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郧西县简介

郧西县简介

郧西县城关镇简介郧西县城关镇地处秦岭南坡汉水北岸,位于东经110021/、北纬32059/,素有东西通“豫蜀”,南北连秦、楚之称,是郧西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全镇版图面积127.75平方公里,海拔最高799.3米,最低205米,平均海拔高度230米,整个地势由北向南倾斜,地面由沙土、石粘土及淤泥组成。

城区周山环绕,岗阜低昂,镇中心地势平旷,三河(天河、安家河、五里河)交汇。

年平均气温15.4C0,年平均降雨量772.9毫米,全年无霜期237天,属副热带大陆性季节气候。

城关镇辖21个行政村、173个组、7个社区居委会、202个居民小组,总人口72612人,耕地面积17296亩。

2004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4.38亿元,农民人平纯收入3016元,财政收入实现1082万元。

镇内交通便利,距十堰市105公里,省城武汉654公里,即将开工的银武高速公路穿境而过,镇内公路四通八达,互为相通。

信息灵通,通讯先进,移动、联通履盖全镇。

电力充沛,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裕,是郧西县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集散地。

近几年来,城关镇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全镇广大干群解放思想,奋力拼搏,紧紧围绕在镇委、镇政府提出的“科技兴镇,民营立镇、勤俭建镇,依法治镇”发展战略和“人口大镇、经济强镇,文明城镇,鄂陕重镇”奋斗目标。

发挥比较优势,优化经济环境,调整经济结构,积蓄发展后劲,初步形成黄姜、蔬菜、畜牧、林特四大支柱产业,黄姜面积达1.2万亩,蔬菜面积达2万亩,林特面积达5000亩。

乡镇企业通过多年培植,逐步形成医药化工、工程塑料、建筑建材、汽配铸造、加工服务、食品工业等门类齐全的发展格局,乡镇企业实现税收占全镇财政收入的80%。

城关镇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更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各项建设步伐,我们将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提升功能”的思路,搞好城乡统筹发展,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支持、参与、服务县城旧城改造及配套建设项目的实施,完善上北隅、校场坡、洪台三个村小区建设配套工程,加快实施村庄规划,完成三条通村油路建设。

制定优惠政策,广为招商,加大悬鼓公园综合配套建设,力争营造一个“市民习惯良好,环境生态整洁,功能设施齐全,街道宽阔亮丽”的文明城镇。

我们将抓住银武高速公路建设、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扶贫开发三大机遇,突出发展社区经济、民营经济、打工经济、庄园经济,到2005年,力争全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亿元,财政收入1200万元,农民人平纯收入达到3300元。

编辑本段本镇概况①镇名:城关镇。

②交通:十漫高速公路。

③区位:郧西县城西。

④人口:3.6万余人。

⑤特产:黄姜。

编辑本段重要景点①悬鼓观郧西山城古时候有八景之说,其中“悬鼓青嶂”指的就是悬鼓观。

悬鼓观于明朝正德年间修建,因旁边天河崖上的“悬鼓”而得名。

“悬鼓”是一块巨石,悬在崖隙间,可能有几百千斤重,人路过此地,唯恐石坠。

鼓观相依,构成人间奇景。

有人说,此石是娲皇炼石补天剩下而寄放于此地的。

古人戏说,“悬鼓观悬鼓不悬钟,过风楼过风不过雨”,事实上悬鼓观悬的那块石头就是悬在村民心中的一块“时钟”,人们根据太阳晒在鼓石上的部位来判断作息时间。

而今,重建后的悬鼓观金光熠熠,坐落在山崖边,和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相互映衬,气宇轩昂而又宁静美丽。

2黄山公园郧西县的黄山公园又称革命烈士陵园,其因山上埋着众多烈士而得其名。

郧西革命烈士陵园位于县城北黄山,始建于1987年11月郧西解放四十周年之标。

陵园占地4.4亩,设烈士纪念亭及管理所。

1997年被共青团十堰市委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由于陵园地域面窄,实际接纳瞻仰烈士活动场地不足1亩,未能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

2001年春,县委、县政府结合城镇规划建设,决定扩建烈士陵园。

现在黄山公园也成了郧西人民的休闲娱乐场所,每到夜晚,都有人在此跳舞,打球,休憩。

目前陵园占地100亩,建成后的烈士陵园融教育、休闲娱乐为一体,使烈士陵园能更好更充分地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社会功能。

