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土制品及玻璃
烧结普通砖原料
• 粘土 (1)高岭土(瓷土) (2)易烧粘土(砂质粘土或砖土) (3)难熔粘土(陶土) (4)耐火粘土(火泥)
粘土的技术性能
• 1.可塑性 • 粘土加入适量水调和后具有可塑性,能
制成各种形状的坯体,而不发生裂纹。 粘土可塑性的大小与其中的矿物成分、 颗粒分散度、级配及水用量有关。当石 英砂含量少,颗粒越细、级配好、吸附 水多,则可塑性就好。
烧制工艺
技术性能
• 1. 尺寸允许偏差 • 2. 外观质量 • 3. 强度等级 • 4. 泛霜 • 5. 石灰爆裂 • 6. 抗风化能力
三、空心砖与多孔砖
• 将孔洞率>15%的砖按孔洞类型分为空 心砖、多孔砖。前者用于非承重部位, 后者常用于承重部位,多采用烧结制成, 又称烧结多孔砖。粘土空心砖的体积密 度较小,一般为1100kg/m3~1400km /m3,还节约粘土20%~30%,减轻建 筑物自重,又改善砖的绝热,隔声性能。
在不高的温度下彩烧而成。 • 缺点是画面易磨损,光滑性差,有时发生彩料中
铅熔出造成人体中毒。 4、贵金属装饰 将金、银、铂等贵金属在陶瓷釉上装饰,常见于高
级细瓷制品。
三、 陶瓷釉
• 上釉的材料使其表面具有玻璃薄层,有 光泽和颜色,使建筑物有较好的艺术效 果,同时釉能提高制品的抗渗性和化学 稳定性及耐久性。其实,釉与玻璃相仿, 釉在高温下熔融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而 低温时呈无定形的固体物质。但不同的 是涂在陶瓷坯体上的釉,要与坯体的接 触
光学性质
• 玻璃的基本光学性质是透光性,光折射, 光反射,光散射等。一般硅酸盐玻璃能 透过全部可见光,不透过紫外线和红外 线。折光率为1.50~1.52,光的透过率 在90%~50%,这些与光的入射角有关。
密度
玻璃的表观密度较大,一般为 2450~2550kg/m³。孔隙率小,属致密材 料。
热工性质
3.烧结性与可熔性
• 粘土坯体在焙烧过程中将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 变 化 。 加 热 至 粘 土 中 Al2O3 、 SiO2 、 CaO 、 MgO等重新化合,形成硅线石(Al2O3·SiO2) 及易熔硅酸盐类,出现液相流入颗粒间的缝隙 中,起粘结作用,增加了密实度,强度相应增 大,这一过程称为烧结。
• 玻璃抗急热能力强于抗急冷能力,因为急冷会 造成玻璃表面受拉璃具有很高的 化学稳定性,但耐碱性差。在长期使用 或水蒸气作用下,表面分解有SiO2胶和 苛性碱,视为玻璃发霉。
• 另外,玻璃由液态转变为玻璃态是可逆 的。当某些玻璃在空气中长期放置或加 热后,由无定形转变成晶体结构,这种 现象称反玻璃化或失透。
汇报结束
谢谢大家! 请各位批评指正
三、常用建筑玻璃
平板玻璃
• 平板玻璃是将熔融玻璃在快冷中经垂直引拉或 平拉或轻压而制成的制品。现代先进的工艺是 浮法生产。
• 平板玻璃在建筑中用量很大,是因它具有透光、 透视、隔声、略有保温性。具有一定机械强度, 但性脆,注意安全运输和安装及使用。
• 平板玻璃大量用于建筑物的门窗,以防风透光, 有一定装饰作用。
