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同步训练:等压线图的判读附答案

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同步训练:等压线图的判读附答案

高考一轮复习同步训练:等压线图的判读
一、单项选择题
图甲、图乙为冬季某日沈阳附近20时的高空和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等压距相等;图中H代表高压中心,L 代表低压中心,①②分别对应地面③④。

据此完成1~2题。

1.判断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气压值最高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判断此时与图乙中沈阳风力状况相比,图甲中沈阳的( )
A.风力更大,且风向一致
B.风力更小,且风向一致
C.风力更大,且风向相反
D.风力更小,且风向相反
[解析] 1.D 2.A 第1题,结合图示信息和所学知识,近地面气压高于高空气压,在同一气压场内高压值大于低压值,④地位于近地面且受高压控制,气压最高。

第2题,图甲中,沈阳附近等压线密集,风力较大。

结合风向判断方法可知,两图中沈阳都吹偏西风(西北风),风向相同。

下图为某年2月20日14时北太平洋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3~4题。

3.济南与高知之间的气压差可能为( )
A.16百帕
B.20百帕
C.24百帕
D.28百帕
4.下列城市中风力最小的是( )
A.长崎
B.首尔
C.平壤
D.上海
[解析] 3.B 4.D 第3题,读图可知,济南的气压值为1032~1034百帕,高知的气压值为1012~1014百帕,故两地的气压差为18~22百帕,B项符合。

第4题,读图可知,选项所列的四个城市中,上海附近等压线分布最为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小,风力最小。

下图是东亚局部地区某日8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hPa)。

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①②两地气压差最可能是( )
A.12 hPa B.13 hPa C.14 hPa D.15 hPa
6.此时,台湾海峡的风向是( )
A.西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东南风
[解析] 5.B 6.A 第5题,由图可知,图中等压距为2 hPa,①地气压应为1 010 hPa,②地气压应为1 022~1 024 hPa,两地气压差应为12~14 hPa。

故B项正确。

第6题,由图可知,台湾海峡位于①地北部,西部为高压,东部为低压。

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受地转偏向力向右偏的影响,台湾海峡吹西北风。

故A项正确。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14日6时的气压形势,L为低压。

图中天气系统以200千米/天的速度东移。

读图,完成7~8题。

7.图中甲地14日6—9时的风向为( )
A.偏东风
B.偏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8.气象部门发布了暴雨预报,甲地暴雨开始的时间约为( )
A.14日14时
B.14日19时
C.15日4时
D.15日11时
[解析] 7.B 8.B 第7题,该日6—9时气压形势变化不大,根据6时等压线的分布,可知甲地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大体向西北,受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影响,风向向右偏转成偏南风。

第8题,根据比例尺可判断L天气系统距甲地大约130千米,该天气系统以200千米/天的速度东移,故大约15个小时到达甲地,B项最为合适。

下图为北半球某地1月某日等压线图(单位:百帕)。

读图完成9~10题。

9.①③两处气压差值最大可能为( )
A.36百帕
B.38百帕
C.39百帕
D.40百帕
10.有关该日①~④处天气状况的比较,正确的是( )
A.①处气温最高
B.②处风力最小
C.③处盛行偏北风
D.④处湿度最小
[解析] 9.C 10.C 第9题,读图知,①处气压为1036百帕,③处气压为996~1000百帕,据此可知两处气压差值为36~40百帕,故C项符合题意。

第10题,结合四处在气压场中的位置知,①处气压较高,气温较低;②处等压线比④处稠密,风力较④处的大;结合③处等压线分布可知,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作用下,盛行偏北风;④处气压较①处气压低,湿度比①处湿度高。

