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纺织面料设计师

纺织面料设计师

一、名词解释:1、组织点(浮点):经纱和纬纱由于相互沉浮而重叠之处称为组织点。

3.组织点飞数:同一系统相邻两纱线上相应组织点间相距的组织点数,称为这两个组织点间的飞数。

4.创新设计:运用订报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等设计出具有独特风格和性能的产品,这样的设计称为创新设计。

6.配色模纹:按一定顺序排列的色纱与织物组织相配合,可以在织物表面呈现出某种色彩的花纹。

这样的花纹称为配色模纹。

7.织物几何结构:在织物内,经纱和纬纱相互交错与配置的空间关系,称为织物的几何结构。

8.变化组织:变化组织是以原组织为基础,加以变化而得到各种不同组织。

变化的方法主要是改变组织的组织点浮长、飞数、斜纹线的方向而得。

变化组织可分为平纹变化组织、斜纹变化组织、缎纹变化组织三类。

10.色织物:是采用染色纱线,结合组织结构,配色的变化及后整理工艺处理等织制而成的织物(用色纺纱,染色纱或花或线直接组成的织物)。

11.经纬纱织缩率:织物中原纱长度或宽度与坯布长度或宽度的差值占织物中原纱长度或宽度的百分率,称为经纬纱织缩率。

16.织物紧度:织物中纱线的投影面积对织物面积的比值称为紧度。

包括经向紧度、纬向紧度和总紧度。

17.整纬拉斜:纱线捻度、捻向和织物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使织物内部产生纬纱歪斜应力,亦称潜在的纬斜应力。

这种歪斜应力存在于各种织物之中,但大部分品种因其潜在应力较小,表现不明显。

而牛仔布大多是粗特粗厚的斜纹组织,其纬纱歪斜应力相当大,因此织物的外形尺寸不稳定,采用一种机械装置,积极地消除这种潜在的纬斜应力,使织物提前获得稳定的外形状态,这种整理过程称为整纬拉斜。

21.织物重量:通常以每平方米织物所具有的克数来表示。

22.流行色:一定的时期,在一定的区域内,某些色彩被社会上的许多人所喜爱,被大家所乐意采用并成为一种时尚,而在社会上流行起来,这些色彩就称为流行色。

23.仿样设计:是根据用户要求,按照样品进行再设计,可以是按照样品复制出完全相同的织物,也可以是仿照样品的某些特征进行设计,这样的设计称为仿样设计。

24.异形纤维:是指纤维的径向截面状态不同于圆形的纤维就是异形纤维。

25.智能纺织品:是指当织物所处的环境变化时,其形状、温度、颜色或某些性能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或者说它能因受到某种刺激而改变其性能的织物。

二、填空;10.耐热性和热稳定性均良好的化学纤维是芳纶,耐光性最好的化学纤维是腈纶,耐磨性最好的化学纤维是锦纶,弹性最大的化学纤维是氨纶。

13.府绸的突出特点是织物外观细密,经纬纱排列整齐,纱线条干均匀,布面光洁匀整,布面菱形颗粒清晰风貌丰满,手感柔软挺滑,具有丝绸感。

15. 14×2)14)14特表示表示用14×2tex棉双股线作芯线,14tex棉单纱为饰纱和加固纱的花式线。

21、在织机上,综框的排列顺序是由_____织口___向 ___织轴__方向排列。

22、顺穿法适用于____经密不大,经纱循环数__也不大的织物。

25、灯芯绒织物的毛绒高度与______绒纬浮长所越过的经纱数成正比,与经纱密度成反比。

28、绞经在起绞前后始终位于纬纱之上,称为__上口纱罗__。

绞经在起绞前后始终位于纬纱之下,称为_____下口纱罗__。

29. 凡具有飞数等于常数、完全组织中,每根纱线上只有一个单个组织点、完全组织内每根纱线的交错次数等于2条件的织物组织都是原组织23.凸条及凹凸织物,反面紧密细致具有明显的纵、横条纹或凹凸花纹,正面有横向或纵向浮长线衬托。

