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酸味中药列表4

酸味中药列表4

酸味中药列表4猫儿眼睛(尼泊尔蓼、小猫眼、野荞子、野荞菜、野荞麦草、头状蓼、荞麦草、水荞麦、马蓼草、山谷蓼、野荞麦)味性:酸、涩,平。

清热解毒。

治喉痛,目赤,牙龈肿痛,赤痢。

猫肉(家猫、猫、猫狸、家狸、乌圆)味性:甘酸、温。

归经:肝、脾经。

治虚劳,风湿痹痛,瘰疬,恶疮,烫伤。

猫头鹰(横纹小枭、鬼车枭、夜食鹰、鸺鹠、鵰鸮、鹫鸺鹠、大猫王、黄嘴角鸮、木兔)味性:咸、酸,平。

主治疟疾,瘰疬,结核,风虚头晕及噎膈病。

毛葡萄(橡根藤、五角叶葡萄、飞天白鹤、茅婆驳骨、止血藤、蝴蜞艾、野葡萄)味性:微苦、酸,平。

根皮:调经活血,舒筋活络。

用于月经不调,白带;外用治跌打损伤,筋骨疼痛。

;叶:止血。

用于外伤出血。

毛葡萄根皮味性:酸;微苦;平。

活血舒筋。

主月经不调;带下;风湿骨痛;跌打损伤毛葡萄叶味性:微酸;苦;平。

止血。

主外伤出血毛叶巴豆(刹埂、大树跌打)味性:性热,味辛微酸。

归经:肝经。

截疟镇痛;舒筋活血。

主疟疾高热不退;惊痫抽搐;风湿痹痛;骨折;跌打损伤毛叶巴豆树(刹埂)味性:辛、微酸,热。

镇静祛风,退热止痛,舒筋活络。

主治疟疾高热,惊痫抽搐,风湿性关节炎,四肢麻木。

牦牛角(毛犀、牦牛、旄牛、犣牛、猫牛、竹牛、毛牛)味性:酸、咸,凉。

归经:心;肝;胃经。

清热解毒;凉血熄风。

主高热惊痫;血热出血玫瑰茄(红金梅、红梅果、洛神葵、洛济葵)味性:酸;凉。

归经:肾经。

敛肺止咳;降血压;解酒。

主肺虚咳嗽;高血压;醉酒梅味性:(生梅、青梅)酸、平;(乌梅,即青梅熏黑者)酸、温、平、涩;(白梅、盐梅、霜梅,即青梅用盐汁渍者,久则上霜)酸、咸、平。

1、痈疸疮肿。

用盐梅烧存性,研为末,加轻粉少许,以香油涂搽患处四围。

;2、喉痹乳蛾。

用青梅二十枚、盐十二两,淹五天;另用明矾三两,桔梗、白芷、防风各二两,皂荚三十个,共研为末,拌梅汁和梅,收存瓶中。

每取一枚,噙咽津液。

凡中风普厥,牙关不开,用此方擦牙,很有效。

;3、泄痢口渴。

用乌梅煎汤代茶喝。

;4、赤痢腹痛。

用陈白梅同茶、蜜水各半煎服。

;5、大便下血及久痢不止。

用乌梅三两烧存性,研为末,加醋煮米糊和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二十丸,空心服,米汤送下。

