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简述七号信令系统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简述七号信令系统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简述七号信令系统的原理及应用
大连工业大学
通信102班07号
毛逸菲
2013年5月20日星期一
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七号信令系统的特点、应用范围等七号信令系统的概念,七号信令网的功能和组成等概念,简要分析了七号信令的应用。

关键词:七号信令、七号信令网、七号信令应用
一、No.7信令系统
信令是通信网的神经系统,是在通信网的各节点(交换机、用户终端、操作中心和数据库等)之间传送控制信息,以便在各设备之间建立和终止连接,达到传送通信信息的目的。

公共信道信令技术的基本特征是将话音信道与信令信道分离,在单独的数据链路上以信令消息单元的形式集中传送若干话路的信令信息。

No.7信令是局间公共信道信令,应用于数字通信网络,它不但适用于电话、数据、移动电话业务,而且适应于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中多种业务的要求。

No.7信令系统是一种国际性的标准化的通用公共信道信令系统,可用于传送电话网、综合业务数字网的局间信令,还可支持智能网业务和移动通信业务。

1.1 No.7信令系统的特点
a.使用公共信道传送信令,利用分组交换技术,确保信令可靠传输。

b.采用可变信令单元,信令传输速度快,呼叫建立时间短,能满足现在和将来传送呼叫控制、遥控、维护管理信令及处理机之间事务处理信息的要求。

c.信令容量大,且易随需要改变,可适应各种新业务的要求,可提供多种网络集中服务信令。

d.采用功能模块化,使用方便,易扩展。

e.应用范围广,适用于各种网络的互联。

1.2 No.7信令系统的应用
a.电话网的局间信令(国际和国内)。

b.电路交换数据网的局间信令(国际和国内)。

c.传送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的局间信令。

d.各种集中维护、管理中心的信息传递业务。

e.智能网业务。

f.传送移动通信网中与用户移动有关的各种控制信息。

1.3 中国No.7信令系统结构
七号信令系统由消息传递部分(MTP)和多个不同的用户部分(UP)组成,主要包括电话用户部分(TUP)、数据用户部分(DUP)和其他用户部分等。

图1所示为中国七号信令系统的基本结构框图。

图 1 中国七号信令系统基本结构
二、No.7信令系统的功能级结构
No.7信令系统可以视为局间计算机之间传送消息的数据通信系统,即一个专用的分组交换处理系统,与用于计算机之间通信的数据通信系统开放系统互联(OSI)参考模型有一定联系,图2表示的是No.7信令系统的四层功能级与OSI 参考模型对应关系的结构图。

No.7信令系统共有4级,主要分为消息传递部分(Message Transfer Part,MTP)和用户部分(User Part,UP)。

2.1 消息传递部分
消息传递部分(MTP)是No.7信令系统的基础部分,是一个传递系统,为信令传输提供一条双向数据通路,规定了一条信令数据链路的物理的、电气的和功能的特性和接入方法,为各种用户部分所公用。

主要功能是保证可靠地传递各种用户部分的消息信号单元,并允许不同用户部分的信令在同一信令链路上传递。

MTP的第一级完成OSI参考模型第一层物理层的功能,第二级完成OSI参考模型第二层数据链路层的功能,第三级和SCCP一起完成OSI参考模型第三层网络层的功能。

a.第一级信令数据链路:
用于传递信令的双向传输通路。

目前是利用PCM系统的一个时隙,速率为64kb/s。

信令传递是双向的,信令点是向对方发送信令的同时,也接收对方发送过来的信令。

b.第二级信令链路控制:
利用第一功能级实现两个直接相连的信令点之间信令消息的可靠传输。

相邻信令点之间的数据链路,由于长距离传输会造成一定的误码。

而七号信令消息编码不允许有任何差错。

第二功能级的作用就是在第一功能级有误码的情况下,保证消息编码的无差错传递。

c.第三级信令网功能:
保证信令网上信令消息的安全传递。

可将第三级概念分为消息处理和网络管
理两部分。

2.2 用户部分
用户部分(UP)是No.7信令系统的第四级,是一个功能实体,它利用MTP 的传递能力来传送信令消息,主要功能是控制呼叫的建立和释放,通过两用户部分之间信令消息的交换实现两同等级规约的接续控制,完成交换局中传送业务的通道建立与释放。

