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规化验单解读全解

常规化验单解读全解


谷草转氨酶高说明存在肝细胞损伤,一般见于各 种乙肝,肝硬化,脂肪肝,酒精肝等肝胆疾病, 应做进一步检查,如测乙肝两对半等,以确定谷 草转氨酶高的原因,并对症治疗。乙肝患者谷草 转氨酶高时说明肝功能受损,谷草转氨酶高是乙 肝患者需进行治疗的标志。谷草转氨酶主要分布 在肝脏肝细胞内,当肝细胞受损时,转氨酶会释 放入血,所以抽血检测转氨酶会偏高。谷草转氨 酶升高的程度与肝细胞受损的程度相一致。如果 不及时治疗,病毒会慢慢造成肝细胞大量死亡, 疾病会逐步恶化,最后发展到肝癌。
3.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皮肌炎,脐压性肌肉损伤时AST也可升 高。 4. 测定AST和ALT的活性,观察其病程中比值观察变化,对肝 病的鉴别诊断和了解病情变化有一定意义:急性病毒性肝炎 时AST/ALT比值<1,肝硬化和肝癌时常>1,原发性肝癌时 常> 3。
转氨酶是反映肝脏功能的一项指标,转氨酶反映肝 脏健康状况转氨酶是人体代谢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催 化剂",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当肝细胞发生炎症、 坏死、中毒等,造成肝细胞受损时,转氨酶便会释 放到血液里,使血清转氨酶升高。如果转氨酶水平 还高,多半是由病毒性肝炎或其他肝病所致。但要 确定是不是病毒性肝炎,还需要做其他检查,结合 病史、症状、体征等全面分析。
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计数
血红蛋白计数参考值: 正常值: 成年男性120-160g/L 成年女性110-150g/L 危急值<50g/L
低于此值应予输血,但应考虑病人的临床状况,如 对患充血性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则不应输血。 95g/L低于此值时,应确定贫血的原因,根据RBC 的多项参数判断此属于何种类型,在作血涂片观察 红细胞参数及计数网织红细胞是否下降的基础上, 测定血清铁、B12和叶酸浓度,经治疗后观察Hb的 变化。
如INR超过目标范调整剂量后注意加强监测。服药时还要注 意某些药物和食物可加强或者降低药效。食物中维生素K缺 乏,可使本类药物作用加强。含VK量高的食物会拮抗华法林 的抗凝作用,降低华法林的抗凝作用。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 动物肝脏、绿叶蔬菜(绿苋菜、香菜、芹菜、韭菜、菠菜、 油菜、茴香、绿菜花..)、豆油、棉籽油、橄榄油、绿茶、 绿藻。还有一些食物如大蒜、生姜、旱芹、番木瓜、葡萄柚 汁等可增强华法林的抗凝作用。
600×109/L高于此值属病理状态,若无失血史及脾切除史, 应仔细检查是否有恶性疾病的存在。 1000×109/L高于此值常出现血栓,若此种血小板增多属于 非一过性的,则应给予抗血小板药治疗。
肌酐 尿素氮
肌酐 尿素氮
肌酐参考值: 正常值: 男性53-106umol/L 女性44-97umol/L 危急值>530umol/L
尿素氮参考值:
正常值3.2-7.1mmol/L
危急值提示肾功能不全或体外循环对肾功能造成 损害。a、需纠正可逆病因,预防额外损伤。急性肾 衰首先纠正可逆病因。积极处理血容量不足,休克, 抗感染等。b、维持液体平衡,尿少患者加强利尿, 注意补充电解质。有感染的患者给予抗感染治疗。c、 严重脑病,高钾血症,严重代谢性酸中毒,容量负荷 过重且对利尿剂治疗无效者给予透析。
血小板
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计数参考值: 正常值: 100-300x109/L
危急值<30x109/L >1000x109/L
10×109/LPLT计数低于此值,可致自发性出血。 颅 内出血,需要严密观察病人意识,瞳孔变化。若出 血时间待于或长于15分钟,和(或)已有出血, 则应立即给予增加血小板的治疗。 30×109/L在病人有凝血功能障碍,若PLT低于此值, 则应给予血小板输注。 100×109/L在病人有大的出血性损伤或将行较大手术 时,若PLT低于此值,则应给予血小板输注。
对于术后不能早期进食的病人,术后第2天开始使用肝素 抗凝,每次静推0.5mg/kg,每4~6小时一次。待病人可进 食后,再开始口服华法林。
给药剂量的调整:根据化验结果和有无出血征象调整。
(1)抗凝不足:如凝血酶原时间低于正常值的1.5倍或活动度〉 60%,可酌情加服维持量的1/4-1/8。(2)抗凝过量:如凝血酶 原时间超过正常的2.5倍或活动度低于25%,可减少用量 1/4一1/8,如活动度低于20%,可停用一次,第二天化验 后再调整,如误服(或重复服药),无出血倾向可密切观察, 有出血倾向就立即注射维生素K1对抗。需注意的是治疗过 程中剂量调整要谨慎,频繁调整剂量会使INR波动大。如 果INR一直稳定,突然升高或降低,可以不急于改变剂量 而寻找原因。
处理:对于出血多的患者,需要控制出血,必要时
输血补充蛋白。给予保肝止血药物应用,清除肠道 内积血。对于感染患者,要给予抗感染治疗。尽量 取平卧位,加强营养和休息。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LOGO

