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信息系统复习资料

管理信息系统复习资料

管理信息系统复习资料第一篇一、管理信息系统(MIS)的含义:一个信息系统技术上可定义为相互连结的部件的集合,它可以进行信息的收集、处理、存储和分发,以支持一个组织的决策和控制。

二、情报价值的计算方法1、信息的价值有两种衡量方法:①按所花社会必要劳动量计算V=C+P ( V:价值C:成本P:利润)②按使用效果来衡量V=P-C (V:价值P:使用该信息所增加的收益C:获取该信息的成本)多个方案的选择:2全情报价值:指获得全部情报,对客观环境完全了解,得到最优决策,与不搜集情报所(EVPI) 得最好收益之差。

例:假设信息服务公司提供的市场信息十分准确可以使企业获得最大利润,试问该信息是否值得购买?其价值为多少?解:在没有情报的情况下,三种方案的期望收益分别为E(A)=2000*100*0.3+2000*50*0.5+(-1000)*30*0.2=104000 (元)E(B)=(-1000)*100*0.3+4000*50*0.5+5000*30*0.2=100000 (元)E ( C )=1000*100*0.3+(-1000)*50*0.5+10000*30*0.2=65000 (元)若在购买情报的情况下,其收益为2000*100*0.3+4000*50*0.5+10000*30*0.2=240000 (元)EVPI=240000--104000=136000 (元)由上可见,其情报价值136000元,通过购买信息可以获得136000--50000=86000元的额外收益,所以值得购买。

三、信息采集的主要方法(3个)四、管理信息系统(MIS)的分类系统按照内部结构可恶分为开环系统和闭环系统。

开环系统又可以分为一般开环系统和前馈开环系统;闭环系统可以分为单闭环系统和多重闭环系统。

数的符号(“0”正,“1”负)小数点固定位置拓展:● 基于组织职能进行划分MIS 按组织职能可以划分为办公系统、决策系统、生产系统和信息系统。

● 基于信息处理层次进行划分MIS 基于信息处理层次进行划分为面向数量的执行系统、面向价值的核算系统、报告监控系统,分析信息系统、规划决策系统,自底向上形成信息金字塔。

五、半结构化信息:所有存放于正式文件中或指明作者所写的正式报告中的信息。

第二篇一、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方法(数值、字符)计算机都采用二进制数字系统表示计算机中的数据信息。

二进制的优势:(1)技术实现简单:基数只有两种状态 (2)简化运算规则0+0=0 0+1=1+0=1 1+1=0 0.0=0 0.1=1.0=0 1.1=1 (3)适合逻辑运算 0=F 1=T (4)易于进行转换1、数值数据的表示(1)定点数的表示(小数点位置固定)(2)浮点数表示(小数点位置不固定)C M N 2⨯= ( M :尾数 C :阶码)表示 (85)10=(1010101)2阶符 C 数符.M规定:尾数(M) 3位阶码(C) 3位阶符和数符均用“0”表示正,“1”表示负如:2、字符型数据输入1)ASCLL码注意:先横向后纵向如S的8位码为010100112)BCD码(用4位二进制数来表示1位十进制数中的0~9这10个数码。

)如:0——0000 1——0001 5——0101 9——1001二、B/S结构(P110)B/S结构(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模式),是WEB兴起后的一种网络结构模式,WEB浏览器是客户端最主要的应用软件。

这种模式统一了客户端,将系统功能实现的核心部分集中到服务器上,简化了系统的开发、维护和使用。

客户机上只要安装一个浏览器,服务器安装Oracle、Sybase、Informix或SQL Server等数据库。

浏览器通过Web Server同数据库进行数据交互。

客户机同Web之间的通信采用HTTP协议。

B/S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在任何地方进行操作而不用安装任何专门的软件,只要有一台能上网的电脑就能使用,客户端零安装、零维护。

系统的扩展非常容易。

三、网格计算(P112)网格计算是指综合利用分散在网络各处的大量独立的计算资源,组成一种分布式系统,共同完成某个任务。

四、云计算的概念和其提供服务的3个层次云计算是一种通过计算机网络按需提供计算资源的模式,其中计算资源包括计算能力、储存、应用和服务等。

云计算提供的3个服务层次:基础设施级服务:指“云”端向用户提供全面的计算机基础设施,包括计算机服务器、基础软件和数据存储空间,用户只需向“云”端租用,而不需要建设和维护这些基础设施。

平台级服务:是指“云”端向用户提供完善的应用开发平台,用户不需要购买和管理底层的硬件和软件,而能利用“云”端的计算机基础设施和应用开发环境,简单快速地开发或配置所需的应用系统。

