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重点专业建设方案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重点专业建设方案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重点专业建设方案环境艺术设计特色建设规划方案一、建设背景与依据(一)建设的紧迫性目前全国建筑装饰行业产值不断增长,对相关从业人员的需求日益紧迫。

期间,全国所需要的各类环艺“蓝领”人才至少达70万人以上,本专业也是学院在“十三五”期间重点打造专业。

(二)专业现有基础在基地办学过程中,紧扣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需求的脉搏,为社会培养出了数十名国家和省市级艺术设计师、设计师以及一大批高素质高技能设计师,在探索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方面取得了优秀成绩,赢得了较高的社会知名度、认可度和美誉度;在行业内有较大的影响力。

(三)建设的优势条件1.初步拥有一支综合实力较强的教师队伍本专业现有专职教授1人,副教授1人,讲师4人,助讲4人,教辅人员3人;外聘兼职教授4人,副教授2人。

专职和兼职教师中有6人具有比较丰富的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经验,由专职教师编著的教材有2本。

2.初步形成了科学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艺术设计专业密切关注当代科技发展动态与最新实用技术人才的培养,以实践教学和技术应用为导向,初步形成了具有鲜明高职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实训课程模块构建、实训项目设置、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等方面取得了宝贵的经验,现正将该体系逐步完善并使趋于成熟。

在建设模块化教学体系的同时,也充分考虑基础、专业、综合这3方面技能对支撑课程的要求、学时比例的分配和前后顺序的关系,形成了从低层次技能逐步向高层次技能提升的模块化、组合型、进阶式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体系结构设计,充分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指导思想,做到了以职业素质为核心进行全面素质教育培养,并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3.初步拥有一定基础的实践教学条件和实训基地现有模型实训室、材料样品展示室,营造真实的工作场景,让学生在实训基地中得到有关的训练,也为企业提供具有良好教育环境的培训场所,提高校企合作水平与产学研结合层次。

二、专业建设特色和总体目标(一)专业建设特色1.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突出“职业融入学业,学业凸现职业”的办学理念,加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注重校内生产性实训与校外顶岗实习的有机衔接与融通。

2.突出专业能力的塑造,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虚拟工地、虚拟工艺、虚拟公司,为实训操作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提供有效途径。

3.重视学生的职业态度的教育,按照社会和企业需要开展公司员工和社会职业技能培训;重视教师设计开发能力的培养,与企业合作开展实际项目的设计与施工,主动为企业和社会服务;积极开展地区之间、国际之间对口交流,主动为区域内中等职业院校培训师资;使企业和社会参与学校专业的改革与发展,在校企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4.加强“双师”结构和“双师”素质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在逐步形成有行业企业一线设计人员兼职讲授实践技能课程机制的同时,更加重视提高专任教师的综合职业素质和实践教学能力。

(二)总体目标紧紧围绕产业发展的需要,在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教学方法等方面实现全面改革;创建工作室化形式;打造一支优秀的、示范作用突出的“教师+高技能”构成的教师队伍;构建具有职教和行业特色的、以工学紧密结合、校企紧密结合为特色的艺术设计职业教育。

(三)主要建设任务通过创建“培养创新本领实现创业回报”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围绕艺术设计类职业人才的核心能力,将职业技能化为课程内容,将岗位需求化为教学目标,将职业融入学业,培养有设计实操能力的专业人才。

三、建设内容(一)课程(1)紧密结合工作室化教学、项目包引领,以岗位职业技能和职业流程为依据,按照理论课与实践课3: 7的比例标准组织教学内容。

整个专业教学计划的课程分类为:造型能力、技术基础、职业能力、专业理论、公共课程、综合能力和其它,其中造型能力主要在第一学期完成,技术基础在第二学期完成,专业理论贯穿在一、二学期,职业能力在三、四、学期学习,占全部学业的66%M上,加上校内外的实训和实习、职业能力培养占整个课程的2/3,企业实习总和占半年以上时间。

课程设置和标准充分体现了“职业”特点。

(2)院级精品课的建设本专业在十三五期间做到每名教师有精品课并不少于两门院级精品课,每名教师有自己的编写的校本教材。

(3)精品课与校本教材建设工程根据岗位核心能力需求设置主干课程体系,以主干课程带动相关课程的改革和建设,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将职业素质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计划建设精品课程1门一一AutoCAD,并组织相关配套教材的建设工作,建设核心课程2门一一AutoCAD、手绘效果图技法。

(4)以主干核心课程带动一般课程的建设①主干课程突出职业技能一一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以技术应用为导向,构建了与理论教学体系既相对独立,又相辅相成的实践教学体系。

技能的培养、训练贯穿在三年的学习中,实践教学占教学活动总学时大约60%目标是70%。

②将双证书教学机制贯穿于教学中,增加企业优秀人才与学校各方面的互动。

根据产学研一体化培养人才的要求,围绕“双证书”和企业需求,在教学中将专业职业证书的内容贯彻始终,联合省艺术设计协会强化实训环节,请企业行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加大对课程体系尤其是实践性课程改革的力度,转变盲目传授知识、盲目积累知识的传统做法。

聘请行业专家与专业教师共同授课。

(二)师资队伍建设环境艺术设计教研室现有专任教师10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1人,讲师8人。

