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能和动能定理说课ppt》

《动能和动能定理说课ppt》


10 kg,起 例1 一架喷气式飞机质量M=5.0× 飞过程中从静止开始滑跑.当位移达到 L=5.3×10 m 时,速度达到起飞速度v=60m/s , 在此过程中飞机受到的平均阻力是飞机重量 的0.02倍.求飞机受到的牵引力.
3
2
2018年5月15日星期二
当堂训练
例1: 如图所示,光滑1/4圆弧半径为0.8m,有一 质量为1.0kg的物体自A点从静止开始下滑到B 点,然后沿水平面前进4m,到达C点停止.
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在这里再次采用这种方法,使学生更加熟悉。课本在讲
述动能和动能定理时,没有把二者分开讲述,而是以功能关系为线索,同时引人 了动能的定义式和动能定理.这样叙述,思路简明,能充分体现功能关系这一线
索.考虑到初中已经讲过动能的概念,这样叙述,学生接受起来不会有什么困难,
而且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教学过程 Nhomakorabea 2 2 v2 v1 2al W合 Fl
W合 1 1 2 2 mv2 mv1 2 2
F ma
教学过程
• 二、动能和动能定理的讲解 2.由上面的功能关系得出动能的表达式
Ek 1 mv 2 2
3.总结得出动能定理的表达式 1 1 2 2 W合 Ek 2 Ek1 mv2 mv1 2 2 4.分析动能定理的适用条件
2.回忆前面学过的功能关系,启发学生动能应该 从力对物体做的功入手分析
教学过程
二、动能和动能定理的讲解
1.创设物理情景
设物体的质量为m,在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恒定外力F的作用下发生一段位移l, 速度由v1增加到v2,如图所示。
教师引导学生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方程求解合力做功,推导出合 力做功和物体动能的关系
求:
(1)在物体沿水平运动中摩擦力做的功. (2)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018年5月15日星期二
一、动能 1、定义:EK=1/2mv2 单位:焦耳(J) 2、说明:标量,是状态量 二、动能定理 1、内容:合外力做的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1 1 2 2 mv1 表达式W合 mv2 2 2 2、说明: ⑴、W合——总功 ⑵、适用条件:恒力、变力、直线、曲线运动 3、解题步骤:1)恰当选取研究对象,确定研究过程。 (2)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画出受力图,明确各力是否做功,做正 功还是做负功。 (3)确定初、末状态的动能。 (4)应用动能定理、解方程求解。
2018年5月9日星期三
教材分析
《动能和动能定理》是高中物理必修2第七章《机械能守恒
定律》第七节的内容,动能定理实际上是一个质点的功能关
系,它贯穿于这一章,是这一章的重点。动能定理常用于解
决运动学问题,学习好动能定理非常重要,并为后一节的机
械能守恒定律的掌握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 学生在前面分别学习过做功和动能的概念, 已经具有一定的理论推导能力, 思维活跃,乐于探究。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知道实验探究和理论推导
总结
【作业】 书面完成课本74页“问题与练习”中3、4、5题。
板书设计:
§5.7 动能和动能定理 一、动能
1.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2.表达式: 3.单位:焦耳(J)
二、动能定理
1.内容:物体所受合外力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 的变化量 2.公式: 3.适用条件: ①只适用于惯性系 ②既适用于恒力做功,也适用于变力做功 ③既适用于直线运动,也适用于曲线运动
知 识 与 技 能
教学目标
知道动能的表达式、 单位及符号
理解动能定理及其物理意 义,能进行相关分析与计 算
理解做功的过程是能量转 化的过程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1.动能的概念. 2.动能定理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对动能定理的理解. 教学方法 推理归纳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引导学生对上节实验进行回忆(物体的动能与 质量和速度有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