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哲理性感悟结尾升华主题

哲理性感悟结尾升华主题


莫怀戚的《散步》中,一家人走到一处 难走的地方,家中的两个中年人分别背起 了一老一小,这是很平常的一件事。背人 是表象,但透过“背人”这一表象,作者 揭示了中年人身上应该具备“承前启 后”“尊老抚幼”的人生责任的道理。这 样,揭示了表象背后的深刻本质,文章的 主题就被提升了。
文海拾珠
莫顿· 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
• 从物到人!!! • 在文章的前部分,对某种事物进行形神兼 备的描写与刻画,而在结尾部分,把对这 种事物的赞美转移到与这种事物具有类似 品格的人的赞美上来,从而升华文章的主题。
文海拾珠
莫怀戚《散步》 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 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 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 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 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 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 这头/母亲在那头// •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 这头/新娘在那头// •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 外头/母亲在里头// •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 这头/大陆在那头。”
• 前三节写作者对亲人、对故乡的思念,第 四节则扩大到对祖国的思念,把个人“恩 怨”与当时的家国风云结合起来写。显然, 从亲人、故乡到祖国是“由小到大”的过 程,使诗歌的意境豁然开朗,有力地升华 了主题。
由点到面,通过揭示普遍性升 华主题。
• 生活总是由具体的一件件事、一个个人组 成的,在事与事、人与人之间存在一种普 遍性。我们在作文中如果能由点到面,由 具体的某个人某件事揭示出人类社会中存 在的普遍性规律,文章的主题就得到了升 华。《第一次真好》从第一次做各种事的 美好感觉上升到生命中诸多的第一次,这 样由个体到整体,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阅 读体验,文章的主题也就得到了升华。
• 由事及理!!! • 文章先讲述一件具体的事件,在结尾处揭 示或暗示这件事蕴涵着的深刻哲理。事件 是哲理的基石和依托,哲理则是事件内核 的深化和升华。结尾的哲理虽然占的篇幅 极小,但它常常会使一件平凡小事变得耐 人寻味,熠熠生辉,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文海拾珠
周素珊《第一次真好》
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 愈多姿多彩。愿你珍重第一次。
以小见大!!
在文章的结尾部分,把前面写的小范围的 事物上升到一个较大的范围,从而升华文 章的主题。

