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年语文真题:病句、语句衔接与排序(解析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题2018-2020分项详解](云南专用)

三年语文真题:病句、语句衔接与排序(解析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题2018-2020分项详解](云南专用)

『三年中考·真题试炼』『2018-2020·分项详解』
编在前面:
历年的中考卷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中考的题型,命题风格,各知识板块的分值分布,考查的重点及难点。

这对于初三学生备战中考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而且历年的中考真题还有中考风向标的作用,学生可以通过中考试卷分析命题趋势自我预测一下可能会出现的重点难点。

这对于学生来说帮助非常大。

很多学生在初三在复习阶段会买很多的预测试卷儿或者是模拟题。

虽然也能够帮助学生扩展题面见识更多的题型,但是这些复习资料是与中考真题相比是无法比拟的。

利用好中考真题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老师通常会在中考第二轮复习期间要求学生做至少三遍中考真题,每一遍都会有不同的侧重点。

通常第一遍就是按照中考节奏去完成试卷。

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掌握中考的节奏。

了解中考题试卷难易的题型分布等。

中考真题通常是80%是基础题型,20%是难题。

第一遍做中考真题并不强调分数的重要性。

主要是要把握中考的做题节奏,合理安排时间。

第二遍通常要注重准确率。

因为通过第一遍做题和对答案以后,需要花时间对错题进行分析,对难题做出归纳总结。

掌握中考真题的做题思路和方法。

而且在做第二遍的时候,要尽可能的去缩短时间。

同时避免再犯第一次做题的错误,以能够锻炼做题的速度和准确率。

做第三遍的时候就要要求百分之百的正确率。

因为经过前两次的反复练习,对中考真题已经很熟悉。

尤其是对中考试卷进行研究以后,那么对于平时的模拟考试,就会显得非常简单。

一般情况下模拟考试的题型都能够在之前的中考真题中找到真实题型!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第三次,做中考真题的时候还会出现错误,那就需要好好地反省一下了。

中考真题的作用是独一无二的,你做再多的模拟试卷都不如做一套中考真题作用大,所以在考试前一定要认真做中考真题,并总结分析真题规律!
专题03病句辨析、语句衔接、排序(解析版)
【2020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卷】
4.对下列病句的病因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现场采样是一个环境监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

(“一个”不应放在“环境监测”的前面,语序不当)
B. 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使人民生活逐渐恢复正常。

(“随着……”和“使连用,使句子缺少主语)
C. 老王和老李是我的忘年交,他80多岁了,很喜欢侍弄花草。

(“他”指代不明)
D. 能否搞好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提高学生德育素养的重要途径。

(“提高”和“途径”搭配不当)
【答案】D
【解析】
D.有误。

两面和一面搭配不当,去掉“能否”。

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但是,现在我们知道实际情形并不是这样。

②通过对格陵兰岛冰核测量,我们有了一份10多万年以来地球气候变化的详细记录结果并不乐观。

③相反,它的气候总是在温暖和严寒之间剧烈地摇摆不停,快速变化。

的④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认为地球是渐渐地进入和脱离冰川期的,其周期在数十万年以上。

⑤记录表明地球在最近一段历史时期根本不是人们以前所认为的那样,是一个风调雨顺的安身之处。

A. ②⑤③①④
B. ②④①⑤③
C. ④①②⑤③
D. ④①⑤②③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语句的衔接。

④句引出话题:错误的说法——认为地球是渐渐地进入和脱离冰川期的,其周期在数十万年以上,为首句;①句“但是”对④句进行纠正,为第二句;排除AB。

⑤句“记录表明”紧承②句“详细记录”,⑤应在②后,③句得出结论,位于最后。

排除D。

故选C。

【2019年云南省中考语文试题】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五四青年节前夕,身残志坚的蒋萌,被共青团中央授予2019年“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

B.为了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多年来我校坚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广泛得到社会的关注和家长的支持。

C.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培养青少年的实践能力和知识水平,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爱科学、学科学。

D.一个国家的文化底蕴是否深厚,不仅在于它曾经拥有多少优秀文化,更在于它今天还能拥有多少优秀文化。

【答案】D
【解析】
A.缺少宾语,应在句子后面补充上“荣誉”。

B.语序不合理,应该是“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家长的支持”。

C.动宾搭配不当,“水平”和“培养”不能搭配,可以删去“和知识水平”或改为“重视培养青少年的实践能力和提升他们的知识水平”。

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激发出令人难以预想的向上动力和发展活力
②在40年的时间里奋起追赶、拥抱现代化
③走过了发达国家几百年才走完的道路
④一个拥有近14亿人口的大国
⑤可以说是人类文明史上最激动人心的篇章之一
⑥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
A.④②③①⑥⑤B.④②①③⑥⑤C.②①③④⑥⑤D.②④①⑥⑤③
【答案】B
【解析】
此题考查句子的排序能力。

解答此类题,一般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

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

从本题看,本段陈述的对象是“一个拥有近14亿人口的大国”,④句放首位;然后①②③⑥句是陈述中国在这40年的快速发展和巨大变化,根据语言连贯的原则,看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调整为②①③⑥;第⑤句是阐述作者的观点,总结本段。

故选B。

【2019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语文试题】
1.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小题。

①这个世界上,有多少种爱的表达,就有多少种礼物。

出门时,母亲递过的外套是最贴心的礼物;学习中,同学提供的帮助是最真诚的礼物;,……这些礼物陪伴、呵护着你,在生命的历程中散发出迷人的馨香。

②生活中的精彩与黯淡,教会你坦然面对平凡的自己;旅途中的温暖与寒凉让你学会了珍惜,懂得了感恩。

于是,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你才能放平心态,幸福生活。

这时,你就获得了成长。

成长就是你送给自己的礼物。

③当然,我们接受礼物,也应该回赠礼物。

当你送出礼物时,你也会获得,“手有余香”的快乐。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人,都肩负着一份使命。

用你的双手去丰富这个世界,回馈这个世界,世界就会变得更绚丽多彩。

这是你给世界的礼物。

④从物质到精神,从具体到抽象,礼物丰厚而美好。

它芬芳如鲜花,灿烂如烟火,闪耀如星辰…(1)请用正楷将第②③段画线的内容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里。

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上汉语拼音。

①馨.香(_______)②黯.淡(______)③旅.途(______)④回馈.(______)
(3)请在第①段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它与前面的句子语意连贯,句式相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②③段中各有一处语病,请找出一处加以修改。

(不抄原句,直接写修改后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