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自测题一、填空题1.广义的现代汉语是指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和方言,狭义的现代汉语是指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着作为语法规范。
2.在语言的谱系分类上,汉语属于汉藏语系,和我国境内的藏语、壮语、傣语、黎语、彝语、苗语、瑶语等、境外的泰语、缅甸语等为亲属语言。
3.现代汉语有七大方言,它们是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和闽方言。
4.语言一般有共同语和方言两种形式,语言规范化的对象是民族共同语。
具体地讲,现代汉语规范化就是以北京语音作为普通话的标准音,以北方方言通用的词汇作为普通话的规范词汇,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着作中的一般用例代表的规则作为普通话的语法规范来实现现代汉语规范化。
具体地讲,现代汉语规范就是确立普通话明确、一致的标准,并促进这种标准的全面推行。
5.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是贯彻、执行国家关于语言文字工作的政策和法令,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推动文字改革工作,使语言文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二、选择题(单项选择)1.语言是。
选DA.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B.一种符号系统C.思维的工具D.作为社会交际工具的符号系统2.从自然属性看,语言这个系统包含语音、词汇、语法三要素。
在这些要素中,是和决定一种语言的基本面貌。
选DA.语音、词汇B.语音语法C.词汇语法D.语法结构基本词汇3.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在方言的基础上产生的。
选CA.所有B.北京C.北方D.东北4.普通话是以为语法规范。
选CA.口语B.书面语C.现代典范的白话文着作D.北京话5.普通话是以为词汇规范。
选DA.人民日报用词B.人民日报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用词C.书面语词汇D.北方方言通用词汇E.北京话通用词汇三.判断题1.“普通话的语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是以北京人的发音为标准。
(×)2.汉语各方言间差异最大的是语音,其次是词汇。
(√)3.现代汉语规范主要涉及方言区的人,北京人不包括在内。
(×)4.官话就是“五四”前的普通话,几个官话区讲的话就是几种普通话。
(×)5.汉语语法的最大特点是缺乏形态变化,词类和句子成分不一一简单对应。
(√)四.简答题1.语法特点是相比较而存在的。
和印欧语比较,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是什么?和古汉语比较,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是什么?答:现代汉语和印欧语比较有以下特点:1)在语音方面,现代汉语有声调,元音占优势。
现代汉语每一个音节都有一个声调,声调不同,意义不同。
其次,现代汉语一个音节里不会出现两三个辅音联结在一起的“复辅音”,其韵母可以是由两三个元音音素联结在一起构成的“复元音”。
而印欧语大多数都是无声调语言,一个音节里可以包含复辅音。
2)在词汇方面,现代汉语里词的构成单位一般是单音节的实语素,由实语素和实语素构成的合成词特别多。
印欧语很多词是由词根加上前缀、后缀之类构成的。
现代汉语里前缀、后缀的虚语素和实语素构成合成词。
3)在语法方面,现代汉语缺乏形态变化,词类和句子成分不简单对应,句子和短语的构造基本一致,拥有丰富的量词和语气词。
和古汉语比较,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1)在语音方面,现代汉语里没有入声。
2)在词汇方面,现代汉语里双音节词占优势。
3)在语法方面,现代汉语里有一些类似形态变化的现象,而词类活用的现象有所减少。
2.普通话能不能说就是北京话?为什么?(提示: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考虑)答:普通话不能说就是北京话。
1)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不是指任何一个北京人对于某个字的发音都可以拿来作为普通话的读音。
不仅因为北京城很大,有些字土话的发音和官话的发音有较大的差异,有些字的声母部分女同志的发音与大多数人相去甚远(即所谓女国音)。
2)普通话定义中“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主要是规定了普通话词汇取词的基本范围——北方话。
广义的北方话包括西南官话和下江官话而不仅仅指北京话。
3)普通话的语法是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着作中的一般用例为规范。
语法规范要求其用例的取材范围是白话文着作,而且是“现代”的和“典范”的着作。
所谓“现代白话文着作”一般指“五四”运动以后的白话文着作。
象早期的白话文作品《水浒传》和《红楼梦》等虽然是典范的着作,但不是现代的作品,但典范作品具有“典范效应”——流传范围广、影响面大。
也正因为这个原因,语法规范要求作为语法用例的现代白话文着作“通常是指现代着名作家、政治家的重要着作,国家和政府的重要文件。
语法规范要求的用例必须为典范的现代白话文着作中的一般用例。
这是因为作家个人的作品其用语有时难免有些个人的或方言的特殊说法,这些特殊的说法是不能作为普通话的语法规范的。
鲁迅曾对自己的作品作过这样的评价“我的初期作品多少杂着一些古怪的字眼,但这不是金子,而是砂砾!我的白话好像小脚放大脚,所以这种白话是不纯洁的,不健康的!”在普通话语法规范中,我们首先要区分一般和特殊,同时还要正确对待一般和特殊,一方面不能用特殊去诋毁一般,另一方面更不能用存在特殊而去否定规范。
