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与环境
人口增 长模式
人口年龄结构 金字塔
少年儿童 老年人口 年龄结 人口比重 比重(65 构类型 (0~14 岁及
岁)% 以上)%
原始型 传统型
40以上 4以下
年
轻 型
人口出生 率高
人口寿命 短,死亡 率高
人口增 长模式
过 渡 型
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
年龄结构 类型
少年儿童人口 比重(0~14
岁)%
老年人口比重 (65岁及 以上)%
(1)1953年0~4岁婴幼儿比例明显高于5~9岁儿童比例,这是 由于新中国成立后,医疗保健状况得到改善,生活水平得到提 高。 1982年0~4岁婴幼儿比例明显低于5~9岁儿童比例,这是由于 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人口快速增 长的趋势得到有效控制。
2、(2011上海文综改编题) 未来五年将是我国人口老 龄化加速发展期,将呈现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加速发展的新特 征。读我国四次人口普查金字塔图,回答下列问题。 (2)从人口金字塔图中, 能反应出我国目前存在 哪些人口问题? 并说明你的判断理由。
30~40 4~7
成年型 人口出生 率降低
人口寿命 延长,死 亡率降低
30以下 7以上
现
代 型
老年型 人口出生 率低
人口寿命 长, 死亡率低
年轻型(增长型)
年轻型:下宽上窄,呈 真正的金字塔形,表明少 年儿童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大,预示着未来人口的发 展趋势是增长的。其人口 增长模式一般为“高— 低—高”模式,主要存在 于发展中国家,如尼日利 亚、朝鲜。
4、人口素质的变化 2005年我国人均受教育年限
人均 7.9
农村 6.9
城镇 9.4
我国高中、大学毕业生的比重
高中
大学
1990
8%
1.4%
2000
11%
3.6%
5、
读我国人口的分布回答: (1)我国人口 分布特点是 东部多,西部少;平原。多,山地少。 (2)人口密度超过500人的省有: 江苏、山东、河南。、台湾
请从材料中找出尽可能多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影响
因素:
材料1: 从20世纪60年代起,俄罗斯人口数量逐年减少。从
1993年至今,俄罗斯人口总数从1.49亿减少到1.43亿。 造成俄罗斯人口减少的因素很多,其根本原因是苏联解 体后国家经济状况严重恶化,居民生活水平大幅下降, 以及生育观念的变化,很多俄罗斯人不愿生孩子或选择 少生孩子。此外,心血管疾病、结核病、艾滋病等疾病 的蔓延以及酗酒、毒品泛滥导致居民死亡率,特别是青 壮年死亡率直线上升,免费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渐 废除更是加剧了这种形势。专家认为,如果俄罗斯不对 人口政策作出重大调整,该国人口将在本世纪中期减少 到1.2亿甚至9000万。
口
埃 6398 及万
2.50 % 0.65 % 1.85 %
约118万
日 12687 0.94 % 0.82 % 0.12 % 本万
约 15万
为何发达国家人口出生率低于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人口出生率低的原因主要有:①社会经济发达, 老年人的社会保障程度较高②文化教育水平高,女性受教 育的程度也高,很容易接受生育新观念③ ……
高–较高–较低 (传 统型)
高–低–高 (过渡型)
高-高-低
高–高–极低 (原始型)
高-低-高
低-低-低
低–低–低 (现代型)
生产力水平:由低到高
时间
(一)“高-高-低”模式
(1)释义: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人口自然增长率”
(2)两种类型: 原始人口增长模式
传统人口增长模式
基本特点 主要原因 基本特点 主要原因
(2)A、B两国中,近年来人口增长较快的是 A国,已进入人口
“低速增长阶段”模式的是 B 国,具有发展中国家人口年龄结
构特点的是
A国家。
(3)两国针对面临的人口问题而采取的人口政策是:
A国: 计划生育
B国: 鼓励生育,接纳海外移民
1、(杭州六校联考改编)读“甲、乙、丙、丁四地的近年人口统计 图”,回答(1)~(1)题。
人口年龄结构金字 塔图直观地表示了人口 的年龄、性别结构。人 口金字塔的每一层代表 一个年龄组的人口,上 部代表老年人,下部代 表少年儿童;左半部分 代表男性,右半部分代 表女性;水平方向的长 度表示男性和女性人口 的数量各在总人口中所 占的百分比。
29
2.由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的特征区分
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能生动、形象地反映 出人口增长模式,具体如下表所示:
2001年世界各国和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
发达国家人口增长差异:
1.负增长 意大利、匈牙利、俄罗斯、德国
2.零增长 希腊、葡萄牙、波兰、奥地利
3.接近于零增长 英国、比利时、芬兰
三.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及对策
国家 问题
原因
影响
对策及今 后变化趋 势
发展中国家
人口增长过快;青少年及儿童 比重过大