• 陶瓷锦砖俗称马赛克、铺地瓷砖或纸皮砖。它是 用优质瓷土烧制而成的,过去只用作铺地砖。现 在也用它作外墙或内墙的贴面,目前也出现用玻 璃加填充料熔制成与马赛克相同尺寸的制品,又 称玻璃马赛克。根据需要将陶瓷锦砖拼成各种图 案反贴在牛皮纸上,每张纸约30mm×30mm, 施工时将纸上锦砖贴在半疑固的水泥砂浆面上 (纸面朝外),用长木板压面,使之粘贴平实, 待砂浆硬化后用毛刷沾水洗,把牛皮纸润湿,半 小时后可将牛皮纸揭开。
第二节 建筑陶瓷
• 建筑陶瓷是指用于建筑物室内外装修较 高级的烧土制品,主要品种有内外墙贴 面砖、地砖、陶瓷锦砖及室内用的卫生 陶瓷等。
一、陶瓷分类
• 1. 按用途分类 (1)日用陶瓷 (2)建筑陶瓷 (3)工业陶瓷:电瓷、化工陶瓷 (4)艺术陶瓷 • 2. 按致密程度分类 (1)陶器:粗陶、细陶 (2)炻器(半瓷):粗炻、细炻 (3)瓷器:粗瓷、细慈
• 作用 使烧结温度↓,密实度和强度↑,其副作用:耐
火度、体积稳定性、高温下抗变形能力↓。 • 常用品种 长石、铁化合物、碳酸钙(镁)。 (3)有机物料 锯末、糠皮、煤粉—提高原料的可塑性。 3、成型方法(焙烧前)
• 半干压法 将含水5%-8%的坯料加压(10-25MPa)成型。
• 浇注法 将含水率达40%呈泥浆状的原料在位于传送带上 的耐火质多孔垫板上浇注成型。可实现机械化、自动化生 产。
第一节 粘土砖瓦
• 在墙体材料中,目前砖占主要地位,而 在砖材料中,烧结粘土砖又是主要的, 古老的秦砖汉瓦至今还有一定的生命力, 这主要是粘土原料来源广泛,生产工艺 简单,其制品有一定的强度,耐久性、 防火、隔热的特点,并价格低廉,应用 灵活,具有一定的装饰性。
一、普通烧结砖
烧结普通砖——指以粘土、页岩、煤矸 石、粉煤灰为主要原料烧制而成的普通 砖。以上各原料均属粘土矿物,其燃烧 过程中的物化基理是大致相似的。
• 又称釉面砖,内墙面砖一般都上釉。又称之釉面瓷砖或 瓷砖。釉面砖所用的原料与外墙面砖基本相同。釉料可 调制不同色彩,则有白瓷砖、彩色釉面砖、印花砖,图 案砖等品种,各种釉面砖色泽鲜艳、美观耐用、热稳定 性好,吸水率<18%,表面光滑,易于清洗。多用于浴 室、厨房、厕所及实验室的桌面等处,医院、精密仪器 车间等内墙面的贴面。还有由釉面砖组成的瓷砖壁面, 以及其他彩色釉面砖,可作为大型公共建筑的装饰制品。
• 陶瓷锦砖色泽多样,质地坚实,经久耐 磨,能耐酸,耐碱、耐火、强度高、吸 水率小、不渗水、易清洗。用于工业与 民用建筑的洁净车间、门厅、走廊、餐 厅、厨房、盥洗室、浴室、化验室等的 地面和墙面,也可用于建筑物的外墙饰 面材料。根据用途不同可生产上釉和不 上釉的两种。
• 琉璃制品
琉璃制品多用于古建筑及园林建筑中。琉 璃制品是用难熔粘土为主要原料,成型 后的坯体表面上釉,使之具有光亮的鲜 艳颜色。釉料是以石英、铅丹为主要原 料,加人着色剂而成。釉色有金黄、翠 绿、宝蓝等色。
• 玻璃的热容量、热膨胀系数与化学成分有关, 一般建筑玻璃的热膨胀系数为9×10-6/℃~ 15×10-6/℃,在室温下热容量为0.63J/( kg·K)~1.05J/(kg·K)。
• 玻璃的导热系数较低,普通玻璃在100℃以下 时为0.4W/(m·K)~0.8W/(m·K)。弹 性模量高为43000MPa~63000MPa,但玻璃 的热稳定性差,在温度发生变化时,易导致玻 璃开裂。
