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镇中心小学2012 年工作计划、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改革发展全局,认真贯彻 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和县 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按照顺势而上,扬长补短,深化改革,稳健有序发展的工作思路, 围绕“家园行动”工作部署,以“校园文化建设” 为主题,进一步夯实基础, 坚持以“办 人民满意教育 ,创人民满意学校 ,当人民满意教师”为宗旨 ,坚持“依法治校、 以德立校、 教研兴校、质量强校”的办学目标,坚持“以人为本、打造平安校园”的办学理念,努 力创建和谐校园,以活动为载体,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面发展,面对新格局,打造新 作风,塑造新形象,力争各项工作跃上新台阶。
二、基本情况我校是一所镇中心小学,地处龙门镇三十都村,下辖大渔教学点,共有教师32 人,学生 689 人,开设 14 个教学班级。
其中中心小学 667人,大渔教学点 22人。
三、工作策略抓安全、促发展、创特色、求提高。
求实、求精、求深、求新。
日事日毕、周清月结,以期汇总。
一切为了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一切为了学生的进步和健康。
文明、勤奋、活泼、创新。
严谨、博学、善教、爱生。
专心、慎思、勤练、求精。
工作目标 学科成绩挤入全学区的第一名; 目标管理获得全学区的优胜单位; 检查验收进入全 学区的第一流。
1、学科建设: 围绕特长抓竞赛、围绕课堂抓考核、围绕质量抓教研,使课堂有特 色,常规有特点,教研有成果。
2、班级工作:3、常规工作:4、思想工作:5、后勤工作:6、教师管理:识、教学质量意识、7、勤工俭学工作 :小卖部、食堂归学校管理 ,不搞承包 ,创收育人两不误 . 8、办学条件 : 搞好学校绿化工作和宣传阵地的建设。
五、任务要求(一)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主题,全力提升学校发展内涵 1、建设物质文化,优化校园环境。
以“三化一墙”为重点,大力加强校园环境建 设,建设整洁、高雅、富有教育意义的校园环境。
通过开展“清洁校园”、“植树节” 等活动绿化、美化、净化校园;以师生作品上墙为重点,创建特色鲜明的文化墙和文化 长廊、宣传工作思路: 工作作风: 工作方法: 工作原则: 校 教 学四、 自主管理、协调发展、诚信互助、全员提高。
规范、有序、务实、高效。
以诚待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
一切服务于学生,一切服务于教学。
培养教师的五种意识:服务学生意识、为人师表意识、廉洁从教意 团队凝聚意识。
窗;充分利用精美的醒目的标语、优美的画廊、以及草坪和花木等,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2、建设精神文化,营造良好风尚。
组织开展校徽、校训、校歌等评比活动,建设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努力营造团结和谐、开拓进取、求实创新的校园团队精神,增强师生对校园团队精神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
3、建设制度文化,规范行为习惯。
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制度,做到依法治教、依法治校。
按章办事,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学校管理实行民主管理、自主管理,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形成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生动活泼的制度环境,促进广大师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
4、建设活动文化,拓宽育人载体。
精心设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的活动平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校园文化活动。
充分利用好重大节庆日、国耻纪念日、传统节日,设计、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利用入学毕业、入队离队等有特殊意义的日子,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二)创新管理机制1、切实抓好校务成员的建设,为学校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校务成员建设的目标:身正示范,做廉洁的典范,做学习的典范、团结的典范和工作的典范,自觉接受师生的监督和评议。
校务成员建设的措施:一是建立校务成员“先学制” ;二是建立校务成员“辅导制”;三是建立校务成员“值周制” 。
2、不断提高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素养,为学校发展提供智慧保障。
充分认识学习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以师德师风建设为契机,大力加强教师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建设。
创新学习机制,构筑学习平台。
提倡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做到“五个坚持”,即坚持结合改革过程学习;坚持结合大家的热点话题学习;坚持结合教育教学实践案例学习;坚持结合出现的问题学习;坚持同事间交流学习;坚持教师住校制度。
(三)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
1、认真学习贯彻全国、省、市、县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明确学校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原则、任务和主要措施。
提高德育工作认识,全面落实德育工作的首要地位。
2、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建立和完善德育工作体系,健全德育工作领导机构,成立以校长、少先队辅导员、班主任组成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认真制订并指导落实各项措施,进一步贯彻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认真贯彻落实县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班主任工作实施意见》。
开展业务培训,努力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良好氛围。
3、切实培养一支适应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骨干队伍。
重点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健全班主任培训、考核、奖励制度,班主任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坚持“十到位”,即晨读课提前到位,两操两歌到位,集合集会到位,午休午睡到位,指导学生打扫卫生到位,放学路队督促学生按时离校到位,定期不定期家访到位,学生有困难需要帮助到位,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活动指导到位,班干部会到位。