(×)28、重经组织时,在一个组织循环内,里经经组织点必须配置在表经经浮长中央位置。

即在同一重组中,里经的经组织点处,表经必须是经组织点,表经的纬组织点处,里经必须是纬组织点。

(∨)四、简答:3.织物在试织后需要收集哪些技术信息资料以便于修改?答:织物在试织后,及时检查各项技术规格(例经纬密度、幅宽、缩率等)、花纹图案、风格、色泽等是否符合要求。

对与不合要求的项目,分析原因,以便改进,为批量生产做好技术资料储备。

例:经过试织后的品种,检查经纬密度、幅宽等,若达不到设计要求,要重新选择、调整钢筘号数及有关工艺参数等,制定有关工艺修改单,然后进行大批量投产。

4.简述当今纺织新产品发展方向?答:当今纺织新产品除了织物的舒适化、美观化、高档化有更大的发展外,织物的功能性、环保性也成为发展的主流。

(1)新纤维的出现,为纺织品开发创造了条件。

例如:超细纤维、弹性纤维、大豆纤维、竹纤维、牛奶纤维、玉米纤维等的出现,改善了纤维品质,也有利于环保。

(2)纱线和组织结构上,纱支、密度呈现多样化。

例如混色纱、花式纱、竹节纱、雪尼尔纱等的应用,扩大了新产品开发的途径。

(3)各种印染后整理,使织物产生了质的变化。

例如织物的涂层整理,使织物防水、透气、防油污。

形态记忆整理,使织物防皱防缩。

织物中空整理,使织物更舒适,保暖性能更强。

抗静电、抗紫外线、保健抗菌等各种功能整理,为纺织品赋予了强大生命力。

另外,用于产业领域的三向织物、三维织物等,也有了迅速发展。

5.简述纵条纹设计要点。

答:各条纹交界处的相邻两根经纱上组织点的配置最好是经纬点相反,以使界线分明。

如果不能配成经纬浮点相反,那么为使条纹分界清晰,可在两条纹交界处嵌入一根另一组织或另一颜色的纱线。

使条纹界线清晰,每个纵条纹的经纱数应为每筘齿穿入数的整倍数。

各条纹组织的经纬纱交错次数不宜相差过大。

否则,织造困难布面不平。

6.鉴别织物中原料的方法通常有哪四种?答:⑴手感目测法:是用人的感官根据纤维的外观形态、色泽、手感及拉伸特性等来鉴别纤维的方法;⑵燃烧法:是一种常用的简易鉴别法。

它是利用各种纤维在燃烧时的火焰情况、燃烧气味及灰烬状态等方面的不同特征来鉴别的;⑶显微镜观察法:是用显微镜观察各种纤维的纵向截面和横向截面形态来鉴别各种纤维的。

⑷化学溶解法:是根据各种纤维在不同化学溶液中具有不同的溶解性能的原理来鉴别纤维的。

7.设计吸湿排汗织物可采用哪些方法?为了加强吸水扩散能力,以超细纤维技术为基础,辅以特殊的长丝处理技术,达到增强织物毛细管作用的效果。

这种织物可采用三层结构,第一层结构为汗水输送层,第二层结构为防倒流层,第三层结构为汗水散发层。

汗水由输送层传送到散发层,散发层由棉纤维构成,使水滴面积扩大十倍,使汗水迅速散发。

8.色织物工艺设计中,如何进行劈花工艺设计?⑴色织物工艺设计中,要确定经纱配色循环的起迄点位置,这就是劈花。

对花型完整性要求较高的品种,应尽可能使全幅花数为整数;⑵格型、花型较大的产品,如格府绸等,应选择色泽较浅,宽度较宽的条形处劈花,尽可能使两边的花型和配色对称,使织物美观,并便于拼幅与拼花;⑶劈花应选择组织较紧密的条纹处作为起迄位置;⑷劈花时,应注意全幅各花组织对穿筘的要求。

劈花应以整筘齿作为单元。

9.试分析影响织缩率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有效地确定织缩率的大小?⑴纤维原料:不同原料的纱线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性能不同,对织造缩率的影响也不同。

