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2020年(春秋版)中考语文试卷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 (共8题;共25分)1. (2分)下列词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模式(mó)渊博(yuān)孜孜不倦(zī)B . 汲取(jī)压榨(zhà)持之以恒(héng)C . 机械(jiè)路径(jìnɡ)根深蒂固(dì)D . 探求(qiú)典型(xín)锲而不舍(qiè)2. (2分)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捷报隐敝捐献耳濡目染B . 怠慢婉约跨越各行其事C . 消废琐屑缅怀喜出望外D . 检索赋予涉猎承前启后3. (2分) (2019七上·湛江期末) 下面加下划线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 科学是一种强大的智慧力量,它致力于破除禁锢着我的神秘的桎梏。
B . 一个国家只有数学蓬勃的发展,才能炫耀它国力的强大。
数学的发展和至善和国家繁荣昌盛密切相关。
C . 对于地球环境污染的加剧,仍有些人不以为然,漠不关心。
D . 远处的柴禾垛上爬满了参差不齐的大南瓜,它们争先恐后的往上抢仿佛是在举行登山比赛。
4.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遵义的水资源虽然丰富,但珍惜、保护和利用好水资源还是眼下的当务之急。
B . 近年来,多地发生了利用短信诈骗银行卡持卡人,且欺诈手法多样。
C . 地球上的森林大约已有三分之一左右被采伐或毁掉,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之一。
D . 终身教育制度的确立,为那些对知识有着更高需求的人提供了机会。
5. (2分)(2018·绥化) 依次填入空缺处最恰当的一项是()春,是那样的娇,那样敏感,却又那样混沌无涯。
一声雷,__________;一阵杜鹃啼,__________,一阵风起,__________。
①就猛然间惊醒了一山桃花②便让每一棵柳吐出一团团洁白轻柔的飞絮③则无端地惹哭满天的云A . ①②③B . ③②①C . ③①②D . ①③②6. (4分)阅读各题内容,完成空白处的填写。
(1)保尔·柯察金是苏联作家________写的长篇小说《________》中的主人公,他的事迹鼓舞了我国千千万万的读者。
(2)根据诗句判断人物(均出自我国四大古典名著)。
①一头红焰发蓬松,两只眼睛亮似灯。
不黑不青蓝靛脸,如雷如鼓老龙声。
身披一领鹅黄氅,腰束双攒露白藤。
项下骷髅悬九个,手持宝杖甚峥嵘。
人物:________②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
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人物:________7. (3分)(2020·江州模拟) 某校九年级(1)班正在开展“少年正是读书时”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按照要求逐项完成以下任务。
(1)(观点论述)2020年春节前后,新冠病毒在我国肆虐,疫情期间,各县市中小学校为了不耽误学子们的学习,纷纷开启了“空中课堂”的线上学习,老师当起“网络主播”,学生在家“打卡”学习。
作为其中一份子的你,请你谈谈对“空中课堂”的看法。
要求说出观点、理由、结论,80字以内。
(2)(故事链接)下图与教材中大文学家宋濂刻苦求学的一则文言故事有关,请将该故事简要复述出来。
60字以内。
(3)根据上联,结合这次综合性学习内容,续写下联。
上联:发愤识遍天下字下联:8. (8分)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水击三千里,________。
(《北冥有鱼》)(2) ________,不必藏于己。
(《大道之行也》)(3) ________,回车叱牛牵向北。
(《卖炭翁》)(4)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5)诗歌中写诗人无可奈何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二、古诗文阅读 (共2题;共18分)9. (11分)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子奇治阿子奇年十六,齐君使治阿①。
既而君悔之,遣使追。
追者反曰:“子奇必能治阿,共载皆白首也。
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决之,必能治阿矣!”子奇至阿,铸库兵以作耕器,出仓廪②以赈③贫穷,阿县大治。
魏闻童子治邑,库无兵,仓无粟,乃起兵击之。
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战,遂败魏师。
【注】①阿:指阿县。
②廪:粮仓。
③赈:救济。
(1)解释下列句子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追者反曰________②库无兵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既而君悔之,遣使追。
(3)从全文看阿县大治是因为子奇采取了哪些得力的措施?用自己的话回答。
10. (7分)(2018·金山模拟)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小题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钱塘湖春行》是白居易任哪个地方的刺史时所作?()A . 杭州B . 苏州C . 徐州D . 扬州(2)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 “水面初平”表明湖水丰盈,勾勒出暮春之景。