①经济落后,现代化水平低, 需要的劳动力多;②社会保险 和福利制度不完善;③政治独 立、经济发展、医疗进步
3.34 1.52 1.29
0.76 0.64 0.64
2.58 0.88 0.65
“高-低-高”型
“三低”型
转变原因: ①社会经济因素 ②制度因素 ③计划生育因素
2、人口数量在增加,但是增长趋势在下降
3、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中国老年人口所占的比重
1982 1990 2000 2005 2025
பைடு நூலகம்
4.9% 5.1% 6.7% 7.7% 20%
(二)“高-低-高”模式
(过渡模式)
(1)释义: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人口自然增长率”
(2)19世纪末20世纪 初,该增长模式在欧 洲基本结束。
(3)当今世界代 表性国家和地区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三)“低-低-低”模式
(现代模式)
(1)释义: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人口自然增长率”
目前主要集中 在发达国家
死亡人口数 死亡率= —总—人—口—数— ×100%
出生率=
出生人口数 ——————
×100%
总人口数
自然增长率=(出生人口-死亡人口)/总人数 =出生率-死亡率
读下表,先计算填空,然后讨论分析有关问题:
国 总人口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 自然增长的人口
家
%
%
率%
埃 6398万 2.50 0.65 及
请从材料中找出尽可能多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影响
因素:
材料2: 我国自1949年以来的人口转变过程波动起伏。
在建国初期,战争减少、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使死 亡率迅速降低,而此时并没有相应的控制人口增长 的政策,因此出生率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在19581961年,我国不仅遭受三年自然灾害的影响,还受 到国内经济政策和复杂的国际环境的影响,出现了 负增长;60年代以后,经济的恢复和人口增长惯性 的影响,出现了两次小的增长高峰;而80年代后期 开始,由于计划生育的实施,出生率较低,但庞大 的人口基数和增长的老年人口对环境和社会的压力 变得越来越大。
鼓励生育;接纳海外移民;人口 数量将比较稳定,但一些国家人 口还有逐渐减少的趋势
思考:A、B两国存在什么人口问题?
人口增长过快, 就业压力大
人口增长过慢,老 龄化现象严重。
A
(1)图中A所反映的人口问题是:____人___口__老__龄___化_____
(2)针对B国的人口问题,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
成年型(稳定型)
成年型:底部与中部的宽窄基本 相近,像一个清真寺的顶部塔形, 出生率、死亡率差不多,预示着未 来人口的发展趋势是稳定的。其人 口增长模式一般为“低—低—低” 模式,塔顶、塔底宽度基本一致或 者说塔形较直,在塔尖处才逐渐收 缩。说明除极老的年龄组外,各年 龄组人数差别不很大。如瑞士、西 班牙。
(1)自然增长率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B )
A.甲、乙、丙、丁
B.甲、丙、乙、丁
C.丁、丙、乙、甲
D.丁、乙、丙、甲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
A.甲地人口增长模式为原始型
B.乙地一定属于发展中国家
C.丙地人口严重老龄化
D.丁地城市化水平高,速度快
2、(2011上海文综改编题) 未来五年将是我国人口老 龄化加速发展期,将呈现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加速发展的新特 征。读我国四次人口普查金字塔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读1953年、1982 年人口金字塔图,说明 0~4岁与5~9岁两个年 龄人口比例之间的差异 并分析原因。
老年型(衰退型)
老年型:底部收缩,上部变宽 (上宽下窄)。这种类型表明 少年儿童比重缩小,老年人口 比重增大,是出生率长期下降 的结果。这种类型的人口问题 主要是育龄人群比重低,如果 生育水平不变,预示着未来人 口的发展趋势是负增长。其人 口增长模式一般为“低—低— 低”模式,一般主要存在于发 达国家,如德国、瑞典。
区别?
差别在于死亡率不同。原始社会,人们抵御自然灾害和疾病的 能力非常低,加上部落之间的战乱致使死亡率极高;农业社会时期, 由于生产力水平较原始社会已经有了很大提高,尽管死亡率水平波 动较大,但已经呈现一定幅度的下降,人口增长速度比原始社会明 显加快。
(3)运用:
原始型和传统型的人口出生率都在3.0%以上,但传统型的 死亡率相对较低,据此可以区分二者
考点一. 人口增长模式
一、 人口自然增长 请描述世界人口变化的特点(数量、速度)
→人口数量持续上升,增长速度越来越快
人口增长时间上的不均衡
1945年 1750年
历史阶段 人类社会初期
产业革命后 二战后
人口增长状况 缓慢增长 快速增长 “爆炸”性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