做到比学生早到晚离,全程关注学生的成长,认真履行工作职责。
4、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的“三贴近” 原则,认真抓好小学生“好习惯伴我行”的教育活动。
首先上好思想品德课、社会课,使其真正成为学生树立道德观念、培养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阵地和主渠道。
其次,加强检查指导,充分利用夕会、班队活动等德育时间,认真贯彻新的《守则》、《常规》,开展心理健康和法制教育等活动。
第三,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结合不同年级学生特点,精心设计和组织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主题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
重点抓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诚信教育、爱心教育等专题教育活动。
第四,少先队要抓好重大节日,纪念日的庆祝活动。
第五,充分发挥升旗仪式、黑板报、图书室等教育阵地的育人作用,切实抓好校园文化建设。
第六,各项活动都要做到“四有” ,即有活动方案,有过程资料,有工作小结,有成果展示。
5、继续抓好艺术教育工作,坚持课内外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
以课堂教学为基础,书画比赛为载体,有效组织开展艺术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艺术兴趣,张扬学生艺术特长。
6、切实抓好“三大检查” ,即行政“值周”、教师“值日”、学生“值勤”。
充分发挥培养学生文明行为习惯,促进优良校风校纪,校容校貌形成的职能作用。
把“三大检查”作为班主任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班主任要高度重视,少先队、学生会、行政值周、教师值日和清洁管理要高度负责,切实加强督促检查,坚决纠正校园不洁,学生行为不规范的老大难问题,倾力打造文明校园。
7、树立安全工作无小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健全安全管理机制,层层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切实抓好安全稳定工作,做好安全月报,严防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
继续深入开展防水、防盗、防火、饮食、交通及安全用电等的宣传教育活动,做到安全工作时时讲、天天讲、处处讲,确保师生的人身安全。
安全无小事,定期进行安全排查,消除隐患。
每天放学继续坚持路队制,值日老师负责整队,将每一名学生安全送出校园。
8、密切学校、家庭、社会的联系,构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立体网络。
首先要切实担负起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的责任。
通过建立家校联系制度,办好家长学校、发挥家长委员会作用等,广泛开展家庭教育宣传,普及家教知识,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
通过校长接待日(每周三),家长开放日,家长评校、评教等形式,主动听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听取学生在家庭、社会上的情况,及时了解和掌握家长对子女教育的情况,以便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其次,充分利用社会育人功能,积极组织有关的参观活动、文体活动,继续聘请校外辅导员,发挥他们对学生教育的特殊作用。
(四)教学工作管理。
认真总结新一轮课改经验,研究深化课程改革新机制,在教学管理制度建设上下功夫。
全面落实备课要“深” ,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教学要“活”、手段要“新”、活动要“勤”、考核要“严”、辅导要“细”、负担要“轻”、质量要“高”、的教学工作“十字”方针,强化教研意识,加强校本研究,突出教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着力抓好以提高教师素质为目的的教学研究工作。
1、以教学工作为中心。
牢固树立“教学是根,质量是魂”的意识。
学校一切工作的安排都要服务并服从于教学中心工作。
要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学校领导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工作上,通过听评课、召开座谈会、个别谈话、查阅学生作业等形式,全面了解教学情况,指导教学。
把握教学工作的方向,总结典型经验,抓出倾向性问题,对教学内容、方法的改革有观点、有措施、有效果。
2、以教师素质为基础。
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通过教师业务培学习,各类教学竞赛活动等途径千方百计更新教师观念,提高教师教学技能。
3、以教育教研为先导。
确立“教研兴校” 、“教研兴教”意识,切实抓好课题的研究工作,努力开创学校教育教研的新局面,以解决学校实际问题,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促进学校持续发展。
4、以教学过程管理为保证。
建立校长、教导主任把关的教学工作指挥系统,确保教学过程每一个环节的质量。
5、以教学评价为导向。
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学过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评价目标要体现发展性,评价标准反映差异性,评价内容体现全面性,评价方式体现全员性。
使不同层面,不同基础的教师都有发展,都有成就感。
建立旨在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机制。
继续坚持学习成绩评价和特长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法,用多把尺子衡量学生,让所有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让更多的学生能享受做好学生的感觉。
6、以执行课程计划为根本。
执行课程计划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对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根本保证。
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开齐上足、优质高效” 原则,严禁教师甲课乙用和擅自调课。
学校考评既包括语数外基础学科,也包括综合学科。
使全面发展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7、以毕业班管理为重点。
毕业年级的质量仍然是学校管理水平、办学水平的窗口,在很大程度上,广大家长和群众更看重的是学校的教学质量。
因此我们必须在打好整体战,抓好各年级的基础上,把毕业班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重点,千方百计实现质量目标。
8、以丰富多彩的学科活动为载体。
要建立“学科活动周”制度,紧密结合学科特点,围绕“开拓视野、培养能力”的目的,精心设计、周密组织开展学科序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