;6、小便尿血。

用乌梅烧存性,研为末,加醋、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四十丸,酒送下。

;7、血崩。

用乌梅内七枚,烧存性,研末,米汤送服。

一天服二次。

;8、大便不通。

用乌梅十颗,泡热水中去核,做成枣子大的丸子,塞肛门内,不久好可通便。

;9、霍乱吐泻。

用盐梅煎汤细细饮服。

;10、蛔虫上行。

出于口鼻,用乌梅煎汤频饮,并含口中好安。

;11、主咳。

用乌梅肉微炒,罂粟壳去筋膜、蜜炒,等分为末。

每服二钱,睡时蜜汤调下。

;12、伤寒。

用乌梅十四枚,盐五合,加水一升煎取半升,一次服下取吐,吐后须避风。

梅梗味性:酸;微苦;涩;平。

归经:肝;脾;肾经。

理气安胎。

主妇女小产。

梅核仁味性:酸;平。

归经:肺;心;肝;大肠经。

祛暑清络;益肝明目;清热化湿。

主暑气霍乱;烦热;视物不清。

梅花(酸梅、黄仔、合汉梅、白梅花、绿萼梅、绿梅花)味性:微酸、涩,平。

归经:归肝、胃、肺经。

开郁和中,化痰,解毒。

用于郁闷心烦,肝胃气痛,梅核气,瘰疬疮毒。

梅花刺根味性:酸苦,温。

归经:肺、肝、胃经。

清热解毒,活血止痛,止咳消积。

主疮疡肿痛,风湿痹痛,月经不调,跌打损伤,风热咳嗽,食积停滞梅花刺果(打油果、打枪果、炮筒果、牛奶锤、狗奶子)味性:苦、酸;凉。

归经:肝经。

健胃消食,明目退翳,解毒。

主食积不化,目翳多泪,疮毒痈疽梅叶味性:酸;平。

归经:胃;大肠经。

清热解毒;涩肠止痢。

主痢疾;崩漏;猕猴骨(猴骨、申骨)味性:性平,味酸。

归经:入心、肝二经。

祛风湿,通经络。

治风寒湿痹,四肢麻木,关节疼痛。

猕猴肉味性:味酸;性平。

归经:肺经。

祛风除湿;补肾健脾。

主风湿骨痛;神经衰弱;阳痿遗精;小儿疳积;便血猕猴桃(藤梨、阳桃、白毛桃、毛梨子、木子、猕猴梨、羊桃、毛叶猕猴桃、大红袍、大零核、猴仔梨、杨桃、绳梨、金梨、野梨、山洋桃、狐狸桃、绳桃、洋桃果、甜梨、毛桃子、野洋桃、公洋桃、鬼桃)味性:甘酸,寒。

归经:肾;胃;胆;脾经。

解热,止渴,通淋。

治烦热,消渴,黄疸,石淋,痔疮。

冥楂(光皮木瓜、土木瓜)味性:性温,味酸涩。

舒筋活络,和胃化湿。

主治风湿痹痛、菌痢、吐泻。

榠樝(木李、蛮樝、瘙樝、木梨、海棠、土木瓜、蛮楂、木叶)味性:酸,平。

归经:肺;胃;大肠经。

消痰,祛风湿。

治恶心,泛酸,吐泻转筋,痢疾,风湿筋骨酸痛。

墨地(八月瓜)味性:性平,味酸涩。

健脾,理气,安胎。

治痢疾腹痛,劳伤咳喘,胎气不安,月经不调,白带。

墨旱莲(旱莲草、水旱莲、莲子草、白花蟛蜞草、墨斗草、野向日葵、墨菜、黑墨草、墨汁草、墨水草、乌心草、金陵草、旱莲子、白旱莲、猢孙头、莲草、墨烟草、猪牙草、白花草、白花蟛蜞菊、墨记菜、野水凤仙、摘头乌、滴落乌、水风仙草、黑头草、古城墨、水旱蓬、冰冻草、节节乌、跳鱼草、假日头花仔、旱莲蓬、白田乌草、墨草、摘落乌、水葵花)味性:甘酸,凉。

归经:归肝;肾经。

补益肝肾;凉血止血。

主肝肾不足;头晕目眩;须发早白;吐血;咯血;衄血;便血;血痢;崩;漏;外伤出血木瓜(贴梗海棠、铁脚梨、皱皮木瓜、宣木瓜、楙、木瓜实、秋木瓜、酸木瓜)味性:酸,温。