根据各种不同的业务类型,可以构成不同的UP,包括电话用户部分(TUP)、数据用户部分(DUP)、ISDN用户部分(ISUP)、信令连接控制部分(SCCP)、基站子系统应用部分(BASSAP)、事务处理能力应用部分(TCAP)、智能网应用部分(INAP)、操作维护应用部分(OMAP)、移动通信应用部分(MAP)、本地位置寄存器(HLR)和访问位置寄存器(VLR)等用户部分。

图 3 No.7信令功能级结构图
三、No.7信令网
3.1七号信令网的组成
七号信令网由信令点(SP)、信令转接点(STP)和连接上述的信令链路(Link)组成。

a.信令点
信令网中既发出又接收信令消息的信令网节点,称为信令点。

它是信令消息
的起源点和目的点。

在信令网中,下列节点可作为信令点:交换局、操作管理和维护中心、服务控制点、信令转接点。

在信令网中,常常把产生消息的信令点称为源信令点,源信令点是信令消息的始发点;把信令消息最终到达的信令点称为目的信令点;把信令链路直接连接的两个信令点称为相邻信令点;同理,将非直接连接的两个信令点称为非邻近信令点。

b.信令转接点
STP具有信令转接功能,它可以将信令消息从一个信令点转发到另一个信令点。

在信令网中,STP有两种,一种是专用信令转接点,它只具有信令消息的转接功能,也称为独立型STP;一种是综合型STP,它与交换局合并在一起,是具有信令点功能的转接点。

c.信令链路
连接两个信令点(或信令转接点) 的信令数据链路及其传送控制功能组成的传输工具称为信令链路。

每条运行的信令链路都分配有一条信令数据链路和位于此信令数据链路两端的两个信令终端。

3.2我国的No.7信令网
我国采用三级信令网结构(HSTP、LSTP、SP),如图4所示。

图 4 我国No.7号信令网结构和网络组织示意图
a.第一级HSTP采用两个平行的A、B平面网,A和B平面内部的各个HSTP 间分别为网状相连。

b.每个LSTP通过信令链路至少要分别连至A、B平面内成对的HSTP。

c.每个SP至少连至两个STP(LSTP、HSTP),若连至HSTP时,应分别固
定连至A、B平面内成对的HSTP。

d.每个信令链路组中至少应包括两条信令链路。

e.每种双倍分的信令链路应尽可能采用分开的物理链路。

f.两个信令点间话路群足够大时,可设置直达信令链路,采用直联方式工作。

g.由于卫星电路的时延长(2600±20)ms,信令链路应优先采用地面电路,必要时也可以选用卫星电路。

h.本地信令网相当于我国三级信令网的第二级LSTP和第三级SP。

四、No.7信令的应用
No.7信令技术可以应用在广泛的潜在领域,下表列出了一些SS7的应用。

表 1 No.7信令的应用
五、总结
No.7信令系统是一种国际性的标准化的通用公共信道信令系统,No.7信令网是一个重要的支撑网,是整个通信网的神经系统,在通信系统中扮演着很重要
的角色。

此次通过对七号信令系统及七号信令网的基本概念以及原理的学习,对七号信令系统有了基本的了解。

七号信令可以应用在很多方面,尤其是在智能网以及无线通信网中应用尤为广泛。

六、参考文献
[1] 张云麟,通信网的信令系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第1版
[2] 邮电部,中国国内电话网No.7信令方式技术规范,中国邮电部,1990年8月
[3] 杨晋儒吴立贞等,No.7信令系统技术手册,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年5月
[4] 杜海源,No.7信令系统,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1999 年3月
[5] CCITT蓝皮书,No.7信令系统技术规范(日内瓦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1989)
[6] 王立言,公共信道信号,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4年
[7] 曹彦飞,七号信令网在移动通信网中的应用,2009年
[8] 南明星赵东范等,七号信令系统第4级功能的实现,1997年
[9] 原荣,光纤通信网络,电子工业出版社,1999年
[10] 糜正琨陈帝生,七号公共信令系统,人民邮电出版社,1998年
[11] 钟继红王传利,NO.7信令系统及其在程控交换机中的应用,电信技术出版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