语法规范和词语规范一样,在具体做法上同样有取舍和吸收两方面的问题。
从取舍看,首先我们可根据所选用例在典范的现代白话文着作出现的频率而划分为一般和特殊的思路,选取一般的,剔除特殊的。
但是有的语法现象用一般和特殊的思路却不能解决。
比如“难免”和“除非”“差一点”等两种用法就是如此。
“除非大家同意,才能作出决定”,“除非大家不同意,不能做出决定”。
“难免不犯错误”、“难免要犯错误”“差一点摔倒”“差一点没摔倒”。
另外普通话的语法规范一般要排除方言语法、古代汉语语法和外语语法的影响,但是并不排除对这些语法的有条件的吸收。
比如双宾结构,普通话双宾结构中指人的宾语在前,指物的宾语在后,可粤方言的双宾语的语序却相反。
为了丰富语言的表现力,普通话就有条件地吸收了后者,让其出现在有关较为庄严的电、函中。
如888致电(函)888总理。
又如普通话的介宾短语作状语是直接和后面被它修饰的中心语组合,但古汉语的“为……而……”是加连词“而”连接状语和被它修饰的中心语,这种“为而”的格式在读音上铿锵有力,在表意上能强调目的状语,因而普通话的口语和书面语都接受了它。
再如外语中多个成分并列和一个成分搭配的格式,能使语言表达得简洁而严密,为了增强汉语的表现力,普通话就把它吸收了进来,因而普通话就有了下面的格式:“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我们的朋友和同志”。
3.现代汉语的语音规范包括哪些内容?答: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是有理论层次的。
A.首先,以北京音为标准音的“语音”,是指北京语音的声、韵、调系统——音系(北京话的22个声母、39个韵母和4个声调及它们相互配合构成的体系)。
B.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标准音”,其发音人是有所选择的。
标准音的发音一般为受过中等教育的北京人,以它们发的音为标准音。
C.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取音标准”,是讲求原则的。
其原则主要体现为舍“寡”取“众”、舍“俗”取“雅”、舍其个人的习惯,求其意义区别。
比如女国音主要是有些人区分尖团。
儿化在北京话里有两种作用:一区别意义,二个人习惯。
4.现代汉语的词汇规范包括哪些内容?答:普通话规范词汇的选择,首先是选取北方方言通用的词汇,剔除其个别方言偏用的词语。
比如北方话大多称小孩为“孩子”,四川等地则称为“娃儿”;大多数北方话表示赞同用“可以、好、行”,而河南等地则用“中”;大多数北方话说“借、买”,而大连等地则说“求”,等等。
普通话取其前者,而弃其后者。
普通话规范词汇的选择其次是舍弃土俗的,取其文雅的,比如下面的几组词语,就是北京话里雅俗不同的一组组同义词:老爷儿/太阳;撒鸭子/跑,普通话则都是舍弃每组斜线前面的而取其后面的。
第三,如果几组同义词语都是普通话的规范形式,那么就要确立同义词的使用标准——使用的语体和语境等。
如“诞辰”“夫人”就分别和“生日”“妻子”是同义词,但前者用于严肃的场合和庄重的语体,后者一般用于口语和比较随便的场合。
普通话为了进一步丰富自己的词汇,同步反映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事物,不断增强其表现力,还要从外来词、新造词中吸收自己所必需的词,从古代汉语言中吸收有生命力的词,从方言中吸收能增强表现普通话表现力的词。
特别是现在,外来词和新造词每年都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迅猛的势头增进。
国家语委及有关部门要尽可能早地指出不合汉语发展规律、造成汉语累赘的词语,确立外来词一义多译中的规范形式,剔除生造词;报刊、杂志、广播、电视,要最大限度地把词语使用控制在规范的范围内。
另一方面还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分期、分批地给一些有意义的词放行和推广,以促进普通话词汇健康迅速地发展。
社科院语言研究所编写的《现代汉语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应用研究所编写的《汉语新词语》就是其中两个代表。
词语从书面看就有语音、语形和语义三方面,因而普通话的词语规范还有正音和正字的问题。
如果单从词语的正音和正字方面看,语文出版社出版的《汉语拼音词汇》和《语言文字规范化手册》就是这方面的重要成果,是我们使用规范词语和进行汉字信息处理的重要依据。
5.你是怎么理解语文教师在语言文字规范化中的任务的?略普通话语音自测题一、填空题1.语音具有三种性质:社会性、物理性、生理性。
2.声母的发音部位是指发音时发音器官构成阻碍的部位。
3.尖音是指i、ü或以i、ü开头的韵母跟z、c、s声母拼合的音节。
4.舌尖中、浊、边音是 l 。
5.“多漂亮啊”中“啊”的实际读音是 nɡɑ。
二、判断题1.wǔ(伍)、chuī(吹)、xué(学)的韵腹都是u。
(×)ī(知)、qī(欺)、cì(次)、shí(实)的韵母都是齐齿呼韵母。
(×)3.“怒、娘、宁、暖”的声母都是鼻辅音。
(√)、u、ü都是高元音。
(√)5.“地道(dìdɑo)”的意思是“地面下的交通坑道”。
(×)三、选择题1.语音的四要素是指:(B)A.音节、音素、音位、音色B.音高、音强、音长、音色C.元音、辅音、重音、轻音D.音色、音强、音韵、音调2.普通话中“油”的读音是:(C)A.高平调B.降升调C.高升调D.高降调3.“皮袄”的实际拼法是:(B)A. bíǎo í’ǎo C. píǎo D. pí-ǎo4.《汉语拼音方案》规定,声调符号应标在:(C)A.韵头上B.元音上C.韵腹上D.韵母上5.“前、半低、不圆唇元音”是:(A)A.[ε]B.[e]C.[ ]D.[a]四.分析题1.2.分析下列各词语中“一”、“不”的声调变化情况:(1)一心一意(前“一”变为“ˋ”,后“一”变为“ˊ”)(2)一窍不通(“一”为“ˊ”,“不”变为“ˋ”)(3)不骄不躁(前“不”读为“ˋ”,后“不”变为“ˊ”)(4)好不好 (“不”读轻声)五.简答题1.什么是逻辑重音?试举例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