归经:归肝、脾经。

平肝和胃,去湿舒筋。

治吐泻转筋,湿痹,脚气,水肿,痢疾。

木瓜根味性:酸涩;温。

归经:肝;脾经。

祛湿舒筋。

主霍乱,脚气,风湿痹痛,肢体麻木木瓜核(木瓜子)味性:酸;苦;温。

归经:心;大肠经。

祛湿舒筋。

主霍乱烦躁气急木瓜枝味性:酸涩;温。

归经:肝;胃经。

祛湿舒筋。

主霍乱大吐下;腹痛转筋木竹子皮(山竹树皮)味性:苦;酸;凉。

清热解毒;收敛生肌。

主消化性溃疡;肠炎;口腔炎;牙周炎;下肢溃疡;湿疹;烫伤木竹子油味性:甘;酸;凉。

归经:胃经。

清热解毒;收剑生肌。

主烧伤;烫伤;口腔炎;牙周炎;湿疹;痈疮溃烂;新肉不生墓头回(追风箭、脚汗草、铜班道、虎牙草、摆子草、墓头灰、箭头风、地花菜、九头鸟、木头回、自脚跟)味性:苦、微酸、涩,凉。

归经:归心;肝经。

治温疟,妇女崩中,赤白带下,跌打损伤。

慕荷(黄药子、索骨丹、老汉求、猪屎七、秤杆七、老蛇盘、天蓬伞、红苕七、麻鹞子、红药子、金毛狗)味性:性平,味酸涩。

清热化湿,止血生肌。

治湿热下痢,久泻,白浊,带下,崩漏,吐血,衄血,大便出血,疮毒,金疮。

奶浆果(异叶榕、大山枇杷、牛奶子、大斑鸠食子、山枇杷、天枇杷、野枇杷、金樱子)味性:甘、酸,温。

补血;下乳。

主脾胃虚弱;缺乳耐冬果(小叶栒子、黑牛筋、刀口药、铺地蜈蚣)味性:酸、甘、涩,温。

止血生肌。

治刀伤。

南酸枣(五眼果、四眼果、酸枣树、货郎果、连麻树、山枣树、鼻涕果、山枣、人面子、山枣子、冬东子、酸枣、山桉果、广枣、醋酸果)味性:酸涩,凉。

归经:脾;肝经。

解毒,收敛,止痛,止血。

用于烧烫伤,外伤出血,牛皮癣。

南天竹子(红杷子、天烛子、红枸子、南竹子、钻石黄、天竺子)味性:酸甘,平。

归经:肺;肝经。

敛肺止咳;平喘。

主久咳;喘息;百日咳南五味子(红木香、紫金藤、紫荆皮、盘柱香、内红消、风沙藤、小血藤、长梗南五味子、盘柱南五味子)味性:酸、甘,温。

归经:归肺、心、肾经。

活血理气,祛风活络,消肿止痛。

用于溃疡病,胃肠炎,中暑腹痛,月经不调,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

南烛根(乌饭树根)味性:酸;微甘;性平。

散瘀;止痛。

主牙痛;跌伤肿痛南烛叶(南烛枝叶)味性:酸涩,平。

归经:心;脾;肾经。

益肠胃;养肝肾。

主脾胃气虚;久泻;少食;肝肾不足;腰膝乏力;须发早白南烛子(南烛、乌饭果、乌饭子)味性:微甘、酸。

归经:肝;肾;肝经。

益肾固精,强筋明目。

治久泄梦遗,久痢久泻,赤白带下。

柠檬(黎檬、黎檬子、黎朦子、宜母子、里木子、梨橡干、药果、檬子、梦子、宜蒙子、宜母果、柠果、黎檬干)味性:酸;甘;凉。

归经:肺;胃经。

生津,止渴,祛暑,安胎。

咽痛口干,胃脘胀气,高血压,心肌梗塞,不思饮食。

柠檬皮(黎檬、洋柠檬)味性:酸;辛;微苦;温。

归经:脾;胃经。

行气;和胃;止痛。

主脾气滞;脘腹胀痛;食欲不振牛奶树子(牛奶子)味性:酸;性寒。

清热解毒。

主肺热咳嗽;痔疮便血;腋疮牛奶子(阳春子、甜枣、麦粒子、半春子、岩麻子、密毛子、羊奶子、芒珠子、禾了子、夏至蔸、铃春子、清明子、春花胡颓子、豆子树、天青下白、红米饭、海梅树、牛奶奶、秋胡颓子、剪子果)味性:酸苦,凉。