美丽的悬鼓观郧西悬鼓观位于郧西县城西南二公里处,海拔高度440米,总面积5平方公里。

其地有横岭,高五百余米,近顶有红色砂砾崖,高数丈,陡岩壁立,上有横缝,含有一块略似鼓而扁,重数吨,倾斜向下,欲堕不堕,所以取名悬鼓。

清初时于其旁傍岩建庙,起名为悬鼓观。

观内有六角亭,供“骚人墨客”饮酒赋诗。

还有观余亭,登临其上对县城周围风光一览无遗。

是郧西八景之一(悬鼓青嶂),常有游人,夏历三月三日踏青时更盛。

神石横空悬挂,道家鼓馨悠扬,东南天河环绕,西北万亩松涛。

与国家重点工程银-高速公路擦肩而过。

位于全县“八大景”之首的“悬鼓青嶂”,恰好与“天池映月”、“黄山晚照”、“老人巨石”、“柳桥渡春”等自然景观和县城风貌遥相呼映,形成比较完整的旅游胜地。

同时享有很高的知明度,是您休闲渡假的理想去处。

悬鼓观拥有诱人的生态旅游环境。

景区内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松、柏、杉、枇杷、银杏等20多种名贵树林、林果和乔木、灌木,藤本、草本植物一年四季郁郁葱葱。

天上有飞禽,湖中有鱼跃,林内有走兽。

秋天满山红果衬绿叶,春天鸟语花香伴君游。

悬鼓观有:“一湖、两洞、三路、四桥、五峰、六亭、七大景区、八大神殿和二十四台(坛)”,多年形成的仿古建筑群,道教文化,便利的交通、通信条件和地处城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这里集山、水、林、田、路、园、景于一体,是拜佛求仙,旅游休闲和寻财发家的理想场所,保您入园如入仙境,出园留恋往返。

西邑八景,悬鼓为冠;天造地设,钟灵使然;声播四野,独领众山。

悬鼓建观始于明,结茅为屋仅数棂,至清易瓦筑舍亭。

仰桂氏所钟,慷慨解囊;两代不懈,渐次宏伟致不灭。

“文革”毁于破“四旧”,片瓦荡然皆无存。

今日重修积经年,规模开拓人憧憬。

悬鼓之观极目可及,悬鼓之石高凌天际。

豁开平陆,间或邑民仆居山跟,晨来炊烟袅袅点缀。

小径盘折之岩侧,凿石成路壁之阴。

峭岩飞出,巨缝嵌片石,势倚斜而若坠,形似鼓而毕肖。

道堂数棂,红墙金瓦,蓬荜生辉。

大殿堂堂,坐西凭东;缘山为屋,削石为壁。

复凿三洞,祀神之坐;香客虔诚,烛火浓重。

坐下清泉沥沥流,引领众生竞神游。

饮石清之水、露叶之茶,甘美灌顶,心旷神怡忘宠辱。

登临凭栏,无限江山。

天云飘渺阴晴殊,峰峦互抱自突兀;北隅绣埂纵横良田;黄山龙腾起伏蜿蜒;青龙观平峦历历,激浪、天河似练横前。

间或斧石为梯,环绕分弛。

复有亭台楼榭几凳;不妨小坐,眼界大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悬鼓之山天然画,古来此言不曾差。

松竹交映,秀色沁人。

飞岩老树,荫覆观宇,烟霭悬鼓似坠。

风清天朗携百侣,游人如织为之醉。

结伴不分老幼,同行无论男女。

或山林放歌,一池绿水激春波;或观亭留影,阴晴异色慕崇阿;欢歌笑语摇荡其间,流连徘徊竞夕不返。

春来千山绿,日出万花红。

盛世于山林润色,太平致道宇壮观;道观得地而彰,胜地因人而显。

悬鼓之石钟毓奇,点石成金散郧西;女娲遗石不可信,自然垂青是为真。

造化神秀,天赐吾邑。

注:湖北郧西县城南五里有悬鼓观,自古为西邑八景之首。

自明以来累兴累废,今日规模渐宏。

绝壁之上累巨石、其状如鼓,犹搁置岩上,因之得名。

一观、两洞、三路、四桥、五峰、六亭、七个景区、八大神殿和二十四台(坛)”的新景观。

位于湖北十堰郧西县城西2千米的天河坪村悬鼓观,因其庙宇建在圆石如鼓,悬而不坠的崖石下而得名。

这从郧西旧县志称其“圆如鼓,不知几千百斤,空悬隙外,欲坠未坠,游人到此,惟恐石坠。

”可知,为郧西古八景之首(“悬鼓青嶂”)。

悬鼓观以悬鼓而命名,源于“悬鼓”传为“娲皇炼石补天,余石寄此,余石欲坠不坠,酷若悬鼓”;悬鼓观更以神而灵验,传真武大帝曾在此打坐修炼,并赐一泓圣水为百姓治病祛灾,扫除瘟疫。

