嘧菌酯资料
嘧菌酯的发现及技术特性
源于自然界的天然产物--甲氧基丙烯酸酯类
粘液蜜环菌
(Strobilurin A)
抗真菌的抗生素 由担子菌中的某些种类产生 强有效地抑制线粒体的呼吸作用 专一的作用机制(1个位点上的抑制剂) 天然产物的光不隐定性(Strobilurin A在 人工模仿光照下,半衰期只有12秒)
嘧菌酯使用
茄果类蔬菜:移栽活棵后 开花前 幼果期 叶菜类:生长期1-2次 果树类:花前 花后 幼果期 (套袋前)
综合病害发病前
嘧菌酯与苯醚甲环唑、戊唑醇、多菌灵、代 森锰锌等药剂混用,有增效作用。 嘧菌酯与霜脲氰、烯酰吗啉等药剂混用无增 效作用。 嘧菌酯主要防治病害:蔓枯病、炭疽病、黑 斑病、叶斑病、网斑病、早疫病、晚疫病、 霜霉病、锈病、丝核立枯病等。
应 用 时 期
• 虽然具保护、治疗/铲除及抑制孢子的形成等
功效,但以预防作用为主 • 并非专门的治疗剂 • 应在病害侵染前或病害发生初期施药
早期使用嘧菌酯控制病害的发生, 减少产量及品质损失的风险
嘧菌酯-保护植株抗衰老
水分压力 紫外线 Cold低温
.-
抗氧化保护 体系
过氧化物累积缓慢
病害或环境气候造成的氧化压力,会产生有害的过氧化物产生 的过氧化物促进衰老,导致减产和降低品质 嘧菌酯可促进抗氧化作用,保护植株免受有害的过氧化物影 响,延缓衰老 嘧菌酯有提高过氧化物钝化酶的活性
HOME
Yue-Xuan Wu and Andreas von Tiedemann
SENESCENCE 衰老
DELAYED 延缓
Ozone臭 氧 Diseases病 害
如何正确使用嘧菌酯?
重点在安全性高的作物上使用,特别是瓜类,热带果树。 虽然具保护、治疗/铲除及抑制孢子的形成等功效,但以预 防作用为主在病害发生初期施用。 在移栽作物成活后,生长旺盛期施用 嘧菌酯杀菌谱宽,单用就可有一药多治的效果; 保护地瓜菜类作物,在低温情况下较敏感,易产生药害风 险。 不能与乳油杀虫剂、有机硅混用,特别是有机磷。 对苹果的某些品种敏感,易产生药害
100 二甲酰亚胺类 (异菌脲,如扑海因)
子囊菌,如白粉病
担子菌,如锈病及立 枯丝核菌 半知菌 如交链胞属 的黑斑病
0
0
卵菌纲 如霜霉 病
Hale Waihona Puke 100100嘧菌酯可有效控制四大类致病 真菌所引起的多种病害
0 0
三唑类 (氟环唑)
嘧菌酯
内吸收传导和再分布
内吸收传导和再分布
嘧菌酯
–叶面吸收较慢 –24小时内被叶面吸收的约为 10%-25% –在木质部进行传导 –无挥发性 –分布于整个叶片 –10天后,叶面内仍有85%有效 成分 跨层转移(从上面到叶片背面)
有效成份附于片表面 在湿度大时会被
重新吸收
时间
在病害不同发展阶段的效果
治疗性杀菌剂(三唑类) 保护性杀菌剂(百菌清) 嘧菌酯
高效
低效或无效
小结:对病菌发生发展的影响
干扰病菌的能量合成 抑制病菌孢子萌发 抑制病菌游动孢子的运动 抑制早期阶段的菌丝生长 引起菌丝崩解
• 刚萌发的菌丝体 • 已侵入叶片内的的菌丝体
嘧菌酯的作用机理及杀菌谱
在病菌细胞中的作用
嘧菌酯
嘧菌酯进入病菌细胞内,阻断细胞 色素b和c之间的电子传递,从而抑 制线粒体的呼吸作用,破坏病菌能 量的合成. 阿米西达
线粒体
液泡
内质网
三唑类
高尔基体
细胞色素b
吗啉类
电子传递链
细胞色素c1
ADP
ATP
真菌细胞壁
超广杀菌谱
100
苯基酰胺类 (甲霜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