• 又称铺地砖或缸砖,是以难溶熔粘土为主要原料, 掺入非可塑性掺料和助熔剂而制成。可以上釉,也 可不上釉,还有些有凸凹花纹,既美观又防滑。形 状有方形、长方形、六边形。它具有质坚耐磨,抗 折强度高在15MPa以上,还有防潮作用。地砖耐磨 性好,适于铺筑室内地面、室外平台、阳台及公共 建筑的地面,如站台、售票厅、百货商店、展览厅、 实验室、走廊通道、步行街等。
(1)可塑性物料—粘土 主要矿物为含水铝硅酸盐、杂质有云母、铁化合物、石英 等。可细分为:
• 耐火粘土 耐火度1500℃以上,原料杂质少,焙烧后坯
体色白,----内墙面砖、瓷器。
• 难熔粘土 耐火度1350-1500 ℃,制造外墙面砖、地砖
。
• 易熔粘土 耐火度1350 ℃以下,生产普通砖瓦。
(2)助熔物料(助熔剂)
一、 玻璃的组成及分类
• 主要组成成分为SiO2、Na2O、CaO等。 • 分类: • 1. 按用途:建筑玻璃、光学玻璃、工艺
玻璃、化学玻璃等; • 2. 按成分:钠玻璃、钾玻璃等。
二、玻璃的性质
• 1. 力学性质 • 2. 光学性质 • 3. 密度 • 4. 热工性质 • 5. 化学性质
力学性质
• 化工原料(助剂) 工业硼砂、硝酸钾、碳酸钙、 氧化锌(助熔剂);工业纯氧化钛、氧化锑、铅 丹、氟硅酸钠(乳浊剂);钴、锰、铁、镍、铬 的化合物(着色剂)。
(3)分类
釉常见的分类见下表:
2、釉下彩绘 • 在生坯或素烧釉坯上进行彩绘,然后施一层透明
釉,再经釉烧而成。 • 青花瓷、釉丹红、釉下五彩。 3、釉上彩绘 • 在釉烧过的陶瓷釉上用低温彩釉进行彩绘,然后
• 琉璃制品是我国独特的建筑艺术制品之 一,历史悠久,造型古朴,富有传统的 民族特色。它具有使用、装饰等多功能。 其产品有琉璃瓦、板瓦、筒瓦、檐饰等 琉璃砖,建筑装饰制品(琉璃两眼窗、 线砖、栏杆等)及工艺制品(琉璃桌、 绣墩、鱼缸、花盆、花瓶)。
第三节 玻璃制品
玻璃是熔融、冷却、固化的非结晶 体的无机物。
• 又称外墙贴面砖或面砖,是用难熔粘土压制成型 后焙烧而成。必要时在成型前可考虑加入适量的 非可塑性掺料及助熔剂。面砖多为光平的无釉面 砖,也有表面粗糙或凸凹花纹的,上釉或不上釉 的。面砖表面色调柔和、美观大方。面砖的背面 有肋纹,便于加强与墙面的粘结力。它具有质地 坚实、强度高、吸水率低(<4%)较高的抗冻性 等特点。用作于外墙饰面,可提高建筑物的耐久 性和艺术性。
• 主要指标是抗拉强度和脆性指标。玻璃的理论 计算抗拉强度极限为12000MPa,但实际强度 仅 为 理 论 强 度 的 1 / 300 ~ l / 200 , 约 为 30MPa ~ 60MPa , 抗 压 强 度 约 为 700MPa ~ 1000MPa以上。
• 玻璃的主要缺点是质脆,脆性指标(弹性模量 与抗拉强度之比,即E/R拉)为1300~1500, 脆性指标愈大,说明脆性愈高,玻璃的脆性也 可以根据冲击试验来确定。相比之下,混凝土 材料的脆性指标为4200~9350,钢材为400~ 460,橡胶为0.4~0.6。
4、生产工艺
二、常用建筑陶瓷
• 1. 外墙面砖 • 2. 内墙面砖 • 3. 墙地砖 • 4. 陶瓷锦砖 • 5. 琉璃制品
1、釉的作用与分类
(1)作用 覆盖于陶瓷坯体表面的玻璃质薄层( 120-140μm),使陶瓷制品表面密实、光亮、不 吸水、抗腐蚀、耐风化、易清洗及装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