因圣水甘甜可口,常年不干,百姓感帝圣灵,于明正德二年(1507年),人们在崖下依山势建起真美丽的悬鼓观位于湖北十堰郧西县城西2千米的天河坪村悬鼓观,因其庙宇建在圆石如鼓,悬而不坠的崖石下而得名。

清道光年间,一桂姓人士斥资重建,渐成规模。

内有六角亭,供“骚人墨客”饮酒赋诗,仅收录于旧县志的就有40余首。

据史载,历史名人李自成商州突围后曾在此避过难,张献忠在此驻过军,王聪儿在此扎过寨。

兵灾战祸造成道观屡建屡毁,历经沧桑。

“文革”毁于破“四旧”,片瓦荡然皆无存。

2005年重新修复。

主要景点有“一湖、二洞、三路、四桥、五峰、六亭、七大景区、八大神殿和二十四台(坛)”。

沿着228步台阶登天梯,悬鼓观顶宛如天上人间。

站在天峰上远眺,山城郧西影影绰绰。

作为十堰地区位居第二的道教圣地。

悬鼓观分上、中、下三层,红墙、黄瓦、飞檐,内依石壁,外临悬崖,鼓观相依。

道观上层、中层设六个大殿,下层为道人生活场所。

观中供奉有道教始祖真武大帝和张三丰祖师,有保国安民的三元神、三清大帝,有赐予续后的三霄娘娘,还有天地水神、财神、火神、药王、灵官、老君和文昌帝君等诸神塑像,并在观后的石穴中修建了“观音殿”,敬奉着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

佛道融于一炉,似乎有点不伦不类。

特别是祖师殿顶万丈石崖上一棵千年古铁将树,倒挂金钩,使明清风格的建筑群更显古色古香,气势宏伟,庄严肃穆。

而四季常青的窝竹、松柏则展现了悬鼓青嶂的人间奇景。

关于悬鼓观的来历,据传很久以前,郧西县城有一个很大的湖泊,湖底有一个螃蟹精专门干祸害人的勾当,被当地土地神告发,玉皇大帝派天兵天将前去捉拿。

可笑的是还不等天兵动武,只那几声催阵的鼓声就把螃蟹精给震死了。

擂鼓的天兵正要背鼓回天庭,不知从何处飞来了一块石头把背鼓的绳子砸断了,那鼓朝下面滚落时又正好被女娲补天石头给支撑住了,留在那里变成了悬鼓山。

再说那被天鼓震死螃蟹精的尸体后来在湖底发黑变臭,酿成了瘟疫。

这件事情被路过这里的武当真武祖帝知道了,就捎信给土地神云天鼓下面去舀一点凉水喝,就可以制止瘟疫流行。

为了感谢真武帝的恩德,就动议在悬鼓岩壁取圣水处修建宫观,以地处悬鼓岩壁之下取名为悬鼓观。

悬鼓关与观音殿之间的山路上,有一方公德碑,是乾隆五十年所立,证明了观的古老。

悬鼓观拥有诱人的生态旅游环境。

景区内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松、柏、杉、枇杷、银杏等20多种名贵树林、林果和乔木、灌木,藤本、草本植物一年四季郁郁葱葱。

天上有飞禽,湖中有鱼跃,林内有走兽。

秋天满山红果衬绿叶,春天鸟语花香伴君游。

游五龙河十堰郧西五龙河是蜿蜒在绿树群山中的一条碧绿的,既有急流勇进的宏伟壮观,又有微波荡漾的诗情画意,更有瀑布“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磅礴气势,令慕名而来的游人啧啧称奇。

今天是清明节,学校的踏青春游活动,就选在了这风景清丽的五龙河。

走进五龙河,就走进了一篇碧水蓝天之中,那河似乎没有尽头,源源不断的“绿水”从上游潺潺流下,清澈见底,还没到游览区,我就看出了它独特的韵味——山是绿的,水也是绿的,真是“水因山而绿,山因水而秀,山水皆溶一色,阴阳互补,恰到好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