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2021年新高考地理备考策略:高三备考策略-科学复习 赢取高分

2020-2021年新高考地理备考策略:高三备考策略-科学复习 赢取高分


3S 技术
全球定位系统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数字地球的含义
自然地理部分
地球上 的大气
大气受热过程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 气候的影响 简易天气图 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地球上 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的水 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地表形 态塑造
自然地理部分
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整体性 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形成整体性 差异性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地理环 境与人 类活动
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全球气候及其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 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得文综者得天下”
------地位重要决定考生的学校和专业
“聪明并懒惰的可以当将军”
--------高三复习是高心智活动
一、对于高考的一些思考
思考:高考成败体现在何处?
体现在考试上!!!----“分”是能力的集中体现
影响考 试结果 的因素
学习 水平
具体 知识
答题 素质
竞技状态
概念、原理和规律 思路和方法
世界 地理
中国 地理
区域地理部分
海陆分布特点 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的关系
中国地理位置、疆域与行政区划 人口分布、人口增长,人口国策 少数民族分布特征 地形、地势的特征以及主要山脉和地形区 季风活动对降水的影响 外流区和内流区 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
地理环 境与区 域发展
城市与 环境
城市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人文地理部分
区域产 业活动
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 及其形成条件
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 发展特点
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知识的应用必须依靠强大的知识结构
第二,必须构建知识网络
好些学生的知识是散的,东一点西一点。这样的知 识构成,从心理学上,遇到问题时,是很难提取的,更 别说是应用了。好的知识网络,应该可以让你很好的提 取知识。当一个知识点没想起来时,可以从其他的知识 点找到这个知识点,可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这就是 知识网络的力量。这就是能力——能力迁移。
人文地理模块 共30个考点, 24个高频考点
区域地理模块 共20个考点, 15个高频考点
3S技术模块 共4个考点, 3个高频考点
地球、地图与地理信息技术
地球 运动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地方时、时区与区时计算 经纬网及其意义
地图 知识
地图三要素 等值线特点及应用 地形图与地形剖面图
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核心素养】
202】
2020-2021年新高考专题研究
【独门秘籍】
2020-2021年新高考满分指导
【原创领军】
2020-2021年新高考命题预测
科学复习 赢取高分
一、对于高考的一些思考 二、关于高考的一些新动向: 三、2016年全国(I)高考试题分析 四、我的复习策略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 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旅游 地理
人文地理部分
旅游资源的内涵及多样性 中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极其价值 旅游景观的观赏方法 著名旅游景区的景观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旅游区的景点、交通和服务设施规划设计 旅游点的确定及旅游线路的合理选择 旅游业发展对社会、经济、文化的作用 旅游与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审题 解题 求解(思路和方法)
审视答案 表达
高分之“道”是什么?
高分之“术”是什么?
基础决定能力; 过程决定结果;
心态决定状态; 态度决定高度;
细节决定成败; 落实决定一切。
-------老师寄语
知识的应用必须依靠强大的知识结构
第一,必须归纳总结 好些学生做一个题目是一个题目,结果做题无数,
陷入茫茫题海,但从来不归纳总结。没有归纳总结, 就不知道哪些题目可以归为一类,哪些题目是有共同 的规律的,哪些题目虽然类似但有区别,哪些题目有 共同的思路、通用的结论。
知识的应用必须依靠强大的知识结构
第三,必须有思想方法
在认知结构中,不能只有知识,还得有思想方法。 在许多问题中,应该体现思想方法,不能只有知识而 没有思想方法。掌握了方法,就可以解决一大类类似 的问题。但方法的习得,似乎是个难题,是非常值得 思考的。
高考的三个命题
命题特点
考什么?
高考
命题原则 复习对策
可持续 发展
区域地理部分
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 环境的影响
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发生原因、 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 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 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协调人地关系 的主要途径
自然地理部分
自然灾 害与防

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 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
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地貌灾害的 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 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的 形成原因
中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应对主要自然灾害的方法或应急措施
人文地理部分
人口与 环境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及地区分布 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怎么考?
怎么办?
地理高考五大板块
地球的宇宙环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地球与地图 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结构、地图三要素、
等值线、地形剖面图等
天气与气候、地球上的水与洋流、地质与地
2.自然地理 貌、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自然灾害
与防治等
3.人文地理
人口、城市、农业、工业、交通、旅游地理、 可持续发展等
2015——2016年全国(1)试题统计对比
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4.区域地理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区域资源开发与利用、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联系与协调发展等
5.地理信息技术 “3S”技术与数字地球等
高考考什么?
1、基本知识方面 (94各考点,66个高频考点)
地球地图模块 共11个考点, 5个高频考点
考试说明 考点盘点
自然地理模块 共29个考点, 19个高频考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