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气管拔管的专家共识培训课件

气管拔管的专家共识培训课件


3/8/2021
气管拔管的专家共识
9
不安全拨管
A、延迟拨管:气道损害严重
B、气管切开:患者由于预先存在的气 道问题、手术(如游离皮瓣重建 术)、 肿瘤、水肿以及出血可能在较长的一 段时间内无法保持气道通畅时,应考 虑行气管切开 。
3/8/2021
气管拔管的专家共识
10
拔管后处理
拔管后可能导致生命危险的并发症并不只局限发生于气 管拔管后即刻,拔管后仍应持续管理监测,注意以下几 方面问题:
前言
气管导管的拔管是麻醉过程中的一个非常关键的 阶段,尽管拔管相关并发症大多较轻微,但有些并发症 可造成严重后果甚至致死,麻醉医生需要面临巨大的挑 战。
困难气道管理指南的发布和普及以及多 种气道管理工具的不断出现与更新,气管插管 相关并发症和死亡率得到明显降低。
3/8/2021
气管拔管的专家共识
1
主要内容
• 目前没有一个标准化的拔管策略可应对所有的情况,拔 管执行者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做出具体分析。
• 理想的气管拔管方法应该是待患者自主呼吸完全恢复, 3在/8/20可21 控、分步且可气逆管拔的管前的提专家下共拔识除气管导7 管。
拔管需要注意的问题
所有的拔管操作都应该尽量避免干扰肺通气,保证氧供。
(1)氧储备:拔管前需建立充分的氧储备,以维持拔管后呼吸暂停时机体 的氧摄取,同时可以为进一步气道处理争时间。
1、人员配置和交流
2、监测和预警信号
3、设备
4、转运 :所有的气管拨管均应由麻醉医生执行 ,“高
风险’拨管应该在手术室内执行
3/8/2021
气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管的专家共识
11
THANK YOU .
3/8/2021
气管拔管的专家共识
12
气管拔管的专家共识
4
气道拔管危险因素的 评估
“低风险“拔管
• 指常规拔管操作,患者的气道在诱导期间无特殊,手术过程中 气道保持正常,如拔管后需再次气管插管容易,患者常规禁食 且不存在一般危险因素。
“高风险“拔管
• 指患者存在术前为困难气道、术中气道恶化、术后插管受限、 饱胃、合并一般风险因素等一项或多项气管拔管风险因素,拔 管后常需要再次插管且再次插管困难的情况。
3/8/2021
气管拔管的专家共识
5
拔管准备
• 1、评价并优化气道情况 • 2、评估并优化患者的一般情况 • 3、评估并优化拔管的物质准备
3/8/2021
气管拔管的专家共识
6
实施拔管
• 拔管前的评估和准备是非常重要的。拔管后的 目标是 保证患者维持有效的通气,避免气道刺激。
• 拔管前麻醉医生要制定一套方案来应对拔管失败的突发 性况,拔管时准备与插管时相同水平的监护、设备与人 员,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患者进行有效通气或再插管, 保证拔管时的安全。方案的制定要依据手术、患者情况 以及麻醉医师的技术和经验综合判断。
3/8/2021
初步计划 拔管准备 实施拔管 拔管后处理
气管拔管的专家共识
2
初步计划
初步拔管计划应该在麻醉诱导前制定,并于拔管 前时刻保持关注。该计划包括对气道和危险因素的评估。 大体上气管拔管分为“低风险”和“高风险”两大类。
3/8/2021
气管拔管的专家共识
3
气道拔管危险因素的 评估
3/8/2021
(2)体位:目前主要倾向于头高脚低位和半侧卧位。头高脚低位位尤其适 用于肥胖患者,左侧卧位头低位常用于饱胃患者。
(3)吸引:理想情况应该在足够麻醉深度下使用喉镜辅助吸引,特别是那 些口咽部存在分泌物、血液及手术碎片污染的患者。
(4)肺复张措施:保持一定的呼气末正压(PEEP)及肺活量呼吸等肺复张 措施可暂时性地减少肺不张的发生,在吸气高峰同时放松气管导管套囊并 随着发生的正压呼气拔出气管导管,有利于分泌物的排出,并减少喉痉挛 和屏气的发生率。
3/8/2021
气管拔管的专家共识
8
拔管需要注意的问题
(5)牙垫:牙垫可防止麻醉中患者咬合气管导管导致气 道梗阻。
(6)拔管时机:根据拔管时机可将气管拔管分为清醒和 深麻醉下拔管。清醒拔管总体上来说更安全,患者的气 道反射和自主呼吸已经恢复。深麻醉拔管能减少呛咳以 及血流动力学的波动,但是可增加上呼吸道梗阻的机率。 深麻醉拔管是一种更高级的技术,常应用于气道容易管 理且误吸风险较低的患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