6人是双师型教师。

1•建设内容在现有师资基础上,加大建设和提升力度:(1)实施“教师+大师或技师或巧匠”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工程,使“双师型”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0%以上。

(2)环境工程系在学院十三五期间,在校生人数达到1500人以上,本专业教师队伍达到150人以上。

其中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比例达到1比1,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所占比例为80%以上。

其中副教授达到30%以上。

(3)实施专业带头人建设工程,配备1名“教授+高技能”型专业带头人,采取国内进修或出国进修的方式培养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

(4)聘请行业企业的专家或企业家承担一定教学任务或定期进行专业讲座。

一方面使本专业的专业教学更贴近企业需求,强化实践环节的教学,另一方面通过与他们的交流与学习,带动本专业教师的生产实践能力的提高。

(5)有计划地引进一批有施工实践经验背景的专业人才,充实教师队伍。

(6)实施青年教师专业技能培养工程,建立青年教师每年到企业顶岗挂职锻炼的长效机制。

2•建设内容与进度安排3•建设经费安排艺术设计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经费安排表单位:万元4、实践教学条件建设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本专业实践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健全、目前创建实训基地,与设计机构合作,模仿国内顶尖职业院校教学模式,讲企业引入校内,与设计机构深度合作。

2)、校外实习基地本专业依托往届毕业生和社会资源建有校外实训基地60个,其中有黑龙江国光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今朝装饰有限公司哈尔滨分公司、华润装饰有限公司哈尔滨分公司、哈尔滨金天元装饰有限公司、哈尔滨弘郡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哈尔滨潮界装饰设计有限公司、哈尔滨瑞阳装饰公司、佳木斯大田艺术设计事务所等。

学生利用寒暑假进行实践实训活动,以及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

5、建立创新创业机制,鼓励老师和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基地提供场地,设备自理,收入所得除资助教科研外归个人所得。

&教学资源建设与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办学,资源共享,将最新的教学模式一一云课堂引入课堂。

7、校企合作实现订单式人才输出与省内最大装饰公司国光集团、北京今朝装饰公司深度合作,实现人才打包式输出,邀请该企业设计专业定期或不定期到学院讲学。

8、专业指导委员会聘请哈工大环艺专业专家教授作为学院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定期到学院讲座,并给予专业指导。

9、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实现带薪实习高新就业与企业深度合作,实现订单培养的基础上,结合学院特点,让学生实现带薪实习高新就业明确学科带头人,优化教学大纲1011、充分发挥系负责人以及系秘职能,在教科研上有所斩获。

12、教材建设,全体专业课教师参编教材。

13、发挥省会城市的资源作用,实现作业即作品,将省级作品作为最低目标,并争取在全国奖项中有所斩获。

(三)实训条件1•建设内容构建技术先进、设备精良、制度健全、管理规范,完全满足特色教学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社会培训和技术开发,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一体,聚集资源、示范全国、服务社会的开放型实习实训体系。

(1)建设模型技术实训室,达到模型设计和制作的要求,打造出一流的实训平台。

其他实训室与室内装饰设计专业共享。

(2)本专业依托往届毕业生和社会资源建有校外实训基地60个,其中有黑龙江国光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金朝装饰有限公司哈尔滨分公司、华润装饰有限公司哈尔滨分公司、哈尔滨金天元装饰有限公司、哈尔滨弘郡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哈尔滨潮界装饰设计有限公司、哈尔滨瑞阳装饰公司等。

学生利用寒暑假进行实践实训活动,以及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

(3)建设2个教师设计工作室、模型制作工作室、设施艺术设计工作室、艺术设计工作室,校内虚拟工厂(车间、工艺、实验) 2个。

以仿真教学和项目导入制教学为主要教学内容。

2•建设内容与进度安排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训条件建设内容与进度安排表3•建设经费安排艺术设计专业实训条件建设经费安排表单位:万元(四)社会服务1.建设内容(1)教材的社会化形式。

所建设的教材以社会为基点,结合社会力量(企业、公司等),联手组建与社会需求同步的课程及教材。

(2)以艺术设计专业的优秀师资为主力,按社会实际需求培养交流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

(3 )建立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立共享型的专业教学资源包。

包含:专业教学目标与标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验实训、教学指导、学习评价、素材库、试题库、案例库、常见问题解答、资源目录索弓丨等。

建成后的“共享型教学资源管理服务系统”,不但能够对提高学院的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起到重要保障,而且也可以对全国其它的高职院校提供共享资源并起到示范和辐射作用。

(4)建立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师资信息库,开放师资资源,向社会和兄弟院校提供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师资资源,广泛开展学术交流。

(5)专业专家指导委员会建设,拟构建以学院教师、高校专业专家、行业协会专家、企业代表、学生家长代表和学生等为专家指导委员。

负责2•建设内容与进度安排3•建设经费安排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社会服务建设经费安排表单位:万元(五)监控评价1•建设内容严格质量标准和工作规范,健全质量评价、考核、激励机制,建立社会、用人单位、学生、家长、学校五位一体、持续改进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对学生职业道德、技术知识、操作技能和职业素质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监控,实现毕业生就业的四高:对口率高、起薪高、用人单位评价咼、社会认可度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