今天,有微微的风,淡淡的云,我也有时间去欣赏。 仰望天空,朵朵浮云,越飘越慢,淡淡的云影逐渐透明。云影 轻轻拂过街道,掠过屋顶,仿佛要拭掉墙壁和屋顶上的污泥尘土, 抹掉人们脸上的愁容。 我看到一片狭长的彩云,轻盈的飘动。它一半是鲜艳的红色, 另一半是淡淡的灰色。细看去,那红灰相交之处,红中有灰,灰中 有红,那么自然,那么和谐,相染相融。云,从来不是单一色调; 云,从来不停止它的行程。飘流不息的云,千变万化的云,多么像 那热烈而淡泊,灿烂而平凡的多姿多彩的人生。 那一片片,一缕缕的云,玫瑰色的,橙黄色的,桃红色的,粉 红色的,镶着金边,裹着异彩,艳似彩虹。哦,云,那神奇绚丽的 云,那如诗如梦的云, 你是多么美丽、多么迷人。 我欣赏云,也欣赏多姿多彩的人生!云因多姿而美丽,人生亦 因多彩而美丽!
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 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 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我提醒 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 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 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
由具体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人事向为人处世的一般 道理升华。
• 由具体的人事向为人处世的一般道理提升,这就是常说的 小中见大,小故事大道理。写这种文章,最忌就事论事, 而应该见微知著,见一叶而知秋。 莫顿· 亨特《走一步再 走一步》讲的是一件小事,从小体弱多病的自己,冒险爬 上了高高的悬崖,想要凭借自己的力量下来。在“我”看 来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我”的父亲告诉“我”,不 要想碰上远在下面的岩石,每次只要走一小步就行了。 “我”就凭着每次走一小步终于成功地爬下了悬崖。这是 一件具体的事情,但在文章的结尾处,作者跳出这件小事 本身,转而谈论人应该如何对待困难。从这件小事的经验 里,作者想到对待困境也是如此,只要把困境化大为小, 每次克服一个小困难,就能积小胜为大胜,从而获得整个 人生的成功。
• 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课文前部分花了大量 的笔墨,浓墨重彩地渲染了母亲的本质特征:坚 强不屈的性格和勤劳俭朴的习惯。在结尾部分, 作者写到:“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
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 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 着中国的历史……”作者由赞美母亲扩大到
赞美具有母亲本质特征的劳动人民,感情在这里 得到了升华。
• 由一及众!!! • 文章的前部分把某一个人(或事物)作为 具体的写作对象,突出这个人的品质、性 格、习惯等(或事物的特性),而在结尾 部分扩大到对具有这种品质、性格、习惯 等的所有的人(或具有这种特性的事物) 进行歌颂(或贬斥)。
用哲理性结尾 升华记叙文文章主题
——感悟升华式结尾思维训练
——修改作文第一讲
同学们写作文,不妨想得更 深刻点,让我们的作文在结尾 升华主题,让作文具有一定的 思想含量,给读者送去一份宝 贵的精神财富。
海边拾贝
那是去年暑假,爸爸带我到海边的沙滩上玩。 我尽情领略着大海给我带来的快乐。这大海妙极了:在海底蕴藏着无数的宝 藏,在岸边也隐藏着无数美丽的贝壳,你在这里发现了一枚,就会在不远的前面 发现一枚更漂亮的,这样引着你不断向前寻找。 “一定要找到一枚书中所写的孔雀贝。”我对自己说,这也是我多年来的心 愿。我在沙滩上找寻了许久还是没找到,我不禁失望的回过头,身后一连串歪歪 斜斜的脚印跟着我, 我有些泄气了。 “大海是很喜欢跟人开玩笑的,他正在跟你捉迷藏呢。”不知何时,爸爸已 站在我的身旁。 “大海和我捉迷藏?”对了,我似乎明白了什么。 再一次鼓起勇气,我又开始寻找起来。为了找到这枚贝壳,我已走了很远。 终于,我在一处浅滩上发现了它,正想伸手去拾,一个海浪打来,我急忙去 抓,却只抓到一把泥沙,再抓起一把泥沙。啊!它正躺在泥沙中呢! ①多么美丽的孔雀贝呀!孔雀贝,我终于找到你了! ②我拿起美丽的孔雀贝,不经意抬头看见我走过的脚印,有深有浅,但它们 的方向是一致的——只要朝着自己的目标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就一定能找到属于 自己的最美的‘’贝”。
——你觉得它的结尾写得好不好?好在哪里?
文海拾珠
《云》——
“我欣赏云,也欣赏多姿多彩的人生! 云因多姿而美丽,人生亦因多彩而美 丽!” 抓住特点,由物及人,联想提升
文海拾珠
冯骥才《珍珠鸟》
——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 好的境界。
• 事物之间总是相类似的,有些在其他事物间的规 律也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如果在描写其他事物 时,能发现其中的规律并把它提炼出来,用于规 范人与人之间的行为,这就是一种由此及彼的升 华。 冯骥才《珍珠鸟》一文中,作者叙述了自己 养鸟的经过,作者对鸟不干涉,让它逐渐信任自 己,小鸟开始敢于跟人接近,最后甚至放心大胆 地在作者的肩头上睡着了。小鸟信赖人,这种信 赖创造出了美好的境界。作者从这件“鸟事”想 到人事,从而发出了“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 境界”的感悟。这句提炼出来的哲理不仅仅适用 于人与鸟之间,更适用于人与人之间。这就升华 了主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