华法林给药有维持量给药法和饱和量给药法两种。维持量 给药法:为术后1~2天开始每天用小剂量(2.5~3mg)华法林, 根据检验结果调整用药量,一般7~14天后可达到稳定抗凝 效果。饱和量给药法:为术后1~2天开始使用肝素和华法 林抗凝,华法林每天5~10mg,连续应用3天,当4~5天后 PT达到治疗范围时停用肝素,以后华法林改为维持给药, 再根据检验结果调整用药量。研究发现:术后早期患者体内 凝血因子仅及正常的46%~62%,再加上体外循环后早期 血液稀释,进食差,以及肝功能不全等因素,维持量给药的华 法令并无栓塞的危险,而饱和量给药法可使凝血因子Ⅶ活 性迅速降低,从而导致的出血占术后早期出血的50%。所 以,华法令抗凝采用维持量给药法更为安全和简便。 我们科通常于术后第1天或第2天病人能进食时,开始每天 口服华法林2.5mg,根据检查结果调整用药量,每天测定1 次,每次增减1/4或1/2,一般2周左右即可达到稳定量。
危急值 <2 × 109/L 或>30 ×109/L
0.5×109/L低于此值,病人有高度易感染性,应采取相应 的预防性治疗及预防感染措施。 3×109/L低于此值为白细胞减少症,应再作其他试验,如 白细胞分类计数、观察外周血涂片等,并应询问用药史。
11×109/L高于此值为白细胞增多,此时作白细胞分类计 数有助于分析病因和分型,如果需要应查找感染源。 30×109/L高于此值,提示可能为白血病,应进行白细胞 分类,观察外周血涂片和进行骨髓检查。
3. 骨骼肌病 多发性肌炎、肌营养不良等。 4. 其他 某些药物和毒物引起ALT活性升高,如氯丙嗪、异烟 肼、水杨酸制剂及乙醇、铅、汞、四氯化碳或有机磷等。
天冬氨酸转氨酶
正常参考值:0~40U/L
AST在心肌细胞含量较多 ,其次是肝脏、骨骼肌和肾。有2 个同工酶ASTS和ASTm。肝脏轻度损伤时ASTS显著升高, 严重损伤时ASTm大量出现在血清中。 升高见于: 1. 急性肝炎、药物中毒性肝坏死,肝癌,肝硬化,慢性肝炎, 心肌炎,胸膜炎,肾炎及肺炎。 2. 心肌梗死时在发生后6~12h开始升高,24~48h达高峰, 3~5d可降至正常。
PT
凝血酶原时间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凝血酶原时间 :正常值 11s-14s 危急值>35s 危急值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正常值25s-37s >100s
我科换瓣术后必须进行抗凝治疗,防止血栓形成,以保证人 工瓣膜的功能正常。换机械瓣需终生抗凝,换生物瓣需抗凝 3~6个月。换生物瓣者术后一般只需要抗凝三个月,有心房 纤颤者需抗凝6个月;而换机械瓣者则需终生抗凝。抗凝药 物首选华法林。
抗凝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出血和血栓形成。严 密观察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正常参考值:0~40U/L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分布全身各组织,以肝组织含量最高, 肝细胞受损,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从细胞中溶解释放出来, 血液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增高,是肝细胞受损最敏感 的指标之一。 增高见于: 1. 肝胆疾病 传染性肝炎、肝癌、肝硬化活动期、中毒性 肝炎、脂肪肝,胆结石,胆管炎,胆囊炎。 2. 心血管疾病 心肌梗死、心肌炎、心功能不全时的肝淤 血、脑出血等。
LOGO
心脏外科常用化验检查 结果和危急值 的判断及临床意义

Contents
白细胞危急值解读
血红蛋白危急值解读
血小板计数危急值解读 肌酐尿素氮危急值解读 PT危急值解读 丙谷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结果解读
白细胞
白细胞计数
白细胞正常参考值: 成人(4~10)×109/L; 儿童(5~12)×109/L ; 新生儿(15~ 20)×109/L。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