一般来说,易于屈曲的纱线其织缩率较大。

⑵经纬纱细度:一般来说,粗特纱织物的缩率大。

同一织物中,经纬纱细度不同时,细特纱易于屈曲,织缩大。

⑶经纬纱密度:一般来说,密度大的织物,其缩率大于密度小的织物。

同一织物中,密度大的方向的纱线,屈曲波高大、缩率大;反之,则缩率小。

⑷织物组织:平均浮长小的织物,纱线的屈曲次数多,织缩就大。

⑸纱线结构:纱线捻度的大小,上浆率的高低等因素都会影响纱线的刚度,刚度大的纱线不易屈曲,织缩就小;⑹织造工艺参数:上机张力、开口迟早、后梁高低、纬纱张力等织造工艺参数都会影响经纬纱的张力,从而影响它们的缩率。

10.真丝双绉产品有何风格特征?谈谈其设计要点。

其风格特征:织物表面有细密绉纹,光泽柔和,绸面美观,手感良好,质地蓬松、柔软、弹性良好,保形性好,穿着舒适而凉爽。

设计时经丝为无捻或弱捻,纬丝为强捻,左右捻两两交替织入,经精练后,使绸面产生隐约细微均匀的皱纹。

11.常见纺织品市场麻织物有哪些种类?各有何风格特征?有苎麻夏布、细布与亚麻细布。

风格特征:夏布质地轻薄而坚牢,硬挺而凉爽,富有弹性。

苎麻细布与亚麻细布布身硬挺,透气凉爽。

色泽洁白、平滑而富有光泽,布面上散布的竹节条纹被视为麻类织物的特有风格。

12.穿综的基本原则?答:(1)浮沉规律相同的经纱可穿入同一列综丝,浮沉规律不相同的经纱必须穿入不同一列综丝。

(2)尽可能减少综框片数,同时应考虑每列综丝密度不宜过大(3)提综次数多的经纱一般穿入前综(4)穿综规律应简单,便于记忆,不易出错。

13.每筘穿入数应考虑哪些因素?答:每筘齿穿入纱数视织物的外观要求、经纱密度、织物组织、纱线特数与工艺条件等而定。

每筘齿的穿纱数少,则经纱排列均匀,但筘号大,筘齿的穿纱数少,则经纱排列不均匀,但筘号大,筘齿密,经纱与筘片之间的摩擦增加,断头增多。

每筘穿入数多,则筘号小,摩擦少。

但经涨排列不均匀,容易产生筘路。

14.试述透孔组织在织物表面形成孔的原理。

透孔组织的一个完全组织划分为田字形的四个相等区域,处在每一区域边缘的经纱与纬纱呈平纹组织点,因而区与区相邻的两根经纱或纬纱之间有相互隔开的趋势。

而处于每个区域中间的经纱与纬纱呈重平组织点,有将其长浮线覆盖下的纱线集拢的趋势。

在这两种趋势的作用下,每一区域内的纱线分别集拢成束,而束与束之间形成间隙。

纵横间隙相交之处就形成孔眼。

15.常用的穿综方法及适用的组织是什么?顺穿法:用于完全组织中每根经纱运动规律不同且R j不大、经密不大的织物。

飞穿法:适用于组织简单而经密较大的织物。

照图穿法:用于组织循环较复杂,完全组织中经纱根数较多,而又有一些运动规律相同的经纱的组织。

间断穿法:适用于几种组织并列配置的情况。

分区穿法。

适用于几种组织间隔排列的情况。

16.简述纺织品的研发过程。

答:纺织品的研发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1)方法研究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根据设计要求和设计目标确定产品的形成方法、实现设计要求和目标的方式和进行原理性实践。

(2)工业化研究开发阶段――这一阶段的任务是把上一阶段研究形成的方法原理,用工业化的手段加以实现,工业化的可行性取决于实现方法原理的低成本、高产出、高质量的生产水平。

(3)商品化开发阶段――在工业化可行的基础上,产品应该怎样面对不同的市场需求,包括不断变化的需求,这是商品化开发阶段的工作主题,也是一个对产品生存时间影响至为重要的阶段。

纺织面料设计师理论复习题2一、概念(5×3分=15分)3、配色模纹:按一定顺序排列的色纱与织物组织相配合,可以在织物表面呈现出某种色彩的花纹。

这样的花纹称为配色模纹。

4、变化组织:变化组织是以原组织为基础,加以变化而得到各种不同组织。

变化的方法主要是改变组织的组织点浮长、飞数、斜纹线的方向而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