归经:肺;肝;大肠经。

清热利湿,止血。

治咳嗽,泄泻,痢疾,淋病,崩带。

牛脾(牛连贴)味性:味甘;微酸;性温。

归经:脾;胃经。

健脾消积。

治脾胃失健,消化不良,食积痞满。

牛尾泡(山泡刺藤、黄泡叶)味性:酸、涩;平。

归经:肝经。

收敛止血,通经利尿,解毒敛疮。

主吐血,衄血,痔疮,尿血,血崩,痛经,小便短涩,湿热疮毒,黄水疮牛西西(土大黄、牛耳大黄、羊蹄根、牛舌棵、野大救驾、金不换、针刺酸模、酸模根、羊铁酸模、山大黄、牛虱子棵)味性:苦酸,寒。

清热解毒,活血止血,通便,杀虫。

治痢疾,肝炎,慢性肠炎,跌打损伤,内出血,血小板减少症,大便秘结,痈疮疥癣,脓泡疮,汤火伤。

牛膝(怀牛膝、牛髁膝、山苋菜、对节草、红牛膝、杜牛膝、土牛膝[野生品]、百倍、鸡胶骨、牛茎、脚斯蹬、铁牛膝、怀夕、真夕、怀膝、土牛膝、淮牛膝、牛磕膝、牛克膝、牛盖膝、粘草子根、牛胳膝盖、野牛充膝、接骨丹、牛盖膝头)味性:苦、酸,平。

归经:肝;肾经。

补肝肾,强筋骨,逐瘀通经,引血下行。

用于腰膝酸痛,筋骨无力,经闭症瘕,肝阳眩晕。

牛膝茎叶味性:苦;酸;性平。

归经:肝;膀胱经。

治寒湿痿痹,腰膝疼痛,久疟,淋病。

脓见愁根味性:味微酸涩,性凉。

治久痢,疟疾。

爬山猴(红孩儿、爬地龙、爬岩龙、岩蜈蚣、野海棠)味性:味辛;微酸;性平。

理气和血;调经润肤。

主跌打损伤;月经不调;肥肤不荣胖儿草(黑脚杆)味性:甘、酸,平。

归经:心经。

健胃,利湿,消疳。

用于小儿疳积,脾虚水肿,黄疸。

胖根藤味性:酸,平。

凉血解毒。

主治痈疽恶疮,赤白痢及狂犬咬伤。

胖血藤(毛血藤、云钩莲、百解药、荞叶细辛、荞麦蔓、云扣莲、白前蓼、黄美蔓、黄腰子蔓、何首乌蔓)味性:酸;辛;性凉。

归经:肺;胃经。

健胃,止咳。

治胃痛食胀,肺痨咳嗽,吐血,百日咳,风湿痛。

蓬蘽(陵蘽、阴蘽、割田藨、寒藨、覆盆、寒莓)味性:甘酸;温。

归经:肝、肾经。

补肝肾,缩小便。

治多尿,头目眩晕。

蟛蜞菊(黄花蟛蜞草、黄花墨菜、黄花龙舌草、田黄菊、卤地菊、马兰草、蟛蜞花、路边菊、水兰、黄花曲草、鹿舌草、龙舌草)味性:甘、微酸,凉。

清热,解毒,祛瘀,消肿。

治白喉,百日咳,痢疾,痔疮,跌打损伤。

砒石(砒黄、信砒、人言、信石)味性:辛酸,热。

归经:肺;大肠;胃;脾经。

蚀疮去腐;杀虫;祛痰定喘;截疟。

主寒痰哮喘;疟疾;痔疮;瘰疬;走马牙疳;顽癣;溃疡腐肉不脱砒霜(白砒)味性:辛酸,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