读某区域等压线(单位:百帕)图,回答11~12题。

11.关于图中A、B两处等压线数值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A处的数值为1 004 ②A处的数值为1 012 ③B处的数值小于1 020 ④B处的数值大于1 020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12.关于C、D两地风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C地常年盛行东南风
B.C地在图示季节吹西北风
C.D地在图示季节吹西南风
D.D地常年盛行东北风
[解析] 11.D 12.C 第11题,A处等压线处于1 020百帕和1 004百帕等压线之间,等压距为8百帕,故A处的数值为1 012;根据图中等压线数值的变化规律可知B处为一高压中心,故B处的气压值介于1 020和1 028之间。

第12题,图示季节,澳大利亚大陆上受高气压控制,为南半球冬季。

C地盛行由澳大利亚高压吹向赤道低压的东南季风;C地的东南季风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偏转为西南季风,故D地此时吹西南风。

选C。

二、综合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太平洋部分地区某时海平面等压线示意图。

(单位:百帕)
材料二美国阿拉斯加州捕鱼产量占全美一半以上,拥有三文鱼、鳕鱼和超大型的“国王蟹”等优质特色海产品。

阿拉斯加州政府与我国政府达成了协议,共同签发鱼类出口质量证书,近年来出口到我国的海产品连年递增。

(1)简述图中气压中心形成的过程。

(2)分析7月甲城气温比乙城高的自然原因。

(3)简析近年来阿拉斯加州海产品加工工业转移到我国的原因。

[解析]第(1)题,图示气压中心为阿留申低压,联系海陆分布对三圈环流的影响去分析。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季大陆上气温低,形成高压,因亚欧大陆面积最大,所以形成的高压势力最强,它把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切断,使低压仅保留在海洋上,保留在太平洋上就是图示的低压中心。

第(2)题,因两城的纬度相差不大,所以影响两地气温差异的因素是下垫面,从地形分析,甲城地处谷地,热量相对不易散发;从洋流分析,乙城沿岸有寒流流经,有降温作用,而甲城位于内陆地区,夏季升温快。

第(3)题,对比我国和该区,联系影响海产品加工工业的因素分析,从市场分析,我国人口众多,市场需求量大;从加工成本分析,我国劳动力廉价,生产成本低;从生产技术分析,我国海产品加工技术不断成熟;并且有政府优惠政策支持。

答案(1)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亚欧和北美大陆气温低,近地面形成高压;陆地高压将副极地低压带切断,并使其保留在海洋上,形成图中气压中心。

(2)甲城地处谷地,热量相对不易散发;乙城沿岸有寒流流经,有降温作用;甲城位于内陆地区,夏季升
温快。

(3)我国对海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大;加工成本相对较低,如劳动力廉价等;海产品加工技术不断成熟;政府政策支持。

(任意三点即可)
14.读全球某月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回答问题。

(1)判断图示季节,并阐述理由。

(2)指出图中控制冰岛的大气活动中心和此时冰岛的主导风向。

(3)某月份,干燥东北风与潮湿西南风交汇于甲地。

试从气压带和风带移动的角度分析其形成过程。

(4)简述亚欧大陆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对东亚农业生产的影响。

[解析]第(1)题,从图中等压线数据可以判断,此时亚欧大陆受高压控制,风由大陆吹向海洋,北半球为冬季。

第(2)题,在北半球冬季,冰岛受低压控制,刮偏南风。

第(3)题,甲地为非洲赤道以北地区,北半球夏季时,受太阳直射点北移的影响,两支气流在此相会。

第(4)题,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亚欧大陆在冬、夏季节气压中心变化明显,使得东亚地区形成全球最典型的季风气候,非常利于水稻种植业的发展。

答案(1)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 北半球陆地出现高压中心,南半球陆地出现低压中心(或者赤道低气压带南移)
(2)(冰岛)低压偏南风
(3)夏季,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赤道低气压带北移至甲地附近,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后右偏为西南季风,从而与东北信风在此会合。

(4)夏季,亚欧大陆被低压控制,冬季则被高压控制。

由于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明显,东亚形成了全球最典型的季风气候,该气候区雨热同期,使东亚地区成为典型的水稻种植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