(播放流水声)流水怎么样了?
5.咦?小熊怎么了?它是怎么喊的?
6.谁来帮助小熊了?它对小熊怎么说呀?
7.小熊过桥了吗?过桥后它怎么样了?鲤鱼呢?
五、念儿歌。

1.幼儿跟着教师加上动作完整跟念儿歌。

(1遍)
2.再次完整念儿歌。

师:现在,我们用好听的声音,加上你们的表情、动作,我们再来念一遍儿歌。

3.教师表扬念的好的幼儿,并请幼儿示范,引导幼儿表现出小熊过桥时害怕的表情和鲤鱼帮助小熊时鼓励的语言。

4.分男女两组表现小熊和鲤鱼的对话。

5.幼儿集体念儿歌。

六、教育总结。

师:你们喜欢儿歌中的谁?为什么?(引导幼儿理解小熊的勇敢和鲤鱼的乐于助人)
七、音乐结束:《小熊过桥》
因为有很多人都喜欢这首好听的儿歌,有人把它编出了好听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会唱的小朋友可以轻声的跟着唱一唱。

小竹桥,摇摇摇,有个小熊来过桥。

走不稳,站不牢,走到桥上心乱跳。

头上乌鸦哇哇叫,桥下流水哗哗笑。

“妈妈,妈妈你来呀,快把小熊抱过桥!”
河里鲤鱼跳出水,对小熊大声叫:“小熊,小熊不要怕,眼睛向着前面瞧!”一二三,向前跑,小熊过桥回头笑,鲤鱼乐得尾巴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