软件级服务:是指“云”端向用户直接提供企业应用软件,用户不需要自己安装和运行应用软件,也不用软件维护,而是直接向“云”端租用,用以管理企业经营活动。

五、操作系统的五大功能(P128)①用户界面帮助用户实现与计算机系统的交流,有命令驱动、菜单驱动及图形驱动三种类型。

②资源管理系统的设备资源和信息资源都是操作系统根据用户需求按一定的策略来进行分配和调度的。

操作系统的存储管理就负责把内存单元分配给需要内存的程序以便让它执行,在程序执行结束后将它占用的内存单元收回以便再使用。

对于提供虚拟存储的计算机系统,操作系统还要与硬件配合做好页面调度工作,根据执行程序的要求分配页面,在执行中将页面调入和调出内存以及回收页面等。

③文件管理文件管理程序控制数据和程序文件的生成、删除和存取。

文件管理也包括保持文件在磁盘等二级存储器上的物理地址的轨迹,操作系统将维护该文件目录区。

④任务管理任务管理程序保证终端用户计算任务的完成。

该程序给每一个任务分配一个时间片,并能对每个任务进行中断,以便转交给另一任务。

⑤实用服务程序管理提供多种支持服务。

六、HTML语言常用标记的含义及应用<html><head><title> hello </title></head><body><p align=center> <font color=red>你好</p> </body></html>交互式控件创建1、文本框<input type=text name=t1>2、单选按钮<input type=radio name=r1 value=aaa>bbb3、复选按钮<input type=checkbox name=c1 value=aaa>bbb4、命令按钮<input type=button value=aaa onclick=abc( )><input type=submit value=提交><input type=reset value=>七、UML中各种图形的含义(p141)第一类是用例图,从用户角度描述系统功能,并指出各功能的操作者。

第二类是静态图(Static diagram),包括类图、对象图和包图。

第三类是行为图(Behavior diagram),描述系统的动态模型和组成对象间的交互关系。

第四类是交互图(Interactive diagram),描述对象间的交互关系。

如果强调时间和顺序,则使用顺序图;如果强调上下级关系,则选择合作图。

这两种图合称为交互图。

第五类是实现图( Implementation diagram )。

八、数据库概念模型设计(E-R图生成)1、概念模型的主要对象:实体、属性、联系实体:现实世界存在的对象或事物属性:实体具有的特性——实体实体内部的联系联系 1 :1 ——联系实体之间的联系 1 :多多:多——属性——连接九、数据库逻辑模型设计(关系模型生成)由E-R图转换为关系数据模型十、关系的规范化理论(一)第一范式(1NF)条件:元组中的每一个分量不可再分。

(二)第二范式(2NF)条件:满足第一范式,且所有非主属性完全依赖于主码。

主码:教师代码+研究课题号 教师代码姓名; 教师代码职称; 研究课题号 研究课题名 (部分依赖) 关系缺陷:1、数据冗余 多名教师共同研究一个课题,课题号和课题名会多次重复 一名教师研究多个课题,教师的代码、姓名和职称会多次重复2、更新异常 当一名教师没有承担任何课题时,教师信息无法插入当一个课题完成后,删除课题信息时,会导致教师信息的丢失 解决方法:关系分解(消除部分依赖)将具有部分依赖的主属性和从属性从关系中分离出去构成新的关系,余下部分构成另一个关系。

(三)第三范式(3NF ) 条件:满足第二范式,且所有的非主属性不传递依赖于主关键字 关系规范化存在操作异常主要分析:插入异常 部分信息缺失,其他信息能插进去吗 删除异常 删除部分信息会不会也删除了其他信息 更新异常数据冗余 不可避免,只有尽可能的减小十一、商业智能商业智能是指通过对数据库的收集、管理、分析以及转化,使数据成为可用的信息,并在企业中共享传递,从而帮助企业获得必要的洞察力和理解力,更好地辅助决策和指导行动。

十二、Internet 的层次结构及各层主要协议1003 王五 讲师 A002 公务员绩效评估电子化研究研究课题号 研究课题名A001社区信息化标准研究A002 公务员绩效评估电子化研究 教师代码 研究课题号1001 A0011002 A001 1001 A0021003 A002教师代码 姓名 职称 1001 张三 教授 1002 李四 副教授 1003王五讲师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即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

TCP/IP协议栈分成四层,自下向上分别是链路层(网络接口层)、网络层、运输层、应用层。

数据链路层是负责接收IP数据包并通过网络发送,或者从网络上接收物理帧,抽出IP数据包,交给IP层。

网络层负责相邻计算机之间的通信。

其功能包括三方面。

一、处理来自传输层的分组发送请求,收到请求后,将分组装入IP数据报,填充报头,选择去往信宿机的路径,然后将数据报发往适当的网络接口。

二、处理输入数据报:首先检查其合法性,然后进行寻径--假如该数据报已到达信宿机,则去掉报头,将剩下部分交给适当的传输协议;假如该数据报尚未到达信宿,则转发该数据报。

三、处理路径、流控、拥塞等问题。

传输层提供应用程序间的通信。

其功能包括:一、格式化信息流;二、提供可靠传输。

为实现后者,传输层协议规定接收端必须发回确认,并且假如分组丢失,必须重新发送,即耳熟能详的“三次握手”过程,从而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

相关主题