B . “乱花写出暮春时节杂花稀少、稀疏的特点。
C . “没马蹄”表明杂草繁茂,把马蹄子都遮住了。
D . “行不足”是因为看不够,表明诗人流连忘返。
三、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4分)11. (17分)阅读下列文章,回答相关问题。
陶醉壶口尧山壁到壶口看瀑布去然而,清晨出发时还很高的兴致,现在却渐渐被这漫长的旅途磨损了,加上黄土高原的平淡无奇,车厢内寂静下来,歌声笑语也被断断续续的鼾声取代了。
忽然有人从梦中猛地醒过来,惊呼雨来了。
我们也确实听到隆隆的雷声。
可窗外明明是风轻云淡,没有变天啊。
司机笑着说,那就是壶口瀑布的响声。
真是先声夺人,车上立刻活跃起来,每个人都侧耳倾听。
那声音好像火车出站,航班起飞,放炮开山。
大家的心全被强烈地震撼着,内心的激动从眼神里迸射出来。
车一停,我们便迫不及待地跳下去,快步走下岩磴,跑过石滩,来到面对瀑布的巨岩边。
只见滚滚黄水从高高的崖头跌落下来,挟风带雨,雷霆万钧,溅起的水雾飘散在空中,蒸云弥漫,仿佛从水底冒出滚滚的浓烟。
水底悬流激荡,这雾,这云,这烟,全部是黄色,散发着泥土气息,使这瀑布增加了厚重感,更使那吼声如洪钟闷雷,震荡峡谷,气吞山河。
大家聚精会神,不知什么时候云破日出,这瀑布骤然亮起来,闪耀着金属般的光泽。
那升腾的水雾因为阳光的折射幻化出道道彩虹,有的从天际插入,似长鲸饮涧;有的横卧河上,彩桥飞架;有的飘忽游移,花团锦簇;有的续续断断,扑朔迷离。
我默立在瀑布面前,被这气势这风采惊得目瞪口呆,任飞溅的水花淋个痛快。
我拜倒在这大自然的杰作脚下,不寒而栗,觉得自己这么渺小,骄骄二气荡然无存。
我忽然领悟了李白“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境界,光未然、冼星海《黄河大合唱》的灵感,明白了为什么在民族危亡的时刻,东渡抗日的将士们要选在这里誓师出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我走到高处,观察壶口的构造。
黄河从秦晋峡谷来。
宽400多米,到这里骤然收缩,仅仅有四五十米,断崖落差40米,河槽真像一把巨壶,将每秒9000立方米的流量收入。
就像诗中所说:“源出昆仑衍大流,玉关九转一壶收。
”壶口以下的河槽很窄,不过一二十米,水急浪高,槽深流远,当地人称“十里龙槽”,相传是大禹治水的时候用龙身穿凿而成。
其实它是凭黄河自身的动力冲刷出来的。
龙槽中的河水汹涌澎湃,仿佛一条蜿蜒浮游的黄龙,摇头摆尾,呼啸而去,有一种“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恢弘气概。
以前,我曾经多次看到过黄河:在青海,它是美妙的一缕;在宁夏,它是平静的一湾;在郑州,它是浩荡的波涛;在山东,它是平稳的漫流;而在这壶口我看到了它性格的另一面,巨大的落差,雄壮的力量,磅礴的气势,看到了一条立体的黄河,一条完整的黄河,看到了它漫长的历史,看到了它丰富的内涵,得到了它的真传。
它的威力在我胸中鼓动,它的雄风在我血管内呼啸,它的精神在我眼睛里闪动。
从今天起,我才成为一个真正的黄河的子孙。
壶口,天下第一壶,盛满了西凤、杜康,盛满了汾酒、竹叶青,盛满了陕北的米酒。
当年灌醉了李白、王之涣,灌醉了光未然、冼星海,今天又灌醉了我,灌醉了我们大家。
啊!壶口,在你的怀抱里我陶醉了。
(1)文章标题是“陶醉壶口”,为什么第2自然段却要写游客兴致消减、鼾声断续?(2)第3自然段表现了壶口瀑布的什么特点?请用文中的一个词语回答。
(3)文章结尾一段中说:“壶口,在你的怀抱里我陶醉了。
”从全文看,“我”是被什么陶醉的?(4)请你谈一谈对末尾第2自然段的理解。
12. (17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一支金色的钢笔①这是我第五次在她的作业本上愤然留言:“请用钢笔写字!”②她没有一次照做,一如既往地用铅笔打发着我布置的作业。
我不明白,为何在她文静纯真的背后,深藏着那么让人不可捉摸的倔强。
③当我在她的作文本上再次写下那句老生常谈的话时,我决定对她进行点名批评。
于是,那个阳光明媚的午后,便有了这样的场景——我一面踱着步子解析优秀作文的词句,一面时不时地用余光安抚在角落默默流泪的她。
④她开始躲我,面色仓皇、神情狼狈,像春花躲着秋风一般,硬生生地要隔一个夏季。
我并未从她的躲藏中找到一种老师该有的威严。
相反,我内心有了一股悲戚的洪流。
⑤下午放学后的校园,多了几分静谧与冷清。
我独自在窗明几净的走廓上散步,猜想到底该如何化解她心中的惊恐与不安。
⑥透过窗帘间的缝隙,我能看到,她和她的同桌正在喃喃地说些什么。
那是一个皮肤黝黑的小男孩,家境十分拮据,经学校减免过的学费都得拖上几个月才能勉强缴清。
⑦我心怀期待地看着他们在空旷的教室里窃窃私语。
真怕他们的嬉笑里,有我的名字。
正当我准备推门而入时,一幅永生难忘的画面瞬间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⑧她满目感激地收起手中的钢笔,微笑着说了声谢谢。
他把书包摊开,接过那支破旧的钢笔,轻轻地将它搁到里面,那神色,如同手捧至宝一般。
临行前,他略带豪情地说了一句:“放心吧,这次你是用钢笔写的,老师不会再批评你了!”⑨夕阳的余晖透过愈渐宽大的窗帘缝隙,丝丝缕缕地照射在他们脸上。
在那一场充满童真的友谊里,我无法找到自己介入的借口,只得暗自逃离。
第二天,在宽大的办公桌上,我看到他俩紧紧挨在一起的作业本。
同样的本子,同样的笔色,同样的日期。
⑩市里举行长跑比赛的时候,他不顾一切地报了名。
接着,他毫无悬念成了代表学校参赛的选手。
⑪5000米的距离,对于台下这帮稚气未脱的孩子来说,的确是一场艰苦的耐力战。
他在人群中穿梭、奔跑,坚持不懈。
我和看台上的老师们一起,情不自禁地为他加油并鼓掌欢呼。
他如一支离弦的箭,在临近终点的时刻,依然冲劲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